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83年春用沪麦8号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育,于1989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6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据省种子公司统计,该品种1996年收获面积10万亩以上。1主要特征特性(1)属春性,成熟早,比浙农大3号迟熟1.3天.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搭配种植。(2)丰产性好。1993年、1994年两年中省大麦区试,亩产分别为266.25、209.4kg,比对照渐农大3号分别增产12.27%、4.7%。1995年省大麦生产试验,亩产258.gkg,…  相似文献   

2.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品系)自1986年投入生产后,表现早熟、千粒重高,抗(耐)病、耐湿、适应性广、丰产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也受到农、工、贸各部门青睐。推广面积迅速,如秀麦1号(原名秀79-2)前后经浙江、湖南、辽宁等省大麦品种审定(认定);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南省衡阳市和长沙市等四个大麦品种审定,成为浙江、湖南、辽宁、福建等省大麦主评品种之一,1986年一1993年累计推广面积2亡.二万公顷以上。秀麦二号(原名秀87-8)1993年5月7日通过浙江省大麦品种审定,1993年浙江省嘉兴市种植面积2.34万公顷,成为嘉…  相似文献   

3.
大麦新品种申麦一号(原名戈贝纳、品系编号y80—81)是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高世代杂交材料经选择而成。经上海市几年试种表现产量高,耐肥抗倒性强,高耐黄花叶病等特点。88年10月通过审定,确认为市推广品种,并于89年市科委列入市推广项目之一,该品种在我县几年表现尤佳,89年推广种植9.2万亩,占我县大麦种植面积的50%,为今年开始更大面积的推广该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我县于1988—1989年度进行了申麦一号栽培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4.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选育始于1979年,至今历时20年之久,前后育成大麦新品种秀麦1、2、3号以及新品系秀80-7等,1985~1998年14年来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1400万亩以上,对促进大麦生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秀麦3号具有强蘖、多穗、矮秆、抗倒、耐肥、耐湿等特性,综合抗性好。是一个高产稳产的大麦新品种,于1996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现已成为浙江省的大麦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50万亩以上。本文简单介绍了秀麦3号高产稳产性的遗传背景;利用该品系“强蘖、矮杆、抗倒”性状的较强配合力育成的衍生品系及低世代材料主要性状表现;秀麦3号的选育对浙江省大麦生产的作用以及对大麦育种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秀麦 3号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大麦新品种 ,其组合为秀 82— 16 4 /秀麦 1号。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倒、强蘖多穗、品质较优的显著特点 ,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的大麦新品种 ,199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6年起秀麦 3号在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冬种面积稳定在 3.33万 hm2 左右 ,占大麦面积的 2 5 %~ 30 %,浙北地区的湖州市、嘉兴市种植比例高达 5 0 %~ 6 0 %,已成为我省大麦的主栽品种之一。1 产量表现1992~ 1994年嘉兴市区试 ,秀麦 3号产量连续 3年位居第一 ,平均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4918.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  相似文献   

7.
渐皮3号(原名86-16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79年春用79-1050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择,于1986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4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被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干粒重高而稳、易脱芒脱粒。品质优良。主要特点:(1)届春性,成熟早,产量高。在我省种植平均生育期162天,与沪麦4号相仿,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定口搭配种植,大田生产一般亩产223—273公斤,最高可达40O公斤以上。(2)穗型中等,千粒重高而稳。穗长5.2—5.5厘米,每穗可结实20-23粒,…  相似文献   

8.
杨兆生  闫素红 《麦类作物》2008,28(1):175-175
1品种来源 中育10号(03中1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41号与宝丰94—24进行杂交,1997年再与豫麦49进行复交,经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5),已申请新品种权保护(品种申请号:20050411.8)。  相似文献   

9.
闽麦06是稻麦所新台成的丰产、稳产大麦新品种,于1995年通过带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福建省闽东南大麦主)“区示范推广,表现良好,为了解不间播种量对闽麦06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于1994~1996两个年度在莆田埭里进计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1994~1995年皮在山摇麦种6.5kg、8.5kg、10.5kg和12.5kg4个处理。1995~1996年度设亩描麦种5kg、7.5kg、10kg和15kg4个处理,(实际出苗情况见表1表2)。小区面积0.02亩,二次重复,随机排列。2.供试品种大麦新品种阅麦063.试验点设在莆田涵江区培里村前作为水稻…  相似文献   

10.
乐啤一号系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1986年用盐75-21作父本,与自育四棱皮麦中间材料H0475作母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1992年育成,代号为92鉴H85。1993、1994年所内品比表现优异,经1995、1996年2年四)11省市地农科所大麦新品种(系)联合区域试验和1997年省内外不同生态区多点生产试验,1998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乐啤一号。至产量表现1.11995年联合区域试验,在Jll西、Jll南、)旧【等3大生态区均表现增产,亩产变幅250.8~335.Zkg,平均亩产285.gkgf比对照浙农大3号(下同)增产9.1%;1996年亩产变幅…  相似文献   

11.
1KA-4B大麦品质介绍1.1大麦品种KA-4B由中国江苏三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大麦品种改良试验中心选育成功的啤酒大麦新品种,经过几年的扩大培育繁殖,1996年作为啤酒原料,在本公司的麦芽工厂大批量投入制麦加工生产。1.2KA-4B品种是以(西海皮32×T133)F4为母本,与父本T157杂交,经过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而成。1994年2月通过连云港市品种审定并定名为港啤一号。该品种为弱冬偏春性二校长芒大麦,分蘖力强,单株成穗率高,千粒重较高,常年在42~479之间,熟相好,成熟期与冈二(苏引麦二号邮当,抗寒性稍强于冈二,高抗大麦黄花叶病。…  相似文献   

12.
季字号大麦新品种选育始于1979年,至今历时20年之久,前后育成大麦新品种季麦1、2、3号以及新品系秀80-7等,1985 ̄1998年14年来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1400万亩以上,对促进大麦生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鄂大麦7号(原代号24631)是我所以克利普瓦拉为母本,W·71-11MEDA为父本杂交育成。1995年和1996两年参加了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1997年7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大麦7号,成为我省自己培育的第一个饲料大麦新品种。1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结果1995年湖北省大麦区试,鄂大麦7号平均亩产478.3kg,比对照鄂大麦2号增93.9kg,增24.22%,增幅为16.7%~38.个如,达极显著。1996年省大麦区试平均亩产411.6kg,比对照增14.9%,极显著,2年平均增19.6%,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襄北点,亩产达677.4kg,其次是武昌点,亩产…  相似文献   

14.
早丰大麦(原名海选72),系海安县农科所进行抗病选育而成。经过省、市、县七年品比、区试和生产试验鉴定与大田生产示范,表现比对照矮早三和如东3号大麦具有早熟、抗病、高产、优质和综合性状好的优点。深受群众欢迎,已在县市内外扩种20多万亩。一、选育经过早丰大麦是海安县农科所1984年用80F72大麦抗病筛选而成。选种圃原编号为80F72大麦—80F选1—7,80F选7-2—选7-2—选7-2—选7-2—海选72—海选72—海选72,经过4年抗病筛选,1987-1988年参加县品比;1988—1991年参加市品比;1991年一1994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15.
嘉善地处浙江北部,主产粮食。近代大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占水稻茬面积50%左右,年产大麦5万多吨,是浙江省大麦生产大县。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全县现有麦芽厂5座,生产的大麦全部用于啤酒原料,因而,品种的选择以优质啤大麦为重点。优质啤酒大麦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大麦育种组育成,嘉善从1990年冬少量引进,经多点,多年试验和试种示范,到1996年冬播面积推广到15.78万亩,占全县大麦总面积的75.68%,已成为名符其产的当家品种。该品种1996年5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  相似文献   

16.
秀麦3号具有强蘖、多穗、矮秆、抗倒、耐肥、耐湿等特性,综合抗性好。是一个高产稳产的大麦新品种,于1996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现忆成为浙江省的大麦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50万亩以上。本文简单介绍了秀麦3号高产稳产性的遗传背景;利用该品系“强蘖、矮杆、抗倒”性状的较强配合力育成的衍生品系及低世代材料主要性状表现;秀麦3号的选育对浙江省大麦生产的作用以及对大麦育种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一、江苏省的大麦生产江苏省农业生产发达,复种指数高.无论是稻麦两熟或三熟、棉麦套作.均需生育期短的作物搭配件值。大麦比小麦早熟七天左右,有时单产还比小麦高(据江苏1972-1986年15年的统计.有八年的产量高于小麦),因而大麦在江苏四千多万亩麦类作物中,大麦曾占1500万亩左右.80年代以后.随着三熟制面积的下降,大麦缩减到1100万亩左右.但到80年代中期,由于啤用原料的激增.大麦生产留有回升.但到80年代末,又受进口大麦的冲击,加上供销渠道不畅等原因,大麦面积降到800万亩左右.90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啤用品种的改良…  相似文献   

18.
耐晚播早熟高产大穗多抗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是河南教育学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采用复合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百泉3199/百农791//81-4142/洛阳7602/3/百农62。该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麦2004002号),并于2006年3月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030452.6)。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饲用、食用大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我院大麦室于1985年以高产抗倒大麦“泾大1号”与国外引进高蛋白高赖氨酸大麦“Hiproly”配制杂交组合,采取系谱法,经过多年单株选择和株系比较,于1994年选择到1优良株系进入本院品系比较圃,经两年品系比较,该品系于1996年以“苏B9602”为代号参加全国大麦多点试验,1997-1999两年参加省大麦联合鉴定试验,1999—2001年参加省大麦区试,2001-2002年度参加省大麦生产试验,于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B9602被定名为“扬饲麦3号”。  相似文献   

20.
1 品种来源 中育10号(03中1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41号与宝丰94-24进行杂交,1997年再与豫麦49进行复交,经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5),已申请新品种权保护(品种申请号:200504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