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西桂林因桂花众多而得名,1984年桂林市将桂花定为“市花”。近20多年来,桂林市加大桂花树研究和种植的力度,致力于绿化、美化、香化城市环境,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绿化建设,桂花树的品种不断增多,经有关园林专家的调查认定,桂林共有4个品种群,其中四季桂品种群有2个品种、金桂品种群有14个品种、银桂品种群有39个品种、丹桂品种群有5个品种,共有60个品种,占世界已知桂花品种的35%。  相似文献   

2.
中国牡丹品种来源于野生种,经过自然选择与人工栽培选择而发展起来。由于种源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各品种间的特性也不尽相同。通过研究,牡丹可分为4个品种群,即中原牡丹品种辞、江南牡丹品种群、西北牡丹品种群和西南牡丹品种群。其中以中原牡丹品种群品种最多,  相似文献   

3.
大粒鲜食葡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效义  金家敏 《果树科学》1998,15(2):150-153
通过10年引种观察,从50个品种中筛选出15个早,中晚熟大粒优良鲜食品种,其中乍娜,潘诺尼西,早生高墨,京超,红富士,黑奥林可作主栽品种,18-5-1,凤凰51,早巨峰,先锋,红瑞宝等可作搭配品种。主栽品种中,应突出乍娜,黑奥林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赵娜 《中国蔬菜》1999,1(4):18-0
品种审定是向农业生产提供优秀品种,防止品种多、乱、杂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的重要手段。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的执行,将起到合理选拔品种,提高农作物品种水平,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增加良种推广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积极作用。1北京市蔬菜品种审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简讯     
黑蜜5号无籽西瓜品种通过全国品种审定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刘君璞、徐永阳、徐志红等人选育的无籽西瓜品种黑蜜5号继199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又于2000年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黑蜜5号无籽西瓜品种参加了1997~1998年的第6批全国西瓜品种区域试验,是所有参试品种中综合评分唯一超过对照黑蜜2号的品种。该品种与其他无籽西瓜相比表现为易坐果,抗逆性强,耐水渍,果皮较薄,剖面美观,含糖量高,质脆爽口,产量高,耐贮运,在全国各地种植后表现突出,是目前国内种…  相似文献   

6.
枣果实裂果程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2002年,以本所枣良种固中的50个品种为对象,进行了熟前裂果程度比较。观察表明,50个品种中裂果率50%以上的有6个,裂果率30%-50%的6个,裂果率大于10%但不足30%的品种8个,裂果率10%以下的轻微裂果品种22个,有8个品种未发现裂果。干鲜兼用及鲜食品种较重,而干制品种较轻。北方品种引入南方宜选不裂果或轧拳轻的品种,有裂果现象但不严重的品种应先做引种试验,成功后再引种。严重及较严重裂果的品种不宜引入南方。  相似文献   

7.
品种和播种期对秋莴笋先期抽笋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 个秋莴笋品种的4 个播种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先期抽笋与品种和播种期密切相关。阔圆叶品种最不易先期抽笋,长圆叶品种次之,尖叶品种最容易先期抽笋。秋莴笋合适的播种期在8 月中旬,合适的品种也比较多,若播种期提前到7 月中下旬,只能选用圆叶品种。  相似文献   

8.
实验结果表明:①甜菜营养生长不同时期耐旱力不同,块根分化形成期为干旱敏感期。②甜菜不同类型品种的耐旱力有差异,在供试品种中,四倍体品种耐旱力较弱;高糖型二倍体品种较丰产型二倍体品种耐旱。③不同类型品种的耐旱力与其生理生化特性有关,耐旱品种在干旱胁迫下有较低的电解质外渗率,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较低的枯叶/全叶比值和较的暂时萎蔫时间。④在严重的干旱胁迫下,在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3个方面,四倍体品种与二倍体品种差异不显著,在二倍体品种内,高糖型品种与丰产型品种之间的差异接近或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枣品种的性状及区划要求,简要介绍了适宜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的6个枣品种,包括制干品种圆铃1号,干鲜兼用品种金丝3号和4号,鲜食品种大白铃、六月鲜和观赏品种三变色。  相似文献   

10.
草毒提纯复壮一个优良草莓品种,经几年生产应用,往往表现长势减弱,株间大小不一,产量和品质降低,这种品种退化现象,在草莓生产区屡见不鲜。因此生产中要保持和提高品种的优良特性,必须在育苗中做好品种提纯复壮工作。1.选优①要从促成栽培地里选取品种符合原品种...  相似文献   

11.
彩叶植物金叶莸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彩叶植物金叶莸进行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等试验.结果表明: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1.5 mg/L NAA 0.5 mg/L;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 1 mg/L NAA 0.5 mg/L;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 NAA 0.5 mg/L或1/2 MS NAA 0.25 mg/L IBA 0.25 mg/L;驯化移栽的最佳基质为珍珠岩 腐叶土(1∶1).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C08-11为母本,以萝卜自交系Q07-12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对杂交子房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筛选适合甘蓝与萝卜属间杂种胚挽救的适宜取材时间、培养基及外源添加物。结果表明,胚珠培养优于子房培养;所有处理子房培养仅获得3株杂交苗,取材时间以授粉后第9天为宜,B5培养基中添加合适的生长调节剂、水解酪蛋白和活性炭为子房培养所必需;胚珠培养各处理共获得29株杂交苗,适宜取材时间为蕾期授粉后第14天、花期授粉后第16天,对生长调节剂的需求取决于不同取材时期及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生姜组织培养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是重要的辛辣类蔬菜作物,长期以来用地下块根无性繁种,所带的病毒病菌常常导致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目前组织培养是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最为有效的方法。现从外植体选择、外植体消毒方式、培养基、蔗糖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及培养条件等方面对生姜组织培养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目前生姜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毛茛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毛茛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在6-BA1.0mg/L+IBA 0.1mg/L激素配比下能直接诱导出大量生长健壮的丛生芽,诱导率达66.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0mg/L,生根率达72.0%。对培养方式和培养温度研究得出,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更有利于丛芽的诱导和生长,较适合的培养温度为25℃。生根苗练苗3 d后,移入自来水中,成活率达63.3%。  相似文献   

15.
‘黄金冠’桃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黄金冠’桃的未萌发芽、幼叶、幼茎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芽诱导和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金冠’黄桃的最佳基本培养基为WPM培养基,pH 6.0;最佳生芽培养基为WPM+NAA 0.1 mg/L+KT 2.5 mg/L,蔗糖30 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NAA0.2 mg/L+IBA 0.3 mg/L,蔗糖15 g/L。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有的地衣培养方法,在BBM培养基和麦芽汁-酵母膏培养基上,研究不同碳源浓度对酵母膏培养黄属丽石黄衣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浓度对丽石黄衣组织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麦芽汁-酵母膏培养基中,随着麦芽汁浓度增加,子囊盘生长速度加快;得出麦芽汁-酵母膏培养基(麦芽汁浓度30 g/L)是较好的丽石黄衣培养基,比BBM培养基更能促进丽石黄衣生长。  相似文献   

17.
以映山红杜鹃的叶片通过无菌培养获得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苗基质、不同覆盖措施、施用不同肥料对其练苗效果的影响,以期筛选最适宜的练苗条件。结果表明:练苗基质最适配比是腐殖土∶锯末∶珍珠岩=3∶1∶1;最适覆盖方式为透光率25%遮阳网直接覆盖;采用0.1尿素+0.1%KH2PO4效果最佳,苗木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以长白山笃斯越桔优良单株的茎尖、茎段为外植体,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笃斯越桔的幼芽分化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WPM+ZT 2.0mg/L;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ZT 0.5mg/L+IBA 0.15mg/L,继代培养30d后的增殖倍数可达5.3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4改良MS+IBA 0.5mg/L,培养50d后的生根率可达80%。将笃斯越桔组培苗在纯沙子中练苗20d,将苗移栽至草炭土∶腐殖土为1∶2的基质中,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78%。  相似文献   

19.
野生茅莓快繁体系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茅莓枝条为试材,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野生茅莓植株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茅莓组织培养最佳取材季节是4月份,该时期外植体污染率最低;带有1个饱满腋芽的半木质化茎段是组织培养的理想外植体;带腋芽茎段最佳灭菌方式为75%乙醇30 s+0.5%NaClO 20 min;诱导侧芽的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KT 0.5mg/L+活性炭1.0 g/L+蔗糖30 g/L+琼脂7.5 g/L;芽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IBA 0.2 mg/L+活性炭1.0 g/L+蔗糖30 g/L+琼脂7.5 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活性炭1.0 g/L+蔗糖30 g/L+琼脂7.5 g/L。试管苗练苗移栽成活率为76.7%。  相似文献   

20.
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品种间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克服葡萄二倍体品种与四倍体品种之间的交配障碍,进行了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研究。发芽胚珠的取样时期集中于授粉后35~75d,其中多数以二倍体作母本的组合在授粉后55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以四倍体作母本的组合授粉后70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基本培养模式为:发育培养基-(剥胚)萌发培养基-生长培养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时,所有组合均获得了培养苗,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的胚珠发芽率高于2号培养基。反交对培养基的要求有相反趋势,其中2个组合未得到培养苗。授粉后60d,直接剥出杂种胚进行培养,得到了最高发芽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比用四倍体品种作母本容易获得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