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
小体鲟和俄罗斯鲟苗培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小体鲟、俄罗斯鲟的苗种培育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摸索了此阶段适宜养殖的环境因子,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饲养条件下,小体鲟全长、体重均超过俄罗斯鲟。苗种阶段成活率小体鲟为56%,俄罗斯鲟为49.6%。  相似文献   

3.
3种鲟鱼的临界水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史氏鲟、俄罗期及小体鲟3种鲟科鱼类的生存和摄食水温范围,试验表明,史氏鲟的生存水温0 ̄33℃,摄依水温4 ̄31℃;俄罗斯鲟的生存水温0 ̄33℃,摄食水温3 ̄32℃;小体鲟的生存水温0 ̄32℃,摄食水温3 ̄31℃。  相似文献   

4.
北美鲟鱼种类及其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鲟鱼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软骨鱼类 ,它们大多个体较大 ,大约在 2亿 5千万年前演变而成。鲟鱼目前尚保留了不少原始鱼的特征 ,如尾鳍歪形 ,体内除头骨外都是软骨 ,体外表皮无鳞但有五行骨板 ,多数个体大且寿命较长。在分类上 ,鲟鱼属于辐鳍亚纲 ,硬鳞总目 ,鲟形目。全球现存的鲟鱼有两个科 ,即鲟科和匙吻鲟科 (或称白鲟科 ) ,共 2 8种。在北美现存有鲟鱼共 8种 ,包括鲟科鱼 7种和匙吻鲟科鱼 1种 ,具体见表 1。北美鲟鱼与世界各地的其它鲟鱼一样 ,有表 1 北美现存的鲟鱼种类中文名英文名学  名匙吻鲟Americanpaddle…  相似文献   

5.
国外鲟类养殖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恒顺  陈曾龙 《淡水渔业》1999,29(11):40-43
国外从事商品鲟养殖是开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1970年前苏联商品鲟养殖产量计300t,近年俄罗斯的养殖产量在800t左右。现世界从事商品鲟养殖的国家已有15个,先前开始的有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德国,继后有日本、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在国外最具养殖意义的鲟鱼类为4种,即欧洲产的俄罗斯鲟和杂交种小鲟鳇,以及北美产的高首鲟和匙吻鲟。本文就国外4种主要鲟类养殖技术的研究状况概述如下,供参考。1 俄罗斯鲟养殖技术的研究1-1 俄罗斯鲟的人工繁殖技术(1)亲鱼暂养 选择在适宜的河岸边建造可供暂养和催…  相似文献   

6.
匙吻鲟(Polyodonspathuln)隶属于鲟形目、匙吻鲟科,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和北部的大型河流及相关湖泊、水库中,是世界上现存的两种匙吻鲟科鱼类之一(另一种为我国特有的白鲟Polyodonspathula)。  相似文献   

7.
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7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Brandt),第1次产卵前4个月,放入2组不同温度的水池中越冬,Ⅰ组水温13~14℃;Ⅱ组7~8℃。每组4尾雌鱼,6尾雄鱼。催产前水温升至15~16℃,人工催产结果,Ⅰ组1尾雌鱼排卵和2尾雄鱼排精,Ⅱ组3尾雌鱼排卵,5尾雄鱼排精;雌鱼排卵全部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得成熟卵3.26kg,共计21.5×104粒;用“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19.11×104粒,受精率86.7%~95.6%;孵出鱼苗12.5×104尾,孵化率40%~68.9%。结果说明,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西伯利亚鲟能够成熟并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产前培育温度变化对西伯利亚鲟性腺发育和人工繁殖效果有明显影响;与养殖施氏鲟的人工繁殖比较,催产效应时间基本相同;雄鱼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8.
鲟鱼类及我国对鲟鱼类研究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9.
肖懿哲 《内陆水产》1999,24(6):22-22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原产于黑龙江流域,为淡水定居性鱼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尤其是鱼卵加工成黑籽酱,素有“黑珍珠”或“黑色黄金”之称,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饲养潜力。据此,我们于1998年引进史氏鲟苗种进行南移养殖,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已经先后开展了中华鲟、施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杂交鲟等鲟鱼商品鱼人工养殖,近几年鲟鱼养殖发展尤其迅速,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水质环境越来越差等诸多原因,北京、河北、河南、辽宁等地先后出现了鲟鱼爆发性疾病,造成了鲟鱼大量死亡,有的地方死亡率高达80%左右,经济损失极其严重,其已成为当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中华鲟是我国稀有珍贵鱼类之一,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钱塘江、闽江、珠江,近海沿岸水域也产。具洄游性,性成熟个体在5~6月份陆续由近海进入长江,溯河而上于10~11月到  相似文献   

12.
国外鲟类生物学研究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鲟类生物学研究简述胡明文,周吉薇,万秀峰(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鲟科鱼类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名贵鱼类,许多国家对鲟类生物学做过多方面的研究。现我们根据国外近年资料对国外鲟类生物学研究内容作一扼要介绍,供参考。1形态学...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22~25℃下,测定了不同体质量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和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在饱食和空腹情况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摄食后耗氧率与体质量关系的变化趋势与空腹情况时相同,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下降,饱食耗氧率与空腹耗氧率的比值随体质量的增加也下降,饱食与空腹西伯利亚鲟平均耗氧率与平均体质量的相关关系式分别为:Q=0.809*W-0.2414(0.179相似文献   

14.
鲟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硬鳞总目、鲟形目,是现在存活最原始的一目,其化石始于中生代三叠纪初,在我国主要养殖品种有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和部分杂交鲟。西伯利亚鲟Siberian sturgeon(Acipenser baeri)分布于前苏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印迪吉尔卡河和科累马河等各大水系,随着养殖规模产量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鲟科鱼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世界鲟科鱼类计4屑24种,其中:蜂属2种,鲟属17种,铲鲟属2种,拟铲鲟底3种。我国有鲟科鱼类计2属7种,其中:鳇属1种,鲟属6种。原苏联是世界产鲟大国,一是鲟科鱼类种类多,计3属14种,其中:蜂属2种,鲟属9种,拟铲鲟属3种。二是产量大,原苏联田科鱼类捕捞量占全球的90%-95%。1985年原苏联鲟科鱼类产量计2.5万吨,占世界鲟科产量92%。现把我国和原苏联鲟科鱼类名录列于附表。二、我国鲟科鱼类简介1.鳇:又名黑龙江煌、达氏鳇。是产于我国的唯—一种煌底鱼类。据记载最大体重可达1000公斤。是产于我国待科鱼类中最大的一…  相似文献   

16.
西伯利亚鲟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养殖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鲟隶属于硬骨鱼纲,辅鳍亚纲,硬鳞总目,鲟形目,是大型的、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现存鲟形目鱼类共计2科6属25种,我国的鲟类有2科3属8种,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鲟鱼卵与西伯利亚鲟鱼卵的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化方法分析了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和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鱼卵的营养成分,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鱼卵的水分含量平均值为62.83%~64.88%,粗蛋白平均含量为20.38%~20.77%,粗脂平均含量为10.41%~13.58%。统计分析表明,俄罗斯鲟鱼卵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西伯利亚鲟鱼卵,而粗蛋白、水分和灰分含量略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俄罗斯鲟鱼卵和西伯利亚鲟鱼卵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50.66和44.43。两种鲟鱼卵的脂肪酸中,均以C16∶0、C18∶2n6c和DHA为主要脂肪酸,三者总的质量分数达50%左右;而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俄罗斯鲟鱼卵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在两种鱼卵中含量分别为19.47%和16.83%。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鲟鱼卵均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成分,但从粗蛋白、必需氨基酸(EAA)、DHA和n3PUFA含量来看,俄罗斯鲟鱼卵的营养价值优于西伯利亚鲟鱼卵。  相似文献   

18.
匙吻鲟又称鸭嘴鲟,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在鲟鱼类中是唯一摄食浮游动物的种类,食性与我国的鳙鱼相似。  相似文献   

19.
网箱饲养俄罗斯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鲟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易转食等优点,是一种集食用、药用和观赏于一身的养殖良种。1993年我们开始从俄罗斯引进这种鲟鱼的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和工厂化养殖获得成功。但工厂化养鲟是在室内小水体中进行,生产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规模养殖。为探索低成本高效益养鲟生产途径,我们开展了水库网箱养鲟试验。本文就网箱试验养殖中不同的放养密度对单位生产量和个体规格的影响做一报道。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条件和试验材料(1)网箱 网箱由市售聚乙烯网衣缝制,规格为3-0×1-5×2-0m,分内外两层,内层网目规格…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鲟稚幼鱼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俄罗斯鲟 (Acipenserguldenstadti)又称俄国鲟 ,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黑海以及与这些水域相通的河流 ,在鲟鱼类中具有较高的养殖开发前景。它属偏冷水鱼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5~ 2 3℃ ,生长速度较快 ,在亚速海 ,1龄鱼体长可达 2 9 4cm ,体重 10 0g ;2龄鱼体长可达 4 6 2cm ,体重 2kg ;3龄鱼体长达5 5 6cm ,体重 4kg(王玉堂 ,1999)。国内大连瓦房店养殖俄罗斯鲟当年个体达 12 0g(郭益民等 ,1998)。1999年 ,我们引进俄罗斯鲟鱼进行驯养试验 ,对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体长、体重进行了定期观测 ,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