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杏李是采用杏、李种间进行多次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水果新品种。南召县林业局自2003年开始进行杏李嫁接苗木的培育繁殖。文章介绍了从苗圃地选择、整地、播种、接穗的采集、处理、嫁接,一直到田间管理的整个过程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
美国杂交杏李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杂交杏李是中国林科院在国家“94 8”引进项目资助下 ,首次从国外引进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 ,共有 7个品种 :风味玫瑰、味馨、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这些杏李杂交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 ,结果早 ,果大、果实口感好 ,营养丰富 ,高产稳产 ,耐贮藏 ,用途广泛 ,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性。为使这一新品种尽快走向市场 ,当务之急是快速繁育优质壮苗、满足广大种植户需求 ,经过我县两年来的试验推广 ,总结出一套美国杂交杏李快繁技术 ,实现当年育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 苗圃地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排灌设施齐…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的优良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杂交杏李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杏李是美国经过70年研究,通过杏、李种间多次杂交培育出的新兴高档水果。2001年3月,中国林科院南阳林业高新科技示范围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合作,在国家“948”项目的资助下引进了味馨、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厚、味帝、风味玫瑰7个杏李品种共计936株。观察结果表明,杏李具有果色艳丽、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耐贮藏及适应性、抗逆性强等优点。经过近两年对杏李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单株第二年全部结果,且获得株产8-12公斤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杂交杏李是美国两代科学家经过70多年的研究,用杏和李多次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兴高档水果。风味玫瑰是中国林科院2001年承担国家948项目引进的7个杂交杏李品种中的娇娇者。除具备其它品种的综合优点外,该品种的早果性、早熟性特别好。在河南西峡丹水镇政府果办示范园,5月中下旬至6  相似文献   

6.
杏李是杏和李种间杂交种。美国农业科技人员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杏和李杂交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攻关,于上世纪90年代成功培育出杏李杂交种。目前世界上杏李栽培面积较少,经对7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认为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红天鹅绒4个品种表现较好,具有风味香甜,果色艳丽,耐贮运,早年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平均每hm^2产量可达2.5万kg。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杂交杏李的适生性、结果及病虫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1年春,南阳市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合作,引进了国家"948"项目中的美国杂交杏李7个品种,分别是:味馨、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厚、味帝、风味玫瑰。为了指导果农科学引种发展,笔者对杂交杏李的原引种地南阳市所推广的7个品种的适生性及结果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美国杏李引进是中国林科院承担的国家"948"项目。通过在生产实践中的栽培、观测和研究,实现了单株第二年全部结果。为美国杂交杏李的生产、技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杏李新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李杂交新品种是用杏和李进行多代杂交后获得的新兴水果.因其具有早实丰产、色泽艳丽、含糖量高、风味独特、耐贮运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大果农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收益的主要果树新品种.2001年我们从中国林科院经济研究开发中心引进了7个杏李优良新品种进行试栽,通过3年的品种特性观察和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定植第2年结果率达92%,平均单株产量6.5 kg;第3年平均单株产量达15 kg,取得每667m2均收益3 000元以上.现将观察及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杂交杏李新品种在南阳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杏李是杏和李通过多次种间远缘杂交而培育出的一种新兴高档水果。 2 0 0 1年 3月 ,我市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合作 ,在国家“94 8”项目资助下 ,首次独家从国外引进了7个杂交杏李新品种 ,共计 936株 ,定植在南阳市郊区“中国林科院南阳林业高新技术园区”进行观察研究。引种试验园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海拔 2 0 0m ,年平均温度 14 9℃ ,1月份平均气温 0 9℃ ,7月份平均气温 2 7 4℃ ,≥ 10℃积温为4 789℃ ,年均日照时数 2 116h ,无霜期 2 2 7d ,年均降雨量80 5 8mm ,土壤为砂壤土 ,PH值 6 7,土层厚度 90cm ,有机质含量 0 8%~ 1 1…  相似文献   

11.
为给黄土丘陵区提供优良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并总结出风味玫瑰在豫西黄土丘陵区的丰产栽培技术,在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进行了风味玫瑰杏李的引种试验。建园第2年结果,第5年丰产,第3~5年每hm2产量分别达到8 490 kg、16 920 kg、32 820 kg,每hm2产值分别达到84 900元、118 440元、196 920元,纯收入分别达64 050元、79 095元、140 550元。5月下旬果实成熟期,平均单果质量95.3 g,最大单果质量150.0 g。果实紫红色,果皮易剥离;果肉鲜红色,肉质细,粗纤维少,汁液多,香气浓,具有浓郁的玫瑰花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18.6%。对风味玫瑰杏李的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授粉、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对栲属2个种,即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与白锥(C.carlesii Hayata)种间进行不同时期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适合栲属种间嫁接,没有发现嫁接不亲和的现象;不同时期嫁接均有较高的成活率.综合比较成活率、保存率、接穗芽长等指标,表明嫁接效果最好的是3月,成活率达79%,接穗芽长11 cm;其次是1 1月、2月、10月、1月.说明春秋2季均适合栲属种间嫁接.气温对异砧嫁接成活率有直接影响,在低温时栲属种间嫁接愈伤组织生长比种内嫁接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解绑时间可延长至100 d后.  相似文献   

13.
通过矮化措施控制桉树砧木树体高度,再将从雷州林业局选出的6个桉树树种的31个优良无性系嫁接于矮化砧木上,然后以嫁接好的穗条作为母本进行控制授粉。结果表明:与砧木U6的嫁接亲和性由大到小为韦塔桉F1代杂交种尾叶桉粗皮桉韦塔桉细叶桉巨桉。通过人工杂交现已成功收集了17个杂交组合的种子,不同父本与同一母本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间在座果率、单果产种量和单果重量上均有显著差异。从座果率和单果产种量看,以M1(E.urophylla×E.tereticornis)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表现都比较好,座果率平均为60%;韦塔桉2-1(E.wetarensis)×尾巨桉2号(E.urophylla×E.grandis)、韦塔桉2-1(E.wetarensis)×巨桉L118(E.grandis)和尾叶桉3-5(E.Urophylla)×韦塔桉09-23A(E.wetarensis)的组合亲和性也较高,矮化园杂交育种已初见成果。  相似文献   

14.
美国杂交杏李是美国果树育种专家培育的新型果树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优异的品质、诱人的外观及突出的耐贮运性而深受欢迎。该品种早果、高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木麻黄四个种两次嫁接试验,研究影响嫁接的成活的因素和比较种内、种间亲和力.调查分析嫁接苗的苗高、接穗地径和成活率.结果表明,接穗的采集部位和嫁接环境对嫁接成活影响很大.排除外界因素,木麻黄属内不同种间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58.4~69.2%),且种内和种间嫁接亲和力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嫁接对木麻黄的亲本进行矮化是开展木麻黄杂交育种的重要技术基础。为了研究木麻黄 不同亲缘间嫁接对嫁接亲和力和花诱导的影响,以木麻黄属的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为砧 木,分别以同种的短枝木麻黄,同属不同种的细枝木麻黄(C. cunninghamiana)、粗枝木麻黄(C. glauca) 和不同属的滨海木麻黄(Allocasuarina littoralis)为接穗,开展木麻黄不同亲缘关系间的嫁接研究,研究 种内、种间和属间嫁接对木麻黄嫁接亲和力和花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种内嫁接的亲和力 最高,无性系接穗嫁接成活率高达91.4%,实生苗接穗为87.0%;而种间嫁接的亲和力显著低于种内嫁 接,细枝木麻黄接穗和粗枝木麻黄接穗嫁接成活率分别为36.0% 和45.0%;属间的嫁接未发现有成活的 例子,其嫁接亲和力为0。在嫁接对接穗的花诱导方面,种内嫁接的无性系接穗次年开花率为74.2%,显 著高于种内嫁接的实生苗接穗(42.3%)和种间嫁接的细枝木麻黄(39.8%)和粗枝木麻黄(35.6%)。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引进的风味玫瑰、味帝、味厚、恐龙蛋杏李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杏李在麻江地区是适应的;品种闻在生长和开花方面存在差异,目前生长最好的是恐龙蛋,其次是表现开花结实早的风味玫瑰,味厚生长最差;杏李品种的物候随年际闻温度的变化会出现变化;不同的管理水平对杏李的生长影响较大,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利于生长和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8.
以741杨和转BtcrylAc基因741杨抗虫株系Pb29互为接穗和砧木进行嫁接,利用RT-PCR和ELSA技术对Bt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是否在砧木与接穗间运输进行研究.RT-PCR检测结果表明:以741杨为接穗或砧木的嫩枝和嫩叶中均未检测到Bt基因的mRNA,说明m基因的mRNA没有在砧木与接穗间进行运输.ELISA检测发现,各嫁接处理的741杨砧木和接穗的叶片、韧皮部、木质部和髓中均检测出Bt毒蛋白的存在,证明Bt毒蛋白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在砧木和接穗间进行运输.用各嫁接处理接穗叶片在室内喂饲杨扇舟蛾幼虫,发现嫁接转基因杨树的非转基因杨可提高对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延长发育历期,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9.
三倍体毛白杨嫁接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倍体毛白杨是北京林业大学朱之悌教授等人采用人工杂交方法培育出来的杨树新品系。三倍体毛白杨栽培周期短 ,前期速生 ,材质好 ,生长快 ,易繁殖。因其经济效益高 ,深受农民喜爱 ,在河北省出现了群众性的育苗热。在目前种源较少的情况下 ,为了提高繁殖系数 ,加快繁殖 ,三倍体毛白杨通常采用的“一条鞭”、“接炮捻”等嫁接方法。现将其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1 “一条鞭”芽接技术1.1 嫁接时间华北地区 ,“一条鞭”嫁接通常在立秋至处暑两个节气间进行 ,即 8月中旬至 7月中旬。处暑以后 ,只要砧木与接穗能离皮 ,就可以嫁接。嫁接早了 ,当年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杏李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6年生杏李树为研究对象,设置杏李栽植中常见3种栽植密度(4 m×3 m、4 m×5 m、2 m×5 m),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进行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栽植密度与杏李光合特性、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关系,筛选适宜的栽植密度。【结果】在不同物候期,不同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在果实转色期达到峰值,在成熟期缓慢下降;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3种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各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4 m×3 m、2 m×5 m、4 m×5 m,树冠外围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高于内膛叶片,且差异显著;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4 m×5 m、2 m×5 m、4 m×3 m,且树冠内膛叶片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高于外围叶片。说明在弱光环境下叶片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充分利用光能。各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由高到低依次均为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