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图鱼的水族箱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鱼,俗名猪仔鱼、尾星鱼,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分类隶属于硬骨鱼纲、真骨鱼总目、驴形目、丽鱼科、背丽鱼属。一、外形和习性地图鱼届大型热带鱼,全长可达对cm。体型宽大,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嘴大。背鳍基部很长,起自胸鳍上方背部直达尾鳍基部,鳍条前部是锯齿状短硬棘,后部软鳍条较长,与臀鳍成对称状。腹鳍胸位,鳍端尖条形。尾鳍后缘圆形。体侧散布着不现则的金色斑块,间镶红色条纹,状似地图而得名,尾鳍基部有镶金边的红色圆环,闪闪发光,酷似夏夜的星星,故又叫尾星鱼。地图鱼根据身体色泽的不同,又可分为白地图、…  相似文献   

2.
地图鱼(Astronotus ocellatus)又名星丽鱼、尾星鱼、猪仔鱼等,属鲈形目,丽鱼科,星丽鱼属。由于地图鱼性情凶猛,属肉食性鱼类,所以一般不适宜和其他小型鱼类混养,但地图鱼与罗非鱼同属于丽鱼科,且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于是2011年笔者大胆尝试了罗非鱼与地图鱼混养,并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地图鱼又名猪仔鱼,隶属鲈形目,丽鱼科,丽鱼属。地图鱼体形为椭圆形,体呈黑褐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黄色斑地与红色条纹,花纹犹如一幅活生生的地图,所以被人们称为“地图鱼”。地图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集观赏与食用为一身的大型热带养殖鱼类。地图鱼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适宜水温20℃~32℃,最适水温25℃~28℃。地图成鱼体长可达30cm,体重500g以上。地图鱼为肉食性鱼类,但很容易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饵料。地图鱼一般在水族箱、水泥池内养殖,规模都不很大。所以,笔者于2005年在团泊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地图鱼的试验,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  相似文献   

4.
地图鱼(Astronotus ocellatus)(图见彩中插2),属丽鱼科、星丽鱼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的内陆水域,分布于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国家,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热带观赏鱼。成鱼体长20~35厘米,鱼体侧扁,身体长椭圆形,口偏上位,口裂大,头大,背部弧形,背鳍很长,自胸鳍对应部位的基部起直达尾鳍基部;尾鳍外缘圆弧形;胸鳍扁形;臀鳍、腹鳍末端较尖。地图鱼野生种的体色基调为黑灰色,体侧分布着不规则的金色和红色斑纹,似地图状。  相似文献   

5.
地图鱼又名黑猪鱼、星丽鱼、尾星鱼、猪仔鱼,属于慈鲷科、丽鱼属,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流域。不但外形可爱,其肉味也十分鲜美(可与石斑鱼媲美),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而且对水质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饲料易解决,经济价值高,目前市场很畅销。一、地图鱼的形态特征地图鱼在观赏鱼中属体形较大的一种,人工饲养条件下体长可超过35厘米。它的体色并不十分鲜艳夺目,但其体形别致可爱。地图鱼的身体粗壮,体侧扁呈椭圆形,尾扇形,头大嘴小,背鳍很长,一直延至尾柄,且鳍条也长长柔柔的。白地图和红花地图是最常见的两种地图鱼。白地图体色基调为淡黄…  相似文献   

6.
地图鱼(Autronotus osellatus)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尼罗河,巴拉圭河,巴拉那河的内陆水域,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热带观赏鱼。地图鱼喜好中性水和弱酸性水质,鱼体呈黑色、黄褐色或黑色.上有红色或黄色的花纹,犹如一幅游动的地图,故称为“地图鱼”。笔者饲养地图鱼多年,并对传统的繁殖方式进行了改进,可为其他丽鱼科,慈鲷科的热带鱼繁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图鱼,别名黑猪鱼、星丽鱼,属丽鱼科星背丽鱼属鱼类。产地:圭亚那、委内瑞拉、巴西。 1形态特征 地图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尾鳍呈扇形,体长可达 30 cm。地图鱼体呈黑褐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形似地图,故称其为地图鱼;因其颜色暗黑,又称其为黑猪鱼;在其尾柄基部有一黑色镶金边的圆形斑块,形似闪亮的星星,故又称其为星丽鱼。 2生活习性 地图鱼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在 20℃以上的水温中,它们能很好地生长,是比较容易饲养的鱼类。地图鱼个体较大,性情凶猛,它们不仅吃普通的鲜活饵料,而且能吃小鱼、小虾、小…  相似文献   

8.
地图鱼的养殖地图鱼,俗名猪仔鱼、尾星鱼、白图、花图、连板、红板等,原产于亚马逊河,由于身体上花纹酷似地图而得名。分类隶属于硬骨鱼纲、真骨鱼总目、鲈形图、丽鱼科、背丽鱼属。一、形态习性地图鱼属大型热带鱼,全长可达33cm。身体呈长椭园形、侧扁,体侧所分...  相似文献   

9.
地图鱼学名为圆丽鱼(Astronotus ocellatus,星丽鱼),属鲈形目,丽鱼科,圆丽鱼属。其体色基调乌黑,散布有许多不规则的金黄色斑块.间或镶一些红色条纹,状似地图而得名。到了成鱼时,尾柄会出现红黄色为边缘的大黑点,有如另一眼睛。这种鱼的尾鳍基部因有一个中间黑,周围镶金黄色边的圆环,鱼体游动时,就像夜间长空中闪烁的星星,因此有人称其为尾星鱼。  相似文献   

10.
养殖密度对地图鱼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室内水族箱中养殖地图鱼的幼鱼,密度分别为50、100、200、400尾/m2,共养殖28d。试验结果表明,各密度组地图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增重率、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平均日增重都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组(400、200尾/m2)地图鱼的幼鱼个体生长速度离散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