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绦虫感染在经济、公共卫生上的重要性,促进了寄生虫免疫学的广泛研究。六钩蚴体外短期培养所产生的代谢物,免疫牛、羊等带科绦虫病国外已进入实用阶段。但猪囊尾蚴匀浆直接免疫猪囊虫病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囊尾蚴(A)、囊液(B)、六钩蚴(C)为免疫原,处理各试验动物组,结合  相似文献   

2.
建立人-猪囊虫、猪带绦虫替代动物模型的实验技术在解决猪囊虫病研究的材料来源、以及在寄生虫入侵、致病性、免疫机制和宿主特异性等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猪囊虫和猪带绦虫病实验动物模型,尤其对啮齿类动物模型上取得的成就,以及新的研究动态和策略进行概述。目的是提高人们对猪囊虫和猪带绦虫病实验动物模型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和加快猪囊虫病研究的步伐,早日在我国有效控制人猪囊虫病。  相似文献   

3.
猪囊虫(Cysticercuscellulosae)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回顾了猪囊虫免疫所用过的主要抗原及其各自的优缺点,重点综述了可能作为该病免疫和诊断的几种侯选抗原,如B抗原、45W及其相关抗原等的功能及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抗原基因克隆和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重组抗原在囊虫诊断和免疫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囊虫病防治措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猪囊虫病流行及防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猪囊虫病流行因素、诊断技术、药物防治以及疫苗免疫新技术,从技术角度保证了控制、净化猪囊虫病。  相似文献   

5.
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猪带绦虫六钩蚴cDNA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并进行克隆表达,重组抗原用血清学方法和猪体免疫试验进行鉴定,筛选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重组抗原纯化,并与免疫刺激复合物佐剂结合,制成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对工程菌的培养发酵、重组抗原的下游纯化及疫苗的配制、疫苗的中间试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生产工艺。应用昆明小鼠建立了猪囊虫病的实验动物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上述疫苗的免疫预防试验,免疫1次和2次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6.9%和98.4%。本动物的免疫预防试验显示,疫苗安全性好,免疫保护率达92.2%,且免疫组发现的囊虫多数已死亡。在流行区进行了田间和区域试验。免疫猪未有不良反应,囊虫感染率分别由20%降为1.1%和5.4%降为0.21%。用该疫苗对人工感染的囊虫病猪进行免疫治疗,发现在感染早期的治疗效果较好。免疫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检测结果显示,该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效价高;可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及E-RFC和Ea-RFC细胞、ANAE^ 细胞和粗粒型ANAE^ 细胞、抑制/杀伤性T细胞亚群的数量。以上结果表明,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抗原制备的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安全、高效,且成本低廉,可规模化生产,有成为预防猪囊虫病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6.
应用重组抗原预防猪囊虫病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应用2种重组抗原分别制成免疫刺激复合体疫苗各接种试验猪2次,间隔14d。第2次接种后7d用有钩绦虫卵感染(2×104个/头)。感染后116d,9头对照猪共发现1067个囊虫,平均118.6个/头;免疫A组8头试验猪共发现囊虫510个,平均63.8个/头,减虫率为46.2%;免疫B组9头试验猪共发现囊虫83个,平均9.2个/头,减虫率为92.2%。在免疫B组猪体内发现的囊虫发育不全,虫体小,囊液少,囊膜较厚、不透明,呈乳白色,囊虫组织呈退行性病理变化,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动态监测发现,试验猪抗囊虫感染的免疫力主要取决于细胞免疫,而与体液免疫无关。试验猪血清循环抗原(CA)检测结果与剖检所见囊虫数量密切相关(P<0.01)。由此认为,CA检测是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现场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猪带绦虫六钩蚴cDNA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并进行克隆表达,重组抗原用血清学方法和猪体免疫进行鉴定。钭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重组抗原纯化,与免疫刺激复合物疫苗佐剂混合,制备成猪囊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免疫仔猪并攻虫。该疫苗安全,无毒副作用,免疫猪减虫率92.2%,完全保护率55.5%,且免疫组发现的囊虫多数已死亡。  相似文献   

8.
从囊虫匀浆浸提液中分离出一种抗原性与特异循环抗原相同的成分,以这种抗原成分通过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病、健猪的血清抗体,结果病猪抗体阳性率为93.2%(96/103),健猪阴性(?)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猪囊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不仅对养猪业危害巨大,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猪囊虫病的临床表现为病猪被毛杂乱、生长迟缓、机体消瘦等,发病率较高。本文阐释了猪囊虫病屠宰检疫措施和处理措施,从加强检疫措施和加强饲养管理两方面分析了猪囊虫病的预防措施,希望对猪囊虫病的防治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0.
猪囊虫病的流行、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囊虫病(Swine cysticercosis)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于人、猪各组织器官所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囊虫病不仅造成养猪业的巨大损失,而且也给人体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人既是囊虫的中间宿主,又是终末宿主,而且是唯一的终末宿主.囊虫在寄生过程中,产生了一整套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从而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可以存活十几年甚至数十年而无任何临床症状.本文试将囊虫病的流行病学、生活史做较详尽的阐述,以期广大兽医工作者对该病有进一步的认识,达到预防和控制囊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猪囊虫病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囊虫病免疫预防研究进展翟春生(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南京210002)猪囊虫病的免疫预防研究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寄生虫的初次感染可使宿主获得对同种寄生虫再次感染的抵抗力。这种被称为“带虫免疫”的现象提示人们进行寄生虫病免疫预防的可能性。但是,仿...  相似文献   

12.
猪囊虫(又称猪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 我国猪带绦虫和猪囊虫病分布相当广泛,据统计,在28个省市发生和流行。其中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较为严重。 关于猪囊虫病诊断和免疫问题,国内外均有报道,普遍认为较实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为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张高迪  相似文献   

13.
猪囊虫病也称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 临床症状 成年猪感染的寄生虫较少而自身抵抗力较强时,常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其在囊虫大量寄生或某个器官受损时才会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如囊虫寄生在脑部,则患猪出现癫痫症状,囊虫寄生在咽喉肌肉,则患猪叫声嘶哑、呼吸加快、咳嗽,囊虫寄生在四肢肌肉,则患猪出现跛行,囊虫寄生于舌和咬肌时,常引起患猪舌肌麻痹、咀嚼困难等.  相似文献   

14.
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均有流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且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猪囊虫病在我国被列为五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该病流行较为严重。个别疫区猪囊虫感染率高达20%以上,人囊虫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为了防制猪囊虫病,国内外许多学均对该病的免疫预防进行了许多探索,研制出各种不同的疫苗,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近年来,随着早期诊断、虫苗免疫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该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在农村散养猪中发生。 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囊虫病是重点检疫对象,而县乡的屠宰场点是个体收猪集中屠宰,屠宰户在购猪时用舌检法检查猪囊虫病,检出率低,并需一定的经验,宰后检验发现囊虫病猪予以销毁,使屠宰户蒙受很大经济损失。为提高宰前检疫效果,我们采取超前服务措施,应用定量血片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猪囊虫病,先检验、后买猪,或者是先定性、后屠宰,具体做法是向屠宰户发放检验用滤纸条若干,在…  相似文献   

16.
囊虫病的免疫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猪带绦虫的抗原特点,囊虫病的免疫机制,免疫诊断技术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1囊虫病猪囊尾蚴病俗称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即猪囊尾蚴寄生于肌肉中的寄生虫病。由于幼虫在肌肉中呈白色的囊状,故称之为猪囊虫、米猪肉或豆猪肉。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中,有时也可以寄生于猪的实质器官和脑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幼虫也可能寄生在人的肌肉组织和脑中,从而引起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通过Sephadex G-200层析提纯猪囊虫的囊液抗原和匀浆抗原,并以此抗原建立Dot-ELISA法来诊断猪囊虫病。该法在接到病料后1.5h内准确报告结果,结果判定不但简易直观,而且还可以作为技术资料长期保存。本法以硝酸纤维素膜作为载体,抗原用量、其他器材和试剂用量都大为减少,因而降低了检测成本。与四种寄生虫病(旋毛虫、弓形虫、细颈囊尾蚴、猪蛔虫)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对按“四部”规程肉检确认为猪囊虫阴性血清42份,阳性血清17份,经 Dot-ELISA 法检测,其阴性符合率为95.24%,阳性符合率为100%,经三次重复,重复率为100%。对西宁市肉联厂的536份商品猪血清进行检测,其猪囊虫病阳性检出率为4.29%。试验结果证明,该法符合“简便、快速、敏感、准确、经济”的原则,尤其易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猪囊虫病,即猪囊尾蚴病,是由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虫寄生在猪体内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之一。猪囊虫病的病原是猪囊虫。猪囊虫是寄生在人体内有钩绦虫的幼虫。患本病的猪是人有钩绦虫的中间宿主。猪囊虫为白色半透明、黄豆大的囊泡、囊壁为薄膜状,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上可见一个绿豆大的白色头节。猪囊虫寄生在肌肉内,以舌肌、咬肌、肩腰部肌、股内侧肌  相似文献   

20.
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或猪囊虫)侵袭猪和人体各部肌肉组织和脑内所引起的疾病。所以猪囊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猪带绦虫病是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里所引起的疾病。人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终末宿主,同时又是它的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病患者是猪囊虫病的传染源。由于猪带绦虫病和猪囊虫病在人畜中间循环感染,不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给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