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以阆中川明参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中药材不断发展,呈现出了粮∥药、药∥药套作多种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了粮药协调发展,粮经双丰收的局面。以下介绍4种主要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笼养鸡主要给药途径有三种:注射、口服、吸入。其中口服给药的方法主要有拌料、饮水、直接投服三种。但随着养殖设备的更新改造以及兽药新药、新剂型的开发应用,原有的给药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现介绍一种口服给药新方法—溜药法。制作溜药器溜药器是用于溶解药物的水桶,可用桶式饮水器的圆桶制作。做法是将桶式饮水器的圆桶底部扎两排小孔,孔的数量多少、大小可根据鸡舍  相似文献   

3.
针对生产中菜豆出苗难、保苗难等问题,在盆栽条件下,通过控制土壤水分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了壳聚糖不同浓度和药种比处理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能促进种子萌发,对菜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均有提高作用,当浓度为2%、药种比1:50 时,发芽率最高;浓度为1.5%、药种比1:50 时的发芽势最高,相同药种比下,浓度为1.5%和2%的发芽指数最高;浓度为1.5%和2%、药种比为1:50 时,活力指数达到最大。因此,当壳聚糖浓度为1.5%~2%,药种比为1:50 时,其处理效果最好,可为菜豆抗旱种衣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一、林药间作的优势和可行性林药间作模式是指林下培育、种植药材的一种方式,该模式作为林业发展与中药材生产相结合的产物,越来越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一种常见方式。林药复合经营,效益较为明显。首先,林药复合经营能避免严重的水土流失,缓解土壤被侵蚀,迅速增加植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单味主药及其复方药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筛选出主药黄芪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组方原则分别拟订3种复方药,通过3批临床试验,比较了单味主药及其3种复方药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疗效、死亡鸡病理出血情况和存活鸡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由黄芪加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活血等功能的中药组成的复方3号药疗效最好、病理出血最轻、存活鸡的增重效果最显著,且优于卵黄抗体;复方药的疗效优于单味主药;组方原则的微小变化对复方药的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展与改进了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的综合治理技术。其基础措施包括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冬耕春翻灭蛹;树枝把、性诱剂、灯诱蛾;三代适时打顶,四代及时四清理灭虫灭卵;种植诱集作物,保护利用天敌;喷撒生化制剂。化学防治措施包括二代期禁用菊酯单剂,不用含菊酯的混配剂,四代最后一次药不用含菊酯的复配剂;精心选择药种,科学组合使用;确定启动用药指标,打好第一遍药;产卵盛期全程药控。确定药剂使用剂量;适时终止用药;利用抗性监测,优化药种组合等。  相似文献   

7.
5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白蚊伊蚊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研究了5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白蚊伊蚊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6种植物中以莽草的生物活性最强,药后24h白蚊伊蚊死亡率达100%;其次为菖蒲,药后48h白蚊伊蚊死亡率为100%;再次为爵床和雷公藤,药后96h白蚊伊蚊死亡率均为100%;其它依次为日本冷杉、清风藤、土荆芥、常春藤、曼陀罗、鸢尾,药后96h白蚊伊蚊死亡率均在82%以上。药后96h白蚊伊蚊死亡率在50%以上的植物还有灯台莲、玉簪、交让木、万年青、金钱吊乌龟、豹皮樟等6种,对白蚊伊蚊无生物活性的植物有绣球花等26种。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以往多是来自野生资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其价值不断被开发和利用 ,用量大大增加 ,野生资源已日渐减少 ,无法满足需求。为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药材家种、家养已势在必行 ,因此 ,中药材的种养业也越来越被人们看好。针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 ,劝农友选择中药材种养品种应谨慎。种药的多了 ,卖药种、药苗的也多了。有的人利用发展中药材种养这一新兴产业 ,农民朋友是种养药的门外汉 ,他们出售的药种、药苗质量得不到保证 ;没有种养、加工技术力量 ;不了解该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市场对该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整理、分析古代文献中古代医家治疗男性不育症所用方药,探讨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点。方法 收集古代文献治疗男性不育相关方剂93首,把方剂中所用中药录入Excel表格,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对高频次药物功效、归经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首方剂共215味药物,药物的临床功效共20种;古代男性不育症的病机以虚证为主;其中使用频数在前22位的药物功效主要是补虚药、温里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清热药,入肾药物占91.0%。结论 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点是以补虚药为主,同时攻补兼施、寒热并用、表里兼顾,注重调和阴阳气血平衡及补肾益精。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种衣剂共计10个剂型在云南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8个试验点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作物种衣剂新剂型对保证和提高相应作物的种子出苗率、全苗壮苗、防治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及虫害鼠害,提高产量作用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小麦种衣剂1#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玉米种衣剂4#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50;水稻种衣剂2#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种衣剂剂型和药种比的要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正> 山区利用退耕还林地套种中药材,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但在还林地种药与在大田种药毕竟有较大差别,与过去种粮相比差异更大,要提高林药套种效益,必须注意以下四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稠油管道中流体密度高、黏度大的特点,设计了高压逆流注药、微管注药、微孔注药3种注药方式,以及内锥柱体式、隔板式、旋流板式3种混合结构。利用CFD仿真模拟对以上注药方式和混合结构进行了参数优化和药剂分散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仅在注药方式作用下不能实现药剂与稠油的充分混合;微孔式注药方式药剂分散效果最好;综合考虑产生的压降和药剂分散效果,内锥柱体式混合结构性能最佳。通过室内试验对以上混合结构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混合结构产生的压降和药剂分散效果呈负相关;药剂加注浓度会影响药剂分散效果;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优选确定了适合稠油管道的管道外环向微孔注药、管道内安装内锥柱体混合结构的加药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多叶重楼、亮叶重楼、球药隔重楼和华重楼4种重楼属植物之间的光合特性差异,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4种重楼属植物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球药隔重楼的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多叶重楼、亮叶重楼和华重楼均为“双峰”曲线;4种重楼属植物胞间CO2浓度和叶片水气压亏缺(Vpd)日变化规律相似,均与净光合速率呈相反趋势;多叶重楼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时间变化为明显的“双峰”曲线,亮叶重楼、球药隔重楼以及华重楼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则随时间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多叶重楼和球药隔重楼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显著大于亮叶重楼和华重楼;球药隔重楼无光合午休现象,光饱和点高于外界实时光照强度,利用强光能力强;4种重楼属植物中,球药隔重楼的光合综合特性优于其他种,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研究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的安全性以及对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2007-2008年在河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对该制剂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药种比1∶50~70)对玉米无不良影响;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该药剂在药种比为1∶50和1∶60时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9.85%和71.57%,与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拌种、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包衣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为60.08%,显著低于2个对照药剂.在防治丝黑穗病方面,该药剂在药种比为1∶50时防效为81.06%,略高于对照药剂5%烯唑醇干粉种衣剂包衣,显著高于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包衣;药种比为1∶60时防效为72.65%,介于两个对照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为60.95%,显著低于2个对照药剂.因此,该种衣剂的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1∶50~1∶60拌种包衣.  相似文献   

15.
<正>一是把好水分关贮藏前选择晴天反复晾晒,使含油类多的药种水分控制在8%~9%,一般的药种水分控制在12%~13%。二是把好纯度关药材良种要单收、单打、单晒、  相似文献   

16.
种衣剂卫福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具有内吸、触杀双重功效,对土传、种传及作物苗期病害有独特的防治效果。为验证该药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2005年我们在本县种植面积大、苗期病害发生严重的打瓜作物上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卫福药种比500毫升:100千克;处理2,卫福药种比350毫升:100千克;处理2,敌克松药种比0.8千克:100千克;处理4,清水  相似文献   

17.
<正>黄山药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花序入药,具清凉解热、止渴生津等功效。黄山药菊不仅是一味常用中药,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清凉饮料,近年来行销全国各地,成为山区产业结构调整新的亮点。但药菊栽培中易遭受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利用虹膜平滑肌对传出神经药物极为敏感的特点,试验和比较了几种常用传出神经药物对兔瞳孔的作用。包括拟胆碱药的作用强度比较;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的相互拮抗及拮抗强度比较;拟胆碱药与拟肾上腺素药的相互拮抗及拮抗强度比较;拟肾上腺素药的作用强度比较;拟肾上腺素药与抗胆碱药对拟胆碱药拮抗作用的比较;以及抗胆碱药对正常瞳孔与兴奋状态瞳孔的作用比较。通过多方面的对比,使传出神经药物对虹膜平滑肌的作用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更有助于临床选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原料,以期开发中国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方法】应用Folin-Cio-calteu法、铝盐显色法、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erric-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和DPPH自由基分析法,对86种药食两用植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含量、黄酮含量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86种药食两用植物材料的总抗氧化能力具有很大差异,其与总酚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R2=0.933 3),其中青果、丁香、诃子肉、丹参、红景天、花椒、金荞麦、槐花等8种药食两用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2.35 mmol/g,DPPH清除率>85%),并具有较高的总酚含量(>85 mg/g)及黄酮含量(>30 mg/g)。【结论】药食两用植物材料总酚含量是初步筛选其抗氧化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且筛选出的8种药食两用植物材料能够用于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研制。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笔者到某县农村采访,当地农民有个说法:种粮不如种菜,种菜不如种花;种粮不如种草,种草不如种药.言下之意,如今种菜、种花、种草、种药最赚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