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沙棘微扦插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用沙棘杂雄优一号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比较不同激素,激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基质,不同插穗长度对沙棘微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的有关试验,目的在于探讨提高沙棘微扦插成活率的基本条件,找出最佳的组合方案.试验结果表明GGR6号处理的沙棘插穗,沙棘微扦插一叶一芽、二叶二芽、三叶三芽、四叶四芽成活率分别为50%、66.67...  相似文献   

2.
陈红艳  杨平  鲍菊  蔡甫格  张领 《农业工程》2015,5(5):132-135
将野生旱半夏置于35 ℃的高温条件下处理21 d后剥取茎尖分生组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野生旱半夏脱毒试管苗。通过对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诱导、增殖和生根系列培养基优化选择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旱半夏茎尖分生组织培育试管苗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为MS+6BA 2.0 mgL+NAA 0.3 mgL,增殖培养基组合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生根培养基组合为MS+NAA 0.15 mgL。   相似文献   

3.
用外源生根素处理插穗和在不同基质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看到了沙棘插穗五种内源激素的基底含量是:生长素和乙烯含量偏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偏高。外源生根素处理提高了插穗内源生长素的含量。当外植体插穗生根后,这五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又回到原来基底水平。外源生根素GGR6和ABT1能适当提高内源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诱导了不定根的早期发生。IAA/ABA和IAA/CTK的高比值,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内源激素间的动态平衡是不定根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激光精确除草的机理,并探索了激光切割杂草茎秆以及照射处于幼苗期的杂草顶端分生组织后对杂草的影响。实验表明,利用激光切割杂草的茎秆或直接照射杂草的分生组织上可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再生长。利用激光进行除草,是一种潜在的控制作物内杂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沙棘具有改良土壤,适应性强等促进生态平衡的作用。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营养保健的药用价值。本文通过对5种不同沙棘种子浸泡并浇灌培养,定期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的活性,还对沙棘叶片和小果的过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综合活性指标分析结果,从而选出优良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沙棘是喜光植物,属阳生叶。群体叶片,5月份生长速率慢,6月份加快,7月份最快,8月份开始减缓。一个枝条上新叶数占28.6%,成熟叶数76.7%,老叶数23.3%。自枝条顶端向下不同叶位叶之间存在着生理年龄上的差异,也存在着表观光合效率上的差异。叶序5~13为幼叶;15~31是成熟叶;33叶以为老叶。幼叶叶绿素含量较低,成熟叶含量最高,老叶又明显下降。气孔导度,也具有幼叶张开度小,成熟叶张开度最大,老叶张开度又变小。沙棘叶气孔CO2浓度也具有个体和生理年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已经有250名科学家进行了俄罗斯联邦沙棘本身具有的自然资源、沙棘生态学、植物学和形态学;基因和遗传学;生物化学;可种植环境延伸研究。160年前的苏联,沙棘最初是作为一种绿化美化的植物种植。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多的种植园开始种植沙棘,同时,沙棘的重要性也被人们所认识。因为其具有丰富的生物化学成分,这种植物很快的流行起来,并快速在前苏联不同领域被广泛运用。由于沙棘的耐寒性,最初只是种植于寒冷地区,如何将沙棘引入气候温和的区域,并使其生长稳定是一个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辽西地区沙棘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辽西地区现有沙棘资源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大面积沙棘人工林的死亡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将现有沙棘资源根据立地条件划分为不同林种,按不同林种进行分类经营的技术措施。同时,针对沙棘大面积死亡的经验和教训,对不同林种的更新改造及沙棘种植园和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方向及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质沙棘在干旱条件下营养生长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干旱条件下,不同种质沙棘的营养生长适应性差异较大,中国沙棘和杂交沙棘的营养生长适应性显著强于俄罗斯良种沙棘,后者各品种间的营养生长适应性有差异;干旱缺水是影响不同种质沙棘的主导因素,年降水量少于400mm时,无灌溉或地下潜水补给的沙棘,营养生长适应性将大受影响,造林建园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6,4(3):I0001-I0001
吴起县将沙棘产业开发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首选主导产业来抓,成立了“沙棘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加大开发力度,并写进了吴起“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吴起县的决心是借助吴起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地,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全国沙棘种植面积最大县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建立板材加工沙棘茶叶、果汁、沙棘制药等综合加工企业,将吴起县打造成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沙棘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今年3月23日,国际沙棘协会主席、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邰源临,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砒砂岩区沙棘定植株与萌蘖株生长指标间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砒砂岩区为中国自然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证明,沙棘为适应这一地区的最佳先锋植物。2~8a沙棘定植株的平均高、地径分别与萌蘖株高、冠幅间存在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中等盖度(40%~70%)的沙棘人工林分,其萌蘖能力最高。生产实践中可充分利用沙棘萌蘖性能强的优势,有效降低种植密度,减少种植成本,实现砒砂岩区快速、经济、高效恢复植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土壤养分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不过土壤养分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成土过程、生物气候因素和施肥及农业利用方式,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其含量产生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青河县16个沙棘地块的田间采样分析,以0~10cm、10~20cm、20~30cm、30~40cm...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以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沙棘籽油作为化妆品原料制成的沙棘化妆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沙棘化妆品的安全性。经实验测定各项微生物及卫生化学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通过人体皮肤斑贴实验的人体安全性检验研究添加沙棘籽油的化妆品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产品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对人体皮肤未引起不良反应,沙棘化妆品是安全性很高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沙棘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棘产品的开发关系到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已开发的一些主要沙棘产品,指出沙棘产品的开发有赖于沙棘基础原料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品质,好的沙棘原料是沙棘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保证,并预测了沙棘产品未来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沙棘抑瘤抗癌问题,一直是世界沙棘主产国前苏联与中国在开发利用中十分关注欲求解决的迫切问题。前苏联和俄罗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发现沙棘提取物、制剂抗肿瘤具有明显活性,不同沙棘提取物对不同类型肿瘤具有单向性的效应。通过对沙棘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的测定,试图解释沙棘提取物中抑瘤抗癌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煤矿复垦区沙棘人工林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煤矿复垦区沙棘人工林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促进人工林培育过程中的水分管理。【方法】以鄂尔多斯市煤矿复垦区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林龄的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人工林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①随着林龄的增加,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林地土壤水分呈"减小-增加-减小"趋势;不同林龄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林地土壤水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6 a林龄的中国沙棘林地土壤水分显著高于其他林龄林地土壤水分(P<0.05),3 a林龄的大果沙棘林地土壤水分显著高于其他林龄林地土壤水分(P<0.05)。②在0~100 cm土层中,6 a林龄的中国沙棘各土层之间土壤水分差异不显著,其余林龄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林地各土层之间土壤水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中国沙棘林地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土壤水分呈增加趋势,大果沙棘林地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土壤水分呈减小趋势。【结论】煤矿复垦区沙棘林地土壤水分差异较大,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林龄、树木品种和土壤空间差异,采取适宜的水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沙棘播种育苗,是沙棘生态林常用的育苗方法,本文介绍了沙棘播种育苗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可供沙棘生产工作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沙棘标准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沙棘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沙棘标准体系逐渐形成,沙棘标准化示范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沙棘的标准化工作应以加强沙棘标准制修订步伐为切人点,以建立健全沙棘标准化体系为基础,突出典型示范,强化标准实施,促进沙棘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按标准进行,最终实现沙棘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沙棘叶中黄酮糖苷和黄酮配基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对沙棘叶分别用甲醇和乙醇(70%)进行了提取和盐酸催化的水解实验,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提取液和水解液中的黄酮配基含量.实验证明:用甲醇在回流温度下提取4h,每克叶仅得到槲皮素0.003mg,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用盐酸对叶水解3h,每克叶子能得到槲皮素1.562mg,山奈素1.496mg,异鼠李素2.398mg.叶提取的槲皮素仅是叶水解得到的0.2%.由此可见,沙棘叶中的黄酮配基是以黄酮糖苷的形式存在,在水解过程中可由糖苷经水解反应形成,对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