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培养温度、pH值及不同碳氮源对灰树花泰山-1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泰山-1菌丝体培养最适温度为26~28℃,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各因素对菌丝体生长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葡萄糖酵母膏MgSO4KH2PO4,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5 g/L、KH2PO42 g/L、MgSO41 g/L。  相似文献   

2.
张斌  周再知  陈羽  梁坤南  余雪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71-11873
[目的]通过对常规培养基营养因子优化,筛选出适宜红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红菇的仿生栽培和深层培养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法,研究葡萄糖、(NH4)2SO4、ZnSO4和VB1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红菇纯培养菌株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适宜红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结果表明,适宜红菇菌丝体生长的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00-25.00g/L,(NH4)2SO4为2.07~4.83g/L,ZnSO4为4.50~6.50g/L,VB1为0.15—0.20g/L。红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0%马铃薯汁+葡萄糖20.00g/L+(NH4)2SO42.07g/L+ZnSO45.50g/L+VBB10.20g/L+KH2PO43.00g/L。[结论]用该培养基配方进行温室振荡发酵试验时,得到红菇最大菌丝产量为0.64g/L。  相似文献   

3.
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优化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碳源、氮源、无机盐(K2HPO4、MgSO4·7H2O)成分浓度进行筛选比较,以寻求最佳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葡萄糖20 g/L、玉米粉50 g/L、豆粕50 g/L、K2HPO43 g/L、MgSO4·7H2O 4 g/L.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红曲霉JR产红曲色素的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筛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硫酸锌和硫酸锰最利于红曲色素的合成.在此基础上,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方法对发酵培养基选用的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硫酸锌和硫酸锰等组分作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红曲霉JR产红曲色素的较佳发酵培养基配方(g/L)为:葡萄糖33.18,蛋白胨13.36,MgSO_4 0.66,MnSO_4 0.1,ZnSO_4 0.1.该发酵培养基配方下红曲色素色阶达到203.4 U/mL,比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中的初始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50 g/L,蛋白胨10 g/L,MgSO_4 1.0 g/L,MnSO_4 0.1 g/L,ZnSO_4 0.1 g/L)下的红曲色素色阶(145.6 U/mL)提高将近39.70%.  相似文献   

5.
灰树花固态培养料成分和原料的筛选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化的灰树花斜面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基础,参照斜面培养时培养基内营养成分配比与灰树花本身营养成分组成的比例,通过对各种固态物料的筛选,组合出14种配料方案。根据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有利于环保、适宜灰树花生长的原则,最终筛选出分布广泛、种类较多、适合灰树花固态栽培的原料,确定一种不仅适合灰树花菌丝生长,而且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的最佳固态培养料配方,为灰树花的大面积栽培,亦为灰树花工业化液态发酵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当前双孢菇母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长势为试验指标,以黑小麦为主要原料,并辅以一定量的马铃薯、腐熟麦秸、葡萄糖及蛋白胨,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双孢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试验获得的优化配方为:配制1000mL培养基加马铃薯100g、黑小麦300g、腐熟麦秸100g、葡萄糖20g、蛋白胨1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在该配方下,无论是菌丝生长速度还是菌丝长势,均优于PDA综合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用于育肥猪发酵饲料的乳酸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10 g/L,蛋白胨15 g/L,葡萄糖6 g/L,MgSO4·7H2O 0.2 g/L,MnSO4 0.05 g/L,K2HPO40.2 g/L;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7.25,培养温度36℃,转速165 r/min.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的1种野生多孔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组织分离的方法对该菌种进行分离培养,并选取常用的4种固体培养基进行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以漆酶活性为评价指标,筛选高产漆酶的液体培养基。结果表明,该种野生多孔菌为硬毛粗盖孔菌(Coriolopsis trogii)。固体培养基D(葡萄糖20 g、蛋白胨5 g、酵母浸膏10 g、KH2PO42 g、MgSO41 g、琼脂20 g,加水至1 000 mL,自然pH值)为该种多孔菌的最佳固体培养配方,在该培养基上培养的该种野生多孔菌菌丝长势良好,菌丝干质量为0.132 g; 2号液体培养基(马铃薯切片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2 g、酵母浸膏2 g、KH2PO43 g、MgSO41.5 g,加水至1 000 mL,自然pH值)为该种多孔菌发酵产漆酶的最佳液体培养配方,在该培养基上培养的该种野生多孔菌菌丝生物量为8.56 g/L,漆酶活性可达907.34 U/L。  相似文献   

9.
将引进的俄罗斯高效大豆根瘤菌GF菌株在YMA、TY、PA、BSE、SM 5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相关生长情况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YMA培养基中生长较快。在YMA培养基中进行的碳源利用试验表明,在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根瘤菌生长得最好。按L9(34)正交设计表对YMA培养基中的4个组分比例进行优化,对结果进行分析可得最优的培养基配方(1 L)为:10.0 g葡萄糖+0.8 g酵母粉+0.2 g MgSO4·7H2O+0.8 g K2HPO4+0.1 g NaCl+0.01 g CaCl2,去离子水补足至1 000 mL。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对产朊假丝酵母C-27产单细胞蛋白(SCP)的发酵培养基组分(甜高粱秸秆汁、葡萄糖、蛋白胨、MgSO4和KH2PO4)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甜高粱秸秆汁和蛋白胨的浓度对SCP的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其他组分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产朊假丝酵母C-27产SCP最终的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甜高粱秸秆汁220 mL/L、葡萄糖3.25 g/L、蛋白胨37.5 g/L、MgSO4 0.325 g/L 、KH2PO4 0.325 g/L.该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下SCP产量达8.72 g/L,比初始发酵培养基配方(甜高粱秸秆汁120 mL/L、工业葡萄糖20 g/L、工业蛋白胨20g/L、MgSO4·7H2O 2.0 g/L、KH2PO4 2.0 g/L)下的SCP产量(7.00 g/L)提高了24.57%.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一个珍稀食用菌品种姬松茸进行了母种培养基和原种培养基的筛选。从菌丝的长势、长速、均一性等方面对4种母种培养基和4种原种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松茸母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1L)为干粪草料200.0 g,KH2PO4 3.0 g,MgSO4 1.5.0 g,VB1 2片,大豆蛋白胨3.0 g,葡萄糖20.0 g,琼脂20.0 g;姬松茸原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86%,麦麸12%,石灰2%。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北冬虫夏草优良菌株与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引进的北冬虫夏草菌株中筛选出适合山西省栽培的优良菌株,并且对北冬虫夏草的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个北冬虫夏草菌株中,C1菌株的栽培性状明显优于其余菌株;筛选的最适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蔗糖2%,蛋白胨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琼脂2%。  相似文献   

13.
头状秃马勃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母种驯化培养基优选配方为:木屑75g,麦粒50g,可溶性淀粉20g,酵母浸膏2g,KH2PO41g,MgSO4.7H2O 0.5g,VB110mg,琼脂20g,水1L。头状秃马勃原种和栽培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杏鲍菇废料60%,木屑18%,麦麸10%,土壤5%,可溶性淀粉3%,葡萄糖2.5%,酵母浸膏0.2%,KH2PO40.3%,石膏1%。头状秃马勃熟料脱袋覆土荫棚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5月中旬进行栽培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桦褐孔菌的人工驯化栽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由野生桦褐孔菌茵核分离得到的纯茵种,采用不同配方进行母种、原种、栽培袋培养基对比试验及菌核形成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葡萄糖、黄豆粉综合培养基为最好;原种培养基以玉米粒为最好;茵核人工代料栽培培养料以桦木屑52%、玉米芯26%、麦麸20%、白糖1%、石膏1%、水分65%为最好,生物学效率达30%。  相似文献   

15.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菌资源,寻找适合松乳菇生长的人工培养基。从山地松林上采集野生松乳菇,设计5个母种培养基和7个原种、栽培种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以及室内、室外和半人工模拟栽培试验,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5个母种培养基均适宜松乳菇菌丝体的生长,最佳母种培养基为:马铃薯200.00 g、葡萄糖20.00 g、琼脂20.00 g、蛋白胨2.00 g、硫酸镁1.90 g、磷酸二氢钾3.75 g、VB112.5 mg、水1 000 ml。7个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均有显著影响,最佳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88%、松木屑10%、糖2%。人工栽培和半人工模拟栽培均可观察到菌丝体的生成。该研究为松乳菇的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高效拮抗辣椒疫病的真菌ASD菌株,采用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抑菌试验,优化不同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并利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抑菌效果的优组合。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成分为葡萄糖、甘氨酸、0.1 g/L KCl及MgSO4.7H2O、0.05 g/L Fe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25℃、220 r/min、30 mL/100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影响最大、氮源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发酵最优组合为葡萄糖、甘氨酸、0.03 g/L FeSO4、pH 6、于30℃180 r/min摇床培养5 d。  相似文献   

17.
美味牛肝菌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Bull.exFr.)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母种最适培养基为20.0g葡萄糖+7.0g酵母粉+3.0g黄豆粉+1.0gKH2PO4+0.5gMgSO4·7H2O+0.5gMnSO4·H2O+20.0g琼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研究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适合菌株A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5℃,摇瓶装量12%,接种量3.0%,初始pH值7.2。20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参数为:种子培养基为YDC培养基,培养时间24h,接种量3.0%;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酵母膏1.0%,CaCO3 1.0%,pH值7.2;流加培养基:葡萄糖1.5%,酵母膏0.5%,制成混合液一起流加,发酵8h开始流加;发酵周期(34±2)h,在以上发酵条件下,发酵液芽孢浓度达(3.410±0.151)×10^9cfu/ml。[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所获得发酵液芽孢数浓度较高,可用于进一步制备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表明,野生驯化鸡腿蘑新菌株“唐研一号”的生物学效率为119%-1535,平均为140%左右。其最佳母种培养基的配方为:麦秸200g,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蛋白胨3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5g,水100mL,母种培养基最适pH6-7。  相似文献   

20.
从4种常用培养基M16、MTF、CZB、KSOM中筛选适合CD-1小鼠附植前胚胎发育的体外培养基,并分析磷酸二氢钾、乳酸钠、葡萄糖、牛磺酸以及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对CD-1小鼠胚胎体外培养的影响。发现KSOM的培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培养基。在KSOM中添加必需氨基酸对8-细胞以前的胚胎发育有抑制作用,但添加牛磺酸、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都可提高囊胚的细胞数。优化后的分阶段KSOM培养基显著提高了早期胚胎的囊胚发育率和囊胚期细胞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