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城市滨河景观视觉质量对城市滨河景观品质和城市空间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筛选对城市滨河绿道视觉感知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并通过视觉感知量化处理,实现智能化分析滨河景观,是未来滨河景观的发展趋势。  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模拟人的视觉感知,训练一套用于城市滨河绿道景观的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并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视觉景观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挖掘各项量化的景观特征与视觉感知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北京二环水系为例,分析视觉感知下的景观特征,总结关于滨河绿道景观视觉感知提升的策略。  结果  (1)训练出的城市滨河绿道图像语义分割模型达到了0.93的准确率;(2)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在10项指标(绿视率(GVI)、蓝色视野指数(BVI)、驳岸硬质度(HRI)、滨河建筑密度(RBD)、桥梁可视度(BV)、干扰因素指数(IFI)、滨河自然开阔度(WO)、滨水围护度(WG)、道路宽广度(RWI)、乔灌草比率(RTG))体系中,有5项对视觉感知的影响作用显著,分别为GVI、WO、BVI、IFI和RTG,其中GVI、WO与视觉感知呈正相关,其余3项呈负相关;(3)北京二环水系绿视率北部高于南部,WO与BVI呈较为均质的状态,IFI整体较低,RTG呈现按河道划分的特征;(4)当提升视觉感知效果时,可重点从影响显著的5项指标出发,根据影响作用的强弱进行权衡。  结论  本文为研究城市滨河景观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测度方法,为人本视角的大规模滨河绿道景观的量化分析提供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滨河景观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与地位的基础上,以扬州市扬城西路总体规划为例,探析了当代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方法,以为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景观生态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提出了城市带状滨河景观空间塑造的原则,并以昆明市东川区小江干流城区段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和滨河景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运用GIS技术和Fragstats4.2景观指数分析,采用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度2个空间构成指标和5个常用景观指数,从总体构成、具体河段以及主城与郊区差异比较3个方面分析滨河区主干河流周边绿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整体区域植被覆盖度不高。休闲服务类绿地占比较小,分布分散,连通度低。自然形态类绿地占比相对较大,集中分布,连接度低。农业生产类占比大,集中成片,连接度高;中小型河流的公园休闲服务空间体系完善,连接度较好。区域性和流域性两级河流绿地空间功能单一,连接度需提升;主城区主体类型公园和乔木林地分布较之郊区分散,连通性更好。研究结果为城市滨河区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方法借鉴,对于提升复合生态功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设计思考、主题立意、景观构思、设计表达直至空间布局等几个基本设计步骤,对烟台市夹河景观带的设计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探讨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个性化营造,以期为今后的滨河景观设计提供相关思路和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勐仑镇(段)带状滨河绿地植物现状、现有地形及西双版纳植物资源进行调查。通过研究滨河植物景观在城镇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价值,及热带雨林植物式植物造景对旅游小镇带来的经济效益,结合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对勐仑小镇带状滨河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及配置,使勐仑小镇滨河绿化带成为一个具有"绿色生态""热带雨林""傣家风情""植物奇观"特色休闲及交往娱乐需求的良好户外活动空间,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滨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欢 《农技服务》2008,25(4):85-86
在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充分利用宿州市地理条件和江北平原型的城市特色,同时紧紧把握城市滨河景观,建立两大反映城市特色的网络体系。将滨河景观融合于绿地系统规划之中。突出宿州自己的城市特色,展现具有滨河景观的平原型园林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8.
岳西县衙前河是岳西县重要的穿城骨干河流。滨河绿化景观带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水利与景观功能相协调,滨河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协调和创新性原则,科学地开展竖向设计,景观功能的分区和布局规划,景点和功能设施的设计,将滨河绿化景观带建设成为一个集健身、休闲、观赏以及水利行洪为一体的、开放性的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9.
水是文明的源泉,城市与水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珙县巡场河的考察探究,发现问题探寻城市转型中滨河景观的设计,并也对接下来设计引发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贾桢  陈栋龙 《农技服务》2014,(10):168-168
我国河流水系众多,不少河流蜿蜒曲折穿城而过,河流沿岸地带成了各个城市的发祥地。本文对滨河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对滨河景观的后续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通州区京杭运河河段以其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及重要的交通运输和景观观赏作用,使得运河滨河绿地的功能尤为重要。通过实地调查,对通州区滨河段的4大块绿地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等进行了记录和统计。通过分析发现:该地区使用的园林植物种类偏少;使用的园林植物绝大多数为乡土植物,对外来种的引种和使用也很少,植物景观较为单调;滨河绿地的不同地块常绿树种占总树种的比例在14.81%~20.00%之间,常绿植物种类偏少,不同地块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的比值在0.81~4.00之间;群落的层次不够丰富,这与地被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关系;滨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水泥驳岸使得景观生硬无趣。基于这些现状,提出了改造通州区滨河绿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相关理论研究明确了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的性质及定位,指出相应的植物景观配置需求,并通过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进行案例分析。从植物配置契合场所精神营造特色景观,结合不同空间调节景观序列,以及结合水体构建湿地生态系统3个方面对这一类型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展开讨论研究。以期对未来城市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滨河旧区景观生态补偿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城市滨河旧区的重新开发利用为研究对象,对滨河旧区的常规设计与生态补偿性设计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大量的国内外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方法,提出滨河旧区生态补偿性设计三大策略:(1)河道生态补偿。采用工程措施补偿河道自然形态,采用分层法补偿河岸生态缓冲带,自然原型护岸补偿生态河岸带从而恢复生物栖息地、生物保护措施补偿河道湿地系统;(2)历史文脉补偿。历史文物性建筑保护和动态功能置换、传统旧建筑 “立面主义”保护、当地风俗补偿;(3)交通设施完善。总之,应用生态补偿性设计策略,应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并对于滨河旧区的景观设计给予全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浅议城市滨河绿地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滨河绿地是一个城市最易形成景观特色的重要地段,是现代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造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滏阳河武强段滨河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滏阳河武强段滨河景观规划,从设计构思、河流生态改造、植物规划等方面,对"有序的多元"型的综合性生态滨水景观的营造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认为须根据规划创意理念,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展现滨水绿地空间景观特色,建造滨水园林景观和湿地保护景观,创造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从植物、游径、景观节点、建筑及五个方面对北京环二环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有效利用植物基本属性,增加植物配置模式;合理划分绿道慢行系统,实现人车分行;创造多样空间组合,充分发挥空间多功能特点;增加建筑小品类型,营造协调趣味性空间氛围;合理运用水生植物,加强驳岸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优先--城市滨河空间规划设计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城市滨河空间的概况,对其生态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如何以生态优先的原则探索了城市滨河空间的规划设计,即水体的生态净化、驳岸的生态化设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在水系治理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堤防工程建设是城市滨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型堤防是一种新的堤防形式,受到水利界专业人士的普遍认可,城市滨河中建设堤防不但要确保给排水和防洪度汛等水利基本功能,而且要美化城市水利环境。文章阐述了堤防工程景观设计效益和基本原则,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水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堤防工程景观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以及城市供水系统和城市消防设施的完善,城市水系职能发生变迁,不恰当的土地利用模式导致城市水系遭受破坏和污染。作为城市园林中最活跃、生态敏感度最高的部分,城市滨河绿地对于城市河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城市滨河绿地的这种潜力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滨河绿地建设不仅仅应该注重视觉效果,更应该注重对水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充分发挥水系的自然美学价值以及对城市开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黎黎 《新农业》2023,(1):26-28
河流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要素,其滨河绿化在生态、景观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滨河绿化带的设计与养护在园林绿化中尤为重要。浑河是沈阳市的代表河流,贯穿整个城市脉络,滋养着河岸两侧的生命。本文以沈阳市浑河为例,探究滨河绿化带的设计规划原则和养护管理建议,期以对园林绿化中滨河绿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