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开创垦区农机化大发展快发展的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垦区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的一年,也是垦区加大农机现代化装备力度,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垦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在各级党委和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克服各种困难,开创了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2004年与2003年相比,农机装备科技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使垦区的农机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水旱田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0.5%,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而且提前一年完成了垦区农机化发展“十五”计划的目标,特别是垦区2004年农业生产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效益、家庭农场职工收入和“三秋”工作六超历史,农机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及黑龙江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迫切性,介绍了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概况,提出了发展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建议。垦区应调整品种结构,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加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优质商品小麦试验、推广、闸工和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3.
云垦 《中国农垦》2006,(2):84-84
近日,云南垦区制定了《云南农垦关于做优做强茶叶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做优做强茶叶产业的思路和目标,以及将采取的措施和步骤,为全面提升和整合垦区茶叶产业指明了方向。同时,集团公司成立了茶叶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产业发展规划、种植加工标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等工作,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近60年来,随着垦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垦区的档案工作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门类齐全、管理规范的三级档案管理网络,档案工作在垦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 5 0余年 ,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垦区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多年来垦区各级先后开展了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示范区建设、水土保持、培肥地力、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个别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垦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效保护和建设垦区生态环境 ,发挥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是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现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1 垦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现状1.1 …  相似文献   

6.
河北垦区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相当的经济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发展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动力。近年来,垦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目标,着力推进职业教育,构建职教体系、创新职教理念,有效地适应了垦区内外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垦区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抓住被农业部列为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单位的机遇,垦区已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工作在创新中快发展,在发展大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垦区林业在“十一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委一系列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绿满垦区、共建生态家园”和“林业经济倍增计划”,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对接和政策支持,林业工作成绩斐然,造林绿化走在全省前列,特色经济别具一格,林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受到了总局及省委领导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年来黑龙江垦区油菜面积减少的趋势,分析了油菜生产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油菜种植当年的直接经济效益不稳定以及与发展粮豆生产的占地矛盾。根据10多年油菜发展的经验认为要全面评价油菜的作用,除其本身经济效益外,更主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在提高垦区种植业综合效益中的作用。提出了发展垦区油菜生产的方向,合理发展油菜生产,以促进垦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热作生产结构,提高热区开发水平和垦区经济效益,成为当前热区上下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肉桂生产形势及垦区发展肉桂生产的优越性,提出加快垦区肉桂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垦区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耕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改变了顺坡起垄、盲目开发的旧式耕作方式,建立起适应干旱气候类型的、稳定的、立足于抗旱减灾的耕作技术,充分发挥了垦区资源优势,提高了粮食产量。根据垦区坡耕地的特点和水土流失成因,结合对原有和现有土壤耕作方式的调查,阐述垦区坡耕地耕作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如何使职工增收、致富是垦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观念更新、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原本发展不足的非公经济成为了垦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垦区的非公经济已经发展得有声有色。有的大力支持职工发展家庭自营经济,有的通过种养协会帮助职工增收,有的通过公司化运作带动职工致富……非公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了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成为了职工致富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19日-22日,农业部农垦局、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了全国农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垦区负责此项工作的主要领导和部分垦区的工会主席。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福建、黑龙江、云南、广东、海南垦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情况介绍,现场参观学习了福建大南板农场外资企业和泉州晋江民营企业的发展经验,研究探讨了新时期发展农垦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中国农林水利工会主席王萍、农垦局副局长丁力分别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垦区(下称垦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少,受干旱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需要灌溉;垦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有水灌溉;垦区耕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适宜喷灌。垦区,1978年开始引进大型喷灌机进行喷灌,现已发展到拥有大型喷灌机599台,有效灌溉面积8万hm^2。到1996年底,垦区累计喷灌面积30多万hm^2,共增产粮豆15.8万t,经济效益达1.1亿元。  相似文献   

14.
董艳波 《中国农垦》2014,(11):43-44
垦区耕地经营规模发展情况如何? ——耕地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基本实现了再造一个大兴安岭垦区的目标。 按照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理念,近五年,大兴安岭垦区来不断扩大周边耕地的流转。流转规模从2000年的不足20万亩,到今年流转外部耕地97万亩。尤其今年甘河农场从莫旗北部乡镇整建制流转土地3万亩,使垦区总播种面积达到了220万亩,基本实现了再造一个大兴安岭垦区的目标。预计今年垦区粮食总产将突破10亿斤,开创垦区54年来粮食总产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1 2011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2011年是"十二五"的起步年、开局年。垦区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203.7亿kg,实现了粮食单产、总产"八连增"。垦区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着粮食生产、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代化大农机,积极推进垦区农机化发展"一个转变、六个延伸",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农机化发展各项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垦区农机化工作认真贯彻总局党委(扩大)会议和总局农业工作会议及农机专业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总局党委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努力拼搏,开拓进取,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的工作计划任务,开创了垦区农机化发展的新局面,为垦区商品粮生产突破150亿kg大关,发挥了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农垦系统茶业发展状况为主题,记者于近期分别赴安徽、湖南、福建垦区,就垦区茶叶生产贸易、茶场改革发展,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博乐垦区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分析博乐垦区机采棉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以为垦区棉花机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农业》2011,(3):53-53
2011年度垦区农机管理干部培训班于2011年1月20-21日在哈尔滨举办,参加培训的有黑龙江垦区各分局、各农场的农机管理干部及安全监理人员近200人。在开班仪式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徐学阳就垦区农机核心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农业部农垦局调研员孙克俭做了题为“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努力推进农垦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讲话;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李俊做了题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和绿色农业,进一步加快推进垦区农机现代化”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0.
阿拉尔垦区是南疆盆地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区 ,这里降水稀少 ,热量充沛 ,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 ,具有发展节水灌溉的极其优越的自然、气候、作物条件。多年来垦区一直十分重视节水工作 ,大力发展渠道防渗、农田地膜覆盖等新技术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垦区及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垦区水资源状况日趋紧张。目前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开始逐步实施 ,作为国家重要的棉花和石油生产基地 ,塔里木河流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 ,也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危机的挑战。塔里木盆地是典型的内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