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浙双6号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表现为产量高、植株高大、荚长、粒大、千粒重高、品质优、生育期较早、抗逆性好.200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油菜产区种植.在栽培上重点要早播、早管、早发,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与硼肥,并注意开沟排水,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浙油50油菜种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油50是浙江省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沪油15/浙双6号育成,产量好、出油率高,2009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11013号)。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中浙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组合,并被列为浙江省的主栽品种.产量表现丰年能高产、灾年能稳产.  相似文献   

4.
赵洪  过鸿英  张尚法  陈淑玲 《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17-1617,1623
浙茭6号是嵊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浙茭2号变异株中选育的双季茭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夏茭比对照浙茭2号早熟,秋茭比对照迟熟,品质好,产量高.其栽培要点为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和综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5.
浙油50是浙江省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沪油15/浙双6号育成,产量好、出油率高,2009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11013号)。  相似文献   

6.
浙甜8号为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的自交系DX-1为母本,W3D3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白色超甜玉米杂交种。在浙江省甜糯玉米区域试验、大面积生产试验和示范中鲜穗产量高,食用品质佳,适应性广,抗病虫性强。2007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生态相似区推广种植。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84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53.5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7.34%,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2007020)。  相似文献   

8.
浙油50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油菜品种.品质优,芥酸含量0.05%,硫甙含量26.0μmol·g-1,优于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达50.79%,熟期适中,株型较紧凑,茎杆粗壮、抗倒性好,丰产性好.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09001).2011年在富阳市洞桥宜桥畈、高桥观前畈两地示范14.5 hm2,平均产量为2.634t·hm-2,比全市平均产量增产13.4%,其中攻关田6块,面积0.5 hm2,平均产量为3.780 t·hm-2.总结在富阳市试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超高产杂交稻Ⅱ优795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Ⅱ优7954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稻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性好,在2002~2003年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首位.于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秀优5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大穗密穗型杂交粳稻组合.在浙江省余姚市种植,表现为熟期适中、产量高、株型好、抗性强、米质优.2006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湖北等地作单季晚稻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1.
全油6号是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双低品系沪油16为母本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双低油菜品种鉴6(浙双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沪油16/鉴6,经低世代采用开放选留种(尤其注重产量和抗性的选育)、F3代后采用田间农艺性状鉴定和实验室品质筛选同步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该品种具有高含油率、双低品质、茎秆坚硬、抗倒性较强、抗冻性较强等优点.201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皖油2015003.文章从全油6号的选育过程、产量和产油量表现、品质抗性、特征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并提出了该品种的繁种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航香18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晚粳稻品种,2008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米质优,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产量高.适宜在浙江省钱塘江以南粳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糯稻浙糯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糯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晚粳糯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米质优,抗稻瘟病,产量高.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或部分气温较高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浙鲜豆6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09003),表现熟期中等,鲜荚产量高,耐肥抗倒等特点。其栽培技术为适期抢晴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及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15.
浙单10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玉米新品种。浙江省春玉米区试2年平均产量6175.5kg/hm^2,比对照品种丹玉13增产13.6%。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玉米主产区作春玉米或秋玉米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甜玉米超甜13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甜135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用自选系S103为母本,S120为父本杂交而育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在品比、区试、生产试验中,超甜135表现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论述了超甜135的特征特性、生育特点、产量表现、主要栽培技术及制种要点.  相似文献   

17.
浙粳27(ZH9318//绍糯928/越光)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于1998年育成的优质晚粳稻品种.参加各级区试,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易于栽培等特点.2004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和连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中浙A与航恢570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其气候相似地区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分析浙江省历年审定的9个晚粳稻代表性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及探索浙江省晚粳稻品种审定的规律。研究选取9个历年审定晚粳稻品种中表现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品种,采用催芽后撒播移栽到大田的方式,测量株高、茎粗、分蘖、剑叶长、剑叶宽、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剑叶宽和茎粗是各农艺性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2010—2019年的3个品种茎粗和剑叶宽为3个时间段中最大的,由此可以看出,茎粗和剑叶宽是农艺性状中对晚粳稻品种产量影响最大的,且浙江省育种研究者也一直在提升晚粳稻的茎粗和剑叶宽。  相似文献   

20.
油菜浙双758优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浙双75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双低、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建德市种植,影响浙双758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播栽期,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虽然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9月15日播种、10月20日移栽,种植密度13.5万株/hm2,纯氮用量270 kg/hm2,产量为2.951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