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氮素化肥分期合理配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东县沙壤土上种植中熟棉花品种,亩施20kg化肥氮,分基肥(5月25日)、花铃肥(7月15日)和盖顶肥(8月10日)三次施用。在4个不同用量配比中,以33-34-33%的处理最优,亩产皮棉比30-55-15%的处理高12%,前一处理营养生长的生殖生长的协调较好,单株结铃数和单铃籽棉重较高。  相似文献   

2.
每10kg麦种用2%立克秀湿拌剂15~25g拌种,至第二年4月中下旬对小麦纹枯病的病指防效仍要达50%左右。对枯白穗防效不同发生类型地区控病效果不同,相同用量的情况下,重发地区效果不及一般地区。每10kg麦种用立克秀15~25g,重发区随着用量增加,效果提高。每10kg麦种使用立克秀25g,对出苗率会产生明显影响。但重发区每10kg麦种用15~20g不能达到理想的防效,综合考虑防效和安全性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针对旱瘠田和渍潜田的土壤特性,设定氮素,磷素和钾素水平的有上下限分别为每亩5-10kg,2-6kg,4-12kg,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为第一因素,但旱瘠田早稻和渍潜田晚稻在上述施用范围内氮素用量与产量反相关;影响两种类型土壤早稻产量的第二因素为磷素水平,而影响晚稻的第二因素为钾素水平,因此,旱瘠田早稻肥水平为低氮,高磷,旱瘠田晚稻需肥为高氮,高钾,其次是高磷,渍潜田早  相似文献   

4.
辣椒营养吸收特性及优质高产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条件下每生产100kg干辣椒吸收N9.64-11.24kg,P2O52.37-2.56kg,K2O8.72-10.89kg,N:P2O5:K2O为1:0.23-0.25:0.79-1.02。吸收高峰期在盛果期,营养敏感期在生长前期。在缺钾土壤上不施钾肥辣椒易产生严重的钾素胁迫,生长发育受阻。氮钾配施比单施氮平均增产62.0-70.0%,施钾产投比达到10.94-22.15。施钾改善辣椒商品性  相似文献   

5.
磁混肥用量对低山黄壤小麦的生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研究了低山黄壤土磁混肥施用量对小麦的效应结果表明,磁混肥具有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增进有机物质形成的作用,比习惯用肥增产10%-15%,并能改善小麦品质。冷沙黄泥土磁混肥最佳用量为2200kg/hm^2。  相似文献   

6.
赤红壤旱地土壤供钾特性及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个县(市)采集赤红壤旱地土样106个,测定速效钾极缺(K<25mg/kg)的土壤占16.7%,速效钾含量<70mg/kg的土壤占88.9%,花岗岩旱土速效钾的最低水平为19-20mg/kg砂页岩旱土为21-23mg/kg沉积物水稻土为52mg/kg左右,赤红壤旱地在中产条件下,配施钾肥增产效果极显著。每亩配施K2O的适宜用量,花生为5kg甘薯为7.5-10kg,木薯为14-18kg。  相似文献   

7.
武进市运村农科所育成的水稻9516等三品系产量潜力大,分蘖力中等,耐肥性强,抗逆性好,成穗率高,单穗重优势明显。亩产700kg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每轩有效穗20-22万,每穗总粒数130-135粒,结实率94%左右千粒重28-30g。栽培对策应根据其分蘖力中等、对肥不反应敏感的特性,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基本苗6-8万/亩,高峰苗25-28万/亩,亩施总氮量22.5kg左右,前、中、  相似文献   

8.
含氯化肥的肥料效应及安全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氯化肥系列和尿素化肥系列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含氯化肥肥效高于尿素化肥系列,年平均增产稻谷3.1~21.1kg/亩,小麦10.5~14.5kg/亩,油菜籽8.5~11.5kg/亩;氮素利用率稻麦油分别提高10.6~9、4.4~5.3、6.1~0个百分点;种子粗蛋白含量稻麦油分别提高0.7~1.0、1.1~1.3、-0.4~0.0mgN/kg。种子氨基酸含量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  相似文献   

9.
研究室内培养条件下水稻秸秆配施化肥氮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形成和氮素转化的影响。84mgN/kg标记硫铵放4.5g/kg稻草粉配施淹水培养,结果表明,有25.8%的肥料氮在培养63d时成为生物量及其代谢产物^13N。整个增减过程中生物量-^13N无净再矿化现象,将稻草粉换成区区糖淹水增减葡萄糖在7d时消耗贻尽,此时生物量-^15N达最大值43.1mgN/kg,相当地施入肥料氮的51.3%,在此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小麦套种玉米吨粮田施肥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吨粮田(每公顷年产粮15吨以上)生产中,化肥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新疆和田地区,小麦套种玉米吨粮田栽培中,小麦施化肥纯氮225kg/hm2,纯磷105kg/hm2,玉米施化肥纯氮225kg/hm2,纯磷75kg/hm2,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产投比为2.62-2.78:1,且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雅安地区蓉油3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雅安地区蓉油3号栽植密度、氮化肥与磷化肥的用量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在试验的土壤肥力水平下产量达2.25t/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是:栽植15—16.5株/m3,分别施化肥N100—150kg/hm2和P2O545—75kg/hm2。  相似文献   

12.
氮肥,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纹枯病,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发安徽省沿淮,淮北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施氮量,栽插密度)对产量,纹枯病和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施N:纯75-270kg/hm^2,密度:常规稻15-37.5万穴/hm^2,杂交稻10.5-28.5万穴/hm^2)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氮量;氮肥对纹枯病,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大于密度。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沿淮,淮北稻区,合理的氮肥,密度组配为:常规稻纯N192kg/h  相似文献   

13.
旱地冬小麦不同地力肥宝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宝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增产作用可分为本身增产和与化肥的联应增产。每公顷用7.5kg肥宝拌种,本身增产作用高、中肥田块分别为199.8和322.5kg、中肥田化肥用量每递增一个单位,联应增产1.66kg。其机理,肥宝培肥了地力,促进了有机物质的运转与合成,提高了无机化肥的吸收利用率。千粒重较对照增加1.1 ̄1.2g,0 ̄20、20 ̄40cm土层根量分别增加57.2%和263.6%;提出了关  相似文献   

14.
水稻硫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本省中等肥力的稻田中进行了10造水稻施用硫肥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硫能明显地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稻谷产量提高5.4%-8.7%;并指出当土壤有效硫含量低于25mg/kg时,每亩稻田的施硫量应不低于2kg。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的内容为1988年以来赣南紫砂泥田上6个氮,磷,钾化肥试验点的烤烟田间试验结果,采用三因子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施用氮,磷,钾化肥效应,根据投和产出边际分析和频率分析原理,求出烤烟氮,磷,钾化肥最适宜用量。试验表明,赣南中低肥力紫砂泥田种植烤烟氮,磷钾化肥的适宜和量范围为氮(H)90~140kg/hm^2,磷(P2O5)105~130kg/hm^2,钾(K2O)135~240kg  相似文献   

16.
在吨粮田地力培肥中,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处理是小麦和玉米两季每公顷施入优质有要 6万kg,N375kg,P2O5225kg或有机肥3.75万kg,N375kg,P2O5255kg(P全部施于小麦)。每公顷施有机肥11.25万kg或所产秸秆全部还田,再配施同量化肥,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19.97%和20.25%,土壤速效N,P,K也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单季粳稻在亩施纯氮22.5kg以内,产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达25kg用量时,产量反而下降;等量施氮水平中,提高后期穗粒肥的比重,则产量也随之提高。本试验结果以亩施22.5kg纯氮,前后期施氮配比4∶6的处理产量最高,因其较好地协调了穗粒重关系,充分表现出“足源、裕库、强势、高积累”的趋势。而在目前的稻谷价格下,则以亩施20kg纯氮的收益较好。  相似文献   

18.
氮钾肥对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1997年在豫西褐土区进行了氮钾肥不同用量试验,探讨了高产条件下小麦的吸肥规律和施肥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小麦吸收养分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施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吸收养分的高峰期是拔节期至抽穗期,一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分别为215.4,69.4和218.0kg·hm-2,三者之比为3.10∶1∶3.14.氮钾肥的产量模型为:Y=3598.6950+16.6057X1+13.5449X2-0.0371X21-0.0548X22+0.0069X1X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N214.8kg·hm-2,K2O126.5kg·hm-2,氮钾比为1.69∶1,平均增产11.8%.  相似文献   

19.
研究室内培养条件下水稻秸秆配施化肥氮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形成和氮素转化的影响。84mgN/kg标记硫铵和4.5g/kg稻草粉配施淹水培养,结果表明,有25.8%的肥料氮在培养63d时成为生物量及其代谢产物-15N。整个培养过程中生物量-15N无净再矿化现象。将稻草粉换成葡萄糖淹水培养,葡萄糖在培养7d时消耗贻尽,此时生物量-15N达最大值43.1mgN/kg,相当于施入肥料氮的51.3%。在此条件下,生物量-15N有明显净再矿化现象,且净矿化出来的氮遭受损失。稻草粉处理好气培养结果表明,新形成的生物量及其代谢产物-15N较淹水培养处理高得多,达47.0mgN/kg,相当于施入肥料氮的46.3%。在此条件下,生物量-15N亦无明显净再矿化现象。比较不同处理的氮素回收率,可以看出施入稻草粉可以减少肥料氮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小麦晚播高产栽培逐艺措施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采用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播期、播量、氮、磷底肥用量和化控时期对小麦产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欲夺取小麦晚播高产,应以抓亩穗数兼顾穗粒数为主,增施氮、磷底肥、力争早播,适增播量,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争取较多的冬前分蘖成穗率,确保亩穗数。经亩产量〉450kg决策因素频率分析,置信区95%的农艺决策措施为:播期10月24-26日,播量每亩10.76-11.55kg,亩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