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为了开发苹果渣这一丰富的饲料来源,试验采用2重复4×4拉丁方设计研究苹果渣混合青贮料替代不同比例的玉米青贮料对奶山羊采食量、瘤胃液pH值及氨态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渣混合青贮料替代65%的玉米青贮料可以显著提高奶山羊的精料与青贮料日采食量(P<0.05);饲喂不同比例的苹果渣混合青贮料对各组奶山羊瘤胃液各时间点pH值、氨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瘤胃液采集时间的延长,各组奶山羊瘤胃液的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采食后4小时达到最低值;氨态氮浓度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采食后2小时达到最高值。说明苹果渣混合青贮料替代65%玉米青贮料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添加苹果渣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置对照组(CK)、添加5%苹果渣(5%AP)、添加10%苹果渣(10%AP)、添加15%苹果渣(15%AP)以及添加20%苹果渣(20%AP)共5个处理,分别在贮藏后的第1、3、5、10、30和45d后开封,测定青贮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添加苹果渣对苜蓿青贮产生较多乳酸,pH逐渐降低,乙酸和丙酸含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丁酸产生较少或未产生;青贮料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原料,且随苹果渣添加量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蛋白质含量在青贮前后变化较小,添加苹果渣显著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3.
苹果渣由果皮、果核和残余果肉组成,含有可溶性糖、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是良好的多汁饲料资源。(一)苹果渣的营养特点苹果渣中,果皮果肉占96.2%,果籽占3.1%,果梗占0.7%。苹果渣的粗蛋白含量较低,而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则含量较高。干渣的代谢能(牛)值接近于玉米和麸皮,鲜渣和青贮的代谢能(牛)值接近于玉米青贮。此外,还含有较丰富的钙、磷、钾、铁、锰、硫等矿物质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干果渣的铁含量是玉米的4.9倍;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分别是玉米的1.7倍、1.2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陕西省水果园林面积达到820万hm^2,其中苹果面积433万hm^2。全年水果总产量790万t,其中苹果产量600万t,果汁加工能力达到63万t,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浓缩果汁加工基地。随着果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全省每年可生产鲜苹果渣约65.24万t,按4t鲜苹果渣烘干1t青贮干苹果渣(又称为苹果粕)计算,每年可生产苹果渣饲料16.31万t。事实上仅有一部分苹果渣被用于直接烘干或深加工直接作为饲料利用,大部分用于堆肥或被遗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研究干苹果渣对断奶幼兔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平均体重为(0.49±0.63)kg的35日龄断奶健康幼兔6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幼兔,公母各半,每个处理间断奶幼兔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设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具体处理如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用干苹果渣替代基础日粮中5%的苜蓿草粉,试验Ⅱ组用于苹果渣替代基础日粮中10%的苜蓿草粉,试验Ⅲ组用干苹果渣替代基础日粮中20%的苜蓿草粉.结果表明,在血清蛋白含量方面,随着干苹果渣用量的增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球蛋白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血清尿素氮含量方面,血清尿素氮随着干苹果渣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各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血清抗氧化指标方面,血清SOD、GSH-Px含量随着干苹果渣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血清MDA含量随着干苹果渣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并且试验Ⅲ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另外2个试验组(P<0.05),其余各组血清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添加10%干苹果渣最有利于断奶幼兔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中熟苹果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采收期,为生产上适时采收苹果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熟品种‘乔纳金’、‘金冠’和‘华红’苹果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心大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综合性评价。随着果实不断成熟,各品种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不断降低,采收时期对果形指数和果心大小并无明显影响;‘乔纳金’、‘华红’在第三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而‘金冠’在第二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采收期与‘乔纳金’、‘金冠’、‘华红’果实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性,表明随着采摘期的增加,果实品质发生一系列变化,但对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后期采摘苹果应按照品种特性,决定适宜采摘期。综合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等指标,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确定‘乔纳金’、‘华红’苹果最佳采收期为9月30日左右,‘金冠’采收期为9月18~24日左右。  相似文献   

7.
固态复合发酵剂用于苹果渣蛋白饲料发酵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10种固态复合发酵剂对苹果渣发酵饲料纯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0种固态复合发酵剂均能提高苹果渣中蛋白质含量,接入10号发酵剂48h发酵产物纯蛋白增率较对照提高86.1%;②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增加,48h为较适宜的发酵时间;③灭菌处理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不灭菌发酵,平均提高幅度39.1%;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苹果树修剪掉的枝条是果园最常见的废弃物,探究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用直接还田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提高果园废弃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试验以14年生乔砧红富士果树为对象,将冬季修剪无病虫害的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施处理,连续开展了2年定位试验,研究其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比,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主要养分含量,苹果废弃枝条L5(10kg/棵+有机肥60kg/棵)和L6(苹果废弃枝条10kg/棵+有机肥70kg/棵)对果园有机质、碱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最高,且L5和L6之间差异性不显著;2)与对照比,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施普遍提高单果重、单株结果量和单株产量,2年定位试验中均是L5和L6提高量最高;3)与对照比,苹果废弃枝与有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2年定位试验处理相比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提高范围不显著,L5和L6提高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94%~12.86%、L5提高量最高。【结论】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改善,L5为最佳配比比例。  相似文献   

9.
在3年生的富士和国光苹果幼树的萌芽期、盛花期和新梢旺长期,通过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拉枝处理,研究拉枝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枝能够提高苹果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但不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富士萌芽期处理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总体要高于盛花期处理枝条,国光萌芽期处理枝条的还原糖含量以90?拉枝的平均水平最高,国光叶片和富士叶片的淀粉含量均以110?拉枝处理的最高;富士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拉枝角度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国光的随拉枝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富士和国光叶片蛋白质含量随拉枝角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苹果渣中果胶、单宁、有机酸含量测定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渣是苹果榨汁后的副产品。一般酸味较大,含有丰富的有机酸。为了了解苹果渣中的果胶、单宁、有机酸种类及含量和青贮、风干后苹果渣中含量的差异,对青贮、风干苹果渣进行了分析测定,以便为苹果渣作畜禽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苹果渣饲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苹果渣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阐述了不同方法调制的苹果渣饲料的特点、利用方法与饲养效果,还讨论了苹果渣饲料对消化率、降解率以及瘤胃和血液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苹果渣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 ,年产鲜果超过 2 0 0 0万t,加工过程中可排出果渣 10 0多万t。目前除少数进行深加工外 ,大部分以废物处理 ,与国外利用情况相比差距甚远。以陕西省为例 ,1998年苹果总产量为 36 5万t ,果渣中有 15 %~ 2 0 %用于肥料、燃料 ,10 %作饲料 ,70 %废弃 ,而废弃果渣可在几天内就腐烂变质 ,发出酸臭味 ,污染环境。因而充分利用苹果渣作为饲料资源 ,变废为宝 ,有利于保护环境 ,促进果业和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1 苹果渣的营养特点(见下表 )通常鲜果渣含水量高 ,约为 6 5 %~ 85 % ,蛋白质含量低 ,粗纤维含量高 ,除果籽壳和…  相似文献   

13.
陈家武  曹社会  金山  张娜  郑尧 《草业科学》2011,28(4):693-696
为了保证畜禽的饲喂安全,测定苹果(Malus pumila)树树叶和白三叶(Tri folium repens)叶内农药含量是否超标,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园内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常规剂量时,毒死蜱在苹果树叶内的半衰期是1.8 d,白三叶叶内为2.2 d,2倍剂量时苹果树叶内为1.8 d,而白三叶...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昭通市是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地,1990年后大量发展种植红富士苹果树过程中,多采取“乔砧密植”以求早丰产、早收益。但早期结果几年后,由于控制树冠技术不易掌握,大多数果园枝量偏多、树体郁闭、通风透光环境急剧恶化,造成产量低,质量差,从而制约了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在经过大量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针对密植稀管老果园改造的简化修剪方法,该方法具有修剪技术简单,省力省药的特点,在生产实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苹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苹果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载文期刊及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发文量和引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苹果的研究比较广泛。两个国家的发文量较大,占总发文量的32.6%,美国发文3903篇,中国发文1450篇。在13个发文大于150的机构中,美国占7个,中国2个。发文60篇以上的核心作者共16位,美国8位,中国3位。苹果研究的相关文献在美国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较多,国内的研究人员可以参考发表。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腐烂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抑菌率为指标,测定了22种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抑菌效果,从而筛选出各药剂的最佳浓度,并利用聚类分析选出最佳药剂。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用的22种供试药剂,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18μL/(100mL)时抑菌效果达到100%;多抗霉素、丙环唑、戊唑醇、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的浓度分别为22.5mg/(100mL)、60μL/(100mL)、75μL/(100mL)、75μL/(100mL)、60mg/(100mL)时,抑菌效果达到100%。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多抗霉素、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咪鲜胺、苯丙·甲环唑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18.
苹果结构域在弓形虫和艾美耳球虫中的研究较深入,其不但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且在虫体粘附和入侵宿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对苹果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弓形虫、艾美耳球虫、肉孢子虫中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以期为开发新一代顶复门原虫的抗虫药物和重组疫苗奠定理论基础[1]。  相似文献   

19.
关中地区果草系统产草量与对杂草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苹果园建植第1年的春季,在果树行间分别种植不同草种,以不种草为对照,研究不同草种的生长情况和其对杂草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关中地区苹果园牧草春播后,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pratense)、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紫羊茅(Festuca rubra)、高羊茅(F.arundinacea)出苗和生长较快,短期内能形成致密的草层,杂草种类、密度和盖度小,抑制杂草效果好;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百脉根(Lotus cornioulatus)、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出苗和保苗难度较大,到秋季才能完全覆盖地面,种植后前半年抑制杂草的作用较差,而在形成致密草层后,各草种均能很好地抑制杂草群落发展。第2年,除马蹄金、狗牙根外,其余草种均能在3月返青,11月后枯黄,绿期长。马蹄金匍匐茎水平生长速度适中,垂直高度常年保持在10~15 cm,既能很好地覆盖地面,又无需修剪,维护费用最低;白三叶、红三叶、百脉根生长速度适宜,在生长季可以根据需要决定修剪或不修剪;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生长速度较快,生物量较大,种植当年需要修剪1次,第2年可根据需要确定修剪次数;匍匐剪股颖和紫羊茅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可适当减少修剪次数;狗牙根返青晚、枯黄早,水平扩展速度和生长速度太快,不适合苹果园种植。说明各草种在果园中的适宜性不一,其不同的生长特性是种草果园管理的重要基础,草种盖度和其抑制杂草群落发展的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防治苹果腐烂病药效情况,对洛川县3个乡镇的93个果园进行了腐烂病发生情况和药剂效果的调查。通过对比五种常见防治苹果腐烂病的药剂效果,分析其原因并对洛川县果园防治腐烂病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