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羊舍饲和放牧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马头山羊放牧行为观察发现:全天放牧时间420min,其中游走55min,占13.10%;采食276min,占65.71%;休息89min,占21.19%。对马头山羊舍饲行为观察结果表明:昼夜24h中,采食362.6min,占25.18%;反刍240.8min,占16.72%;站立365.2min,占25.36%,卧息471.4min,占32.74%。在放牧条件下,用计数法估测得山羊的采食量为2.13kg,在舍饲条件下,日采食量为4.05kg,折算成风干物质分别为0.38和0.73kg,风干物质采食量分别占活重的1.92%和3.70%。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湘东黑山羊放牧行为观察发现:全天放牧时间420分钟,其中游走81分钟,占19.29%;采食262分钟,占62.38%;休息77分钟,占18.33%.对湘东黑山羊舍饲行为观察结果表明:昼夜24小时中,采食353.8分钟,占24.57%;反刍236.7分钟,占16.44%;站立369.3分钟,占25.65%;卧息480.2分钟,占33.34%.在放牧条件下,用计数法估测得山羊的采食量为2.01 kg;在舍饲条件下,日采食量为3.85 kg,折算成风干物质分别为0.36和0.69 kg,风干物质采食量放牧与舍饲分别占活重的1.92%和3.70%.  相似文献   

3.
山羊舍饲和放牧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对马头山羊放牧行为观察发现,全天放牧时间420min,其中游走55min,占14.61%;采食276min,占70.83%;休息86min,占14.56%。对马头山羊舍饲行为观察结果表明,昼夜24h中,采食362.6min,占25.18%;反刍240.8min,占16.72%;站立365.2min,占25.36%;卧息471.4min,占32.7%。在放牧条件下,用计数法估测得山羊的采食量为2.13kg,在舍伺条件下,日来食量为4.05kg,折算成风干物质分别为0.38和0.73kg,风干物质采食量分别占活重的1.91%和3.67%。  相似文献   

4.
藏东南河谷型绵羊舍饲和放牧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辉  王昆山等 《家畜生态》2001,22(3):39-41,47
通过对藏东南河谷型绵羊放牧行为的观察发现,全天放牧时间450min,其中游走68min,占15.22%;采食328min,占75.1%,休息36min,占8.35%。对藏东南河谷绵羊舍饲行为观察结果表明,昼夜24h中,采食293.8min,占20.4%;反刍398.0min,占27.6%;站立290.9min,占20.2%,卧息453.6min,占31.5%,饮水4.3min,占0.3%。在放牧条件下,用计数法人三测得绵羊的采食量为2.79kg,在舍饲条件下,日采食量为5.4kg,折算成风干物质分别为0.47和0.92kg,风干物质分别占活重的1.74%和3.4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藏东南河谷型绵羊放牧行为的观察发现,全天放牧时间450min,其中游走68min,占15.22%;采食328min,占75.1%,休息36min,占8.35%.对藏东南河谷绵羊舍饲行为观察结果表明,昼夜24h中,采食293.8min,占20.4%;反刍398.0min,占27.6%;站立290.9min,占20.2%,卧息453.6min,占31.5%,饮水4.3min,占0.3%.在放牧条件下,用计数法估测得绵羊的采食量为2.79kg,在舍饲条件下,日采食量为5.4kg,折算成风干物质分别为0.47和0.92kg,风干物质分别占活重的1.74%和3.41%.  相似文献   

6.
朱良  罗凤珍  田增 《湖南饲料》2010,(3):27-28,45
本文对大约克生长母猪的采食行为进行了观测和研究,总结了其采食规律,以期为养猪生产和猪的行为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选用体重(28.0±1.2)kg的大约克母猪60头,采用美国Osbem奥斯本工业公司FIRE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对猪采食行为进行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30-60kg体重大约克生长母猪,其平均日采食次数为9.5次;平均日采食量为1.48kg;平均日增重为(1.68kg;白天的采食量占全天的68.9%;全天采食量的高峰时间段为15:00-18:00。  相似文献   

7.
为测定放牧条件下母羊在不同生理时期(妊娠、哺乳)的采食量和对日粮的消化率,采用了下述3种方法:①利用枯草期放牧绵羊干物质采食量高于合饲绵羊25%的关系,根据24只妊娠后期和20只哺乳前期母羊分别进行各12天的舍饲消化试验所测得的干物质采食量,得出在放牧条件下平均体重46.54kg的妊娠后期中国美利奴母羊每日来食干物质1.47kg,占体重的3.16%,占代谢你重W0.75的8.25%;平均体重39.4kg的哺乳前期母羊(哺单羔)每日采食1.93kg,占体重的4.90%,占W0.75的12.24%。②利用内源指示剂(不溶于4N─HCl灰分即AIA)和外源指示剂(Cr2O3)相结合的方法对6只妊娠前期和6只哺乳后期母羊分别进行了12天放牧条件下的消化试验,测得平均体重36.43kg妊娠前期中国美利奴母羊每日采食干物质1.38kg,占体重的3.79%,占W0.75的9.31%;平均体重43.57kg的哺乳后期母羊每日采食干物质1.74kg,占作重的3.99%,占W0.75的10.25%。在正常放牧条件下直接测得妊娠前期(11月份)母羊日粮干物质中(包括放牧采食和补饲草料)粗蛋白含量为9.87%时,日粮中粗蛋白和总能消化率分别是55.44%和66.84%;哺乳后期放牧母羊(4月份)日粮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1.57%时,日粮粗蛋白和总能消化率分别是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放牧率条件下,采食时间、进食速率和采食量相对稳定;采食口数和采食速度随放牧时期的推移而减少,每口采食量有所增大;采食口数、采食速度和每步采食口数均与每口采食量呈负相关;每步采食口数与采食速度呈高度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6.1181+4.5521x(r2=0.81**);各放牧时期基本上都有3个进食率峰值,且上午进食量只占全天采食量的1/3~1/2,所占比例随放牧时期推移而增大;不同放牧率的研究结果也有类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选取6只2.5岁体重相近而且健康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母羊各3只),置于1hrm2人工羊草草地围栏内放牧以观察春、夏、秋、冬四季放牧山羊的行为节律、牧食行为,并计算每天干物质采食量.结果表明:抽穗期羊优先采食草穗,春季过后穗的残余率仅有4.4%;采食速度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冬季(P<0.05);采食时间占方面时间的比例表现为春、秋>冬、夏季.每口采食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大体为春、夏、冬>秋季(P<0.05);夏季羊的日采食量最高,其次为春、秋,冬季采食量最低(P<0.05);同一季节内羯羊的日采食量始终高于母羊(P<0.05);春、夏、秋季放牧山羊均有3个进食高峰,分别发生在出牧后约0.5h、午后约0.5h、归牧前2h左右,上午采食量低于下午(P<0.05).冬季一般上午、下午各一个采食高峰;本试验未发现放牧绒山羊扒食草根的现象,但在卧倒休息或反刍前有扒草、扒土整理休息地的习性,未发现放牧山羊行为节律和采食速度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松嫩天然羊草草地放牧绒山羊牧食行为的特点,试验选取6只2.5岁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母羊各3只)做好标记后置于松嫩天然羊草草地随群放牧,分别于春季(6月份)、夏季(8月份)观察放牧山羊的行为节律、牧食行为。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山羊用于采食时间最长,占总放牧时间的68.0%~77.0%,站立、游走与卧息反刍时间分别占总放牧时间的14.6%~20.3%和7.0%~11.7%;夏季山羊采食时间、采食速度均低于春季(P<0.05),而卧息、反刍和站立、游走时间则恰好相反(P<0.05);干物质日采食量(DMI)和每口采食量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P<0.05)。春季山羊主要采食苣荬菜、冷蒿、芦苇和马莲,夏季则主要以苣荬菜、虎尾草、水稗、碱蓬、黄蒿和苍耳为食。两个季节,放牧山羊均有3个进食高峰,分别发生在早晨出牧后约0.5 h、下午出牧后约0.5 h和归牧前2 h左右,上午采食量低于下午。未发现山羊扒食草根的现象,但在卧息、反刍前有扒草、扒土整理休息地的习性。性别对山羊的牧食行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草地资源丰富且放牧家畜种类和数量较多,为充分利用当地草地资源,促进草畜平衡,本试验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人工草地不同牧压下山羊放牧行为的变化。试验采用野外群体观察法对2种牧压(重牧H和轻牧L)下山羊放牧行为及其参数进行观测记录。结果表明,2种牧压下放牧山羊采食时间都极显著(P<0.01)大于其他行为时间;鸭茅、黑麦草、白三叶的采食时间分别占总采食时间的29.2%,29.0%,25.4%,3种牧草的采食时间之和极显著(P<0.01)大于杂草的采食时间,但3种牧草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牧压增加与时间推移,山羊采食速度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山羊采食速度与口食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本研究表明,放牧载畜量作为草地管理手段之一,可用来调控草地组成,增加家畜有效采食量,提高山羊放牧系统的经济效益与当地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山羊合理放牧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通过金×本F1代杂种羊与本地山羊的放牧行为观察,统计分析山羊的放牧、采食、反刍、休息行为数据。结果:杂种羊的采食时间为324.33~368.00 min(采食时间占放牧时间的67.57%~76.67%,平均比本地羊多12.00%),反刍时间为329.67~382.33 min,采食量(鲜草)占体重的8.80%~10.49%。结论:总体上金×本F1代杂种羊放牧采食能力强,耐粗饲,合群性好,对当地的生态、气候以及放牧饲养条件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此外杂种羊需要延长放牧时间或补饲,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 3岁藏系羯羊 8只 ,在放牧条件下 ,采用木质素为内源指示剂测定枯黄末期放牧藏羊的采食量。结果表明 ,放牧藏羊的采食量为 12 84 81~ 2 179 60g/d ,干物质消化率为 62 15%±2 785% ;放牧藏羊干物质采食量与体重间的回归公式为 :y =2 3 2 1 0 0 0 2 8x ,r =0 6411。  相似文献   

14.
试验山羊分为 3组。第 1组 10只大白山羊,舍饲全价颗粒饲料,平均每天每只羊采食 0.79kg。第 2组 10只波尔山羊与大白山羊杂交一代,舍饲条件与 1组完全相同,平均每天每只羊采食 0.91kg全价颗粒饲料。第 3组 10只大白山羊,每日放牧 6~ 8h,平均每天每只羊补饲混合精料 175g。第 1组增重比第 3组提高 118.5%( P<0.01)。第 2组料肉比比第 1组低 29.24%( P<0.01)。第 2组只月收入是第 1组的 4.02倍,第 1组是第 3组的 18.5倍( P<0.01)。试验结果证明,舍饲山羊的经济效益大大超过放牧山羊,品种改良可以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于1993年6月8~9日,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5岁阉割绵羊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牧食行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率1.33和2.67羊/hm2(放牧138d)对绵羊的牧食行为有明显地影响:(1)放牧率较低时,能明显缩短采食时间,提高采食速率、每步采食口数和每口采食量及日采食量;(2)明显延长反刍时间,增加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总食团数,对其它牧食行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在春末夏初,放牧率1.33羊/hm2比2.67羊/hm2更适宜于当地退化草场的放牧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藏绵羊后备母羊四季放牧干物质采食情况,试验采用饱和烷烃法对藏绵羊后备母羊四季放牧采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藏绵羊后备母羊春、夏、秋、冬四季放牧干物质日采食量分别为1.27 kg±0.29 kg、1.09 kg±0.18 kg、1.24 kg±0.24 kg和0.20 kg±0.03 kg,相对放牧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4.13%、3.77%、3.41%和0.89%。其中,春季干物质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夏季(P0.05),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与秋季的采食量接近(P0.05);冬季干物质采食量最低,与春、夏、秋三季采食量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冬季应该对羊群进行有效补饲。  相似文献   

17.
放牧绵羊牧食行为及采食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锡林郭勒草原对三种放牧绵羊(蒙古羊、引种羊、杂种羊)进行不同月份的牧食行为观察及采食量测定,结果表明:放牧绵羊9月份的采食时间比例均高于8月份;沙质草地放牧绵羊的采食和游走时间比例低于高平原草地;蒙古羊、引种羊和杂种羊沙质草地的平均采食量分别为1.15kg/d、1.60kg/d和1.35kg/d,高平原草地为1.56kg/d、1.82kg/d和1.71kg/d,分别相差0.41kg/d、0.22kg/d和0.36kg/d。  相似文献   

18.
不同季节藏北高寒牧区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北高寒牧区不同季节对放牧藏绵羊采用人工观测法、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及全收粪法,观测藏绵羊的放牧行为、采食行为以及进行采食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藏绵羊冬春季较夏秋季游走、采食和彷徨时间延长,休息时间缩短;夏季采食速度和每口采食量均高于其它两季,三季中每只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887.2&#177;196.4g、1108.3&#177;157.6g和526.2&#177;98.2g,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和秋季,粗脂肪(EE)含量冬春季牧草明显低于夏秋季(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冬春季极显著(P〈0.01)高于夏秋季;三季表观消化率(OM)和CP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观消化量(NDF)和ADF消化率夏季与冬春季、秋季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大约克生长猪采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约克生长母猪的采食行为进行了观测和研究,并总结其采食规律。选用体重(28.0±1.2)kg的大约克猪60头,采用美国奥斯本(Osbern)工业公司生产的FIRE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对猪采食行为进行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30~60 kg体重大约克生长猪,平均日采食次数为9.5次;平均日采食量为1.48 kg;日采食量(kg)和体重(kg)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00052x3+0.0054x2-0.1177x+0.7189,R2=0.96;平均日增重为0.68 kg;白天的采食量占全天的68.9%;全天采食量的高峰时间段为15:00~18:00。  相似文献   

20.
农区山羊半舍饲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经氨化、微贮等加工处理,适当搭配精料,可作为山羊舍饲的“主粮”。经五年多研究结果表明,舍饲的宜昌白山羊体重,6月龄达18.35kg,12月龄达27.84kg,18月龄达38.28kg,均比放牧组提高20%以上;舍饲羊产羔率197%,高于放牧羊的193%;舍饲羔羊成活率为86.5%,高于放牧羊的82.1%;舍饲羊发病率16.6%,低于放牧组的20.75%,发病死亡率10.13%,低于放牧组的14.75%。商品羊育肥效果,平均日增重221.5g,饲料成本为每千克增重2.54元。试验区和示范区获直接经济效益达1151.6万元。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