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0kg/hm2)、T1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37.5kg/hm2)、T2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75.0kg/hm2)、T3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112.5kg/hm2)、T4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150kg/hm2),研究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施入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干物质积累、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适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升其单株薯重及块茎产量,提高块茎内蛋白质含量,增加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结论】在施入75.0kg/hm2复合微生物菌剂时效益最为明显,马铃薯产量可以达到47 069.01kg/hm2,较不施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增产了15.94%,同时马铃薯经济效益为最高,可收益19 151.93元/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干旱区长期连作滴灌玉米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玉米生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还田量为18、9、0 t/hm2的秸秆还田3个处理,利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iolog-Eco),研究干旱区滴灌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的均匀度;秸秆还田造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碳水化合物类、多聚物类、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上;秸秆还田可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玉米秸秆还田量为18和9 t/hm2较秸秆不还田分别增产13.56%和5.48%;与秸秆不还田相比18 t/hm2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分别增加0.43%和0.39%。【结论】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提高玉米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了5个不同用量的微生物菌肥处理,比较了各处理花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适量微生物菌肥的施入可提升花生产量及品质,增加种植经济效益。在微生物菌肥施入量为900 kg/hm2时,花生荚果及果仁产量、品质即高于全化肥处理,在微生物菌肥施入量为1200 kg/hm2时,荚果及籽仁产量、品质最佳,种植经济效益最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塔额盆地红花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种植密度,为塔额盆地红花种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密度梯度试验,3次重复,12个小区,小区净面积14 m2,走道50 cm;设置4个密度处理:M1(400 020株/hm2)处理,株行距(25+10)cm; M2(333 350株/hm2)处理,株行距(30+10)cm; M3(250 770株/hm2)处理,株行距(40+10)cm; M4(200 910株/hm2)处理,株行距(50+10)cm。[结果]不同密度水平显著影响花丝及籽粒产量,均表现为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M2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272.25、2 295.9 kg/hm2,且明显高于其他密度处理,4个处理产量均表现为M2>M1>...  相似文献   

5.
与有机肥、牛粪和羊粪3种肥料作比较,设置施肥量4.50、7.50、11.25、12.00、15.00 t/hm2,以不施肥为对照,共21个处理,探讨新型微生物菌肥在冀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适用性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产量表现为微生物菌肥>有机肥>羊粪>牛粪,施用11.25 t/hm2微生物菌肥的水稻结实率达98.68%,产量为7 740.15 kg/hm2,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有提升作用。综合分析,施用11.25 t/hm2微生物菌肥为基底肥,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增加产量,适宜在北方水稻高产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德州地区绿肥应用模式对拆村还田的影响。[方法]以供试苜蓿品种为紫花苜蓿、春玉米品种为九圣禾2468开展试验,设置了玉米单作(T1)、苜蓿单作(T2)和玉米间作苜蓿(T3)3种种植模式。[结果]T1玉米产量为6.57 t/hm2;T2苜蓿收获2茬,鲜重为1.05 t/hm2;T3玉米产量为6.52 t/hm2,苜蓿收获2茬,鲜重为1.01 t/hm2,T3比T1玉米减产0.76%,减产不显著;T1玉米在生育期全氮、全磷、全钾表现整体优于T3;同时期各处理间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盐、有机质和pH整体表现差异不显著;T3和T1相比,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该绿肥应用模式适用于拆村还田土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连作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筛选最佳连作施肥方式,为新疆干旱区连作甜高粱的合理施肥及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长期定位测定2年连作甜高粱,分析甜高粱品种新高粱3号生育期、株高、茎粗、节数、单株重、单秆重等农艺性状,以及含糖锤度、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千粒重、生物产量等的影响。【结果】 连作抑制了新高粱3号地上部的生长、降低了产量并推迟了生育周期。连作第2年所有施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单株重、单秆重均比第1年极显著降低。连作第2年所有施肥处理均比第1年晚熟15 d。连作第2年的平均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及生物产量均比第1年分别降低了1.51%、17.81%和2.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含糖锤度及产量也有影响,施用不同类型肥料均可以明显增加甜高粱茎秆的含糖锤度。不施任何肥料(CK)明显抑制了新高粱3号的生长并降低品质。连作期间在各施肥处理中NPK处理的株高、节数、茎粗均高于其他处理,增幅度1.80%~8.90%。NPK处理籽粒产量、千粒重高达4.46 t/hm2、21.54 g,而PK处理含糖锤度及生物产量高达20.60%、89.73 t/hm2【结论】 虽然连作抑制了甜高梁的生长、降低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但施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连作对甜高粱的生长障碍,主要生长参数均是 NPK 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磷肥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磷肥用量,对磷肥施入量设置6个处理组,测量各处理组玉米的产量,统计分析各处理组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磷肥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增加玉米种植经济效益,过量施入磷肥会导致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降低。在施入300 kg/hm2尿素、54 kg/hm2氧化钾、60 kg/hm2过磷酸钙时,玉米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低纬高原地区鲜食糯玉米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低纬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热量资源,具有种植鲜食糯玉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筛选适合低纬高原地区种植的糯玉米品种,为品种布局及糯玉米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地大面积栽培品种“云糯3号”为对照,引进“瑞糯1号”“花鲜糯”等11个糯玉米品种在,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对比试验,调查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性、食味品质等。[结果]“斯达糯52”的鲜穗产量为15 006.8 kg/hm2,位居第1,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0分;“花鲜糯”的鲜穗产量为14 513.9 kg/hm2,位居第2,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0分;“瑞黑糯1号”的鲜穗产量为14 175.6 kg/hm2,位居第3,食味品质总评分为88分;“瑞佳糯3号”的鲜穗产量为14 175.6 kg/hm2,位居第4,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0分;“瑞佳糯4号”的鲜穗产量为12 750.1 kg/hm2,位居第7,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1分。[结论]“斯达糯52”“花鲜糯”“瑞黑糯1号”“瑞佳糯3号”“瑞佳糯4号...  相似文献   

10.
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连达、连童及其野生型为试材,研究不同氯化苦用量熏蒸对其生长指标、枯萎病发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苦处理浓度越高,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的长势越优。氯化苦225 kg·hm-2处理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的生长发育指标与300 kg·hm-2处理野生型无差异。氯化苦300 kg·hm-2处理的连达和连童理论产量均达37 700 kg·hm-2以上,比相同用量处理的野生型分别增产33.7%和18.8%。氯化苦225 kg·hm-2处理抗连作障碍品种的品质与300 kg·hm-2处理的野生型无明显差异。收获期,300 kg·hm-2处理连达和连童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75.3和64.2,均显著低于其他同品种处理;但225和150 kg·hm-2处理间,同品种发病程度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种植抗连作障碍品种可约降低25%的氯化苦用量。  相似文献   

11.
半夏连作的障碍效应及其缓解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重茬地、2a和4a前种植过半夏的土壤进行再植,测试半夏的连作障碍效应,以土壤、种茎消毒及撒施重茬肥等措施组成不同组合(A1、A2、A3、A4、A5)处理2a轮作地土壤进行半夏连作障碍效应的缓解效果测试。统计调查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测定不同处理下半夏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块茎中琥珀酸、还原糖、生物碱、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与4a轮作半夏相比,连作半夏幼苗长势较弱,叶绿素质量分数和产量均显著低于4a轮作,其块茎中浸出物和琥珀酸质量分数均未达到药典标准,块茎中还原糖、蛋白质和生物碱质量分数最低;2a轮作处理半夏叶片偏黄,长势依然较差,琥珀酸、还原糖、生物碱、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高于连作,且低于4a轮作;半夏连作障碍效应的缓解试验结果表明,A4和A5处理下半夏生长状况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组处理,其中A5处理半夏块茎琥珀酸、还原糖、可溶性蛋白等有效成分质量分数最高,对半夏的障碍效应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与半夏轮作对减轻半夏连作障碍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年限与小麦轮作的土壤上种植半夏,通过测定半夏株高、叶面积、倒苗率、产量及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探讨了与小麦轮作减轻半夏连作障碍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小麦轮作3 a的半夏,株高、叶面积均显著高于连作1 a,与前茬4 a均种植小麦的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倒苗率正好相反。浸出物、可溶性糖、还原糖、琥珀酸、生物碱和鸟苷质量分数均有呈现,轮作3 a半夏的成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连作1 a,并已达到药典标准,但又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试验还表明,半夏连作土壤在与小麦轮作3 a或更长年限后,其上种植的半夏生长指标和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也证明与小麦轮作可有效克服半夏连作障碍,为深入研究与小麦轮作克服半夏连作障碍的机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3种改良剂对连作川党参生长及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土壤改良剂对川党参连作障碍的消减作用,以有机肥、微生物肥和硅钙钾镁肥为改良材料,研究不同改良剂对连作川党参生长及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微生物肥和硅钙钾镁肥显著提升了川党参叶片SPAD值,增幅分别为41.2%、20.7%和47.4%。有机肥和硅钙钾镁肥显著增加川党参产量,增幅分别为20.2%和13.8%。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显著提高川党参多糖百分含量,分别增加9.3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微生物肥显著增加川党参炔苷含量,增幅为18.3%。3种改良剂对川党参根际土壤生化性质影响差异较大,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和硅钙钾镁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分别提高0.28个和0.14个单位;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降幅分别为8.7%和19.9%。微生物肥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降幅为12.0%。有机肥、微生物肥和硅钙钾镁肥均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107.5%、23.2%和32.6%。硅钙钾镁肥显著增加细菌丰度,降低真菌丰度,细菌/真菌比例较对照处理提高5 038倍。综上,3种改良剂均可提高川党参光合代谢能力,但不同改良剂对连作川党参生长及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有机肥和硅钙钾镁肥显著提高川党参产量,微生物肥显著提升川党参炔苷含量。综合效应分析表明,3种改良剂(施用量)对连作川党参土壤的改良效果依次为有机肥(4 500 kg·hm-2) > 微生物肥(750 kg·hm-2) > 硅钙钾镁肥(750 kg·hm-2)。  相似文献   

14.
施肥与填闲种植籽粒苋对油麦菜Cd和土壤C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评价农艺措施在叶菜类蔬菜生产过程中对阻控Cd污染方面的作用,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以油麦菜为试材,在高含量Cd设施土壤上,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连续2年研究不同施肥及填闲种植籽粒苋对油麦菜产量、Cd吸收及土壤Cd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按照1:1的比例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油麦菜的产量;单施化肥不会导致土壤中总Cd的增加,但可促进植株对Cd的吸收。有机肥的大量施入存在土壤Cd累积的风险,而填闲种植籽粒苋可以有效防控这种风险。通过连续2年种植籽粒苋,试验各处理土壤Cd被带出11 668.81~15 800.39 mg·hm-2。各施肥处理,土壤Cd净减少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单施化肥处理(16 219.03 mg·hm-2) > 鸡粪加化肥处理(10 800.72 mg·hm-2) > 羊粪加化肥处理(8 684.25 mg·hm-2) > 单施鸡粪处理(6 423.05 mg·hm-2) > 单施羊粪处理(-3 400.11 mg·hm-2)。研究表明,综合考量产量、植株Cd含量及土壤Cd累积等因素,在油麦菜种植过程中采用鸡粪与化肥按照1:1的比例配施并结合填闲种植籽粒苋是推荐的农艺种植措施,可实现土壤中的Cd负增长。  相似文献   

15.
安艳  杨丹  李鑫  晋小军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7):1017-1022
通过比较轮作和连作半夏的生理生化效应,探讨连作对半夏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测定并分析半夏的生长指标、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植株保护酶活性、MDA质量摩尔浓度及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半夏生长发育受阻,其中连作较轮作年平均株高、块茎直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降低31.93%、19.86%、56.30%和38.32%;叶片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均降低,叶绿素a/b增大;叶片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降低;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MD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可见,连作通过降低植株保护酶活性引起活性氧代谢失调,导致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损伤。这种影响的表现为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光合色素质量分数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覆膜措施对津市藠头产量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生态功能、物种之间网络互作的影响,本研究采集了未覆膜、覆普通地膜、覆蓝色地膜3个处理下的藠头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措施提高了藠头产量,其中未覆膜处理产量为29 766.7 kg·hm-2,普通地膜处理产量为31 466.7 kg·hm-2,增产5.7%,蓝色地膜处理产量为39 966.7 kg·hm-2,增产34.3%。覆膜处理显著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并显著降低了细菌群落多样性。此外,藠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不同地膜处理的响应不同,在门和属水平上均存在一定差异。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未覆膜处理具有124个模块,普通地膜和蓝色地膜处理的根际细菌分子生态网络分别具有77个和80个模块。覆膜措施使藠头根际细菌分子生态网络的模块数降低,这可能会导致细菌群落生态功能多样性降低。覆膜措施还导致根际细菌关键物种改变。基于功能预测,相较于未覆膜处理,覆盖蓝色地膜显著提高了尿素分解功能(P<0.05),而普通地膜处理相对于蓝色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不同重茬年限下微生态制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及产质量提升水平,明确适宜内蒙古重茬田微生态制剂的最佳施用量,2015-201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开展了微生态制剂不同施用量(0、30、60、90、120kg/hm~2)对不同重茬年限甜菜根腐病防治和产质量提升的研究。结果表明,随重茬年限的增加,重茬年限负效应逐渐增加,造成微生态制剂的防效逐年降低,甜菜的发病率、死株率呈大幅度增加,产质量水平显著降低,年际间以重茬3 a的改善效果最佳,处理间以施用量为90 kg/hm~2和120 kg/hm~2 2个处理较好。重茬3 a施用量30 kg/hm~2、60 kg/hm~2、90 kg/hm~2、120 kg/hm~2分别较0 kg/hm~2甜菜死株率降低7.76%、17.15%、23.18%和32.38%;发病率降低16.97%、41.84%、45.75%和56.09%;产量提高10.12%、12.51%、18.12%和19.19%;产糖量提高11.14%、15.45%、23.74%和25.98%,且各处理间基本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因此甜菜根腐病的发病率与产质量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根腐病是重茬甜菜的主要障碍因子,开展对重茬甜菜根腐病防控研究,对内蒙古甜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对稻田土壤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11 a(2008—2018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了减施40%化肥下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对双季稻产量及土壤活性有机碳、氮(DOC+MBC、DON+MBN)的影响,以探讨紫云英替代化肥的可行性和适宜翻压量。试验设置CK(不施紫云英和化肥)、GM_(22.5)(单施紫云英22.5 t·hm~(-2))、100%CF(常规施肥)和减施40%化肥(60%CF)条件下将紫云英翻压量设为15、22.5、30、37.5 t·hm~(-2)4个水平,共7个处理。于2018年晚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和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施40%化肥下各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处理早稻及全年两季稻谷产量持平或略有增加,且均随紫云英翻压量增多而提高。紫云英翻压量为15~30 t·hm~(-2)时,晚稻稻谷产量随紫云英翻压量的增多而提高,当紫云英翻压量多于30 t·hm~(-2)时,则呈下降趋势。除翻压紫云英15 t·hm~(-2)外,其他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处理晚稻稻谷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无显著差异;与常规施肥相比,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MBC、MBN、DOC、DON含量。紫云英翻压量为15~22.5 t·hm~(-2)时,土壤MBC、MBN、DOC、DON均随紫云英翻压量增加而增加,当翻压量多于22.5 t·hm~(-2)时呈下降趋势;MBC/SOC和MBN/TN均随紫云英翻压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BC/SOC在60%CF+GM_(22.5)处理最高,MBN/TN以60%CF+GM_(30)处理最高。DOC/SOC和DON/TN均在60%CF+GM_(15)处理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MBC、MBN、DOC、DON、DOC+MBC、DON+MBN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各活性有机碳、氮与早、晚稻及全年两季稻谷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考虑双季稻的产量效应及土壤培肥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或与该试验区域气候特点和种植制度类似的南方水稻主产区,在减少40%化肥条件下,紫云英翻压22.5~30 t·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锌锰配施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合理的锌、锰肥配施方案,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在氮、磷、钾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山西省石灰性褐土上锌、锰配施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锌、锰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且表现出明显的互作效应,与不施锌、锰肥的对照相比,小白菜增产16.5%~64.4%,Vc、还原糖和锌含量分别提高58.8%~116.8%,29.1%~65.3%和120.9%~300%,硝酸盐含量降低2.0%~27.2%。在每hm2土壤施用尿素400 kg、过磷酸钙200 kg、硫酸钾200kg条件下,得出小白菜高产、优质的锌、锰施肥量为硫酸锌75~120 kg/hm2,硫酸锰约75 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外源喷施硒肥对川党参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采用大田试验,设置0、25、50、100、200 g·hm-2和400 g·hm-2硒肥(以硒元素计)六个处理,观察不同硒肥处理下川党参根茎形态、产量、品质、硒形态和部分根际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用外源硒可增加川党参茎粗、产量、多糖和炔苷含量,其中200 g·hm-2硒肥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川党参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硒形态存在,有机硒占比超过70%,且有机硒比例随着喷硒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在硒肥喷施200 g·hm-2时达到最大,为83.6%。外源喷施25~400 g·hm-2硒肥对川党参生长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促进效果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不同硒肥处理下川党参根际土壤养分存在差异,其中100 g·hm-2和200 g·hm-2硒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川党参根际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改变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可能是外源硒影响川党参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综上表明,川党参是硒生物强化的良好材料,在川党参蕾期和花期喷施适量硒肥可提高其产量及多糖、炔苷和硒含量,从而达到生产富硒川党参和提产增质的目的,且以喷施100~200 g·hm-2硒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