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花草木樨是草木樨属2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株高1-3m,多分枝.含香豆素,全株具有香味,三出复叶,有锯齿。花小,白色,为细长而稀疏的总状花序。荚果小.不开裂,每荚含1粒种子。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沙地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达乌里胡枝子在科尔沁沙地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第二年返青较早;成熟枝条长达80.1cm,每株分枝可达8~11个,枝条基部可产生不定根;单株地上生物量20.73~42.76g,枝叶比较高,可达1∶1.22;第二年鲜、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607.81kg/hm2、6151.36kg/hm2和426.21kg/hm2,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会使总产量降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发达,生长50d入土深达30cm,100d后深达50cm,生长2年后达100cm,多年野生植株根系可达140cm,水平根也较发达。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沙地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达乌里胡枝子在秒尔沁沙地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第二年返青较早;成熟枝条长达80.1cm,每株分枝可达8-11个,枝条基部可产生不定根;单株地上生物量20.74-42.76g,枝叶比较高,可达1:1.22,第二年鲜、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607.8kg/hm^2、6151.36kg/hm^2和426.21kg/hm^2,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会使总产量降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发达,生长50d入土深达30cm,100d后深达50cm,生长2年后达100cm,多年野生植株系可达140cm ,水平根也较发达。  相似文献   

4.
红豆草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草为红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入土深12m。茎直立,分枝多,株高80~120cm.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6~14对。总状花序,花冠呈红色或粉红色。荚小,每荚含种子1粒.种子肾形,绿褐色。  相似文献   

5.
草木樨 ,耐旱 ,耐寒 ,耐盐碱 ,适应性强 ,分布广 ,其花期长 ,花朵多 ,泌蜜丰富 ,含糖量高 ,蜜质优良 ,花粉充足 ,既能取蜜又能繁殖 ,是辽西夏季重要的辅助蜜源植物之一。又因草木樨根系发达 ,并有根瘤 ,具有改良土壤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是绿化造林的优选植物。其茎叶是优良的牲畜饲料 ,茎秆纤维还可造纸或制造人造棉 ,作燃料等。其种子和晒干后的茎叶可提取芳香油。因此草木樨有“宝贝草”之称。1.草木樨的形态特征草木樨系二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茎直立 ,高 1~ 2m ,全株有香气 ,叶为 3小叶组成复叶 ,小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 ,长 2~ 3cm…  相似文献   

6.
华北驼绒藜广泛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可用作干旱区人工刈割草地的良好半灌木物种。作为优良牧草.抗旱、耐寒、耐贫瘠,在植被恢复和草地改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arborescens)在不同刈割方式下(即对照、两年刈割1次、两年刈割2次)的生长特性、光合生理以及能量分配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探讨刈割对华北驼绒藜补偿生长的影响,揭示其可能的补偿机制,为判别和评价植物的耐牧抗干扰性以及对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华北驼绒藜的茎叶比呈增加趋势.刈割促进了华北驼绒藜当年生枝条和根系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刈割增强了华北驼绒藜当年生枝条的生长,使其出现了“数目少、枝条长、茎基粗”等形态变化,根系也随之出现了“根幅大、主根长、侧根多”等变化,在形态上产生了超补偿效应。②刈割增加了华北驼绒藜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出现了光合补偿效应。③刈割降低了华北驼绒藜地上部叶、花的生物量,而增加了当年生枝条的生物量,将叶、花、当年生枝条合并为一个整体来看.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整体的当年部分地上生物量出现减少趋势。两年刈割1次的地上生物量表现为等补偿,两年刈割2次表现为欠补偿生长。其中。前者较后者提高了生物量的恢复补偿能力,但两者均未达到超补偿的水平。刈割后华北驼绒藜的生物量相对生长率显著增加的同时,根系生物量的分配增加,茎叶生物量分配减少,从而根冠比增加。(④刈割对华北驼绒藜各组分的干重热值没有显著影响,但却改变了华北驼绒藜的能量分配格局.使根系能量分配的投入增加,从而减少了地上部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2003-2004年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清水县气象站紫花苜蓿Medicage sativa 2年栽培试验资料,分析了紫花苜蓿的根系生长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育期所需用的气象资源与建植时间长短有关,建植1年的植株在播种-结荚期需用的光照、热量资源都高于建植2年的植株;结荚期以后,建植1年的植株生长速度加快,生育期时间缩短,需用的气象资源接近或少于建植2年的植株。根系的伸长速度与地上枝叶的生长速度关系密切,生长最快的时段是在地上枝叶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的冬、秋季节,最缓慢的时期是分枝到刈割的枝叶旺盛生长期。根系生物量与10 cm地温≥0 ℃积温呈非线性关系,在积温≥3 500 ℃后生物量开始迅速增长;根系的含水量在10 cm土层地温≥0 ℃积温达到1 580~1 815 ℃及5 344~5 941 ℃时达到最大。在相同的时段内,紫花苜蓿的土壤水分利用能力远强于粮食作物,其100 cm 土层内的水分累积消耗量比麦田偏高30%,地下土壤干层迹线比麦田深40 cm,持续的时间比麦田长约120 d。  相似文献   

8.
鸡脚草     
《草原与草坪》2004,(3):59-59
鸡脚草属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株高 1~ 1.5m ,根系发达 ,茎直立 ,花序为圆锥花序 ,长 8~ 15cm。小穗着生在穗轴的一侧 ,密集成球状 ,簇生于穗轴顶端 ,小穗簇上生 3~ 5朵花。外稃顶端有短芒 ,种子千粒质量 1g。生物学特性鸡脚草适合温暖湿润气候 ,抗寒性中等 ,生长最适温度 2 1℃ /12℃。对土壤要求不严 ,泥炭土、沙壤土、红壤土均生长良好。鸡脚草耐阴性强 ,可在林间、果园套种。播种当年不能形成生殖枝 ,第 2年生长良好 ,第 3年发育充分。栽培技术(1)鸡脚草种子小 ,苗期生活力弱 ,与杂草竞争力差 ,播种时必须精细整地 ,苗期中耕除草 2次。…  相似文献   

9.
卡那霉素对白三叶种子发芽及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了卡那霉素(Kan)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Kan对白三叶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影响,但对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作用显著.表现为须根受到抑制、主根变短增粗、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及单株平均生长量减少,出现白化现象,且随着Kan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由此设定Kan对白三叶无菌苗根系生长的有效浓度为10~20 mg/L;对地上部分生长的有效作用浓度为30 mg/L;对白化苗的有效浓度为40 mg/L.  相似文献   

10.
箭舌豌豆为野豌豆属1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入土不深.根瘤多,呈粉红色:茎偃卧。呈半攀缘状,具梭,长约80~120cm。分枝3~5个;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4~10对。顶端具卷须;花梗短,花冠呈紫红色:荚果狭长,约4~6cm.含种子7~12粒;种子较大,呈圆形或扁圆形。色泽因品种不同而呈粉红色、灰色和黑色等。  相似文献   

11.
荠菜为十字花科1年或2年生草本,株高10~15 cm.主根瘦长,白色,直立有分枝.茎直立,单一或从基部分枝,被单毛、分枝毛及星状毛.  相似文献   

12.
1饲用价值 白花草木樨是牛、羊等家畜的优良饲草,可以放牧、青饲、调制干草或青贮。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生长第1年的植株含营养物质多于第2年生长的植株。始花期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白花草木樨含香豆素,其含量在开花结实时最多.幼嫩及晒干屙气味减轻。  相似文献   

13.
<正> 1 特征特性苣荬菜茎直立,高30~80厘米,上部分枝或不分枝,基生叶丛生,具柄。茎生叶互生,无柄,基部耳状抱茎。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花序头状,直径约2.5厘米,总苞片多层,密生绵毛,花全为舌状花,鲜黄色。瘦果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有纵棱和横皱,红褐色,冠毛白色,长约12毫米。7~9月开花,种子10月中旬成熟,经2~3个月休眠后萌发。苣荬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寒耐热,根芽在10~15℃条件下即可出土,种子在5℃以上即可萌芽,发芽适温12~27℃,生长适温10~25℃。  相似文献   

14.
油蒿光合产物分配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长季不同时期,沙地油蒿群落积累的物质和能量在地上当年生叶,茎,花中的分配比例不同,存在着不同的生长中心:4~5月份叶子为生长中心,6月份茎为生长中心,7月份花为生长中心,8~9月份茎再次成为物质和能量的分配中心。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受冻害后促进根颈枝条再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蔚县苜蓿根颈冻害后切除冻伤部分处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区的根颈苗效、地上高度、地上生物量、分蘖丛数是对照区的1.6~2倍;处理区苜蓿的各个数量指标的b值大于对照处理苜蓿b值。说明除冻害根颈后苜蓿的生长比不除冻害根颈部分的苜蓿生长更为合理。通过除去苜蓿冻害部位,防止根系继续腐烂,保护了未冻害部分,增加了苜蓿发芽的有效部位。同时,使根系与地面的距离变短或露出地面,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地温,促使未冻害苜蓿根系发芽,返青提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上部分干物质(DM)生产速度,将无芒雀麦的生长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营养生长阶段、繁殖生长阶段和种子在成熟发育阶段。在繁殖生长阶段(约55d),由于增加了两个在蕴藏状态下的更强的活动中心-茎和花序的生长,DM积累速度很快,日平均增加29.4g/m^2;地上部分总DM重量与茎和花序的重量保持同步增长,而叶子的重量稳定在488g/m^2(±32.2)。在茎和花序生长期间,任何过早的放牧或刈割利用都会  相似文献   

17.
杨洁  单立山  苏铭  魏晓芸  马静  解婷婷  李毅 《草地学报》2021,29(10):2221-2232
为揭示典型荒漠植物不同器官养分利用和调控策略对降水变化和生长方式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与珍珠(Salsola passerina)为材料,测定了不同降水梯度(年降水量50~300 mm,Δ=50)下单生和混生红砂和珍珠不同器官中的有机碳(C)、全氮(N)含量。结果表明:随降水量的减少(干旱胁迫增加),单生红砂叶C,C/N和茎N含量逐渐减小;单生珍珠茎和根C含量整体呈增大趋势,表明干旱胁迫加剧时,单生红砂茎受N限制作用增强,但红砂会通过降低叶片有机C含量和C/N以提高生长速率;单生珍珠会选择适当地增加地下部分根系的C分配比例,并将多余的C储藏在茎中。各降水量条件下,混生红砂叶C,C/N和根C,N含量均大于单生,茎C含量小于单生;混生珍珠茎C,C/N和根C,N含量均小于单生,叶C,C/N含量大于单生,表明混生后红砂倾向于向根系分配更多C,N,而珍珠主要通过降低茎的C/N来提高地上部分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8.
盐爪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形态特征盐爪爪 ( K alidium foliatum ( Pall.) Moq.) ,别名着叶盐爪爪、灰碱柴。半灌木 ,高 2 0~ 60 cm;茎直立 ,斜升或平卧 ,多分枝 ,老枝灰褐色 ,幼枝带黄白色。叶互生 ,圆形 ,长 4~ 1 0 mm,宽 1~ 2 .5mm,先端钝或稍尖 ,基部略延 ,半抱茎 ,肉质 ,灰绿色。穗状花序圆柱状或卵形 ,长 8~ 1 5 ( 2 0 ) cm,直径 3~ 4mm,每 3朵花生于一鳞状苞片内 ;雄蕊 2 ,伸出于花被外 ;子房卵形 ,柱头 2 ,钻状。胞果圆形 ,直径约 1 mm,红褐色 ,密被乳头状突起。种子与胞果同形。2 地理分布盐爪爪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 (区 ) ;蒙古、前苏联、欧洲也有分布。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盐生半灌木 ,生态幅度较广。高 2 0~ 5 0 cm,冠幅一般 5 0~ 1 0 0 cm,多分枝。生于草原和荒漠区盐湖外围和盐碱土上 ,散生或群集 ,可为盐湿荒漠群落的优势种。据在内蒙古鄂托克旗的调查 ,盐爪爪属于直根性 ,地上部分高 1 5 cm,主根入土深 1 5~ 2 0 cm后分...  相似文献   

19.
植株缺氮生长会受到抑制,地上部分受影响较地下部分明显。症状的出现通常从老叶开始,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均匀失绿,严重时呈淡黄色并提早脱落;根系比正常的色白而长,但根量少;花和果实数量少而易早衰,籽粒提前成熟,种子小而不充实,显著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植株缺磷生长缓慢、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延迟成熟,种子不充实或果实小。植株的叶片小、叶色暗绿、无光泽或呈紫红色,严重缺磷时叶片枯死、  相似文献   

20.
红豆草为红豆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入上深l一2米;茎直立,分枝多,株高80~120厘米;叶为奇数现状复叶,小叶6~14对;总状花序,花冠红色或粉红色;荚小,每荚含种子1粒,种子肾形,绿褐色。一、红豆草的分布与栽种红豆草原产于欧洲,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我国新疆有野生种。在国外,红豆草为古老的牧草,早在1000多年前亚美尼亚人就已种植,具有“牧草皇后”之美称。我国从50年代引进栽培,但发展较快,现在全国已有50万亩种植面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大面积栽培,生长良好,被看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