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宽甸县2005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宽甸地区推广应用的现状,提出适合当地实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并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田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主要措施,分析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的效果,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具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郭洪然 《当代农机》2011,(12):75-76
根据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分析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利因素,并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辽宁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实施效果,分析了目前辽宁实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山西省太谷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以及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的效益,分析了当前太谷县实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的重大变革,位于辽西干旱地区的喀左县实施保护性耕作更具意义。介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阐述玉米作物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及操作规程,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效果,指出技术推广实践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是传统耕作制度的变革.在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海拉尔农垦区实施过程的基础上,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时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分析和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确定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几种技术模式和主要配套机具,并提出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采取的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跟踪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状况,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应用,对黑龙江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五点取样法实测调查抽样县(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动土情况及秸秆覆盖率,调查并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地块与相邻的非保护性耕作地块玉米株高、杂草及病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采用免耕播种和少耕播种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动土率低于50%的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地块占总调研地块的75%,秸秆覆盖率大于30%的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比例占60%;实施免耕或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地块的玉米株高、杂草及病虫发生机率与相邻非保护性耕作地块差异不大,整体效果较好,尤其在遭受大风和强降雨灾害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的玉米抗倒伏优势明显;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机械生产作业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保护黑土资源,在黑龙江省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临县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介绍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盘锦市是辽宁水稻主产区,2008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介绍了全市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情况和适合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效益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保护性耕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宽甸地区推广应用的现状,提出该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的依据,并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田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宽甸地区应用的作用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是以作物秸秆还田和免耕、少耕技术相结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松嫩平原纬度较高.种植制度多为一年一熟制,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为此.在探讨松嫩平原旱田秸秆还田模式的同时,对配套机械进行实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是一项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德州市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必将为德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辽宁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进程,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越性,概述其主要技术——秸秆覆盖、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的作业要点,介绍适用于辽宁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机具。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是以作物秸秆还田和免耕,少耕技术相结合来进行农业生产的。为此,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实质及关键技术组成,并结合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可行性,同时介绍了三江平原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已成为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农机化推广的重点技术之一。介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和试验示范效果,分析保护性耕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大规模推广保护性耕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先进的农业措施,应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结合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探讨在春种秋收时节搞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措施,以加快该技术的推广进程。  相似文献   

19.
对近几年来北京市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旨在把北京开展保护性耕作取得的主要经验、成果全面提炼升华,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相关参考.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与从事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研究人员共同探讨,推动此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沛侠 《湖南农机》2012,39(1):32+34
目前,我国部分玉米主产区的玉米生产除收获环节之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制约这些地区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的瓶颈,也是深入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难点.文章分析了玉米机收推广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推广玉米机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