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蜂蜜的来源——花蜜、树蜜、虫蜜蜂蜜的原料主要是花蜜,其次是树蜜和虫蜜。花蜜是由植物的蜜腺产生的(图一) 蜜腺是由蜜腺细胞所组成。蜜腺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杯状、园盘状、球状、园锥状等,例如椴树、甘兰的蜜腺为乳头状,蒲公英的蜜腺为环状。蜜腺所在的位置,可分为内蜜腺和花外蜜腺两大类。花内蜜腺常位于子房、雄蕊、花瓣、花萼的茎部或花托上。花叶蜜腺则位于叶片、叶缘、托叶、叶柄或节间上,棉花的花外蜜腺(它还有花内蜜腺)就位于叶脉  相似文献   

2.
橡树是我们地区初夏的一种主要蜜源。这种植物的蜜腺不在花内,而是分布在叶柄的茎部,每一片翠绿色的叶片上都有1—4个泌蜜孔,能够分泌出大量的蜜汁。橡树分泌花蜜大都是在早晨高温潮湿的时候,而且涌现出一颗颗晶莹光洁的、宛如绿豆大小的蜜珠,蜜蜂来往采集,显得十分忙碌。橡树的流蜜期约15天,即谷雨到立夏节之间,是  相似文献   

3.
通过扫描电镜对香薷蜜腺的扫描发现,香薷蜜腺着生于子房基部,于子房裂缝处突起,共4个突起,其中有一部分突出显著,高于子房,呈圆柱状,泌蜜孔仅存在于此部分的头部,基部及其它突起均无泌蜜孔。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镜扫描研究发现,野坝子蜜腺位于子房基部,其子房裂缝处突起共4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突出显著,高于子房,泌蜜孔仅存在于此部分的1/3以上处,而基部及其它突起处均无泌蜜孔,其结构特征与香薷蜜腺相似  相似文献   

5.
花中蜜来自何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和明 《蜜蜂杂志》2004,(10):35-36
繁花似锦的季节,成群的蜜蜂和蝴蝶纷纷飞向花丛,贪婪地吸吮着花里香甜的蜜汁。香甜的花蜜不仅是蜜蜂的美味食粮,用它酿造的蜂蜜还是人类的营养佳品。那么,花蜜是来自何处呢?1 蜜腺的结构奇特地球上生长着的显花植物有20多万种,其中80%的种类属于虫媒花植物,这些植物都具有分泌蜜汁的结构----蜜腺。由于植物种类不同,蜜腺的形状不一,有的植物的蜜腺和植物体表面一样平,如一品红总苞上的蜜腺;有的蜜腺凹入表皮下层,如水仙、葱的蜜腺生长在子房隔膜上;还有的蜜腺突出在表面上(柑橘、女贞子房基部呈盘状蜜腺)凹入的或凸出的蜜腺,形态多样,有如…  相似文献   

6.
蜜腺及其分类 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商榷的问题蜜腺分类名词上,我用“花蜜腺”而不用“花内蜜腺”,因为用“花蜜腺”一词可以概括象乌桕、山乌桕、陆英等花序上的各类型蜜腺以及花器官组成范畴内的各部位的蜜腺。用“花内蜜腺”容易造成各种误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老瓜头蜜腺结构解剖和泌蜜生理的研究,结果查明:其蜜腺组织中自身不存在维管束、为蜜汁浓度高的结构特征;其蜜腺细胞中的营养物质以液态蔗糖形式存在、是糖份转化分泌速度快的生理依据;发现了由花丝愈合沟槽发育的暴露型单细胞分泌毛“V”型蜜腺,属于蜜腺结构的一个新类型;它具有的特殊结构形式及其功能,揭示了老瓜头泌蜜量大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蜂蜜质量检验技术:包括蜂蜜的来源、定等、分级、结晶、发酵、含蔗糖检验、蜂蜜的卫生、污染等问题。一、蜂蜜的来源蜂蜜来源于花蜜。蜜蜂采集植物分泌的甜汁—花蜜,经过充分酿造而成为蜂蜜;花蜜是植物蜜腺分泌的甜物质。植物蜜腺分为两种:一种是花内蜜腺,蜜蜂采的花蜜,大量的是花内蜜腺的分泌物,如荆条花蜜腺在花冠的基部,枣花蜜腺在花盘中。另一种是花外蜜腺,有的在叶片,叶缘或节间,棉花蜜腺在叶片的中脉和苞叶上;红豆的蜜腺在花柄上。花内蜜腺构造复杂,花外蜜腺构造简单。有的蜜源植物具有“花内,花外”两  相似文献   

9.
通常蜜源植物的蜜腺在花朵上,而橡胶树的蜜腺却生长在叶上。其泌蜜高峰期是在开割以后;如果橡胶树不开割,则叶子泌蜜不多。橡胶树还有两个鲜为人知的泌蜜规律:第一,每当刮大风以后必有3~5天的泌蜜期,特别是8~11级的大风,树叶受到猛烈的冲击,叶片受伤,  相似文献   

10.
对冬樱花的开花、泌蜜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樱花从现蕾到完全花谢,历时将近2个月,从始花到末花期为49天左右,其中盛花期14天,单朵花期6~9天.冬樱花单花泌蜜量在完全开花的第二天增至最大,之后随开花天数的变化而递减,单花的总泌蜜量平均值为119.65 mg;花蜜糖分浓度则随开花天数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一天中4次采样所得的花蜜浓度随采样时间的变化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环境或气候变化引起蜜蜂采集有毒蜜源植物的花蜜或蜜露,导致生产出含有植物源毒素的有毒蜂蜜,食用此类有毒蜂蜜容易引发中毒。尽管国内外食用蜂蜜中毒的具体原因存在差异,但多数食用蜂蜜中毒事件与有毒蜜源植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我国地域广阔,蜜源植物种类多样,梳理清楚有毒蜜源植物资源及其毒性对蜂蜜安全生产、毒性成分溯源等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分布的15科29种有毒蜜源植物种类、分布区域及花期等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对有毒蜜源植物毒性进行归纳,以期为蜜蜂放养场地选择、蜂蜜安全生产及中毒原因追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枇杷花期泌蜜特点和蜜蜂采蜜量的观察及枇杷花期气象资料的分析,说明温、湿度是影响枇杷花泌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荆条花泌蜜量与小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条花泌蜜除受生长期气候影响外,花期泌蜜与小气候有密切关系。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为影响荆条花泌蜜量的主导因素,一天中15时为泌蜜的最高峰,这时环境温度达最高值。  相似文献   

14.
云南热区五种特色蜜源植物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炫  谭垦 《蜜蜂杂志》2000,(2):8-10
经初步调查 ,云南热区有极其丰富的蜜源植物资源。对其中5种蜜源植物的资源状况、蜂蜜的感官指标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表明这5种蜜源植物的蜂蜜品质优良 ,各具特色 ,资源量大 ,且生长集中连片 ,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除这5种蜜源植物外 ,还有数十种具有开发价值的蜜源植物待进一步分析研究。这充分证明云南热区还是一个尚待开发的“特色蜂蜜”宝库。  相似文献   

15.
影响老瓜头泌蜜量主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瓜头自然分布于沙漠地带。在老瓜头开花期,天气变化无常。我们研究了对老瓜头泌蜜量起关键影响作用的气象因子。根据当地气候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预报,指导养蜂者正确选择场地,以夺取老瓜头蜜高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了中国云南省热区的主要蜜源资源及其特点 ,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西方蜜蜂在中国野生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野生东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等蜂种的故乡,但未发现过野生的西方蜜蜂。本对野生是蜜蜂本来的生存形式、野生蜜蜂对气候蜜源条件的选择性、西方蜜蜂对野生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通过考证研究发现的野生新疆黑蜂的现实和历史,进一步证实了西方蜜蜂在我国野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野生蜜源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点介绍了长白山蜜源植物的种类、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发前景、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内容 ,为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宝贵资源提供一些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19.
《African Zoology》2013,48(2):392-394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for nectar sources has been repeatedly described between hummingbirds and various insects, but rarely recorded in other nectari-vorous birds. We observed aggressive behaviour by African sunbirds (Cinnyris reichenowi and Cinnyris bouvieri) defending the nectar plant Hypoestes aristata against carpenter bees (Xylocopa caffra and Xylocopa inconstans) in the Bamenda Highlands, Cameroon. During 200 hours of observation, we recorded 38 cases of the sunbirds attacking carpenter bees; all these intrusions occurred only in the flower-richest patches of the plant. We predict that similar aggressive interactions will occur between other Old World nectarivorous birds and insects. Such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between distantly related taxa coul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of pollin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