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及消费国,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油菜品质育种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积极开展了双低杂交油菜选育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我国双低杂交油菜育种水平居世界前列。然而,当前双低油菜品种的数量与质量仍然难以满足市场对双低菜籽油消费量增加的需求,优质与非优质油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回顾了加拿大双低油菜发展历史,研究进展和生产现状。介绍了双低油菜的低亚麻酸育种,杂交种选育,双低芥菜品种选育以及生物技术在双低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油菜育种研究技术和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油菜育种研究技术从常规育种发展到生物技术和杂交育种相结合,杂种优势利用从最初的三系法正在逐渐向两系法过渡,最终将实现一系法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目标也从最初的产量育种到双低育种,再到今天的“高效型优质油菜”育种,包括在双低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油菜籽的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实现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操作等,说明我国油菜育种研究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正> 1991年7月,我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应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的邀请,到加拿大萨斯卡通参加第八届国际油菜会议。之后,我又应加拿大油菜育种专家道耐(R.K.Downey)博士的邀请,参观考察了萨斯卡通农业研究站(北美主要研究中心之一)。 加拿大1943年才开始试种油菜,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油菜生产国(仅次于我国),油菜生产仅次于小麦。其油菜生产发展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对油菜育种工作的重视和这一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育成和生产单低及双低油菜的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25%.在中国油菜种植品种中,双低杂交种种植面积占70%,约占全世界油菜总种植面积的50%.双低杂交油菜所产菜籽油因含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和高油酸,被称为最健康的油,广受市场欢迎.双低菜籽油不仅有利于人体吸收,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双低杂交油菜生产国,中国在栽培双低杂交油菜时更应关注油菜产量、品质和安全,以提升国内双低菜籽油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研究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提升中国油菜生产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油菜品质育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展油菜品质育种工作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从传统方法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两方面阐述了我国油菜品质育种工作的成绩和进展状况,包括双低油菜育种、黄籽油菜育种以及和现代生物技术如小孢子培养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相结合的优质油菜品质育种状况,并针对我国油菜品质育种工作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芥甘杂交选育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是当前油菜育种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但甘蓝型油菜中缺乏黄籽基因资源.利用芥菜型黄籽地方品种四川黄籽作为基因供体,与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在BC1F2代发现黄籽单株,经过3个世代的自交纯化,已获得高油分、双低或单低的黄籽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是双低杂交油菜最理想的种植地,也是我国最早开展春油菜育种和研究的省份,阶段种植油菜已经称为青海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双低油菜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油菜含油量却普遍偏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油菜产业的竞争力。绵阳农科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多种育种方法,在高含油油菜材料创制和育种方面做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0.
“双低”油菜中油杂4号高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油杂4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国内外“双低”油菜优势资源材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法育成的三系杂交“双低”油菜新品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成效,以期为今后的油菜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针对近年来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成本偏高、专用型品种缺乏、保健型油脂需求旺盛等问题,及时调整了育种目标,在高产、优质、抗病的基础上,又开辟了高油、高油酸、适应机械化、耐迟播等新的研究方向;在育种技术上加强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高效技术体系;加强了优异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创制和建立了稳定的高油、高油酸、低亚麻酸、抗寒、抗旱、抗裂荚、花色变异等各具特色的育种群体和新的种质资源;育成了一批强优势双低(即低芥酸、低硫苷)油菜杂交种和高油双低新品种,其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为油菜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3-2015年,河南省油菜平均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49%.本文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华双1号是我校育成的第1个甘兰型双低油菜品种.含油量43%,油中芥酸含量低于1%,每克菜饼中的硫苷含量低于35μmol,饼中蛋白质含量高于40%,适于三热或两热地区种植.文中对油菜品质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品质育种过程中,对综合优良经济性状,特别是单株有效角果数的选择,以及开展回交,复交和轮回选择,是今后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As a big rapeseed(Brassica napus L.) producing and consuming country, China provides more and more rapeseed oil year by yea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mand for rapeseed and import of edible oil, rapeseed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is facing a great challenge. New situation has propose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yield, oil quality and safety, etc. In the review, some aspects about rapeseed breeding in China were reported, including breeding of high-oil content rapeseed, breeding of extremely early-maturing rapeseed, development of mech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emasculation. Some prospects and expecta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As a big rapeseed(Brassica napus L.) producing and consuming country, China provides more and more rapeseed oil year by yea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mand for rapeseed and import of edible oil, rapeseed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is facing a great challenge. New situation has propose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yield, oil quality and safety, etc. In the review, some aspects about rapeseed breeding in China were reported, including breeding of high-oil content rapeseed, breeding of extremely early-maturing rapeseed, development of mech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emasculation. Some prospects and expecta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特高含油量育种技术与资源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品种间单交、复交和生态育种,黄籽育种,DH系育种,高含油种质杂种优势育种等途径,将甘蓝型油菜种质材料含油量由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最高达61.7%;杂交种的含油量由40%左右提高到50%以上。在高油杂优利用上提出"高油种质+化学诱导雄性不育"的杂交育种模式,比CMS、GMS杂交育种途径更高效、安全,并能更快地把高油种质应用到生产中去。笔者依据细胞生理和成分的分析以及向日葵育种的经验,提出油菜含油量可达70%左右,可能成为育种者今后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及组份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国499份甘蓝型油菜籽硫苷组份与含量,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硫苷含量水平下各硫苷组份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硫苷分量对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苷、中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脂肪族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其含量在2种类型中分别为60.33、31.42和30.38 ?mol·g-1、20.18 ?mol·g-1,比例为81.16%和73.92%;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吲哚族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和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含量为7.36 ?mol·g-1和4.38 ?mol·g-1,占硫苷总量的51.52%。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在高硫苷油菜中含量最高,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2.4和16.6,是高硫苷甘蓝型油菜的主要组份;二者在中硫苷油菜中表现同于高硫苷甘蓝型油菜;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在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变异系数最小,在高、中、低不同硫苷含量油菜中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6.04~7.98 ?mol·g-1,在高硫苷油菜中仅占5.34%,低硫苷菜籽中为32.31%,是低硫苷油菜硫苷的主要组份。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在低硫苷油菜籽中含量明显高于在高硫苷油菜籽中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油菜中油份和油酸等品质性状的含量,根据油菜遗传规律和育种经验,总结出了油菜品质育种的新方法——优群优选法。该方法的核心是构建目标品质的优类群,低世代(F1~F2)开放选择,中世代(F3~F5)套袋自交和开放单株优选同步进行,待F6~F8代形成稳定的高产高品质株系后,利用多环境种植测定其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选出目标性状变异幅度小、品质优异、产量高的品系参加各级试验。以该方法选育出浙油50、浙油51、浙油33、浙油21等含油量高于47%的品种,其含油量和产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育成了我国第1个高油酸品种浙油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