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麦稻田水竹叶发生特点及其化学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田中的水竹叶种子3月上中旬开始萌发,4月中旬出苗达到高峰,5月中下旬麦子收割后匍匐茎留于田间,并随耕翻进入稻田开始无性繁殖;水稻种植3周后水竹叶进入生长旺期,并产生大量的一二级分枝,7月下旬和9月上中旬分别出现2个发生高峰;水竹叶9月上旬始花,下旬结实,10月上旬种子成熟,并自然开裂脱落田间,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全生育期约210 d。水竹叶的防除应坚持麦田防除压基数为主、稻田补除为辅的原则。(1)麦子生长期、水竹叶萌发前以喷雾法或毒土法使用苄嘧磺隆wP进行土壤处理,水竹叶出苗后2—4叶期以喷雾法使用氯氟吡氧乙酸EC或2甲·灭草松AS进行茎叶处理,(2)粳稻生长期、水竹叶2—3分枝期,以喷雾法使用氯氟吡氧乙酸EC或2甲4氯钠AS进行茎叶处理。上述药剂不仅除草效果好,药效表现快,而且对小麦和粳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
稻田水竹叶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定点调查、盆栽观察、小区试验等方法,对稻田杂草水竹叶的发生及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药剂试验表明,水竹叶分枝盛期采用10%农美利胶悬剂15 ̄30ml喷雾可达到理想防效。  相似文献   

3.
小龙虾特征特性及稻田生态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9,(21):203-204
介绍了小龙虾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小龙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包括稻田设施建设、放养前期准备、放养、科学种养、日常管理、防病除害、成虾捕捞等,以期为小龙虾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爱武  朱顺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15-116,120
为了防治直播稻田多种杂草,特进行了4种不同施药剂量10%吡嘧磺隆wP防治稻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10%吡嘧磺隆WP的4种剂量处理对水稻直播田杂草节节菜和水虱草在药后15~45d的防效达90%以上;4种剂量对水竹叶防效均差,中低剂量处理对鸭舌草防效差,较高剂量和高剂量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随单季晚稻直播面积的逐年扩大,主要杂草千金子、稗草、水竹叶草、游草、日照飘拂草等的危害逐年加剧。通过对直播稻田不同除草剂及不同用药量的试验,筛选出较好的药剂配方,即10%千金30mL、6.9%骠马15mL、20%施它隆20~50mL三药混用,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当前水稻播种工作提上日程,农户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倡选好药、用对药、适期用药以期达到最佳防效。江苏省稻田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牛筋草、马唐、裸花水竹叶等,这些杂草与水稻争肥、争光,不但影响产量,而且会降低稻谷质量。近年来随着直播水稻面积增大,杂草与水稻同步生长,发生期长,加上播后干湿交替,利于多种杂草生长,造成草相复杂,除草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因而农民对稻田封闭除草技术的关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区模拟施肥后春耕耕整稻田控水减排试验,研究了稻田施肥耕整后田面水中氮磷浓度的分布特征,排水时间及溢流堰排水高度对田面水氮磷的流失和减排效能。结果表明:春耕耕整后,若控制6 cm高排田面水,较常规控制3 cm高排水,可减少排放总氮35.76%~72.13%,总磷20.41%~50%。稻田耕整后蓄水6 cm高在第5 d排水比在3 d内排水可减少排放总氮21.22%~55.41%,减少排放总磷67.67%~83.70%。  相似文献   

8.
水竹叶已成为蔺草田杂草的优势种,经多年的调查观察,明确该杂草的区域分布、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等发生特性和对蔺草的危害。并经过多种药剂的田间试验、示范、提出了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9.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阿维菌素在黑壤、红壤、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进一步研究阿维菌素在稻田水土中的迁移释放规律.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阿维菌素均表现为很强的吸附特性,同时发现,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和土壤中粘粒含量相关,粘粒含量越大,土壤对阿维菌素的吸附率就越高.由稻田水向土壤迁移的试验可以看出,从水中迁移到土壤中的阿维菌素的量很低,与吸附试验有较大差别,而稻田土壤向稻田水释放试验与解吸附试验相似.因此,农药阿维菌素直接施用在水面时比施用在土壤上的污染范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碱地稻田径流中磷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潜在环境效应。[方法]以松嫩平原苏打型盐碱地前郭灌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灌溉条件下稻田径流中磷素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潜在环境效应。[结果]盐碱地稻田表水呈碱性,土质分散,保肥能力差;土壤总磷在表层富集,增加了磷素随径流流失的风险。稻田磷素流失的主要时期为灌溉期及暴雨径流发生期,稻田径流中总磷、颗粒态磷、总溶解态磷和溶解性活性磷的浓度均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而且磷素浓度均超过导致富营养化发生的临界值,直接影响下游查干湖的水质安全。各退水渠磷素浓度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并在高温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各稻田表水与退水渠总磷浓度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2(α=0.05)分别为0.8509、0.8964和0.9153。灌排条件最好的稻田磷素流失负荷较大,污染风险等级最高,应作为磷素输出的关键源区进行重点监控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开发盐碱地资源、制定盐碱地最佳磷素管理措施、控制农田磷素流失和保护当地水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浙江省宁波市蔺草田水竹叶杂草多年的观察及调查,明确蔺草田杂草优势种水竹叶的区域分布、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通过药剂防除的田间试验,明确了果尔是防除蔺草田水竹叶杂草较为理想的药剂,并提出药剂防除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就空心莲子草、水竹叶和节节菜3种克隆型伴生杂草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25~2 g/L的3种伴生杂草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不产生显著影响,但4 g/L的空心莲子草提取物和节节菜醇提物对水稻种子萌发率以及4 g/L的空心莲子草和节节菜醇提物对水稻种子发芽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空心莲子草0.25~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苗高,0.5~4 g/L的醇提物和1~4 g/L的水提物对水稻幼苗根长,2~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鲜质量和水提物对幼苗苗高及鲜质量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相对应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6.72%、24.43%、22.62%、32.48%、31.59%和27.96%。水竹叶2~4 g/L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对水稻幼苗根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相对应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20.74%和19.33%,0.5~4 g/L的水提物和2~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苗高产生显著促进作用,相对应的最大促进率分别为11.67%和27.61%。节节菜0.5~4 g/L的水提物对水稻幼苗根长和醇提物对苗高,1~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根长,2~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鲜质量,4 g/L的水提物对水稻幼苗苗高和鲜质量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相对应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27.12%、25.56%、87.13%、37.23%、11.55%和11.5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笔架山公园中新发现长势良好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水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方法]通过样方调查研究笔架山公园中新发现水蕨群落的生境和物种多样性。[结果]样方内物种数共15种,隶属11科15属。重要值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草龙(27.35)、狗牙根(15.69)、水竹叶(14.09)、金钮扣(8.03)和水蕨(5.96),水蕨在整体群落中并不占据优势;此外,该水蕨群落出现3种藤本植物。Simpson指数(D)为0.917,Shannon-Wiener指数(H)为2.735,Pielou指数分别为0.883和0.917,均高于其他区域的典型群落。[结论]建议对该群落定点保护,并清除已有入侵物种薇甘菊和圆叶牵牛。  相似文献   

14.
金华农区早稻直播田杂草的发生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调查表明,早稻直播田发生的杂草有41种,分属21个科。其中稗草为优势种,田间出现频度为100%,二级以上危害田块占56.4%。局部农区优势种为水莎草或千金子,发生密度高,危害严重。早稻直播田出草顺序依次为稗草、牛毛毡、千金子、矮慈菇、节节菜、鸭舌草、丁香蓼等。稗草出草高峰在水稻播种后5~15d,其它杂草出草高峰在水稻播后10~20d,25d后杂草停止出苗。播种当天或播后4d内采用40%直播净675~900g/hm^2,对稗草、千金子有特效,总体除草效果可达95%以上。对水竹叶、双穗雀稗较多田块,采用10%农美利295~300ml/hm^2,防除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项介绍与推销商品的应用工具,广告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商品经济的必要手段,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结合大量来自英文原版杂志的广告实例,从词法特点、句法特点和修辞特点3个方面分析了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决热平衡方法进行植物茎流检测中的温度控制问题。[方法]利用研华1710HG多功能数据采集控制卡,在Lab-VIEW的平台上采用PID控制算法和PWM输出控制编程,采用闭环控制方法建立一套简单、适用的高精度的温度控制的虚拟仪器系统,并在水竹上进行实际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1℃,实现了用热平衡原理检测低流速流量的温度控制要求。[结论]该研究为采用热平衡法测茎流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温度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八角科植物“孩儿莲”生物学特性及其园林绿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充分利用八角科植物资源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苏州地区的珍稀八角科植物“孩儿莲”为材料,就其形态特征、观赏特性、生长发育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苏州地区“孩儿莲”花而不实,而其近缘植物可观察到发育正常的果实;“孩儿莲”树冠倒卵形,枝叶分节生长,常年叶色翠绿;花形花色独特,花期持久,兼具绿化和观赏的双重效果。[结论]作为一种新的观赏植物类型,“孩儿莲”既适用于公园及庭院内栽植,也可应用于城市道路绿化。  相似文献   

18.
果糖生产技术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果糖的应用特性、生理代谢性质以及果糖的各种生产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性特征是设计激励路径的逻辑前提。按照马克思的人性观 ,人性有其一般性特征 ,即人性内涵的多样性 ,人性的可变化性和人性的趋向完善性。但由于受中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影响 ,中国企业经营者人性又有其个性特征。与其个性特征相符的激励路径是 :坚持“适应论”与“可塑论”相结合 ,以“可塑论”为主 ;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以精神激励为主。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野苹果的花部特征、传粉媒介和繁育系统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花部综合特征表现出花粉量较多,花粉活力较强,雌蕊比雄蕊高,且雌雄蕊同熟,上述特点均有利于异花传粉;观察昆虫访花显示蜂类和蝶类是新疆野生苹果的主要访花者;新疆野苹果杂交指数(OCI)为4,花粉—胚珠比(P/O)均高于7000,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异花授粉座果率最高,其均值为49.3%,最高可达84.7%,方差分析显示以异花结实为主。新疆野苹果属于以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