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屯留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地处36°13′~36°30′N,112°28′~113°03′E,是山西省长治市管辖县之一,是个农业大县.属于暖温带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高温多雨集中,四季分明.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hm2左右,是本县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丝黑穗病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本县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到80年代中后期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大量品种的引进,一些品种抗病性下降及大面积多年连作,丝黑穗病的发生和为害又迅速回升,并呈明显加重趋势.因此,根据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规律,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对玉米生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玉米抗病育种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上述病害的抗性,主要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不同玉米材料,抗病性有明显差别。F_1的抗病性,倾向抗病亲本或比亲本的平均病级低。实践证明,采用轮回选择法和利用多细胞质杂交种是行之有效的玉米抗病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在一些地区均有发生且有逐年加重之势,发病后均可造成玉米穗变黑。丝黑穗病主要在玉米穗部表现症状,而玉米瘤黑粉病除在穗部表现明显症状外,还会在玉米其他部位涌现黑瘤。病菌主要侵染植株幼嫩部位,形成的黑穗和黑粉瘤会消耗大量养分,并有可能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
邢光耀 《种子科技》2008,26(6):58-59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是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或灰包,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最后呈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由于近年来玉米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再加上农民对这两种病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5.
70年代初,我国应用以3197A为抗源的高粱杂交种后,高粱产区的丝黑穗病情得到缓解,但几年后发病率又有回升,且发展很快。到80年代初,由于新抗源ATX622的引进及其杂交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再次控制了丝黑穗病的发生。因此,利用抗源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丝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从我国丰富的高粱品种资源中筛选  相似文献   

6.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是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或灰包,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最后呈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由于近年来玉米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再加上农民对这两种病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7.
玉米黑穗病和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黑穗病又称黑粉病、瘤黑粉病,俗称灰包、乌霉;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玉米、哑玉米。这两种病害是玉米上经常发生的病害,有时又同时发生,但两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发生条件有所不同。在防治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作物生长环境的日趋恶化,以及种子市场的放开和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玉米丝黑穗病已成为影响我省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充分认识和普及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常识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制种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自东北至西南狭长的玉米种植带中,70%以上的玉米种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辽西是辽宁省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杂交玉米制种和商品玉米种植在本地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由于制种基地的相对固定和规范化建设,玉米制种轮作倒茬困难较大,重茬种植现象比较突出,玉米丝黑穗病经常发生.由于玉米杂交种的发病率与双亲自交系的抗病程度关系密切,而且玉米丝黑穗病不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凡是高抗的自交系或杂交种在各地区均表现为高抗,凡高感的自交系或杂交种均表现高感.因此,随着玉米制种组合的增多,感病品种的种植,加之品种间差异很大,一般都是出穗后才显露症状,少数自交系在苗期即显露症状,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极大,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各玉米产区普遍存在的病害,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威胁。通过种子包衣剂处理和田间试验,明确了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根穗宝(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0.9mL/kg处理种子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6.53%,玉米增产16.5%。  相似文献   

11.
玉米丝黑穗病,有的农民称其为“乌米”,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并对玉米生产危害极大。由于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的耕地面积中,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块难免造成连年重茬,再加之受到近年一些特殊的气候影响以及引进一些对丝黑穗病抗性较差的品种等因素,在土壤中积累的菌源数量不断增加,致使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普遍且有上升的趋势,有的地方甚至造成减产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六种玉米病害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6~1991年在保定、承德、唐山三个不同生态区设统一病圃,对1342份玉米材料进行了5886份次的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矮花叶病的人工接种鉴定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区自然发病鉴定.鉴定出抗5~6种玉米病害的自交系82份,占鉴定自交系的8.4%,杂交种102份,占鉴定杂交种的27.8%.玉米自交系53,冀35,承191,2094,5003等,杂交种烟单14,丹玉13,冀承单5号、掖单2号等既抗玉米大、小斑病,又抗3种以上其它玉米病害.通过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多抗性鉴定看出,只有从多抗玉米自交系中才能选育出多抗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3.
制种田玉米霜霉病检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玉明 《种子》2005,24(6):86-87
玉米霜霉病[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ThirumShaw&Naras]是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田的重要病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广西、山东、江西、河南、宁夏、甘肃等地。近年来,在我国最大的制种基地之一———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企业危害严重,玉米制种面积不断扩大,杂交亲本在地区间无检疫的频繁交流,导致染病亲本的大面积栽培,使该病在玉米制种田广为传播,造成玉米在抽雄期危害加重,甚至死亡,直接影响杂交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时还会引发一些种子纠纷案件。尤其是带菌种子的比率增高,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根源。而该病诊断又较为复杂,一直困扰着种…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子的纯度高低直接影响玉米大田种植的产量高低,近年来,在杂交玉米种植上,常常因种子纯度差而造成玉米减产,进而导致质量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提高玉米制种技术,保证生产的杂交种子纯度在国标以上。1影响纯度的主要因素1.1亲本纯度差亲本自交系纯度较差是造成玉米杂交制种纯度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亲本自交系的应用上由于连续繁育,自交系本身发生分离、退化,再加上繁育田的去杂不彻底,收获、加工、储运等环节造成的种子混杂,致使亲本自交系纯度降低,应用于杂交玉米制种时直接影响了所制杂交种纯度。1.2田间去杂不彻底田间去杂…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土传病害的主要特点是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种子萌动后到出苗乃至整个生育期均可以通过植株的根系进行侵染,可分为苗期病害、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的苗期症状表现也归为苗期病害,因此玉米苗期病害的防治是玉米土传病害防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病虫为害,其中玉米丝黑穗病直接为害产量器官,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一种重要的土传和种传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春玉米种植地区(冷凉地带),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丝黑穗病基因属分子性状遗传,其优势性状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很难与丝黑穗病基因分离,是目前通过育种方式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省屯留县地处上党盆地,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无霜期长达160d,种植玉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病害有加重趋势,严重的达10%,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很大损失。1病害发生特点玉米丝黑穗病在我国春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在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和西南丘陵地区发生较严重,田间发病率2%~8%,重病田发病率60%~70%,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8.
田甜 《种子世界》2009,(6):43-44
1病害 1.1玉米丝黑穗病:许多地区常将本病与玉米黑粉病混同一起,统称“乌米”和“灰包”,但两种病实际上是由不同病菌为害产生的不同病害,应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发生病害后,轻者造成减产、降低品质,重者甚至造成绝收。因病害世界玉米生产每年平均损失9.4%,美国玉米带每年约损失玉米7%~17%。玉米大斑病常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流行,严重地造成叶枯。玉米丝黑穗病在20世纪70年代曾大发生,损失10%~20%,现在又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玉米矮花叶病在山西省严重流行,仅1998年发生面积就超过40万hm~2,减产约5亿kg。因此,搞好玉米病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是预防为主,选用抗病性较强或感病轻的品种,实行轮作换茬,增施钾肥等可提高植株的抗  相似文献   

20.
正黑龙江省拜泉县玉米种植面积广阔。玉米生产形势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经多年攻关研究,拜泉县玉米抗病育种工作已取得巨大成绩,由于推广了抗大、小斑病及丝黑穗病的玉米新品种或杂交新组合,已使大、小斑病及丝黑穗病等老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因目前生产中采用的品种或自交系多为单抗性品种,而且种质遗传基础狭窄,致使玉米茎腐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病毒病等病害发生愈来愈普遍,为害日益加重,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已成为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