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不仅养育了一代代湖区人民,而且引来了一群群候鸟。尤其是在那19万公顷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那里的沟港湖汊,水草丰美、鱼类众多和气候温暖潮湿,吸引了上百万只候鸟,东洞庭湖成了鸟的天堂。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不法之徒,对那些万里投奔而来的候鸟,举起了“不见血的屠刀”,把鸟心中的圣地变成屠场,令多少候鸟再也飞不回家了。南来北往洞庭鸟平沙落雁,鹤鸣九皋。东洞庭湖是国际7大湿地之一,历来是南来北往的候鸟的栖息地,每年在东洞庭湖栖息的鸟类数量在300万羽左右,而来此越冬的候鸟则每年多达30万只。…  相似文献   

2.
姚毅 《湖南林业》2005,(2):37-37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总面积19万公顷,是国际重要湿地和亚洲最主要的冬候鸟栖息地之一。这里有鸟类30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鹤、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被誉为“全球小白额雁最主要的越冬地”、”长江的明珠”、“拯救濒危鹤类和淡水豚类的希望地”。  相似文献   

3.
信息博览     
南洞庭湖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建设立项省政府办公厅湘政办函(1997)172号文件批复,同意建立益阳市省级南洞庭湖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并通过GEF国际专家组实地考察论证,可望得到湿地国际对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GEF项目按助,正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争取纳入世界湿地名录,开展国际合作。据调查,南洞庭湖共有鸟类43科164种,其中国国家一级保护的7种.Th级保护的26种,省重点保护的30多种。如天鹅、白鹤、白锦、鸳鸯等鸟类,形态神彩特异、羽毛绚丽、飞翔姿态美丽。内有夏繁经20万只以上.小白额雁3万多只,越冬水鸟50万只以…  相似文献   

4.
《湖南林业》2013,(7):47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调查日前结束。调查显示,今年夏季鸟类种群较往年多了近30种,首次超过100种,其中还监测到2种新出现的鸟类种群。5月6日开始,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大小西湖、采桑湖、丁字堤及沿堤、君山岛等区域开展了夏季鸟类调查。通过路线调查法、定点监测和鸟鸣声识别法,工作人员共记录到鸟类106种,其中留鸟49种,夏候鸟26种,冬候鸟22种,旅鸟9种。此前的2011年调查显示,东洞庭湖夏季鸟类种群为84种,2012年为77种。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调整湖南东洞庭湖等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获国务院批准。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湿地类型保护区,是白鳍豚、江豚和鸟类的"舒适家园"。近年来,保护区局部区域的自然环境、生物资源、主要保护对象发生了变化,部分区域资源现状存在与功能区划不符的现象。2011年,岳  相似文献   

6.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六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分工 ,其保护对象主要是来此越冬的近800万只的冬候鸟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环境。该区因有相当数量的鹤类、鹳类、中华秋沙鸭等世界濒危珍禽而名震中外 ,被专家誉为“拯救世界濒危物种的希望之地” ,“世界各国也难以找到的鸟类越冬地。”1991年以来 ,国家林业部(局)、国际有关组织先后4次在岳阳市召开有关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等会议。1998年12月召开的“第六届东北亚及太平洋地区环境论坛”发表了《岳阳宣言》。东洞庭湖 ,成…  相似文献   

7.
寻鸟日记:东洞庭暗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季节为坐标,成千上万只候鸟万里迢迢,每年从遥远的地球北端飞来洞庭湖越冬,翌年开春又迁徙北返,繁殖生育。因此,洞庭湖现存水面最大、资源最丰富的东洞庭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月下旬,记者追寻越冬候鸟迁徙的脚步,在保护区做了半个月的实地采访。我们痛心地看到,毁灭性掠夺、肆意破坏越冬候鸟栖息地资源和环境,正成为东洞庭一道耻辱的“风景”。   一、“环境非常脆弱,手段非常软弱”   ( 11月 18日雨)昨晚刚到东洞庭湖保护区的核心区管理站,就碰上两位渔民冒雨来报案,说有人正在湖里毒鸟…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面积15.76万公顷,是我国重要的鸟类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林阁老巡护监测站时,通过实时监控察看了候鸟、麋鹿等野生动物状况,对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20年1月越冬候鸟247068只,比上年度增加9.7%;  相似文献   

9.
截至2021年12月30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监测到超过20万只冬候鸟抵达洞庭湖区,"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的场景再现. 据介绍,湖南省组织9支调查队,分赴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横岭湖等区域,开展环洞庭湖区越冬水鸟初期调查.共调查到越冬水鸟7目12科47种203970只,其中东洞庭湖越冬...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境内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殖区。丹顶鹤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其野生种群的个体总数在3000只左右。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每年约有200对丹顶鹤在这里生儿育女,完成丹顶鹤家族的传宗接代任务。  相似文献   

11.
绿“美人”     
黄河入海口有个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上的东营市有个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0万亩的保护区里,新奇独特的生态系统,壮阔旖旎的自然景色,神逸盎然的野趣韵味,为黄河入海口平添了几分妩媚和恢宏,也使这里成为生态旅游的胜地。这里有野生动物152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0多种;有植物393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几十种;有鸟类269种,总数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0%多,属于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白鹤、丹顶鹤、白头鹤、大天鹅、黑嘴鸥、大鸨等41种。世界上鹤类有15种,中国有9种,而这里就有5种数万只。不同种类、不同颜色…  相似文献   

12.
大桥乡位于云南省会泽县东北部,乡内有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因水草丰茂,环境祥和,成了鹤的敌乡、鸟的天堂。每年的九月九至翌年的三月三均有1000余只国宝级珍禽黑颈鹤到此越冬,还有斑头雁、灰鹤、苍璐等20余种3万余只其他各种候鸟到这里栖息。  相似文献   

13.
东营市地处山东省北部,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程,经过5464公里的漫长征途在这里入海。如果把孕育了5000年华夏文明的黄河比作一条巨龙的话,东营无疑是这条巨龙龙头上的一颗明珠。作为共和国年轻的一座城市,东营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环境典型独特,是东北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每年迁徙经过的鸟类就多达600万只,素有“鸟类国际机场”、“鸟类天堂”的美誉。10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东营国际湿地保护交流会议将在东营召开,本刊记者就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采访了东营市市长申长友。  相似文献   

14.
6月5日,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君山区人民法院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桑湖保护站设立“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据介绍,这一基地是法院创新环境资源审判方式的举措,岳阳法院系统将依托该基地,推动建立与检察、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执法协调机制,构建与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双向互动机制,将其打造成融合巡回审判、科研实践、法治教育、环保宣传和生态修复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为洞庭湖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2月9日与2017年3月7日,作者分别2次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半边湖湖面观测到2只大天鹅个体。经查阅历史文献,确认大天鹅为西洞庭湖鸟类新纪录种,同时也是近10年来湖南洞庭湖区首次在野外观测到大天鹅的越冬个体。  相似文献   

16.
春江水暖鸭先知,山清水秀鸟先觉。冬去春来,万千候鸟恋恋于湖湘山水。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姚毅向公众披露,最近开展的一次环洞庭湖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成果喜人,共调查到越冬水鸟7目12科53种288157只,同比增加41089只,增长16.6%。"这是洞庭湖越冬候鸟自有同步调查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姚毅欢喜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7.
钟嘉 《林业与生态》2011,(11):36-37
以往游人到岳阳,去岳阳楼怀古,看龙舟竞渡,品君山茶。享受的是历史文化。其实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岳阳还有个好去处,一定叫你流连忘返,那就是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8.
钟嘉 《湖南林业》2011,(11):36-37
以往游人到岳阳,去岳阳楼怀古,看龙舟竞渡,品君山茶,享受的是历史文化。其实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岳阳还有个好去处,一定叫你流连忘返,那就是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东洞庭湖并非荡舟,也没有花草可看,精  相似文献   

19.
曹妃甸湿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旬区,总面积540平方公里,其中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110平方公里。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达1200余种,是澳大利亚至西伯利亚间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场所。每到鸟类迁徙季节,这里就会成为丹顶鹤、灰鹤、白天鹅、黑天鹅等国家级保护水禽的栖息地,呈现出“万鸟翔集、鹤舞鸥鸣”的壮丽奇观。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势北高南低,处在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接触地带,因此,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生物资源具有云南特点,又具有藏南特色,过渡色彩非常明显,自然生态环境极其复杂,是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地,因而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关注地区和滇西北著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组成部分,被誉为"鸟类的天堂""雉类的乐园"和"画鹛的起源地"。截止目前,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内共记录到鸟类353种,另17亚种,隶属17目49科164属。保护区面积只占我国国土面积的0.029%,但记录到的353种鸟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