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博 《果农之友》2016,(10):15-16
正陕南柑橘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陕西省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两市,主产区包括汉中市的城固县、洋县、汉台区、南郑县、勉县,安康市的汉滨区、紫阳县、石泉县、汉阴县、旬阳县等县区。20世纪90年代,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陕南柑橘发展迅猛。当时推广的是株行距为1.5米×2米的"矮密早"栽培模式,亩栽柑橘222株。这种高密度栽培技术,实现了柑橘生产的早投产、高产量、高效益,农民认可度高,产业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截至2015年底,陕南柑橘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2.
温州蜜柑矮冠密植园综合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初以来,以城固县为代表的陕南柑橘生产全面推行“矮、密、早”栽培模式,即矮树冠(2m以内)、高密栽植(2m×1.5m)、早丰产(6年进入丰产期),实现了柑橘生产的早投产、高产量、高效益的目的,农民认可度高,产业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张。但是,近年来随着大部分柑橘园陆续进入盛果期,柑橘园郁闭现象非常严重,在生产管理中凸现出通风透光差、作业困难、树体早衰、抗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果实品质下降、干枝枯叶及病虫灾害等问题逐年加重,现有技术已不能改善和解决此类问题,已经成为陕南柑橘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阻碍。  相似文献   

3.
利用短枝型苹果品种是苹果矮密栽培的有效途径之一。辽宁安山地区从1979年春开始试栽了一批短枝型苹果新品种,有好矮生、新红星、阿兹威矮生、金矮生等,株行距2×3米,同时还定植了矮化中间砧树金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模式采用良砧、良种与良法配套,具有早果丰产、优质高效、轻减省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专业化分工及对环境友好等突出优点,是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应用的一种省力高效栽培模式,是我市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推模式。该模式区别传统栽培模式的主要特点有:矮砧大苗、宽行密株、设立支架、行间生草、树盘起垄、肥水一体、机械作业、高光效修剪、绿色病虫防控、节本省力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苹果栽培发展的总趋势已由乔化稀植转向矮化密植。矮密栽培具有早结果、早丰产、早受益、株数多、单产效益高等优点,深受果农欢迎。但有的果农不顾树种特点和建园条件的限制,把秦冠、红富士等高大乔化树的株行距也栽成了矮化密度,致使五年后,树高超过株距,枝条密挤交错,全园群体郁蔽,光照条件日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栽培桃树主要用毛桃、山桃做砧木,嫁接后,树体高大,结果晚、单位面积产量低,不适宜矮、早、密、丰、优的现代栽培需要。 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出口罐桃原料品种研究的要求,由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联合主持,于1980-1985年在莱阳农学院实习农场果三队进行罐藏黄肉桃矮砧密植丰产试验。试验园地势平坦,砾质沙土,保水保肥力差,地下水位1.5米左右。试材矮化砧为毛樱桃,以乔化砧毛桃为对照,品种为丰黄和黄露两个适宜制罐黄肉桃品种。采用常规育苗,圃内整形,二年出圃。1982年4月定植。株行距2×3米,亩栽110株,矮砧树…  相似文献   

7.
关于龙眼矮密早栽培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栽培制度的演变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建立果树矮密早的栽培制度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必然产物。本文拟就以下三个问题谈谈我对如何建立龙眼矮密早先进栽培制度的设想。一、果树矮密早栽培的历史及其优越性。二、龙眼采用矮密早栽培的特殊必要性。三、龙眼的矮密早栽培要从何入手。  相似文献   

8.
利用短枝型品种是苹果矮密栽培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寻求或筛选出适于鞍山地区栽植的短枝型品种,1979年春,我们以2×3米的株行距,在相同条件下定植了一批短枝型苹果新品种,如好矮生、新红星、阿兹威矮生、金矮生等,同时还定植了矮化中间砧树金冠/M_(26),以普通金冠做对照。通过几年的观察比较看出金矮生很适合在我地区栽植,初步认为它是我地区苹果矮密栽培中很有发展前途的短枝型品种。现将其在我地区的主要表现简介如下。一、适应性强试验看出:定植后第二年各品种成活率虽均在  相似文献   

9.
<正>豫西地区的新一轮苹果栽培已有45年历史,原来的大冠栽培陆续被矮冠密植栽培模式所代替,苹果栽培正处于两种模式共存阶段,生产管理上矛盾突出,即存在乔化管理和矮密栽培的矛盾,也存在衰老期管理和旺盛期管理的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果农朋友,再加上对衰老树管理经验不足,对矮密模式生产经验缺乏,苹果树大量发生落果现象,且有越来越重的发  相似文献   

10.
梨树密植省力化栽培是当前梨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采用矮密化、标准化、机械化、省力化的生产模式,树形一般选用圆柱形省力化树形,圆柱形具有树冠小,通透性强,利于花果管理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早果丰产,树体结构简单,修剪技术容易掌握,便于机械作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前言我们从一九七九年开始进行寒地中小型苹果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证实:中小型苹果利用矮化砧木同样可以收到矮化树体、提早结果、早期丰产、改进品质的效果;选出了适于寒地应用的矮砧型号;选出了综合表现优良的砧穗组合;利用矮砧实行矮密早栽培是寒地发展中小型苹果生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索柑桔矮、密、早、丰的科学栽培方法,达到快速投产促快速发展的目的,西充县农业局果树站把青龙园艺场密植早产、高产和假植培育大苗壮苗的经验结合起来,在城关蔬菜队搞了密植带假植的超密植栽培试验。1977年8月中旬他们用矮干(定干)红桔砧锦橙嫁接苗,按3×3·5(市尺)株行距,栽了888株,占地1亩  相似文献   

13.
苹果矮密栽培发展迅速,在品种不断优化、早果性强的品种越来越多的新形势下,苹果栽培体制正朝着高密度栽培方向发展。由70年代667m~2栽33~55株,80年代110株,发展到90年代的220株,甚至更高密度的实践正在进行。随着苹果品种、砧木本身的优化和栽培技术水  相似文献   

14.
从 1988年开始,我们对乔砧甜樱桃进行了矮密早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8年生树平均亩产达2730kg,实现了乔砧甜樱桃矮化密植早果丰产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15.
果树的矮化密植是果树发展的主要趋势。矮化和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是互相联系的。所谓“矮化树”是指与一般栽培树比较,表现树体矮小、紧凑、健壮、早果和丰产,与病态的“小老树”有根本区别。柑桔的矮密栽培就是以矮生柑桔为对象,在单位面积内进行密植,因此,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省矮密栽培多以乔砧或矮化砧嫁接普通型品种为主,而作为矮密栽培途径之一,利用短枝型品种进行密植栽培则起步较晚。为了给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从1981年开始我们进行了短枝型苹果新红星的栽培试验。试材为1981年春定植的一年生新红星,基砧山定子。接穗品种引自中国果树所,株行距(?)×5米,以同期定植的红星品种为对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柑橘产业新的形势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蓬勃掀起,柑橘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一步得到改进与提高,柑橘低干矮冠栽培,既早丰优质高效,又省工节本,现已被广大果农所接受,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棚番茄矮化密植早熟栽培(简称矮密早栽培)是本区重点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97年已占大棚番茄生产面积的31%,实践表明,不同品种(系)在矮密早栽培条件下性状表现差异较大,有些品种(系)尽管在常规栽培条件下表现优良,而在矮密早栽培条件下产量低、熟性晚、病害重。为了确定本市大棚番茄矮密早栽培的优良主栽品种(系),我们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进行了矮密早栽培的番茄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海粉901(江苏海安县蔬菜花卉研究所)、东农704(哈尔滨市种子公司)、合作906—1(上海长征良种实验室)、霞粉(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L-402(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共5个品种(系),其中霞粉为对照。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陕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略有提高的趋势,有利于陕南柑橘安全越冬。但陕南柑橘分布区毕竟位于我国柑橘经济栽培纬度最高的地区,且为我国柑橘栽培的最北缘地区,冬季气温低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现实客观存在。因此,陕南柑橘分布区干部群众不能因全球气候变暖而高枕无忧,仍要立足于防寒抗冻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在受冻以后进行科学护理,促使柑橘树势尽早恢复,才能促进陕南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1陕西柑橘防寒抗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发展矮砧苹果的意义及矮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苹果矮砧栽培,可以早期丰产,优质高产,并有利于品种更新换代和集约化栽培。利用M9做自根砧或中间砧,不会出现因“倒春寒”而造成接穗品种枝条抽干,树株整齐度更高。用M9取代当前普遍采用的M26实行矮密栽培,并加强管理,能在短期内提升我国苹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