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颡鱼     
黄颡鱼(见第24页图6)俗称黄腊丁,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其种类较多,有黄颡、岔尾黄颡、长须黄颡和江黄颡等。1.形态特征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形,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可伸达胸鳍基部之后。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条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均为灰黑  相似文献   

2.
江黄颡鱼又名瓦氏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分布于长江、珠江、淮河等淡水水系。近年来江黄颡鱼天然资源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前景看好,现将其池塘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瓦氏黄颡鱼,俗称江黄颡、黄腊丁,广泛分布于长江干、支流.黄颡鱼属鱼类在我省共有4种,其中瓦氏黄颡鱼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是优良的淡水养殖新对象.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芽头、黄古、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颡、嘎牙子、江黄颡、瓦氏黄颡鱼、莫丁、盎斯鱼、黄角、嘎鱼、黄刺鱼、黄牛枯、草枯、黄颊负、黄刺、盎公鱼和黄骨鱼等,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属名特优品种。养殖好黄颡鱼,重点工作在于抓好黄颡鱼的病虫害防治,要  相似文献   

5.
<正>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芽头、黄古、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颡、嘎牙子、江黄颡、瓦氏黄颡鱼、莫丁、盎斯鱼、黄角、嘎鱼、黄刺鱼、黄牛枯、草枯、黄颊鱼、黄刺、盎公鱼和黄骨鱼等,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养殖好黄颡鱼,重点工作在于抓好黄颡鱼的病虫害防治;要提高黄颡鱼的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4种黄颡鱼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和传统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鄱阳湖水域的4种黄颡鱼的13个可量性状和15个框架结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其形态差异及物种有效性。聚类分析表明,瓦氏黄颡鱼与长须黄颡鱼差异最小,首先聚为一支,后与光泽黄颡鱼聚为一支,普通黄颡鱼差异最明显,为单独一支。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判别分析显示,建立的判别函数对4个物种的综合辨别率达95.10%,交互验证后达92.60%。上述综合分析结果可知,鄱阳湖水域4种黄颡鱼均为有效物种,建立的判别函数能够将4种黄颡鱼快速准确的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7.
江黄颡鱼幼鱼最适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江黄颡鱼是当前鮠科鱼类养殖的新宠。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苗种已基本解决,并已开始向大规模产业化养殖发展。但由于缺乏该鱼的营养学研究,至今还未能生产出专用于江黄颡鱼的配合饲料。因此,对江黄颡鱼的配合饲料的研究已刻不容缓。蛋白质是鱼体生长、能量的主要来源,并且具有鱼体组织蛋白更新、修复以及维持机体蛋白现状的生理功能[2],而且蛋白质也是配合饲料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采用蛋白质梯度饲养法对江黄颡幼鱼最适蛋白质需求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旨在寻找一种符合江黄颡鱼最佳生长速度且较经济的蛋白质水平,为江黄颡鱼的规模化…  相似文献   

8.
对野生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及养殖的黄颡鱼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黄颡鱼和养殖黄颡鱼肌肉均含有16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7.97和60.61,野生黄颡鱼肌肉的ΣSFA和Σ(EPA+DHA)分别为45.29%和8.07%,养殖黄颡鱼的分别为33.38%和7.06%,显著低于野生黄颡鱼肌肉(P0.05),而野生黄颡鱼的ΣMUFA(34.03%)显著低于养殖黄颡鱼(44.95%)(P0.05),ΣPUFA的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17.66%和20.59%。  相似文献   

9.
江黄颡鱼是当前鮠科鱼类养殖的新宠。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苗种已基本解决,并已开始向大规模产业化养殖发展。但由于缺乏该鱼的营养学研究,至今还未能生产出专用于江黄颡鱼的配合饲料。因此,对江黄颡鱼的配合饲料的研究已刻不容缓。蛋白质是鱼体生长、能量的主要来源,并且具有鱼体组织蛋白更新、修复以及维持机体蛋白现状的生理功能[2],而且蛋白质也是配合饲料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采用蛋白质梯度饲养法对江黄颡幼鱼最适蛋白质需求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旨在寻找一种符合江黄颡鱼最佳生长速度且较经济的蛋白质水平,为江黄颡鱼的规模化…  相似文献   

10.
野生与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瓦氏黄颡鱼肌肉中水分显著高于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色氨酸含量较低未测定)。除酪氨酸外,其余各项氨基酸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平衡性分析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具有较好的平衡性,蛋白品质较好。野生瓦氏黄颡鱼较养殖瓦氏黄颡鱼ω3脂肪酸高。瓦氏黄颡鱼肌肉贮存脂肪高,是一种较优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芽头、黄古、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颡、嘎牙子、江黄颡、瓦氏黄颡鱼、莫丁、盎斯鱼、黄角、嘎鱼、黄刺鱼、黄牛枯、草枯、黄颊鱼、黄刺、盎公鱼和黄骨鱼等,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养殖好黄颡鱼,重点工作在于抓好黄颡鱼的病虫害防治;要提高黄颡鱼的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就要分期分批地向鱼塘中投放苗种.同时,要经常不断地从鱼塘中捕捞黄颡鱼上市.因为黄颡鱼本身长不大,分期分批向鱼塘中投放苗种,再分期分批从鱼塘中起鱼上市,1亩鱼塘可以当5亩鱼塘使,捕大留小,一年收获无数次.  相似文献   

12.
江黄颡鱼鱼苗与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江黄颡鱼鱼苗、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变化,以期为优化江黄颡鱼的饲料配制和饲养方式、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江黄颡鱼鱼苗、雌性和雄性鱼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是63.00%~69.00%,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是31.00%~37.00%;在鱼苗、雌雄性亲鱼肌肉中平均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依次是:C16:0、C18:In-9、C18:0、C16:1、C22:6n-3、C22:5n-3、C18:3n-3.江黄颡鱼鱼苗、雌性和雄性亲鱼中不饱和脂肪酸(UFA)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江黄颡鱼在代谢不同生长时期,是以饱和脂肪酸和短不饱和脂肪酸为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鱼苗和亲鱼的肌肉脂肪酸组成种类相同.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芽头、黄古、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颡、嘎牙子、江黄颡、瓦氏黄颡鱼、莫丁、盎斯鱼、黄角、嘎鱼、黄刺鱼、黄牛枯、草枯、黄颊鱼、黄刺、盎公鱼和黄骨鱼等,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是一种名特优品种。养殖好黄颡鱼,重点工作在于抓好黄颡鱼的病虫害防治;要提高黄颡鱼的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就要分期分批的向鱼塘中投放苗种,同时,要经常不断的从鱼塘中捕捞黄颡鱼上市!因为黄颡鱼本身长不大,分期分批的向鱼塘中投放苗种,再分期分批的从鱼塘中起鱼上市,一亩鱼塘可以当五亩鱼塘使,捕大留小,一年收获无数次。集约…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隶属于硬骨鱼纲,黄颡鱼属。本属有三种鱼: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和光泽黄颡鱼。以上三种黄颡鱼一般在地方上无区别名称,又名黄嘎、黄姑子、黄腊丁等。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芽头、黄古、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颡、嘎牙子、江黄颡、瓦氏黄颡鱼、莫丁、盎斯鱼、黄角、嘎鱼、黄刺鱼、黄牛枯、草枯、黄颊鱼、黄刺、盎公鱼和黄骨鱼等,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是一种名特优品种。养殖好黄颡鱼,重点工作在于抓好黄颡鱼的病虫害防治和日常捕捞;要提高黄颡鱼的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就要分期分批的向鱼塘中投放苗种同时,要经常不断的从鱼塘中捕捞黄颡鱼上市。因为黄颡鱼本身长不大,分期分批的向鱼塘中投放,苗种,再分期分批的从鱼塘中起鱼上市,一亩鱼塘可以当五亩鱼塘使,捕大留小,一年收获无数次。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鲶形目,鳞科,黄颡鱼属。俗称昂刺鱼、黄腊丁等。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胸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农业》2009,(15):8-9
黄颡鱼.鲶形目,鳞科,黄颡鱼属。俗称昂刺鱼、黄腊丁等。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胸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  相似文献   

18.
杨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74-2776
[目的]为光泽黄颡鱼的养殖结构优化及其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静水方法研究温度变化对光泽黄颡鱼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探索鱼类呼吸代谢受环境变化影响的生理机制。[结果]不同体重光泽黄颡鱼幼鱼的耗氧率存在差异,体重较小的鱼的平均耗氧率较高,且白天平均耗氧率高于晚上。在11~29℃温度范围内,光泽黄颡鱼幼鱼耗氧率与温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并且呈现曲线上升的趋势,其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2 7x2-0.067 4x+0.516 5。光泽黄颡鱼幼鱼窒息点与体重和温度有一定关系。[结论]当温度为23~26℃时,光泽黄颡鱼幼窒息点最低,此时其生理代谢状态最佳,耐氧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9.
用配合饲料Ⅰ,Ⅱ和白鲢肉、泥鳅肉、猪肉、田螺肉等,在室内饲养黄颡鱼60天.结果表明,6种饵料在黄颡鱼消化道中出现率、鱼体重增加率和胃、肠蛋白酶与淀粉酶活性均以配合饲料Ⅰ最高,白鲢肉次之,表明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在水温21℃时,黄颡鱼耗氧率为144rmg/h@k,比养殖前增高了13.8%,窒息点为0.309 mg/L,与养殖前的差异不显著.因此,黄颡鱼可进行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芽头、黄古、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颈、嘎牙子、江黄颡、瓦氏黄颡鱼、莫丁、盎斯鱼、黄角、嘎鱼、黄刺鱼、黄牛枯、草枯、黄颊伍、黄剌、盎公鱼和黄骨鱼等.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属名特优品种。养殖好黄颓鱼.重点工作在于抓好黄莉鱼的病虫害防治.要提高黄颡鱼的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出,就要分期分批的向鱼塘中投放苗种.同时.要经常不断地从鱼埔中捕捞黄颡鱼上市。因为黄颢鱼本身长不大.分期分批地向鱼塘审投放茁种.再分期分批的从鱼塘中起鱼上市.667m^2鱼塘可以当3335m^2鱼塘使,捕大留小,一年收获无数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