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需要,结合江苏省水土流失现实情况和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业务管理需求,建立了江苏省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建设目标、结构和设计内容,并指出其实现了对坡面径流场、控制站、气象站、综合实验站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的采集、传输、入库等。经过3 a的运行,该系统为江苏省水利信息采集、数据存储、监测数据传输等核心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改造传统水土保持监测手段、提高管理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土保持业务管理工作和水土保持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全国分布式水土保持数据库及信息互联互通的初步设计方案.在物理上,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采用分布式结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各级监测机构分别建立当地数据库,管理、维护、更新其所在级节点的数据内容;在逻辑上,各节点数据库通过网络、数据共享与交换中间件,实现上下级节点数据库之间的互联互通,达到水土保持数据的大范围,多层次共享,推动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江苏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业务需求,全面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开发了江苏省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服务于省、市、县水利系统和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单位,建成了上下贯通、信息共享、完善高效的水土保持业务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和发布体系,全面提升了水土保持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为加强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提升水土保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水平和效益,水利部于2014年10月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预防监督"天、地一体化"动态监控、综合治理"图斑"精细化管理、监测工作即时动态采集与分析,建设水利部、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数据库,建立业务应用系统平台,建成高效的水土保持信息服务体系的信  相似文献   

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水土保持信息化所取得的成效:水土保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水土保持业务系统开发不断深入、水土保持信息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水土保持信息化保障能力逐步提高。阐述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水土保持信息化是提升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水平的必然选择、是水土保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水土保持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部署了近期应着力做好的几项工作:一是做好规划,明确目标任务;二是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三是整合资源,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四是履行职能,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五是精心组织,实施好监测网络二期工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监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在水土保持实践中发展起来,并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地面径流泥沙观测场和小流域综合试验区水土流失观测,在监测、科研、示范、推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预报,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重要依据;监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日益健全,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为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公告提供了基础保障;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不断丰富和完善,业务应用系统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公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是水利部为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监管着力推行的重点工作。根据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会宁县从抓数据入库、破解资金短板、提升工作能力,抓规范设计、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抓信息监管、强化组织管理、靠实工作责任等方面,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认真摸索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初步掌握了信息系统服务基层工作的技巧,并对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思考,对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提出了建议,初步实现了以信息化建设引领、监督和服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水土流失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许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的同时, 在探索应用现代高新电子技术实现区域水土流失监测的防治反馈以及水土保持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在泉州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项目实践中,通过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从而组建起更加符合水土保持实际,更加实用化和高效率的水土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文章简略介绍了应用DBMS技术完成水土流失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系统逻辑结构,系统功能,数据采集处理和用户界面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自2013年开始,松辽流域率先利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实践与探索。结合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总结了无人机遥测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与天地一体化监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图斑化管理、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和水土流失突发事件监测等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充实数据库指标内容、开展实时动态监测与建立快速评价系统,以及继续深入探索无人机遥测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给水土保持监测部门提供工作支持,提高其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效率和分析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监测业务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公正、公平、公开、科学、规范提供保证,辽宁省提出了要建立水土保持智能决策系统的决定。为此,基于Dot Net平台,以DTGIS为GIS应用服务器,采用Spring Net为程序框架建立了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其包括权限管理子系统、水土流失定点监测子系统、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模块子系统3部分,具备地图功能、影像对比分析和面积计算功能、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输出功能等,基本实现了水土保持监测业务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数字水土保持建设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我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数字水土保持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和布局等。我国数字水土保持建设目标是建立健全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监测体系,建成良好的信息管理、传输与发布的技术平台,形成良好的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决策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标准、信息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数据库、业务应用服务和信息共享平台、应用信息系统和环境建设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快专业技术人员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更新,2月22日,省水保所特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信息化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念忠就“水土保持信息化进展与下一步思路”进行了专题讲座。王念忠从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现状、顶层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数据库建设、信息化监管示范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全面总结分析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2—2030年)》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结合黄河流域自身特点,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十三五"发展目标,系统梳理了信息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数据库、应用支撑体系、水土保持应用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和系统安全与维护体系等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任务,并对2020年前需要开展的重点工程提出了建议,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当前和长远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围绕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业务需要,利用现有基础条件,设计了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汇集了水土保持区域、常规监测点、生产建设项目、野外调查单元及水文泥沙站点等数据,统筹考虑了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与共享方式;基于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信息标准化数据,严格按规范和标准进行规范化统一入库,构建数据库,有效地存储、管理与分发图形、图像和音像等专业数据,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遵循主流接口规程和协议标准,为进一步提升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信息智能管理水平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GIS数据库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项目的实施,涉及项目区DEM、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土壤侵蚀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累计成果数据达150 GB。在对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数据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内容,设计开发完成后的数据库满足对水土流失海量监测成果数据科学系统和有效的管理,在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和大中尺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对石油勘探生产的刚性要求。依托新疆油田公司水土保持管理的总控业务流程,结合工程管理全过程和风险全过程管理思想,基于J2EE架构,以企业“智能油田应用集成平台”为基础,研究开发了一套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含综合管理应用、业务管理应用和系统接口三个部分,实现了对水土保持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了水土保持与主体工程的协同性,对完成产能建设、地面工程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效率,实时全面反映施工期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方法]在大量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工作基础上,根据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监测最新规程,利用高空遥感和无人机影像技术。[结果]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构建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信息库、应用系统层、功能层、基础设施层等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针对6大业务系统分别进行了初步方案设计。[结论]该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合理,可以提高监测精度,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开展具体信息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思路与要求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是当前水利部着力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是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和相关制度,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强化行业管理,推动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工作目标任务的基本要求,从把握总体目标要求、管理部门和监测机构职责、中央和地方事权界定、强化成果应用、标准和制度完善、督查与考核等方面,阐明了需要把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对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数据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数据库的设计内容,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遥感监测项目涉及项目区DEM、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侵蚀等诸多因子的信息,累计达200GB,设计完成后的数据库可以满足对水土流失海量监测成果的数据进行科学系统和有效地管理,便于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的宏观决策和大、中尺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新世纪水土保持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国家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其目标是通过多种水土流失数据的集成与快速处理,为水土保持决策与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并促进水土保持信息的现代化。系统由数据管理,文档文献管理,决策支持,规划设计,动态监测信息处理,辅助决策,数据通讯等7个功能子系统组成。具有信息服务,水土保持辅助决策,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和水土保持信息公告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