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以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供试品种,用地力中上等的砂壤水稻田表土作基础床土进行双膜育秧试验,机插移栽人大田,观测秧苗的形态、相关形态生理指标和产量及穗、粒结构。结果表明:床土培肥量较大的处理田间发根力、苗干重等苗质指标显著或明显优于培肥量少的处理,且大田分蘖发生早,最高茎蘖数高,产量随床土培肥量的增加呈明显的提高趋势。据此提出了该品种机插中苗壮秧指标:苗高12cm,苗基粗度2.7mm,糖氮比1.0~2.0;各培肥量较大的处理秧苗地上部干重的峰值出现在播后20d、叶龄为3.8~4.1时,其后秧苗干重下降,苗质迅速变劣,而不培肥和培肥量小的处理秧苗地上部干重的峰值明显延迟,秧龄弹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江苏三地机插稻育秧床土的基础肥力及其培肥与秧苗素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择江苏中部地区3个县10个机插稻育秧点为试验点,研究床土培肥前后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秧苗质量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机插稻各育秧试点间床土培肥前后三要素速效养分含量差异大,养分过剩和不足的情况共存,表明床土培肥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机插稻中苗壮秧的苗高、发根力和糖氮比等指标,推定床土培肥的碱解氮指标为250-300 mg·kg-1。  相似文献   

3.
不同育秧基质对双季早晚稻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季早稻春光1号、中嘉早17和双季晚稻荣优225、合美占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基质对双季早晚稻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秧苗以M3(育秧肥)的叶龄和茎基宽较大,M1(水稻专用育秧基质)的百苗干重最轻,而晚稻秧苗以M3的叶龄和茎基宽略小,M1的百苗干重最重。早晚稻以M3的苗高较矮,M3的成穗率较高,M1的出苗率、弱苗率、生物产量和每穗粒数较高。早稻采用M1,晚稻采用M3的产量较高。在13.33 cm机插株距下,早稻产量以中嘉早17高于春光1号,晚稻荣优225高于合美占,且23.33 cm行距机插高于30.00 cm。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在天长市永丰镇桥湾社区对机插不同营养基质与育秧方式方法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设计试验安排在桥湾社区中心组潘桂林户,供试品种徽两优996。秧龄20d,按技术规程操作,提前准备育秧基质、过筛的合格的细土、营养土配制剂、N、P、K各15%的复合肥、塑料薄膜等各种育秧材料,配制营养土和培肥淤泥并育秧。育秧方式基本采取软盘育秧。处理1:采取营养土软盘育秧。育秧专用肥(育秧伴侣)600g  相似文献   

5.
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对机插水稻的育秧、移栽、肥料运筹等进行了精确定量栽培调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芽谷播量以150~180 g/盘(1 624 cm2)为最佳;②壮秧剂处理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均好于其他复合肥处理,苗床如用复合肥处理,则其用量以N-P2O5-K2O=10-10-5的复合肥150 g.m-2较好;双膜育秧的秧苗须在播后21 d内机插大田;③小棵密植(取秧面积1.26 cm2、株距11.7 cm、行距30 cm)有利于提高机插水稻的个体质量及群体水平;④大田施N量324 kg.hm-2、基蘖肥∶穗肥=6∶4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位面积总颖花量的显著提高是机插水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武香粳99-15为材料,初步研究机插水稻双膜育秧的播种密度、床土培肥及秧盘底孔密度对秧苗素质及栽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以900 g/m^2为宜,壮秧剂培肥效果优于复合肥培肥,密孔2.5 cm×3.5 cm优于稀孔3.5 cm×4 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育秧基质在机插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上农粳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育秧基质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形成要素的影响。[结果]1/2基质+1/2营养土处理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上与全营养土处理和全育秧基质处理相差不大,在实际产量上,呈现1/2基质+1/2营养土处理全育秧基质处理全营养土处理的趋势;秧苗期针对1/2基质+1/2营养土处理采取多效唑化控,可以显著控制该处理的植株高度,达到该地区毯状机插较为理想的栽插植株高度(17.7cm),同时还可以增加植株根系长度,提高植株栽插质量。全营养土处理在控制秧苗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上效果最佳。[结论]毯状机插双季晚稻育秧时,采取一半基质一半营养土制成混合育秧基质效果最优,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还可有效减少育秧成本,可作为当地双季晚稻毯状机插秧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超级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效果及产量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双季超级早稻上机插应用,探究机插效果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超级早籼稻中早39、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BT)和传统平盘(CK)培育秧苗,考察种子出苗、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及分布、机插效果、产量并比较差异。【结果】水稻钵形毯状秧盘与平盘育秧种子出苗率差异不显著;钵形毯状秧苗根系独立成钵状,56.03%的根系在底层钵碗内,上部根系比例43.97%,且白根多,根数比对照略少,但根长度、根表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有所增加,而对照秧苗的下部根系比例37.86%,上部根系比例高达62.14%;从机插效果看,中早39和中嘉早17钵形毯状秧苗的机插断根率比平盘毯状秧苗分别降低了25.06%和14.24%,相同播种量下,2年重复试验中早39钵形毯状秧苗机插的漏秧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3.89%和1.67%,中嘉早17下降了2.22%和1.66%,另外翻秧、漂秧、伤秧比例较对照也有所减少;钵形毯状秧苗机插14 d后的秧苗叶重、茎鞘重、根重、地上部总重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表明有利于促进秧苗早发生长;产量比较,中早39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比对照增产6.35%—7.66%,中嘉早17增产8.99%—10.87%,其中主要通过有效穗数增加实现增产,中早39和中嘉早17的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处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了2.14%—6.01%和4.76%—6.98%。【结论】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通过培育形成上毯下钵的钵形毯状秧苗,按钵取秧机插,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减少机插漏秧率及伤根,促进秧苗早发,提高有效穗数,实现机插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9.
聚-γ-谷氨酸及其增效肥在水稻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聚-γ-谷氨酸(γ-PGA)及其增效肥试验。结果表明,100mg/L和200mg/L的γ-PGA浸种和田间喷施,使扬两优6号和珍珠糯秧苗长势旺,白根数增加,分蘖数增多,有效穗数增加,200mg/L的γ-PGA浸种和田间喷施比100mg/L的γ-PGA处理的每公顷产量分别提高465kg和555kg,增6.9%和8.4%,且两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当使用600kg/hm2和480kg/hm2的γ-PGA增效复合肥时,杂交中稻Ⅱ优416的产量比使用同样重量的复合肥每公顷产量增加427.5~517.5kg,增幅为4.5%~5.3%,表现出节肥效果;在培两优3076上进行的增效尿素试验表明,秧苗栽移后5d每公顷施γ-PGA增效尿素90kg,剑叶露尖时每公顷施γ-PGA增效尿素45kg的产量最高,与对照呈显著差异;当基肥为480kg/hm2γ-PGA增效复合肥与γ-PGA增效尿素配合使用,其产量比基肥为600kg/hm2普通复合肥和普通尿素配合使用的对照要高,表现出明显的节肥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育秧环境与秧龄对杂交籼稻秧苗生长及机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育秧环境和秧龄对杂交籼稻秧苗生长及机插质量的影响,以F优49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通过田间苗床和温室大棚苗床温湿度和光照的比较,研究不同育秧环境20、30和40d的3个秧龄以营养土和恒奥达基质作为载体的杂交籼稻秧苗生长特性和机插质量。结果表明:温室大棚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昼夜变化趋势与田间苗床一致,且其昼夜变化滞后于田间苗床,是一个平均温度高于田间苗床且极寡照的育秧环境;温室大棚培育秧苗生长呈2段性,前段生长快,后段生长缓慢,机插漏秧率和浮秧率分别比田间秧苗低4.29和2.73个百分点,每穴苗数比田间秧苗高22.22%,总体机插质量较好;30d秧龄秧苗漏秧率最低、每穴苗数最高,适合机插,而40d秧龄秧苗漏秧率、伤秧率和浮秧率均最高,且穴苗数最低,机插质量差,但温室大棚能适当控制秧苗生长,更适合培育长秧龄秧苗,增加机插秧秧龄弹性;营养土培育秧苗机插质量较恒奥达基质好,恒奥达基质培育秧苗漏秧率和浮秧率均较高,但由于基质疏松,机插抓秧时不易造成伤秧,可以与温室大棚配套培育秧苗,降低温室大棚培育秧苗的伤秧率;秧苗形态和机插质量受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影响,其中叶面积、叶龄和干物质量受温度影响大,且积温与叶龄呈极显著正相关,机插浮秧率和每穴苗数受秧苗期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等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而漏秧率和伤秧率与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壮秧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中熟中粳水稻徐优403为材料,研究了壮秧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壮秧剂培肥浓度的增加,秧苗茎基粗增加,成苗数下降;叶龄、株高、根量、发根力、百苗干物重和秧苗充实度有先增后减趋势,均在培肥浓度为0.8%时最高;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壮秧剂培肥浓度的增加,有效穗数、高峰苗数、成穗率和产量也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培肥浓度为O.8%时最高;每穗颖花数呈下降趋势;而千粒重和结实率受培肥浓度影响程度较小.综合考虑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以壮秧剂浓度为0.8%培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双季机插晚稻适宜的播种量,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H优518和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量(22.5、37.5、52.5和60.0 kg/hm2)对机插晚稻秧秧苗素质、分蘖动态、生育期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量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生育期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素质、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有所缩短.水稻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明显.[结论]在该研究中,H优518和陆两优996作双季晚稻机插栽培时,播种量以5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包括种子处理、床土制备、秧床制作、精量均匀播种、秧苗管理、秧苗标准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验湖南省机械插秧的盘育秧秧盘肥的效果,用秧好秧盘肥、普通肥、不加肥3种育秧方式进行了育秧机插对比试验,利用育秧期间遇寒潮日平均温度4.3~8.1℃72 h的低温胁迫,对秧好秧盘肥育秧耐寒的田间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秧好秧盘肥育秧比普通施肥盘育秧和不加肥盘育秧的肥力水平高、养分齐全,秧苗抗逆性强,采用秧好秧盘肥育秧还可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CAT活性,提高秧苗素质,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并有增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床土的质量是培育健壮秧苗的基础.为探索机插秧床土培肥的几种肥土比例对机插育苗的秧育素质及分蘖力的影响,2004年种子站在上年试验的基础上再次与土肥站联合承担了省农机水利局下达的该组试验.  相似文献   

16.
研究机插水稻的育秧技术,结果表明:秧床地下盘根膜孔距控制在2.0 cm×2.0 cm,每125 kg床土施用1.00~1.25 kg壮秧营养剂,秧床落谷量3 750~4 500 kg/hm2,三叶期秧床施用多效唑1 050~1 200 g/hm2,可显著提高成秧率和秧苗素质,有利于培育健壮机插水稻秧苗。  相似文献   

17.
播种量对机插双季稻分蘖及成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机插双季稻育秧合理播种量,选择用双季早、晚稻共4个品种,各5个播种量处理,探讨育秧播种量对机插稻分蘖和成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和栽后分蘖、成穗均受到育秧播种量影响。秧苗干质量和假茎宽因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小。漏穴率随播种量增加而下降。增加播种量推迟秧苗主茎出叶1~2 d,推迟生育进程1~3 d。增加播种量,主茎第4~5叶以上叶和低位次叶的分蘖数减少,缺蘖位增加;常规稻品种的分蘖缺位多于杂交稻品种。低位叶一次分蘖成穗率随育秧播种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机插稻播种量对低位叶分蘖成穗率的影响大于高位叶,对早稻的影响大于晚稻,杂交稻品种高于常规稻品种。株两优819和盛泰优722以盘播种量75 g处理产量最高,中嘉早17和镇稻11以盘播种量105 g处理产量最高。综观不同播种量对双季机插稻秧苗素质、移栽质量、栽后分蘖成穗和产量形成等影响,育秧播种量杂交稻品种以盘播种量75 g左右、常规稻以盘播种量105 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机插水稻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的具体应用效果,以单季晚稻"甬优538"为试材,进行了叠盘暗出苗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插水稻应用叠盘暗出苗育秧与应用常规塑盘育秧相比,其成秧率较高,出苗更均匀,漏插率更低,种植后有效穗数更多,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绿福牌基质育秧机插秧早稻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出苗整齐,成秧率高,根系活力强,秧苗素质较好,适宜机插;基质育秧机插秧到大田后表现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抽穗整齐、穗大等优势,产量较营养土育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东北寒地水稻旱育取土难,破坏植被及耕层,水稻无土育苗基质是经过高温发酵处理代替育秧床土的一种新型的育秧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为明确利用禾靓基质所育东北寒地水稻秧苗素质以及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以中龙粳31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实施禾靓基质育秧、营养土育秧(CK)对比试验,测定育成秧苗素质、返青生长和产量等,试验结果表明该基质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早返青生长。相比较常规营养土育苗,该基质育秧机插水稻主要通过增加有每穗总粒数17.88%和千粒质量1.13%,提高产量(增产20 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