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2年秋雨較多,小麦播种稍迟,但出苗整齐,冬前生育良好。1963年2月底3月初稍有旱象,3月中旬普降透雨,自4月上旬起阴雨連綿,直到5月底才止。4月份阴雨多,基本有利于小麦拔节到抽穗阶段的生长发育,但5月份低温、阴雨、高湿天气,上旬对小麦开花受精不利,下旬对灌浆有很大影响,以至普遍減产。一、反常气候影响小麦的減产情况我所小麦种植面积二百四十四亩,根据  相似文献   

2.
1栽培模式小麦:10月下旬播种,每1郾5m宽为1个种植带,每带播1耧小麦,翌年5月底6月初收获。黄心菜:小麦播种后立即定植或直播于小麦带空地内,3月下旬收获完毕。西瓜:4月上旬定植于黄心菜后茬的小麦空地内,每个种植带1行,6月底7月初收获。棉花:4月下旬定植或4月上旬直播于西瓜行两  相似文献   

3.
<正>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为害时以口器刺破麦粒果皮吸食小麦浆液,造成小麦灌浆不充实,一般地块减产小麦30%~50%,重的减产90%以上,甚至绝产。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幼虫开始破茧上升到土表,4月下旬作长茧化蛹,4月底,5月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3月以来,国内小麦现货价格加速下跌。据监测,河南、河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小麦价格从3月初至今下跌了近100元/吨。5月底至6月初正是我国小麦开镰收割之际。各地小麦也在6月中旬集中上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韩一军认为,2014年小麦没有受大的  相似文献   

5.
沿海麦区,小麦全生育期内常年总积温在2 072.2℃,常年日照时数1 155.6h,常年降水量为334.3 mm;而扬花灌浆的5月降雨达77.6mm.特殊年份如2002年5月降雨量达117.1mm,2006年5月降雨量达185.0mm.小麦成熟期间阴雨天气,不利于小麦的灌浆,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笔者今年通过对小麦拔节、开花、麦粒形成缮期喷施美洲星液肥,探讨其对小麦穗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其在本地区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胡刚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36-12837,12908
[目的]研究温度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灌浆的影响,揭示灌浆期间温度条件对小麦灌浆的影响规律。[方法]分析了1981~1997年郑引一号冬小麦灌浆期间的平均温度、日最高气温以及气温日较差对小麦灌浆时间及灌浆速度的影响。[结果]小麦灌浆期间平均气温与灌浆时间呈抛物线关系,5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与灌浆速度呈线性正相关,而下旬平均温度与灌浆速度呈线性负相关,日最高气温过高对二者都不利。气温日较差与灌浆时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与灌浆速度呈"S"型曲线关系,气温日较差大,对二者均有提高作用。[结论]小麦灌浆期间日平均气温对灌浆时间、灌浆速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应及早采取措施,拓宽管理时间,稳定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7.
小麦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乡县小麦常年播种面积1.73万hm2左右,正常年份在2月底、3月初返青,3月中旬起身,3月底、4月初小麦开始拔节。科学进行春季麦田管理是小麦取得高产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小麦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灌浆期高温和干旱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盆栽和人工气候箱模拟条件下,研究了高温与干旱胁迫对两个不同筋力小麦品种豫麦34号(强筋)和豫麦50号(弱筋)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抑制了子粒灌浆速率,使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前,灌浆持续期缩短,导致子粒干物质积累量下降.不同时段高温胁迫对粒重的影响有差异,豫麦34号和豫麦50号分别以前期和中期受高温胁迫影响最大,后期相对小.豫麦34号以中期干旱胁迫粒重降幅最大,而豫麦50号在前期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后期干旱使两品种的粒重略有增加.高温和干旱对小麦子粒灌浆特性及粒重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水、温互作效应.研究还表明,渐增期平均灌浆速率的降低及快增期、缓增期持续时间的缩短是最终导致粒重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冯斌  王振武  张虎  姚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83-1083
小麦品质除受品种本身遗传基因决定外 ,还受各种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灌浆盛期 (花后 15~ 2 0天 )对强筋优质小麦叶面喷施N、P、K肥 ,有利于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小麦籽粒品质 ,从而提高强筋优质小麦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今年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部分地区气候反常,3—4月份气温低,5月中下旬阴雨。大风、病虫害大发生,影响了小麦灌浆和正常成熟,千粒重普遍下降5—10克,亩产减产50—100公斤,管理好的产量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增产。但多数地方反映今年小麦减产较重。其减产原因如下:一、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河北省冬春阴雨多、日照少,比常年少73—118个小时,温度低春性强的小麦受冻害较重,死苗严重,小麦起身期进入穗分化,长时间低温,影响小穗分化,4月拔节、抽穗期温度低,使抽穗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麦籽粒产量的形成,是灌浆期内同化产物在籽粒中积累的过程,既受自身的生物学规律支配,又受外界环境条件(气温、水分和营养等) 的影响.千粒重的波动是造成产量不稳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千粒重的波动与气象条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本文主要分析宿县地区主栽品种泰山1号、丰产3号和郑引1号籽粒发育各阶段灌浆速度与千粒重的关系及各阶段灌浆速度之间的关系,各阶段灌浆速度和气象要素的关系,千粒重和主要栽培措施的关系,目的是希望对小麦育种和栽培有所启示. 小麦籽粒发育分三个阶段: (1) 籽  相似文献   

12.
主要生态因素对小麦营养品质及烘烤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品质是一复杂的综合性状,既受遗传的控制,也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与籽粒灌浆期间的气象条件和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有关[1].一些研究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生态环境下,其品质有明显差异[2~5],反映出生态环境条件对小麦籽粒品质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1播期的选择 在冀中平原,利用大棚栽培可在3月底~4月初定植,6月初开始采收,7月份达采收高峰期,可连续采收到10月底.日光温室种植越冬黄瓜后,可以在5月上旬定植番茄,7月底~8月初采收.  相似文献   

14.
1特点4月份,早熟品种三月红荔枝上市,开市价格同比下降。2走势5月初,海南荔枝将率先大量上市,受2019年温度偏高影响,各地荔枝均有所减产,预计妃子笑首批上市价格与去年持平,上市高峰期价格或比去年增加0.5-0.6元/斤。两广荔枝于5月底上市。  相似文献   

15.
麦蚜是北京郊区小麦主要害虫之一,麦蚜有四种,但最主要的是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ea(F)),为害主要在穗期,从灌浆始期至末期(5月18—27日)约10天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灌浆前中期(5月21—23日)的蚜量与小麦千粒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从三块麦田百株蚜量与小麦千粒重的直线回归方程计算出百株千头小麦千粒重损失分别为3.6%、2.48%和3.81%,平均3.3%。以北京郊区亩产400斤计算,防治可挽回小麦损失11.8斤,因此我们认为以灌浆前中期百株千头蚜虫为防治指标是合适的通过1981—1982年麦蚜发生的系统调查资料计算初步提出监视和短期测报的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抽穗末期60头,盛花期250头,和扬花末灌浆初420头供参考及生产上进一步考验修正  相似文献   

16.
新疆小麦品质生态研究(上)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2001~2004年,在新疆不同生态麦区的25个试验点,选用强、中、弱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10个,通过同种异地种植和小区试验,研究新疆不同生态条件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生态条件较复杂,品质形成类型具有多样性.在环境条件中(含自然条件和人为栽培措施)籽粒品质形成主要受气候影响,尤其是在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的气候条件,是影响蛋白质数量和质量最主要因素.灌浆期平均温度在20~28℃,有利于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较有利于烘烤品质的形成.通过小麦品质指标对气候条件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新疆小麦品质主要受温度条件的影响.小麦品质指标降落数值、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形成时间均受灌浆期温度条件的影响,灌浆期温度决定小麦的最终品质,在一定温度范围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品质的提高.新疆地域广阔,绿洲只占新疆总面积的4.3;左右,点片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山地和荒漠之间,荒漠绿洲间间距较大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形成多种荒漠绿洲气候生态条件.环境与品种互作,是决定新疆强、中、弱筋类型的基础.新疆小麦以强筋、中筋型为主.石河子、奎屯、奇台和南疆多数地区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平均温度较高(20~28℃)适合种植强筋、中筋小麦.哈密等地区6月中旬~7月上旬,常出现>32℃的高温,籽粒蛋白质含量虽然较高,但蛋白质质量较差,粉质和拉伸特性不佳,烤烘品质变差.巴里坤、昭苏等温凉地区,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平均气温一般低于18℃,适合中、弱筋小麦生产,灌浆期间若降水过多容易出现穗上发芽,会严重降低小麦品质.新疆是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但温度差异较大,专用小麦生产应注意生态条件选择,品种及栽培措施应配套.新疆是灌溉农业,麦田肥水可控性强,工业污染少,病虫害轻,同时,麦收期间晴天较多,雨水少,除个别地区外小麦很少有霉烂和穗上发芽等现象,较适合中强筋小麦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7.
麦套棉移栽结合小麦灌浆水肥促双优双高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麦棉套作田,小麦灌浆期浇水和追肥结合棉花移栽的最佳时期,有利于实现小麦和棉花的双高产、双优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追肥、棉花移栽时期对小麦和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在4月28日-5月4日范围内最有利实现小麦和棉花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8.
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害怕高温干旱,不耐霜冻.中原地区露地常规栽培的芹菜一年种两茬,一茬在5月上旬育苗,8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上市;另一茬在8月下旬育苗,11月中旬定植,第二年4月底5月初上市.  相似文献   

19.
根据扶风县灌区近5a小麦生产情况调查分析,粒重在产量构成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粒重变化受灌浆期光热条件、土壤墒情、病情指数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光热条件起主导作用.生产上适时浇灌浆水、开展“一喷三防”是主攻粒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施混配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药隔分化期 (4月 2 6日 )、灌浆期 (5月 30日 )各喷施一次混配肥或两期都喷施 ,均能提高小麦产量 ,以灌浆期喷一次经济实惠。喷施混配肥可增强光合作用 ,防止叶片早衰 ,使茎秆坚韧 ,防止后期倒伏 ,对成穗率、千粒重有明显促进作用 ,试验增产 10 .6 1%~ 12 .4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