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分析农用电机烧损现象及研究现有保护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选频振荡电路通过仪表的表针摆动实现采样、控制、保护的新方法,并研制了保护元件与仪表一体的装置,实现了对运行设备既能监视又能起到保护作用的一体化装置。  相似文献   

2.
农业设施测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简要介绍了在农业设施中以新型单片机AT89S8252为核心的测控仪表的组成特点及其硬件与软件的优化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在农业设施群中,通过多机通信技术,用一台PC机集中数据采集、管理、控制各个设施中的测控仪表的主从多机工作模式,以及在这种工作模式中,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接口硬件设计、通信软件设计、PC机的界面设计特点及设计方法。这些设计使得该系统在农业设施中推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磷矿粉中有效磷的分析和检定,分为两部分来介绍:(1)有效磷的化学分析;(2)有效磷的物理检定。因为化学分析操作比较简单,应用一般的化学仪器和药品卽能进行测定,所以这里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以便于具有一般化验室设备的单位在工作中可以参考。物理的检定方法要应用贵重的仪器设备,而且技术较为复杂,因此只介绍一些典型的资料,简略说明其与磷矿粉中有效磷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DSSAT作物模型的统计和图形校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玉米, 大豆, 马铃薯和冬小麦试验为例, 详细讨论了DSSAT模型的统计校验和图形校验方法及其支持软件EasyGrapher的应用。结果指出: R2 不是理想的模型校验统计,因为它是测量线性回归y = + x + 的拟合度, 其随机误差建立在正态性、 相互独立和方差同质的假设之上。模型校验主要是检验残差di = yi-xi(y 为测量值, x为模拟值),不是估计回归系数、 。RMSE、 E、 EF 和 d 都是比较好的校验模型残差的统计量, 它们不需要遵循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统计量的物理意义明确, 大样本容量下统计校验更为可靠。图形校验是模型校验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当有测量数据时,时间序列和残差校验图形是两种最基本的图形校验方法; 没有测量数据, 模拟图形仍然能够检验模型输出之间或与时间的动态关系, 辨析模拟误差或者错误。应用EasyGrapher 软件可以快速进行DSSAT模型的图形校验和统计校验。  相似文献   

5.
OPUS(SmithandKnisel1985)是一种用以描述土壤内部和土壤表面水流和物质流的自然定位模型。本文主要是对该模型进行有效性论证。OPUS提出时曾以CREAMS2命名,但二者并不等同。这次研究中,从德国的一些流域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对入渗子模型、壤中流子模型和蒸发子模型进行了校验。但由于模拟手段较为欠缺,地表径流和地表侵蚀尚未能证实。基础校验表明模型各因素的作用方式与期望值相同,尽管如此,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校验。该模型提供了许多参数,以便能很好地用于生产实践。OPUS提供了一种经验方法,它可通过土壤基本性质如粘粒分布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推导出模拟壤中流、水分滞留曲线和导水率曲线所必须的参数。推导出的参数与实验室测得的数据进行了校验。此外,模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还在不同的实验点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6.
降雨侵蚀数学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雨滴击溅力和地表径流冲刷力超过土壤颗粒的内聚力时,便会发生降雨侵蚀。基于这个基本观点,本文通过一种理论的方法对降雨侵蚀过程进行了描述。击溅力和冲刷力可通过雨滴和径流产生的动量通量求得。为计算土壤可蚀性,引入一个临界动量通量,它取决于前期侵蚀量。该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校验,校验后的模型经计算机运行后,其结果与野外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研究磷素解吸动力学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利用装填水合三氧化二铁(作为无限吸附P源)的透析膜管。由于加入了微生物抑制剂(例如四氯化碳)以阻止膜的水解,该系统在很长的反应期内也相当稳定。在解吸期间,土壤溶液的pH值基本保持恒定。土壤悬液和磷源作用一段时间后,磷源可很容易地从土壤悬液中分离出来而土壤材料不损失。因而,该方法与氧化铁浸润滤纸磷提取法相比有很大的优点。该方法能保持溶液中恒定的低磷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含硫总量的新方法,与已报道扔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经济及污染少等特点。本文对测定原理,催化剂的制备,操作程序,气谱条件以及定性定量方法等均做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低温(<0℃)状态下尚无能同时对温度、压力、湿度进行标定的现成产品,基于双温双压原理该文研制了一套温、压检定系统,以实现对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同时进行温度和压力的标定;在给出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度系统和压力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bang-bang控制和改进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的复合控制方法,最后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系统的绝对压力为30~130 kPa,温度为-70~80℃时,温度测量绝对误差<0.02℃,压力测量绝对误差≤15 Pa,温度控制绝对误差<0.03℃,压力控制绝对误差≤18 Pa,温度和压力的目标确定度分别为0.06℃和10 Pa,结果表明该检定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强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可用于检定、地面仪器考核、探空仪器考核。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温、湿、压综合检定系统提供技术手段和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中的DEM精度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由像元坡度评价法和数值评价法组成的DEM精度评价新方法 ,介绍了它在两类DEM实验区应用的结果 ,显示了它在DEM精度评价中具有准确可靠、快速直观、评价客观、精度数值符合DEM实际的特点 ,并能醒目突显DEM的局部错误 ,使其能用DEM构建文件改正后建成较高精度的DEM。该评价新方法 ,已在江苏全省和密云水库流域DEM建成中得到充分应用和证明。  相似文献   

11.
Measuring color is important when assessing grain and grain products as this has a major influence on the end‐product quality. To objectively measure color, grain processors and plant breeding programs use colorimeters to measure L*a*b* values as defined by th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 (CIE). In addition to color, most laboratories undertake other tests, often utilizing NIR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technology.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laboratory efficiencies and remove double handling of samples by using one instrument, a visible‐NIR spectrophotometer (400–2,500 nm), to measure color and other quality traits such as protein.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wo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lor of flour, barley, and lentils with a visible‐NIR instrument. The first technique involved calibrating the visible‐NIR instrument with colorimeter values using calibration models. However, calibrations are product‐specific and require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specific equations for each product analyzed. For the second technique, we calculated the color values from the visible reflectance spectra using the standard practice (E308) based on the CIE system. Our study showed the most accurate, efficient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olor of products with a visible‐NIR instrument is to apply calculations using the standard practice based on the CIE system.  相似文献   

12.
植物叶面积无损测量方法及仪器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快速、无损、准确地测量植物叶面积,设计了一种利用多晶硅光电感应板与平板均匀发光光源照射系统构成的叶面积测量装置。通过试验,建立了植物叶片叶面积与光源光强、光源对叶片透射率、环境温度、光电感应板的光电感应电压值间的BP神经网络关系。结果表明:该仪器可测量不同形状、厚度、软硬程度、叶片大小的植物叶片面积,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决定系数R2为0.98,测量精度为94.8%,为叶片叶面积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相似文献   

13.
立体视觉技术在秧苗直立度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秧苗直立度是评价移栽机性能重要指标之一。采用计算机立体视觉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得到二值化的秧苗图像,在二维图像空间将秧苗角度信息简化为一条直线,然后利用在同一秧苗的两幅不同图像上简化的两条直线和两摄像机的参数矩阵,进行空间直线的三维重建,完成秧苗直立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人工测量方法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We present a review of four methods that are currently and formerly used to estimate random flux measurement uncertainties in eddy covariance instrument systems, examining their theoretical basis. In our review, we illustrate a few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explicit and implicit assumptions made. We then evaluate the practicality, ease of use, and relative performance for the methods reviewed. We also describe a new method of random flux uncertainty estimation that is designed to only be sensitive to random instrument noise, and compare its predictions with other methods on both real and synthetic data. We conclude that our new method is a good complement to the others examined. We also suggest that when our proposed technique is used with one or more of the other methods, new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about how contributions to the total uncertainty are distributed among their various causes.  相似文献   

15.
净辐射通量观测方法及观测精度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净辐射通量观测方法和观测精度的不确定性已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除了各种净辐射通量观测方法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外,还涉及太阳辐射表的标定方法(特别是长波辐射表的标定)、各种辐射表的技术指标及正确使用和维护等问题,通过在野外对国产全波段净辐射表(Netpyrradiometer下称净辐射表)和“四路法”(4-waycomponent system)2种常用的净辐射通量观测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净辐射通量观测精度随时间和天气状况变化有不确定性,温度变化和辐射表防风罩透过光谱的不一致性是导致辐射表测量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液压检测中流量测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国内外流量检测的现状,介绍了一种新颖、独特的流量测试装置,并对该电感插入式流量传感器的原理、电路、标定方法和YC-A型液压测试仪的流量测定电路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该文提出一种检测溢流阀内泄漏量的新方法。提出应用气动量仪检测溢流阀液体泄漏量的理论依据。通过试验证实这种检测方法对于改进溢流阀的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是一种准确、清晰的研究方法,对于溢流阀出厂试验时内泄漏量指标的在线测量是一种高效、省力、能耗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粒径制间土壤质地资料的转换问题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使用不同土壤类别的黄绵土、灰褐土机械组成资料 ,通过对比三次样条插值、二次样条插值、线性插值法插值结果 ,探讨了不同粒径制间土壤质地的数学转换方法 ,结果表明三次样条插值法是最优方法 ,其最小相对误差不到 0 6% ,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 3 5 % ,平均 2 48%。土壤质地转换数学方法的建立对于应用土壤普查资料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 ,诺谟图的验证推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水流泥沙含量的测量在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行研制的便携式水流泥沙含量测量仪测量了水流泥沙含量。结果表明,水流泥沙混合液质量与泥沙含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可采用荷重传感器测量水流泥沙含量;通过采用基于统计理论的数据融合法来处理测量结果,可大大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其测量精度为0.63%,重复性误差小于0.49%;该测量系统为水流泥沙含量的快速、准确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