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吹式杂交水稻精播排种器型孔型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杂交水稻软盘育秧和大田直播需要每穴2粒的精密排种器。气吹式排种器性能好,但每穴只能播1粒。对圆锥形、椭圆锥形、方锥体形3种型孔利用腊制模型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椭圆锥形型孔的排种均匀性优于其它2种,且当锥角为50°,喷嘴气流流量为10.40×10-4/s、型孔线速度为0.47m/s时,播种威优64稻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离石市吴城水库建于1972年~1978年,设计清水基流0.53m^3/s,水库建成后清水基流量逐年降低到目前的0.17m^3/s~0.2m^3/s,基流的减小严重影响着下游953.33hm^2农田的灌溉和地下水的补给。分析其基流减小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恢复措施,对提高水库供水量、增加灌溉效益和改善下游地下水补给。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平一  罗德富 《山地研究》1997,15(4):296-299
1950年地震造成的大规模雪崩,冰崩及崩塌,堵塞古乡沟中游沟道,在降雨,气温及冰雪融水作用一,1953年溃决成特大冰川泥石流,流量达2.86万m^3/s。随着流域内补给物质的转移,古乡沟泥石流的规模,容重,暴发频率可能会减弱。  相似文献   

4.
施氮对潮土土壤及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黄绍敏  宝德俊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4):228-229,241
采用3年田间小区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氮量对1m土体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汞施氮量小于225kg/hm^2时,1m土层中各测定时期硝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在11.4~41.3kg/hm^@之间,当施氮量增加到375kg/hm^2时,1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增加1.5~7.4掊;0~20cm、80~100cm土层硝态氮在每季施氮量大于225kg/hm^2时急剧啬地地下水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5.
1997年-1998年在山东省桓台县的试验表明,超过常用量50%(2.7kg/hm^2)的赛类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 ̄4d,在作物中为1 ̄2d,在收获期的土壤、玉米秆和籽粒中,残留量均小于0.01mg/kg或未检出。  相似文献   

6.
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潮土硝态氮的分布及合理施氮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中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时期潮土1m土层中硝态氮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年不施氮肥的土壤仍有6~16kg/hm^2的硝态氮,其中0-20cm支占20%~34%,80%~100cm土层占10%~18%;每季施氮量小于225kg/hm^2时,1m土层中各时期硝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在11.4~41.3kg/hm^2之间;当施氮量增加到375kg/hm^2时,1m土层的硝态氮  相似文献   

7.
分娩猪舍滴水降温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满足母猪和新生仔猪对环境温度要求的不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滴水降温系统。滴头和正压风道安装高度离饲养面1.2m,平面位置在猪栏头端,距栏0.3m,水滴以2L/h的速度滴到母猪的头颈部,同时正压风管将风送到猪头的周围。试验结果表明,当舍内温度为32.5℃时,母猪体温为39.9~40.2℃,滴水降温系统运行后,母猪体温可降低0.5℃,母猪头部的平均风速为0.6~0.8m/s。这种新型的局部降温系统不仅能同时给母猪和新生仔猪提供舒适的环境,而且比传统降温系统节约投资30%。  相似文献   

8.
低速风洞内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当风速为5.50m/s时,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的输出功率为100W,是直径相等的普通型风力发电机(风力机和发电机的总机械效率为0.332时)的输出功率的3.8倍;其输出功率相当于目前我国草原上使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6倍;并且该机组的起动风速比相同叶轮普通型风力发电机模型的起动风速低  相似文献   

9.
低速风洞内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当风速为5.50m/s时,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的输出功率为100W,是直径相等的普通型风力发电机(风力机和发电机的总机械效率为0.332时)的输出功率的3.8倍;其输出功率相当于目前我国草原上使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6倍;并且该机组的起动风速比相同叶轮普通型风力发电机模型的起动风速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东方红-75链轨拖拉机牵引由犁架、犁刀、犁锋和穿洞空心弹头组成的鼠道犁,在低这地和缓坡耕地上作业试验,结果表明,鼠道耕法可使深0.6m、顶宽0.9~1.0m的土体膨松,土壤容重较对照减少0.29~0.39g/cm3,并在底部形成直径11cm的鼠道,从而提高了土壤渗蓄水能力,减免了水土流失;在坡度小于1.5°的坡耕地顺坡耕作的鼠道,其排水量可达0.5~1.6L/s,使融雪季及雨季地表凹处积水现象基本消除;旱时蓄存在鼠道中的水分可供作物生育需要。试验区甜菜增产15.5%,大豆增产13.3%。按作业间距5m计,一套机具每台班可耕6.7~8.0hm2,费省效宏。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流动解析方法确定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解台泵站轴流泵模型的主要参数。试验研究表明:该模型过流量大,效率高,高效范围广,抗汽蚀性能好,在+4°角最优工况下的流量达0.415m/s,-2°角最优工况下的效率达86.31%,可以在解台泵站及具有类似参数的其它泵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无病毒苹果苗试管微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脱毒的优良苹果品种北海道9号、皇家嘎拉和长富2号进行了试管微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合于3个品种试管苗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5mg/L+蔗糖30g/L,增殖率为25~3,≥3cm的试管苗率约为50%。通用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0.5mg/L+IBA0.5mg/L+NAA0.15mg/L+蔗糖25g/L-肌醇,平均生根率保持在75%左右。生根试管苗采用“一步法移栽”,平均成活率在78%以上。  相似文献   

13.
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方略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3 万k m 2 ,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 亿t ,侵蚀严重的部位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2-0~3-0 万t/k m 2。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形态复杂,水力、重力、风力侵蚀均存在,沟壑产沙量占流域产沙量的50 % ~60 % 或更多。实施“坡沟兼治,综合治理”的方略,应坚定不移地抓好基本农田建设,有计划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主要水土流失地区,宜就地解决群众吃粮问题为好。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竹节形水平沟的断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陕西延安黄土高原为例,经分析得出:(1)黄土高原在实施竹节水平沟整地工程时,设计暴雨可采用10年一遇3h降水60mm的标准;(2)每个竹节的蓄水溶积不得小于2.5m*1.2m*0.35m。  相似文献   

15.
该文采用水平扩散池观测了水溶性盐阳离子在工程黄土中的扩散过程。结果表明:水溶性盐阳离子在土壤中的扩散性因离子种类而异,Ca^2+的扩散系数最高,Mg^2+,Na^+,K^+依次降低,其由两个模型测定的平均值分别为2.6928×10^-6,2.3127×10^-6,1.6730×10^-6,0.4504×10^0-6cm^2/s。在距源溶液较近时,土壤胶体交换性K^+,Na^+,Mg62+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关于月可能蒸散量ETi(mm)动力学模型的改进形式:ETi=22di(1.6+Ui^1/2)woi(1-hi)/Pi^1/2(273.2+ti)^1/4式中,i是月份的编号,Pi是月平均气压(mb),ti是月平均气温(℃)、di是月的天数,Ui是在10-12m高度处观测的月平均风速(m/s),woi是在温度为ti时的饱和水汽压(mmHg),而hi是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干燥度ki=ETi/r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在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观测资料,对5~7龄沙棘林地土壤水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为提高沙棘林地土壤水分利用率,改善其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 棘根系吸水范围可达2m土层以下,在0~2m土层内沙棘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点:随着土层深度的不断加深,土壤含水量呈减小的趋势,在30~50cm和80~100cm土层分别出现土壤分水强烈吸收层;(2)沙棘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  相似文献   

18.
侧向溢流堰控制泥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跨河床的砂防坝,势必存在限制鱼类活动的弊端。缝隙坝常因阻塞而失去作用。为此提出侧向溢流堰控制泥沙的设计方案。重点研究其分流作用、拦截泥沙作用。共设3个因素(堰长L、堰高D、堰宽B),10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比Q2/Q0。与高深比D/h没有相关关系。但在D/h相同条件下,随L的增加,Q2/Q0。有增加的趋势。而Q2/Q0与L/B回归方程为Q2/Q0=0.055L/B。排沙比V1/V0与Q1/Q0相关分析结果与D无关。从主槽排向侧槽的沙量取决于L。河床纵断变化为L越长,堰上跨越易冲刷,下游越易出现沉积。横断变化当D=0时,堰区及侧槽有泥沙沉积;当D=2cm时,在堰附近产生沉积。利用侧向溢流堰的分流作用,可以起到在主槽内控制泥沙作用。但在侧槽也存在泥沙沉积现象。因此,如何对堰长、堰高、及主、侧槽宽度进行设计,使泥沙只在主槽内沉积将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水稻田净全辐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水稻田与气象站的辐射观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水稻田净全辐射和太阳总辐射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的11:00~13:00,日出后和日落前1h左右通过0点;夜间总辐射为0W/M^2,净辐射一般变动在0~-100W/m^2之间。农田与气象站总辐射和净辐射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根据气象站总辐射、净全辐射观测数据与利用拟合方程估算不同水稻田的相应数值。水稻田与气象  相似文献   

20.
柑桔溃疡病(citrusbacterialcankerdisease,CBCD)是由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XCC)引发的。本研究检测了抗CBCD柑桔品种和对Xcc敏感品种叶细胞膜脂组分及含量。抗病品种及敏感品种之叶细胞膜脂种类相似,主要为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酰肌醇(PI),其中PC和PE占总量的75%以上,尤以PC居首。抗病品种PC、PE、PG、PI总含量(1.24~1.65mg/gFW)明显小于敏感品种(2.32~5.08mg/gFW);抗病品种磷脂分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与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和硬脂酸)的比率也小于敏感品种。抗CBCD品种和对XCC敏感品种的叶细胞膜都含有显量的游离甾醇(0.59~1.01mg/gFW)和痕量的甾醇酯。检出的游离甾醇主要有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羊毛甾醇,其中以β-谷甾醇含量最高,占总甾醇量的60%以上。抗病品种的游离β-谷甾醇比敏感品种高30%左右。各抗病品种叶细胞膜脂中的游离甾醇与总磷脂的比率(0.52~0.74)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种(0.12~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