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迷你甘薯因其外形小巧迷人,迎合了消费者的食用和购物心理,深受大众喜爱。其销售价格比普通甘薯高1~2倍,每千克产地价4~6元。为提高迷你甘薯的产量和商品率,栽培全程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以实现亩产2 000~2 500千克、商品薯率85%以上的目标。一、适地选择甘薯忌连作,若是连作每年产量会下降10%~15%、商品率降低10%以上、病虫草害增加,所以凡上年栽培过甘薯的土地不  相似文献   

2.
迷你甘薯是指单个薯块重量50~150g,薯形好,表皮色泽鲜亮、光滑。皮薄、粗纤维少。蒸煮后质地粉、糯、软,口感细腻。适口味甜,风味浓的鲜甘薯。迷你甘薯适合现代小家庭微波烘烤或蒸煮,粗细粮搭配食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一直供不应求。2007年我们进行了双季甘薯栽培试验,试验地为沙质红壤土,有机质0.35%,碱解氮18mg/kg,有效磷17mg/kg,  相似文献   

3.
鲜食紫甘薯渝紫26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紫263是西南大学选育的一个优质紫心食用甘薯新品种,薯块紫皮紫肉,食味甜、糯,粗纤维少,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渝紫263一般商品鲜薯产量18~22 t/hm2,单株平均结薯数5.8个,大于250 g的薯块占4.8%,50~250 g的中薯占64.3%,小于50 g的小薯占30.9%。薯块食味甜、糯,粗纤维少,是理想的迷你甘薯类型。目前在浙江作为主要的鲜食迷你紫甘薯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迷你甘薯新品种试种结果表明,金玉(原名浙1257)品质优,商品性好,熟期早,产量高,适宜在红黄壤丘陵地区推广种植;良缘(IAS)为红心软糯型甘薯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商品性表现较好,也可考虑作为搭配品种在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浙薯75甘薯作为早收栽培的生长动态,并为高效栽培提供依据,开展了早收栽培下浙薯75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5结薯比较早,单株结薯数多,前期薯块膨大较快,鲜薯蒸煮食用口感比较粉,可作为“迷你”甘薯早收栽培。  相似文献   

6.
<正>一、发生原因(一)品种甘薯品种不同,裂薯的发生情况不尽相同,大薯品种比中小薯品种更易发生裂薯,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裂薯产生的要多些。生产中的裂薯多数是大、中薯,小薯少有裂薯。无论什么品种,成熟后不及时采收,裂薯发生都会增多。迷你甘薯很少见到裂薯。(二)连作甘薯连作,产量逐年下降,病虫草害加重,裂薯增多。连作的甘薯地,裂薯发生率超过5%以上。(三)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杨安生 《种子科技》2012,30(2):35-36
甘薯小象虫又称甘薯蛀心虫和甘薯象甲,是我国南方各省(区)甘薯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甘薯害虫,也是国际和国内检疫性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涵江区各甘薯产区发生面积大,为害重,干旱年份黏质土壤发生尤重。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以甘薯为原料进行酿酒,以及开发发酵甘薯饮料、甘薯茎叶保健饮料、甘薯叶保健茶、甘薯全质液态制品和甘薯酸奶制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甘薯研究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阐述了甘薯品种、生产和加工方面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状况,指出提高甘薯育种的科研水平,加强甘薯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拓宽和深化以甘薯为原料的产品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甘薯产业的产业化水平,是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甘薯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如甘薯全粉、甘薯膳食纤维奶粉、脱水甘薯的产品特性及工艺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肥料运筹对砂姜黑土甘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氮肥氮肥易引起甘薯徒长而使产量下降,生产上农民一般采用较低施氮量确保甘薯稳产,但也影响了甘薯产量潜力的发挥。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量和钾肥品种运筹对砂姜黑土甘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甘薯高产创建提供施肥依据。试验表明:施肥促进甘薯地上部生长大于促进块根的生长,且施肥量越大,根冠比下降越多。全部用硫酸钾高量施肥1导致甘薯地上部徒长,与习惯施肥相比,甘薯减产3.7%;钾肥一半用氯化钾的高量施肥2处理能使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甘薯比习惯施肥增产6.2%,比高量施肥1增产10.4%,达显著差异水平。将习惯施肥氮肥用量124.5 kg/hm2提高到225 kg/hm2时,氯化钾是“忌氯”作物甘薯产量进一步提高关键,与单施硫酸钾相比,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显著提高了甘薯N、P、K养分利用效率。试验表明砂姜黑土区甘薯不施含氯钾肥的习惯施肥不利于甘薯的高产,甘薯钾肥品种运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甘薯又名红薯、番薯、地瓜、红苕、山芋等,我国甘薯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甘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块根除含有大量淀粉、糖、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元素。近年来,国际市场掀起了红薯热,美国、日本、韩国及我国,尤其是港澳地区人民对甘薯特别钟爱,甘薯被称之为“长寿食品”和“太空食品”。广西近年加大了对甘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力度,育成了一批甘薯新品种,甘薯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张磊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5):71-77
为了揭示甘薯光合光响应特性,并为其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准确求得光合主要参数,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方法分别对3种专用型甘薯(鲜食型甘薯、淀粉型甘薯和花青素型甘薯)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远大与实测值,光饱和点(Isat)小于实测值,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Pnmax大于实测值,Isat则远小于实测值,而指数函数模型拟合的Isat、Rd和光补偿点(Ic)均远小于实测值;只有经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所得的光合参数值最接近实测值,且能拟合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的光抑制部分。通过比较3种类型甘薯光合特性可知,鲜食型甘薯和淀粉型甘薯的Pnmax和Isat均高于花青素型甘薯,但各类型甘薯的Ic和Rd无明显差异。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所求得光合参数值最接近实测值,日后可运用该模型准确、高效地研究甘薯光合特性;鲜食型甘薯和淀粉型甘薯具有更大的光强适应范围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潜力。  相似文献   

14.
甘薯全粉是新兴的甘薯加工产品,它保留了甘薯原有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全部营养成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甘薯全粉适合在我国进行规模生产。分析了甘薯全粉的概念及特性,介绍了甘薯全粉的加工前景,研究了甘薯全粉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甘薯连作障碍,探究甘薯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甘薯连作、甘薯―花生轮作、甘薯―小麦轮作3个处理,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和Biology生态板方法,研究甘薯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碳源利用能力、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甘薯连作相比,甘薯―花生轮作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生物量,降低了真菌生物量及真菌与细菌比值,甘薯―小麦轮作降低了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生物量,提高了真菌与细菌比值;甘薯―花生轮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羧酸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胺类化合物的利用能力,甘薯―小麦轮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胺类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其中甘薯―花生轮作对羧酸类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甘薯―小麦轮作;甘薯―花生、甘薯―小麦轮作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Shannon index)、均匀度指数(Mclntoch index)和优势度指数(Simpson index),其中甘薯―花生轮作的均匀度指数高于甘薯―小麦轮作,而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显著降低;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碳源利用能力和多样性指数与不同土壤养分存在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关系。综上所述,甘薯与花生、小麦轮作能够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丰富,具有抗癌、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功能,在国内外均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明星食物"之一。随着对甘薯的深入研究和人们对甘薯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甘薯加工制品。对甘薯营养保健及我国甘薯食品的加工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甘薯富含丰富的糖、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甘薯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冷害而腐烂,导致其品质下降,影响贮藏和流通。本文介绍了甘薯在贮藏期间冷害发生的表现、冷害对甘薯生理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和酚类代谢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冷锻炼处理、乙烯处理和紫外辐照处理)对甘薯冷害的影响,以期为甘薯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甘薯复合病毒病(SPVD病毒病)是由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 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复合侵染造成的严重病毒病害。SPVD病毒对甘薯产量影响极大,一般可使甘薯减产50%~90%,严重的甚至绝收。今年我国甘薯复合病毒病危害较重,发展较快,且危害由点到面,有暴发的可能,严重威胁甘薯产业的发展。为减少甘薯病毒  相似文献   

19.
氯化钾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氯化钾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求其作用的最佳施用量。以4种甘薯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氯化钾用量对甘薯块根结薯数、单薯重、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钾显著提高4种甘薯的产量,最大增幅达到47.24%~116.36%;随着氯化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甘薯的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甘薯产量均与甘薯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呈显著正相关,即氯化钾对甘薯产量的提高是通过增加甘薯的结薯数和提高甘薯的单薯重来实现的,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适量氯化钾肥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当氯化钾含量超过562.5 kg/hm2时,品质指标的提高率有所降低。综合考虑产量、甘薯品质及经济效益因素,在大田条件下氯化钾的用量不宜超过375.0 kg/hm2。  相似文献   

20.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病毒的积累可使品种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降低,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据调查,病毒病在我国每年造成的鲜薯产量损失在200亿千克以上。此外,病毒病还导致甘薯商品率和出干率明显降低。鉴于国内外迄今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育脱毒甘薯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的唯一有效方法。为使这一技术尽快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完善甘薯繁种程序,加快脱毒甘薯的推广普及是关键所在。根据病毒发病情况和品种退化原因分析,脱毒甘薯的繁种程序应包括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