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为评价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提出了生态容量潜势和市场容量潜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作物-地区组合的、各指标阈值具有动态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阈值体系,构建了单生态经济指标适宜性指数及反映最小因子定律的综合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表现作物生产现状的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和地区综合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的计算方法。选取江苏12个典型县进行实例分析,得到77组作物-地区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和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经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可用于作物在各决策区间进行生产安排优先顺序的指导依据,评价方法可用于不同作物一地区组合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农作模式的重要性和效益特征以及进一步发展的社会需求和资源环境空间潜力等角度,提出了体现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特点的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方法,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对农作模式进一步发展承载潜力考虑的不足。选取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江苏省、安徽省作为评价区域,以冬闲(绿肥)—双季稻、油菜—单季稻、小麦—单季稻、瓜菜—单季稻、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棉花、周年(设施)蔬菜这8种农作模式作为评价对象,采用AHP分析法,进行了同一省份不同农作模式的综合优势度分析,得出了各个省份的优势农作模式,以期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政策支持重点、技术研发重点、结构调整重点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物-地理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400多种作物生态特性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10多个基本指标因子,建立起具有层次结构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单生态因子相对距离和综合生态相对距离计算方法.对11个地区、8种作物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建立的生态距离概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广适性,能够较准确和全面地反映作物对各地区的生态适宜性,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洪兵  李江风  吴姗姗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85-12687,12766
土地综合承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根据土地综合承栽力内涵,选取水土、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广西各地市土地综合承栽力评价值,并根据此评价值将广西划分为5种类型区,即高承载区、较高承载区、中等承载区、较低承栽区、低承栽区.在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性建议,为广西国土规划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生态安全的视角,评价了宜都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限制因子、生态弹性指数,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协调力等4个方面选择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系统。经评价得出:宜都市整体生态安全承载力较好,但乡镇之间差距大,大部分区域处于中等承载和较高承载,这些区域都有较高的潜力可挖掘;弱承载区域零星分布。总体来说,南部生态安全承载力优于北部,沿江地带承载力优于非沿江地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为河南省用地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等工作提供参考,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并分别采用2种模型对河南省2017年生态承载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河南省耕地生态生产性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但消费足迹低于生态承载力。经消费系数和用地结构调整系数修正后,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评价结果可明确区分生态足迹中的区域内部消费足迹与承担的外部区域消费足迹,对河南省生产承载状况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河南省土地综合生态承载力有盈余,但各地类间承载状态差异显著,其中耕地盈余最大,而化石能源用地存在较大赤字,河南省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降低能源消费和提升化石能源用地承载力。【结论】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可实现对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居民消费结构下区域生态承载状况的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可提出在有限用地规模前提下,提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模型和GIS的作物生产潜力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引入知识模型概念,通过光、温、水、土、施肥、灌溉、社会等因子的逐步衰减,建立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的知识模型。将知识模型与数据库有机结合,以Mapinfo5.5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MapBasic和VB程序设计语言,建立基于知识模型的作物生产潜力分析系统,实现作物生产潜力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决策。以江苏省作物生产系统为案例,应用本系统对江苏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区域优势进行实例评价,并与实际单产相比较,进行单产潜力、潜力系数和总产潜力的对比分析,确定作物生产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8.
如何科学评价目前中国粮食主产区高产农田的生态健康现状与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当务之急。目前关于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从土壤-作物-环境三大子系统综合考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没有比较完善的、为大家公认的关于农田生态健康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总体分析法,查阅统计了国内外关于农田生态健康评价研究的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为了使评价指标更加切合中国三大平原粮食主产区高产农田土壤、作物以及环境的健康问题,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最终初步确定了中国农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每个区域的评价体系都有22个指标,三大平原指标之间有所区别,充分体现了整体的一致性和区域的特殊性,使得指标体系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熵权法的兰州市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构建耕地整理潜力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兰州市耕地整理潜力进行了评价,旨在为兰州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及在实施土地整理中确定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奠定基础.评价结果表明:耕地整理潜力应通过人均新增粮食产量、人均新增耕地、新增粮食产量、新增耕地系数这4个指标来评价;在评价指标权重分布上,人均新增粮食产量>人均新增耕地>新增粮食产量>新增耕地系数,说明耕地整理的社会、经济效益要重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兰州市耕地整理潜力由大到小可分为4个等级,整理潜力最大的区域包括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整理潜力次之的区域为七里河区;安宁区已无整理潜力;从单项指标来看,榆中县新增耕地面积最多,皋兰县经济效益最大,而永登县的社会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的差异特性开展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是统筹土地利用,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化以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为了协调土地功能差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结合土地生态位概念,运用GIS中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从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发展适宜性、生态环境适宜性等3个方面,构建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生态位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栅格单元为评价单位,对冀东山地丘陵区卢龙县进行生态位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发展适宜性、生态环境适宜性区域差别明显。在生态位适宜性框架下,划分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4个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分区结果显示,卢龙县北部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中部以农业发展为主,南部依托现有城镇发展体系,注重内部挖潜,合理扩张产业园区。通过土地利用功能评价与调控研究为卢龙县土地资源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旅游规划的前提。为更好的保障以地质遗迹为基础的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适用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评价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类,11个亚类,31个指标,并划分为四个旅游资源等级。利用该体系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野三坡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野三坡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加上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开发潜力非常大,适宜扩大开发生态旅游、地质旅游。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野三坡地质公园开发的一些对策: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与周边景区合作开发区域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循臻  贾生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98-10100
根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运用AHP法,依据流域内各指标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等方面,对该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脆弱性G=3.12,水资源处于中等脆弱状态.其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分别为1.00、3.16、4.17,其中自然脆弱性对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脆弱性影响最大,符合流域水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功能、评价标准.系统地介绍了农业生态系统主要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项目申报、评价等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合理的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为准确地评价特定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和实施该地区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将集对分析理论引入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领域,利用四元联系数分析各评价指标之间的优劣关系,并通过各指标权重关系确定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所属等级,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模糊四元联系数模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基于模糊四元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对安徽省淮北市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淮北市当前水资源承载能力发展形势严峻,已趋近饱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总体状况会有所好转;所建立的评价方法计算过程合理可靠、简便快捷,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结论】基于模糊四元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能较好地描述复杂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优劣差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玉溪市的实际情况,选取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4个系统17个指标,构建了玉溪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区县为评价单元,应用综合指数法对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较大,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区域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对重庆市耕地整理潜力进行了定量化评价。重庆市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指标权重分布上,投入产出率>林地面积比重提高率>耕地产出提高率>增加耕地系数,耕地整理潜力由大到小可划分为4个等级,从潜力等级的分布来看,耕地整理潜力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三峡生态经济区,而耕地整理潜力次之的区域主要在渝西地区。就重庆市耕地整理潜力而言,渝西地区经济基础比较好,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投入产出率高,耕地整理投入优势显著,而三峡库区未来生态效益较高,耕地整理对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体现和落实社会公平正义.根据系统性、协同性、一致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从经济生活、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政治文明、生存环境等5个维度研究了社会公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研究了社会公平程度综合评价涉及的评价角度选择、指标权重设定、评价指数计算方法、评价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等,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旅游农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分析,从旅游资源竞争力、市场营销竞争力、生产技术竞争力、管理竞争力4个维度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旅游农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1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系数,运用物元可拓模型方法对广州蔬菜公园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验证了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广州蔬菜公园旅游资源竞争力与生产技术竞争力总体竞争力一般,但其旅游交通、生产能力具有竞争优势;市场营销竞争力与管理竞争力处于较差状态,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9.
袁子勇  贺中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16-3218
从水资源现状承载力的角度区分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选取人均年供水量、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农田灌溉年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均粮食年产量、年人均GDP、生态环境用水率、森林覆盖率、石漠化面积比重、污径比为评价指标,运用正交投影法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现状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各地区水资源现状承载力从大到小为贵阳市、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黔西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