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为探讨食源性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通过建立多重耐药型与药物敏感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羊肉中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在10,15,20,25,35,37℃不同贮藏温度下研究了多重耐药型与药物敏感型大肠杆菌的生长模型。采用修正的Logistic方程拟合大肠杆菌的一级生长模型,在一级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肠杆菌的二级平方根方程,分析了大肠杆菌的生长参数。  相似文献   

2.
热杀索丝菌在冷鲜猪肉馅中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快速预测冷鲜猪肉馅中腐败微生物的生长动态,评估冷鲜猪肉馅的预期货架期,以肥瘦肉比例为1∶9的冷鲜猪肉馅为试验材料,建立和验证0、5、10、15、20℃温度条件下热杀索丝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Gompertz模型拟合不同温度下热杀索丝菌的生长动态,构建其生长预测模型,该模型总的准确因子和偏差因子分别为0.979和1.025;利用平方根模型拟合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和迟滞期的线性关系,判定系数分别为0.903和0.821,经F统计量检验,表明方程显著。说明构建的生长预测一级和二级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0~20℃条件下热杀索丝菌在肥瘦肉比例为1∶9冷鲜猪肉馅基质上的生长动态。  相似文献   

3.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研究了两种碱性氨基酸复配结合对鲜切苹果的褐变控制技术。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确定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的最佳条件,初步探讨了其对鲜切苹果浆液 pH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赖氨酸+1.0%精氨酸,20 ℃下浸泡处理10 min。鲜切苹果经处理后在2~4 ℃的低温条件下贮藏,可保持初始感官品质达4 d;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可显著提高鲜切苹果浆液pH,且对于抑制PPO活性有很好的效果,进而显著抑制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棉花毛籽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近红外检测校正模型。【方法】检测样本的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根据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算法(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 sampling, SPXY)按照3∶1的比例将426个样本划分为包含320个样本的校正集和106个样本的预测集,结合多元散射校正和一阶导数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并采用线性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 PLS)、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3种方法对比分析建立棉花毛籽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近红外快速测定模型,以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剩余预测偏差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结果】SVM模型和PLS模型在校正集的拟合效果较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8,但对预测集的拟合决定系数不到0.8,说明模型均存在过拟合现象;而RF模型在校正集和预测集的拟合效果都非常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其中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预测均方根误差和剩余预测偏...  相似文献   

5.
鲜切莲藕微生物模型的建立及货架寿命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鲜切莲藕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细菌生长趋势和感官质量的变化,建立微生物生长模型,预测鲜切莲藕的货架寿命;将莲藕切片经保鲜处理、包装后,置4、8和20℃贮藏温度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鲜切莲藕中细菌总数,利用DPS软件,建立Gompertz模型;结果表明,试验中所建立的Gompertz模型能有效地拟合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莲藕中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建立的微生物模型能预测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贮藏时间内鲜切莲藕中的细菌总数,为快速、有效地评估鲜切莲藕的货架寿命和微生物安全性,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冷鲜五花肉中假单胞菌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冷鲜五花肉中假单胞菌的生长预测模型,采用选择性培养基CFC琼脂对假单胞菌进行平板计数。利用Gompertz模型拟合0℃、5℃、10℃、15℃和20℃下冷鲜五花肉中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得到假单胞菌生长预测一级模型;生长预测二级模型以平方根模型、Arrhenius模型拟合一级模型中所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一级模型中回归系数R2>0.99,准确因子(Af)、偏差因子(Bf)都接近1.0,延滞期(LPD)1.6996~0.1212,最大比生长速率(U)0.5782~3.3751。二级模型中平方根模型对延滞期和最大比生长速率回归系数R2为0.9825和0.934均略高于Arrhenius模型。可用平方根预测0~20℃范围内假单胞菌的变化情况,为冷鲜五花肉中腐败微生物的预测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生物性状与产量的关系问题,研究了在八大类函数关系下,按照拟合优度、误差均方根、误差平方和等指标,选取最优的生物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与大豆产量的函数关系为Fourier1,检验结果拟合优度、误差均方根和误差平方和分别为0.9228、6.836和93.45。叶面积指数与大豆产量的函数关系为Poly4,检验结果拟合优度、误差均方根和误差平方和分别为0.7362、71.87和319.2。试验结果表明当株高在46~50 cm范围内,产量关系先高后低,在大于51 cm范围,产量均很低。叶面积指数与大豆产量的关系成抛物线右侧状,随着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大豆产量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温度、压力和时间条件下,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处理对蛋清液中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并对DPCD处理蛋清液中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5 MPa,45℃下DPCD处理60 min,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分别降低了4.46和5.57个对数值,其中大肠杆菌对DPCD处理较沙门氏菌敏感。30 MPa,45℃,DPCD处理30 min,可以完全杀灭蛋清液中的大肠杆菌。线性模型能较好地拟合DPCD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其中30 MPa,45℃下D值最小为5.830。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滴灌甜菜叶片全氮含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明确甜菜叶片全氮含量与高光谱地面植被遥感的定量关系,建立干旱区甜菜叶片全氮含量精确估测模型,及时监测甜菜生长状况。本研究选取新疆滴灌甜菜(Beta356)为材料,利用ASD野外高光谱仪在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膨大期与糖分积累期采集各处理反射光谱,并同时测定全氮含量,分析原始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与全氮含量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建立光谱特征参数与敏感波段植被指数全氮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光谱特征参数Dr762幂函数下估算模型具有较好估算甜菜叶片全氮含量的能力,其决定系数R2=0.747,验证相对误差RE(%)为21.635,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为4.914;通过植被指数与叶片全氮含量建立多种函数估测模型,其中差值植被指数Dr762–Dr496下一元线性函数具有较好估算甜菜叶片全氮含量的能力,其决定系数R2=0.794,验证相对误差RE(%)为23.008,验证均方根误差为5.372。  相似文献   

10.
《棉花学报》2021,33(4)
【目的】脱叶率是评价机采棉脱叶催熟效果的重要依据。以无人机RGB图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从RGB图像中提取14种可见光植被指数,建立快速、准确监测棉花脱叶率的模型,为机采棉适时采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设置不同棉花品种,通过采集不同脱叶剂浓度及喷施时间处理下的棉花脱叶率数据,并利用无人机采集冠层RGB图像,提取可见光植被指数,分析其与棉花脱叶率的相关关系,进而采用一元线性回归(Simple linear regression,SLR)、多元线性回归(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构建棉花脱叶率监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不同处理下的棉花脱叶率有明显差异,脱叶率与不同可见光植被指数存在较好相关性,其中三角形绿度值(Triangular greenness index,TGI)与棉花脱叶率的相关性最高(r=0.81)。建模结果表明,SLR模型中,以TGI指数建模效果最好(决定系数0.66,均方根误差10.44%,相对均方根误差12.87%);MLR模型中,以过蓝指数(Excess blue index,ExB)、绿叶指数(Green leaf index,GLI)、TGI和过绿指数(Excess green index,ExG)4个植被指数组合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好,其决定系数为0.70,均方根误差为10.26%,相对均方根误差为12.65%。PLSR模型中,以ExB、GLI、TGI、ExG、综合植被指数2和综合植被指数1建立的模型精度更高,其决定系数为0.70,均方根误差为10.0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12.22%。外部验证表明,各模型实测值与预测值间有较好的拟合关系。【结论】以MLR和PLSR方法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拟合程度较好。从计算量及模型复杂程度角度考虑,通过MLR方法以ExB、GLI、TGI、ExG建立的棉花脱叶率监测模型,能够更好地监测棉花脱叶率。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刺槐细根生长的波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研究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根系的分布特征,完善细根生长模型。应用傅里叶级数拟合法研究了细根生长的波动性,修正细根垂直生长模型,建立了含波动项的细根生长模型。根据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细根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含波动项的细根生长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精度达到0.9585,提高了垂直生长模型的精度,能够更好地反映细根随土层深度垂直变化的生长状况,对研究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根系的生长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蝴蝶兰生长发育与环境积温之间的关系,运用纸片法、校正系数计算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蝴蝶兰叶面积计算公式进行优化,进而建立蝴蝶兰叶片生长速率曲线,并对曲线进行拟合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营养生长期间叶片总面积S 与积温T 呈二次函数关系,数学模型为S=0.043T2+21.36T+215.60。生长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蝴蝶兰叶片营养生长期内的生长动态变化。运用生长模型对蝴蝶兰叶片生长量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张磊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5):71-77
为了揭示甘薯光合光响应特性,并为其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准确求得光合主要参数,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方法分别对3种专用型甘薯(鲜食型甘薯、淀粉型甘薯和花青素型甘薯)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远大与实测值,光饱和点(Isat)小于实测值,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Pnmax大于实测值,Isat则远小于实测值,而指数函数模型拟合的Isat、Rd和光补偿点(Ic)均远小于实测值;只有经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所得的光合参数值最接近实测值,且能拟合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的光抑制部分。通过比较3种类型甘薯光合特性可知,鲜食型甘薯和淀粉型甘薯的Pnmax和Isat均高于花青素型甘薯,但各类型甘薯的Ic和Rd无明显差异。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所求得光合参数值最接近实测值,日后可运用该模型准确、高效地研究甘薯光合特性;鲜食型甘薯和淀粉型甘薯具有更大的光强适应范围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不同肉鸽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MMF(Morgan-Mercer-Flodin)和Weibull 五种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对0-4周龄的欧鸽(欧洲肉鸽)、白卡奴鸽和白羽王鸽体重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卡奴鸽和白羽王鸽两个肉鸽品种除了在4周龄时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周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低于欧鸽,整体生长发育变化呈现一致趋势。欧鸽绝对生长量均显著高于白卡奴鸽和白羽王鸽,相对生长率曲线基本上处于重叠状态。曲线拟合结果显示:五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肉鸽生长曲线,其拟合度都达到 0.9 以上,欧鸽和白羽王鸽的最优拟合曲线为Weibull,R2=1.000,而白卡奴鸽的最优拟合曲线为MMF,R2=0.999。有固定拐点的生长模型有一定的限制,有灵活拐点的生长模型有更好的适用性,同时四参数生长模型要好于三参数生长模型,推荐使用四参数有灵活拐点的生长模型来拟合肉鸽生长曲线。拐点数据显示第一周属于乳鸽生长关键期,因此该时期要加强种鸽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陕西苹果花期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增强陕西各苹果产区精确防御花期冻害的能力,有效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促进陕西苹果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统计分析原理,对陕西各苹果产区花期和花期前的各项气温因子进行详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陕西苹果花期前0~5℃的活动/有效积温与真实花期的相关性好于0~5℃天数与真实花期的相关性;0~5℃的活动/有效积温越靠近真实花期,其与真实花期的相关性越显著;从0℃至5℃各活动/有效积温与苹果花期的相关性呈增高趋势;各有效积温因子与苹果花期相关性好于活动积温因子与苹果花期的相关性。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分果区建立了陕西苹果的花期预测模型,并通过回代和预测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平均误差小于3天,预测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苹果花期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与温和热(15、30和55℃)对蛋清的协同杀菌效果,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PEF在15、30和55℃下对大肠杆菌的致死作用都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7),杀菌动力学常数K值在4.5-13.2×10-3 (1/μs)之间。杀菌动力学常数K是电场强度和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电场强度越大,其杀菌一级动力学常数越大,表明PEF与温和热的协同效应越强。本文还确定了PEF与温和热对蛋清液杀菌的工艺, PEF(35kV/cm,400μs)在55℃下能够显著增强对蛋清液中四种指示菌的杀菌效果。PEF(35kV/cm,400μs)在15℃下可使蛋清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下降3.2、3.6、3.4和2.8个对数值;当温度升至55℃,四种指示菌的致死率分别提高到5.4、5.8、6.5和4.3个对数值。  相似文献   

17.
苹果细菌性枯枝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是造成苹果树枝枯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为明确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杀菌药剂,采用生长量法测定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NaCl浓度和紫外线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平板抑菌法和离体枝条接种法比较13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和防病效果。结果表明,苹果细菌性枯枝病菌在所测定的培养基中最适合在NA+5%蔗糖培养基上生长,在以蔗糖为碳源和牛肉膏为氮源时生长量最大。菌体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27℃;适宜生长pH 7~9,最适pH 7.5。在0.5%NaCl浓度下菌体生长良好,1%以上则抑制生长。49℃下处理10 min及紫外线照射6 min,能彻底杀死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显示,3%噻霉酮ME、0.3%梧宁霉素AS、3%中生菌素WP、2%春雷霉素WP和30%王铜SC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EC50分别为6.43、16.36、22.57、35.31和36.65 mg/L。供试药剂的保护性防效以3%噻霉酮ME防效最优,可达82.66%;其次是2%春雷霉素AS和20%噻菌酮SC,防效分别可达77.14%和73.09%。  相似文献   

18.
ClO_2对鲜切莲藕微生物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鲜切莲藕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lO2在不同的处理时间下,对鲜切莲藕中微生物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ClO2的浓度越高,越能有效控制鲜切果蔬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增长速度,以减少其腐烂率。采用高浓度ClO2和适宜处理时间处理,可较好地保持鲜切莲藕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