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品种(系)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是河南省小麦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5年赤霉病大流行,1990年白粉病和条锈病大流行都造成了很大损失。小麦病害越来越成为小麦增产的严重障碍。选用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而抗病品种有计划的培育和合理利用则依赖于大规模准确的抗病性鉴定。为了筛选抗性稳定的多抗或单抗的抗源材料和了解河南省当前推广品种及后备品种的抗病性,我们于1986—1990年连续5年,对多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以抗白粉、条锈、叶锈和赤霉病为主的综合抗  相似文献   

2.
小麦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防治小麦锈病应以抗病育种为基础,但抗病品种抗病性丧失的新课题难以解决。为探讨小麦品种抗叶锈遗传基础和生理机制,1989年河北省科委支持河北农业大学进行了《小麦品利抗叶锈基因和组织化学定位》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经过10年科学探索,在研究方法、理论和效果上获重大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对大多数植物病害的防治来讲,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所以在病害综合防治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但对某些专性寄生菌引起的的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和稻瘟病等,某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后不久其抗性就会“丧失”,这实际是垂抗品种被相应的毒性小种定向选择的结果。品种抗病性表现的持久度主要决定于品种-小种  相似文献   

4.
番茄病害严重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主要包括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灰霉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番茄溃疡病等。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对候选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番茄抗病性鉴定方法及主要成果,为番茄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纹枯病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采取多肥、密植和推广矮秆良种等高产措施后、稻株生长茂密,田间郁闭,株间湿度大,促使病害发生严重.现已成为我省山区和高产地区的水稻增产障碍.现有防治内容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要提高栽培防病技术水平.增加农药品种和推广抗病品种,以控制病害,保证水稻丰收.本文是对纹枯病的防治示范、药效试验和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综合试验报告.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中籼稻品种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安徽省主栽水稻品种对水稻病害的抗病性差异,评价安徽省中籼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性,为水稻病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施用增效和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中籼稻13个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品种中,对条纹叶枯病均表现为高抗;对稻瘟病表现抗病的品种4个,中抗的品种7个,感病的品种 2个;对纹枯病表现中抗的品种8个,感病的品种 5个,没有抗病及以上抗性的品种;对稻曲病表现高抗的品种2个,表现抗病的品种10个,表现中抗的品种1个。对白叶枯病表现抗病的品种2个,感病的品种 11个。种植抗病品种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措施之一,对植物的抗病性进行鉴定在病害流行监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化学防治措施防治蔬菜病虫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防治 (一)抗病品种的利用 利用蔬菜品种的抗病性来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即利用蔬菜品种的抗病性来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一项技术。由于不需要另外投资,是最为经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灰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玉蜀黍尾孢菌(Gercosporazeae-maydis)引起的玉米灰斑病目前已经发展成一重要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各玉米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其抗病性主要受附加基因控制国内外都有一些抗病品种,但是多数品种感病。  相似文献   

9.
一、农业防治 (一)抗病品种的利用 利用蔬菜品种的抗病性来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即利用蔬菜品种的抗病性采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一项技术.由于不需要另外投资,是最为经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是目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我国几乎所有水稻栽培地区都有该病害的发生。目前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抗病品种选育、药剂防治和栽培管理。其中抗病品种多是基于”基因对基因”学说基础上的垂直抗性品种,容易丧失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冬小麦品种对病害的综合抗病性是育种的迫切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在北高加索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那里,小麦最重要的病害是锈病(叶锈、条锈和秆锈)和白粉病。叶锈病经常发生流行,因此,培育抗叶锈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抗叶锈育种比较复杂,因为叶锈菌夏孢子在那里能很好地越冬,在流行的年份能产生多少世代尚不明确。此外,在它的群体中经常发生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小麦抗锈基因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锈病最重要、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历史上曾获得很大的成功。由于对亲本的抗锈基因和病原物的毒性基因了解不够,常把相同的抗病基因引入不同的品种中,所育成的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导致小麦生产品种抗病基因遗传上的同质性。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大面积连续种植相同抗源的品种,对病原物群体形成强大的选择压力,当产生能克服小麦抗锈基因的毒性小种后,新小种便得以良好的哺育而迅速发展,引起生产品种丧失抗锈性,造成病害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持续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分析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小麦条病持续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小种变异及品种抗病性丧失。新的毒性小种条中30、31、32号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四川省绝大部分生产品种的抗性丧失,加之气候适宜及防治工作未跟上,造成小麦条锈病连续几年的大流行。为了控制条锈病的流行和危害,提出了淘汰感病品种,推广现有抗病品种,加快审定新的抗病品种及抓好条锈病综合防治工作等应急措施。为了长期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提出了提高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丰富度,抗病基因台理布局,利用慢锈品种和持久抗性品种等策略。同时在川西北的越夏茵源基地应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合理布局抗病品种,以阻断病菌的侵染循环,阻滞病原菌变异。经过不断努力,小麦条锈病可望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小麦锈病是小麦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河北省小麦的主要病害。解放后,在河北省虽然推广了一些抗病品种,但由于在大面积上栽培的碧蚂1号丧失了抗条锈性,锈病仍成为生产中的重大威胁。关于锈病发生的锈菌来源,陈善铭和季良等都认为秋季小麦幼苗上发生的条锈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是目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我国几乎所有水稻栽培地区都有该病害的发生.目前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抗病品种选育、药剂防治和栽培管理.其中抗病品种多是基于“基因对基因”学说基础上的垂直抗性品种,容易丧失抗病性.化学防治具有经济、高效、方便、迅速等优点,一直是稻瘟病综合治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病害大流行或品种抗病性丧失期间更是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防治手段.为寻求新的更高效的药剂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2010年对新引进农药富米乐进行了不同施药浓度的田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条锈病是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其流行常常造成显著的小麦减产,是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措施。但是品种抗病性"丧失"常常导致抗病品种成为感病品种,继而导致病害流行成灾。收集小麦种质资源,鉴定其抗病性,为抗病育种者提供新的抗病信息用于培育抗病育种,以应用于生产防治病害,具有实际的重要的生产意义。本文对小麦品种西农628和西抗A11分别进行了室内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和田间抗条锈病鉴定。苗期鉴定结果表明,西农628和西抗A11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23、CYR31、Su11-4和Su11-7表现抗病,对CYR32表现感病。田间鉴定结果表明,西农628和西抗A11对小麦条锈病均表现抗病。表明西农628和西抗A11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32有成株抗条锈性,对其余小种具有全生育期抗病性。同时,西农628和西抗A11兼抗白粉病与叶锈病,是良好的多抗性小麦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条锈病优势小种条中33(CYR33)对陕西关中地区小麦主要品种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并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抗病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了解陕西抗条锈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深入发掘优异的抗性基因资源及利用这些抗性基因,培育优良抗条锈新品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94个小麦品种中,对目前条锈病优势小种CYR33具有抗性的品种有24个,占25.5%。24个抗条锈小麦品种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平均值为0.590,其变辐为0.338~0.824。这些结果说明,陕西关中地区的小麦抗条锈病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目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我国几乎所有水稻栽培地区都有该病害的发生。目前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抗病品种选育、药剂防治和栽培管理。其中抗病品种多是基于"基因对基因"学说基础上的垂直抗性品种,容易丧失抗病性。化学防治具有经济、高效、方便、迅速等优点,一直是  相似文献   

19.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侵染引起的气传性叶部真菌病害,是影响中国小麦生产安全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增加抗病基因多元化并积极推广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中国小麦农家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抗条锈基因.对收集于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的684份农家品种采用田间成株期、温室内苗期抗性鉴定以及潜育期变温处理等方法进行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在684份农家品种中获得只包含主效抗病基因且对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反应型为中抗至免疫159份材料,其中117份为成株抗性材料,42份为全生育期抗性材料,所获得的抗性品种占所鉴定品种的23.8%.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是目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我国几乎所有水稻栽培地区都有该病害的发生。目前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抗病品种选育、药剂防治和栽培管理。其中抗病品种多是基于"基因对基因"学说基础上的垂直抗性品种,容易丧失抗病性。化学防治具有经济、高效、方便、迅速等优点,一直是稻瘟病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