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西澄碧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5年4月~2007年8月对广西澄碧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澄碧河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56种,隶属2纲4目15科,其中两栖纲2目5科20种,爬行纲2目10科36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92.9%;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滇桂山地丘陵省。并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采用野外与访问调查法,在该保护区选取10条代表性样线进行两栖爬行类专项调查。调查共记录两栖爬行动物3目21科66种,约占广东省两栖爬行类物种数的29%,其中两栖动物22种,隶属于1目7科;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2目14科。调查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蟒蛇(Python bivittatu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在新记录种方面,调查共发现15种两栖爬行类物种新纪录,其中两栖动物3种、爬行动物12种。实地调查发现,保护区内的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威胁。该文基于现实调查数据,对该保护区的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7年4月和10月,利用夹日法、样线法和访问记名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2次野外调查,共安置鼠夹1330夹日,走样线60条次。结合文献资料确认该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18种,隶属1目7科13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爬行动物13种,隶属1目6科11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兽类21种,隶属4目7科14属,其中有7种为古北界与东洋界共有物种,14种为东洋界物种,在动物地理区划上隶属于东洋界华南区。中国特有爬行动物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各1种)。针对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为丰富的动物资源,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于2005年7月2日—10日,2006年7月22日—29日,2007年4月9日—16日、6月2日—10日和8月24日—31日,主要采用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前后5次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67种。其中:两栖动物23种,隶属于2目8科,占湖南省已知两栖动物65种的35.38%;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3目9科,占湖南省已记录96种爬行动物的45.83%。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有51种为东洋界物种,16种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建议加强资源监测与保护管理,减少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5.
《热带林业》2021,49(3)
物种资源调查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但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编目工作滞后。为此,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在该保护区开展了两栖爬行类资源实地考察工作。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27种(1目7科),爬行动物65种(2目15科),对比2008年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数据,两栖类新增5种,爬行类新增20种。其中受胁物种达22种,包括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平胸龟(Cuora trifasciata)、乌龟(Mauremys reevesii)、蟒蛇(Python bivittatus)、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调查发现,该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仍面临诸多威胁。基于实地调查数据,结合保护区物种资源情况及保护管理现状,提出4点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年至2022年在广东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调查,确认保护区的爬行动物有2目18科42属58种,包括龟鳖目3科4属4种、有鳞目蜥蜴亚目4科12属18种、有鳞目蛇亚目11科26属36种,显示黑石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IUCN受胁物种7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受胁物种12种。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物种为绝对优势。其中,作为华南区代表成分的东洋型物种占53.4%;作为华中区代表成分的南中国型占44.8%。中国特有种5种,占比8.6%。保护区岛屿化趋势使区内多数爬行动物种群数量较小,生物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生态脆弱性,需加强保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作者于2018年对该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抚河源保护区现已记录爬行动物54种,隶属10科3目,占江西省总数的60%.抚河源自然保护区位于动物地理分布区中的东洋区偏北,爬行动物种类组成上呈现以东洋界为主,各区物种相互渗透,多样性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8月对湖南新宁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并结合以往的调查,已知该保护区有爬行动物36种,隶属于2目10科26属。区系特点为:①物种组成非常丰富;②有大量古北界成份,发现14种东洋界和古北界共有种;③东洋界华中区和华南区成份相当,少量西南区成份渗入;④区系组成较简单,以南中国型为主,有较多东洋型种类和少量的季风型种类渗入。本次调查发现湖南省蛇类一新纪录——花尾斜磷蛇(Pseudoxenodon stejnegeri)。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广东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湿地公园选取8条具代表性的样线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共3目21科74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7科21种,爬行动物2目14科53种;记录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发现湿地公园新记录种34个,其中两栖类12种,爬行类22种。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区系特点,两栖动物以华中—华南区共有种及东洋界广布种占优势,爬行类以东洋界为主体。当前湿地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仍面临一定盗猎压力及栖息地遭破坏威胁。基于专项调查数据,针对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提出加强自然栖息地保护及被破坏生境的恢复工作等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研究了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性和分布,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6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6科17属;区系为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两栖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提出了建议,以期使两栖爬行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 0 0年 5 6月对云南省思茅菜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 89种。其中 ,两栖类 39种 ,隶属于 2目 6科 18属 ;爬行类 5 0种 ,隶属于 3目17科 41属。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种类有 2种 ;Ⅱ级重点保护的种类有 5种 ;云南省省级保护动物 3种 ;列入云南省“三有”动物的 10种。结合调查结果 ,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提出了进行功能区划 ,分区管理 ,以及严格管理农药的使用等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水目山自然保护区及临近区域两栖爬行动物组成,于2019年6月对该区域开展了野外调查,基于GIS技术及相关调查数据分析该区域生境特征。结果显示,共调查到两栖爬行动物27种,其中两栖动物13种,隶属于2目6科10属,区系以西南区成分为主,外来种1种;爬行动物14种,隶属于2目5科11属,区系以西南区成分为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红瘰疣螈;云南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眼镜王蛇;首次在大理州境内记录到蓝尾蝾螈楚雄亚种;保护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优于临近区域,但被逐渐破碎化和孤岛化;建设用地及耕地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威胁较大。提出保护溪流、湖泊及其周围植被,建立科研监测体系和监测设施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广西花贡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7种,隶属11属5科1目;区系组成以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生态类型以陆栖静水型和流水型种类占优势。该保护区与同样地处桂西的澄碧河自然保护区、大王岭自然保护区、龙滩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较大,而与桂东北地区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和桂林漓江风景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4.
2004至2005年对田阳敢壮山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共有两栖爬行动物27种,其中两栖动物11种,隶属于5属4科1目,爬行动物16种,隶属于10属8科2目.区系特点为:物种组成较丰富;华中-华南区种类丰富;区系组成较简单,以东洋型和南中国型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低.提出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该地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利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同时加强对乌龟、中华鳖、眼镜蛇等的人工驯化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5月对广西古龙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对两栖动物的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两栖动物有23种,隶属15属6科1目。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889,均匀度指数为0.921;并提出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2012年6月,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共记录到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74种。其中,两栖类34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40种,隶属于3目13科。两栖爬行动物中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2种;Ⅱ级重点保护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5种;云南特有种8种;西双版纳特有种4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其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5.305 2和6.745 3。爬行类的DG-F高于两栖类,表明爬行类科属间多样性更高。据此,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保护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广东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了野生种子植物1021种(含亚种),隶属133科513属;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区系热带性质明显;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上,泛热带分布科占全部非世界分布科的57.58%,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在属的水平上,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共有344属,占全部非世界分布属的71.07%;中国特有属7属(占1.45%);该保护区与广东省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自然保护区、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和新丰县鲁古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互为近缘区系,其中与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