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制定优质肉鸭最优饲养技术方案,提高优质肉鸭饲养的经济效益和品质,本研究选择900只1日龄优质肉鸭(益客集团E品系),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采用地面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在70日龄进行屠宰性能和肌肉主要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网上平养肉鸭的屠体重较其他2种饲养方式有显著提升(P<0.05);网上平养的全净膛重与半净膛重、头脚重、胸肌重与笼养无显著差异,但其半净膛重、头脚重、胸肌重、腹脂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网上平养的腿肌重与其他2种饲养方式无显著性差异;网上平养肉鸭的胸肌中蛋白质含量较其他2种方式显著提升(P<0.05),在腿肌蛋白质含量上三者差异不显著;网上平养肉鸭的腿肌脂肪含量高于地面平养(P<0.05),而3种饲养方式的胸肌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胶原及水分含量与笼养相比在胸腿肌中差异不显著。可见,优质肉鸭采用网上平养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罗斯308商品肉鸡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腿部健康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公母1:1混合雏240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立体笼养、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3个处理,每个处理24个重复,立体笼养每个重复30只,网上平养每个重复36只,地面平养每个重复34只,每种饲养模式的饲养密度均为12.5只/m2。试验期36 d。结果显示:(1)不同饲养模式对肉鸡全净膛率、胸肌率、翅重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等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影响,但地面平养组胸肌率有升高的趋势(P=0.06)。(2)不同饲养模式对肉鸡胫骨长度、胫骨钙含量、胫骨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立体笼养组与网上平养组间肉鸡胫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胫骨磷含量。(3)不同饲养模式对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饲养模式间为地面平养组>网上平养组>立体笼养组(P<0.05)。(4)地面平养组、立体笼养组和网上平养组间肉鸡脚垫评分与步态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立体笼养会降低鸡群的行走能力,地面平养易引起脚垫损伤。综上,本试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邮鸭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两种饲养方式的对比试验,对150日龄高邮鸭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腿肌重等屠宰性状进行测定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模式对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率)、全净膛重(率)和腿肌重(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地面平养屠宰率、胸肌重(率)显著高于网上平养。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种养殖模式对骨架因子影响差异不显著,地面平养的胸肌因子结果好于网上平养。研究表明,两种养殖模式对个体的整体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肌肉占比较重的胸肌有一定影响,所以会一定程度影响产肉量。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6):51-53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浙东白鹅周体重、料重比、常规养分消化率、屠宰肉质性状和养殖成本的影响,选取1日龄浙东白鹅120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传统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2种模式饲养至10周龄。结果表明:网上平养模式下肉鹅各检测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比其生产成本和养殖密度,网上平养模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饲养方式对南川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8日龄、体重大小基本一致的南川鸡2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只,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采用笼养与地面平养方式进行饲养,饲养至80日龄时进行屠宰性能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地面平养南川鸡80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笼养(P0.05),料重比显著高于笼养(P0.05);笼养南川鸡80日龄的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瘦肉率均高于地面平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重、脾脏重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南川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消耗有显著影响,对屠宰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7日龄的Ross 308白羽肉鸡504只,3种饲养方式分别为地面厚垫料平养、笼养和网上平养,2个饲养密度分别为12(正常密度)和16只/m2(高密度),共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显示:1)饲养方式极显著影响7~28日龄和29~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 P<0.001)。7~28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为垫料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平均日增重为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笼养,料重比为网上平养<垫料平养<笼养。29~42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垫料平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平均日增重笼养显著高于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 P<0.05),料重比笼养<网上平养<垫料平养。在7~28日龄,高饲养密度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在29~42日龄,高饲养密度则有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且垫料平养的高饲养密度肉鸡的腿肌pH1最低。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都会影响肉鸡生长性能,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但在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中提高饲养密度会对腿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饲养方式对四川白鹅生产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地面平养与网上平养四川白鹅生产及屠宰性能进行比较,旨在探索其差异,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及分组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00只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2组(公母各半),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进行70 d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养方式和低营养水平对5~8周龄肉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饲养方式采用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能量和粗蛋白质设置3个水平(A组:9.50 MJ/kg和13.00%,B组:10.00 MJ/kg和14.00%,C组:10.50 MJ/kg和15.00%)。将360只28日龄、初始体重为(1 226.89±13.23)g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肉鹅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但网上平养肉鹅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地面平养(P0.05),低营养水平及饲养方式与低营养水平的互作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B组的平均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小;网上平养血清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地面平养(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P0.01),B组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饲养方式与低营养水平的互作对血清葡萄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网上平养更有利于肉鹅的生长,5~8周龄肉鹅饲粮适宜能量水平为9.50~10.00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3.00%~14.00%。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3种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肉质性状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367.66±1.12)g]、健康的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480只,随机分为3个试验处理:网上平养、室内地面平养及半舍饲(即连接有户外运动场的室内地面平养),后两者以稻草作为垫料.每个处理设4栏,每栏为1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试验至49日龄结束.结果表明:1)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在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半舍饲肉鸡死亡率和料重比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网上平养肉鸡(P<0.05);2)半舍饲肉鸡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处理的肉鸡(P<0.05),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肉鸡(P<0.05),胸肌肌纤维直径在3种饲养方式的肉鸡中最大,其次为室内地面平养肉鸡、网上平养肉鸡(P<0.05),肌纤维密度则与此相反(P<0.01);3种饲养方式对肉鸡胸肌pH、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及肌苷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以上结果可知,在3种饲养方式中.半舍饲肉鸡生产性能较低,同时腹脂率减少,胸肌肌纤维较粗,肉质较坚韧.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探讨了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两种不同饲养方式对艾维茵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死淘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4~6周龄段各周,网上平养比地面平养体增重分别提高16.32%、12.92%、1.05%,差异显著(P≤0.05);整个饲养周期全程饲料转化率网上平养较地面平养显著降低3.57%(P≤0.05);屠宰性能除半净膛率外,其他各项指标虽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死亡率除第3周外,饲养全程各周龄网上平养相对于地面平养显著均低,差异极其显著(P≤0.01);经济效益分析,网上平养比地面平养每只鸡净赢利增0.28元。结论,艾维茵肉鸡网上平养显著优于地面平养。  相似文献   

11.
选用60日龄杜洛克、长白仔猪,Ⅰ组为试验组,Ⅱ组为对照组。对照组饲养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的丰本生力酵素。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其增长幅度杜洛克为13.1%,长白猪为8.12%。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但瘦肉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3.1%。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杜洛克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4.8%,长白猪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5.3%。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鲜啤酒糟对西门塔尔种母牛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泌乳正常的西门塔尔母牛30头,依据胎次、产奶量、产奶天数分为3组,每组10头.试验A组在基础日粮中加喂鲜啤酒糟10 kg/头·日;试验B组在基础日粮中增加配合精料1.5 kg/头·日;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试验A、B组头日均增奶3.11 ...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流加培养基中不同营养成分、初始接种密度、流加起始时间对BHK-21悬浮细胞流加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加浓缩包中的氨基酸对促进细胞生长有明显影响,而无血清培养基添加成分不仅促进细胞生长,且对细胞活力的维持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初始接种密度为3×105~6×105 m/L,培养至48 h开始流加一定量的浓缩液,流加培养效果较好。另外,在已优化的条件下进行流加培养,未出现细胞大量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解决野桑蚕作为试验昆虫在室内饲养难的问题,以江苏启东野桑蚕为材料,用家蚕低成本饲料进行了饲育研究。在催青期温度25℃、饲育温度27~25℃以及光照条件1~2龄12 L 12 D、3~5龄15 L 9 D的条件下,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的2龄起蚕率为31.3%,幼虫期20~48 d,雌、雄蛹体质量分别为0.45、0.25 g,蛹期17~23 d,雌蛾平均产卵266粒,产滞育卵的母蛾占45.0%。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能够使野桑蚕顺利完成世代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障麝在春、夏、秋季节采食不酸败,冬季不冻结的精饲料问题,需开发麝适口性强而质优的颗粒饲料。选择在同等养殖条件下体况正常的雄性林麝28头(3-1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投喂颗粒饲料)与对照组(投食原有饲料)两组,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林麝对颗粒饲料一般在13 d内就能适应,且随颗粒饲料品种的适口性好坏而有所变化。试验期内,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林麝体重、产香麝平均产香量和麝产香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麝发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全混合日粮的概念,指出了使用全混合日粮的必要性;并对全混合日粮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提出全混合日粮是奶牛集约化养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粗放饲养条件下,将20头供试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每10d为一个试验期,试验进行了3期。在试验期内其结果为:试验组肉牛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高14.3%、10.7%和10.7%,有极显著差异。从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肉牛头日增重1435g,纯收入3.83元,对照组头日均增重1285g,纯收入3.12元,试验组高出对照组0.71元。试验表明,按规定数量加入“肉牛育肥散”于精料中,可使肉牛增重加快,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增重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春繁期为了蜜蜂发展壮大,需要给蜜蜂饲喂一定数量的花粉,而在外界自然花粉不足时,就需人工饲喂天然花粉或花粉代用品。为了检测花粉代用品在西北地区蜂场中的使用效果,以西方蜜蜂为试验材料,通过饲喂花粉代用品和天然蜂花粉,检测其对西方蜜蜂蜂群群势、封盖子数及蜜蜂幼虫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花粉代用品,可在外界天然花粉不足时替代天然花粉饲喂蜜蜂。  相似文献   

19.
选用 4头体况良好、年龄 1.5岁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牛 (夏洛来×本地黄牛 )进行试验 ,研究其能量需要。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 ,根据预期日增重 (0、0 .4、0 .8、1.2kg/d)配合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 ,肉牛日增重 (Y ,kg/d)与综合净能采食量 (X ,MJ/kgW0 .75/d)呈显著的线性相关 :Y =3.6 8X - 1.30 ,r=0 .95 ,P <0 .0 5。肉牛肥育期用于维持的综合净能需要量为 0 .35 4MJ/kgW0 .75/d ,每增重 1kg ,增加的总的综合净能需要量为 2 2 .5 2MJ。肉牛肥育期综合净能需要量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 :(1)NEmf=(0 .2 72ΔW +0 .35 4 )W0 .75,式中NEmf单位为MJ/d ;ΔW为日增重 ,kg/d。(2 )NEmf=0 .35 4W0 .75+2 2 .5 2ΔW ,式中NEmf单位办MJ/d ;ΔW为日增重 ,kg/d。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选用14头年龄、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基本一致的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奶牛日粮用未经包被处理的大豆磷脂替代玉米(占日粮2%),预饲10天后,测定此后48天内每天每头的产奶量,并定期检测乳脂率,乳蛋白。结果发现: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增加0.9kg/天.头,乳脂率及乳蛋白上下变化不大,统计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