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法,对毒害艾美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的哈德尔腺、盲肠扁桃体中IgA、IgM、IgG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雏鸡初次感染E.necatrix后7~21 d,上述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3种抗体生成细胞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感染E.necatrix的对照雏鸡,表明雏鸡初次感染E.necatrix后,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2.
对 SPF雏鸡人工感染 REV后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哈德氏腺的 Ig A、Ig G和 Ig M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 ,REV感染 SPF雏鸡后 7~ 4 9天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呼吸道相关局部免疫组织哈德氏腺的 Ig A、Ig G和 Ig M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未感染对照雏鸡。表明雏鸡感染 REV后消化道局部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呼吸道相关免疫组织哈德氏腺体液免疫机能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一日龄雏鸡感染传染性发法氏囊病病毒(IBDV)后,免疫器官组织(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丕氏斑、十二指肠粘膜固有层及支气官粘膜固有层淋巴组织、哈德尔腺)和局部组织中浆细胞、酯酶阳性T细胞(TANAE)和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表明一日龄感染IBDV雏鸡、其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呈现抑制。  相似文献   

4.
以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组织石蜡切片及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通过对雏鸡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中IgA、IgM、IgG生成细胞数量动态变化的检测,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强度高压静电场照射对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主要黏膜免疫组织的IgA、IgM、IgG生成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5 kV和10 kV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后,其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中上述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雏鸡,且10 kV效果较5 kV更加明显,而20 kV高压静电场照射雏鸡后,其上述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被检指标均低于对照雏鸡。表明5 kV和10 kV高压静电场可提高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组织的体液免疫功能,而20 kV高压静电场对雏鸡局部黏膜的体液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项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高压静电场在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抗病毒基因Mx在其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变化,试验以IBDV感染3天(22日龄)的SPF蛋鸡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IBDV感染组雏鸡与对照组雏鸡法氏囊、盲肠扁桃体、脾脏、胸腺、肝脏、腺胃、十二指肠、卵巢等组织中Mx mRNA和IBDV V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IBDV感染雏鸡3 d后,Mx mRNA在盲肠扁桃体中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次为法氏囊和肝脏;卵巢表达量最低(P0.05)。IBDV感染组雏鸡各组织Mx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BDV感染雏鸡3 d后,IBDV VP2 mRNA在法氏囊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脾脏次之,其他被检组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雏鸡感染IBDV 3 d后,IBDV载量在免疫器官较非免疫器官高;抗病毒基因Mx转录表达水平相对都比较高,其转录表达水平与器官的病毒载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雏鸡1日龄感染鸡贫血病毒(CAV),8日龄接种Lasota疫苗,以未感染免疫雏鸡为对照,于免疫后7、14、28d检测其哈德尔腺和盲肠扁桃体T细胞及IgG^ 、IgM^ 、Ig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G、IgM、IgA含量以及泪液、胆汁HI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感染CAV雏鸡接种ND疫苗免疫后哈德尔腺、盲肠扁桃体的T细胞和IgG^ 、IgM^ 、Ig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以及泪液、胆汁HI抗体滴度,均较未感染免疫雏鸡明显减少。表明眼部、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粘膜免疫防御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7.
以艾维因肉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IL-2 mRNA表达的检测,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益生菌及其联合新城疫(ND)疫苗免疫雏鸡后,其十二指肠、回肠、哈德尔氏腺和盲肠扁桃体IL-2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应用益生菌后,其上述局部黏膜免疫组织IL-2 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雏鸡,并于47 d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上述被检组织的IL-2 mRNA表达虽然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益生菌不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与疫苗联合应用后,能够提高疫苗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对SPF雏鸡人工感染REV后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哈德氏腺的IgA、IgG和IgM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REV感染SPF雏鸡后7~49天消化道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呼吸道相关局部免疫组织哈德氏腺的IgA、IgG和IgM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未感染对照雏鸡。表明雏鸡感染REV后消化道局部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呼吸道相关免疫组织哈德氏腺体液免疫机能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1日龄肉用雏鸡,在感染后5、25、45d采取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用彩色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查免疫器官组织中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MDV感染雏鸡的法氏囊、脾脏和哈德尔腺中以IgG抗体生成细胞居多,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均较正常对照鸡显著减少;盲肠扁桃体中以IgA抗体生成细胞居多,IgA、IgG和IgM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鸡。由此表明,MDV感染鸡全身免疫器官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粘膜体液免疫机能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0.
无IBDV母源抗体的1日龄健康滨白公雏接种IBDV后,于不同时期检查其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及哈德尔腺中IgG、IgM和IgA生成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1日龄IBDV感染鸡全身及局部免疫器官组织中三种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鸡,呈现体液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1.
对1日龄感染和未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雏鸡接种小鼠红细胞后,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胸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以及消化道和呼吸道相关的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中浆细胞、ANAE^+T细胞、淋巴细胞数的变化及其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后,其免疫器官组织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组织匀浆涂片及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检测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初次、二次感染雏鸡局部黏膜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氏腺的T细胞百分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毒害艾美耳球虫一次感染雏鸡后,其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氏腺的T淋巴细胞百分含量在一定时期内较对照雏鸡明显增加;毒害艾美耳球虫二次大剂量攻击性感染雏鸡后的初期,上述指标呈现一过性下降,随即开始回升,14 d较对照和一次感染雏鸡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鸡贫血病雏鸡ND免疫后局部免疫组织抗体生成细胞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感染鸡贫血病毒(CAV)雏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及其强毒攻击后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的IgA、IgG和IgM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CAV感染雏鸡ND免疫后7、14、28d及新城疫强毒(vNDV)攻击后,上述免疫组织的三种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地低于未感染CAV的ND免疫对照雏鸡。其中盲肠扁桃体弥散区的IgA减少最为明显。表明CAV感染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免疫组织对新城疫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降低。新城疫强毒攻击后CAV感染ND免疫雏鸡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低于未感染CAV的免疫对照雏鸡。  相似文献   

14.
100只艾维因雏鸡随机分成益生素组、新城疫(ND)疫苗免疫组、益生素ND疫苗组和对照组,采用组织石蜡切片及酸性a-醋酸萘酯酶(acid nonspecifica-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染色法分别测定ND疫苗首次免疫后第0、7、14、28天和第42天各组雏鸡盲肠扁桃体、哈德尔氏腺、十二指肠和回肠派伊尔结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益生素ND疫苗免疫雏鸡,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上述免疫组织T淋巴细胞数量于ND疫苗免疫后14d明显高于未免疫的对照雏鸡和益生素雏鸡;益生素ND疫苗免疫雏鸡又不同程度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益生素单独应用雏鸡上述被检指标高于对照雏鸡.表明益生素可增强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组织的细胞免疫及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用商品益生素和自制益生素分别灌服1日龄雏鸡3天,灌服后1、4、7、10、18 d采用组织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盲肠扁桃体、派伊尔结、哈德尔腺IgA、IgM、IgG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服用益生素雏鸡其上述三种粘膜组织的IgA、IgM、IgG生成细胞数量主要在4~7 d明显高于对照组雏鸡.表明益生素能够提高雏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粘膜免疫组织的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商品益生素提高的更多一些.商品益生素组与自制益生素组的差异,可能与所含菌种和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6.
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法,研究IBD疫苗免疫SPF雏鸡后,雏鸡哈德氏腺和盲肠扁桃体的T细胞及IgA、IgM和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上述局部免疫组织的各项免疫指标较对照雏鸡均不同程度地增高,表明疫苗免疫能显著提高雏鸡眼部、消化道局部黏膜免疫功能;IBD强毒攻击后,对照雏鸡上述指标明显低于疫苗免疫雏鸡,且发生典型IBD全部死亡,而疫苗免疫雏鸡免疫保护率达60%。  相似文献   

17.
对1日龄感染CIAV雏鸡接种ND疫苗后,其免疫器官组织T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感染CIAV雏鸡ND疫苗免疫局,其胸腺和脾脏以及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的T细胞数量,于接种ND疫苗后较未感染CIAV免疫对照雏鸡明显减少,表明感染雏鸡的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及局部免疫组织对ND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ND强毒攻击后,感染免疫鸡的免疫保护率明显低于未感染免疫对照鸡.  相似文献   

18.
鸡贫血因子病局部粘膜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贫血病毒感染1日龄AA雏鸡,以未感染同龄AA雏鸡的对照,在感染后7,14,21,28,35,42,49日龄检测其哈德尔腺及盲肠扁桃体T细胞和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泪液,气管液、肠液中IgM、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分别用马立克氏病(MD)三价苗和HVT疫苗肌肉注射免疫1日龄雏鸡,在10、20、40、60和90日龄以兔抗鸡IgG、IgM和IgA重链抗血清为一抗,用彩色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的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MD疫苗免疫后,法氏囊和脾脏的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较对照鸡显著增多,盲肠扁桃体以IgA抗体生成细胞为主、哈德尔腺以IgG抗体生成细胞居多的三种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三价苗免疫鸡的抗体生成细胞显著多于HVT疫苗免疫鸡。说明MD疫苗免疫鸡全身免疫器官、呼吸道和消化道相关局部免疫组织的体液免疫反应显著增强,三价苗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明显高于HVT疫苗免疫鸡。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6,(6):99-103
50只艾维因雏鸡随机分成益生菌组和对照组,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cid nonspecifica-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染色法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法,通过盲肠扁桃体、十二指肠和回肠派伊尔结T_(ANAE+)及其CD_4~+、CD_8~+T淋巴细胞亚型数量动态变化的检测,研究益生菌应用对雏鸡消化道局部黏膜组织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日龄雏鸡服用益生菌后1-14 d,其盲肠扁桃体、十二指肠及回肠派伊尔结的T_(ANAE+)、CD_4~+、CD_8~+T淋巴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服用益生菌的对照雏鸡,表明益生菌应用可促进雏鸡消化道局部黏膜免疫组织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