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河北省小麦丰产技术应用前后的技术效率进行了研究,并重点观察和分析了核心试验区和示范试验区技术效率的变化,发现丰产技术应用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核心试验区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示范试验区。说明丰产技术的应用不仅达到了丰产的目的,还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别测算了浙江省13个市(县、区)171个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样本区种植类家庭农场技术效率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较低。从各类家庭农场内部的效率差距来看,粮油类家庭农场之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距在三类家庭农场中最小,蔬菜类家庭农场之间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距最大,水果类家庭农场之间的纯技术效率差距最大。各类家庭农场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性的可能原因有农产品特性的不同及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理论模型的应用条件及实证分析方法,选择确定了适合分析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应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发展各阶段和不同区域范围的农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提出提高农业技术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生猪养殖补贴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7年江苏省生猪养殖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从是否获得补贴和补贴金额两个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生猪养殖补贴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有:①2012—2017年,江苏省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均值为0.956。在时间上技术效率呈现出了上升趋势,在规模上技术效率呈现出了递增趋势。②生猪养殖补贴对技术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获得补贴的生猪养殖户的技术效率要比未获得补贴的生猪养殖户高0.038~0.058。③生猪养殖补贴金额和技术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且当单位生猪养殖补贴金额为15.06元时,补贴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最后,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生猪生产补贴政策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5.
设施番茄产业是山东省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的一大优势产业,提高番茄生产技术效率对提高番茄质量、增加菜农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山东省设施番茄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72 6;运用ARMA(1,1)模型预测了设施番茄的技术效率变化趋势,预测结果为技术效率总体呈增长趋势,说明山东省设施番茄的技术效率具有增长潜力,但技术效率增长后劲减弱。  相似文献   

6.
茶农生产的技术效率体现了其家庭资源最优配置组合。以规模差异为视角,立足于实现茶农收益和资源利用最大化,采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以河南省信阳茶农种植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针对不同规模组茶园,分析其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综合效率的变化趋势。结合茶农生产的技术选择得出如下结论:劳动密集型技术选择条件下,茶园综合技术效率值较低,规模效率值偏低;而劳动节约型技术选择条件下,综合技术效率值较高,规模效率值很高,因此一定条件下茶园的规模化经营便于资源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技术效率理论基础,利用30个省市2011和2012年的164组样本数据,构建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平均为0.809 9,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各地区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有较大差异;平均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东北;物质与服务费用、化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3种投入要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农业大省或较发达地区的蔬菜生产技术效率一般较高;无论黄瓜还是茄子,设施种植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均大于露地种植,且露地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相对于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波动较大;农村人均纯收入和成灾面积比例对提高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有效灌溉率对技术效率提高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鱼粉加工业是饲料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运用河北省海兴县鱼粉加工业的相关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海兴县鱼粉加工业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2000~2009年,海兴县鱼粉加工业技术效率的年均增长率均为正值,表明近年来海兴县鱼粉加工业发展较快;但从2000~2009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解来看,技术效率的增加主要靠规模效率来支撑,而纯技术效率的增长速度缓慢,说明海兴县鱼粉加工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DEA模型的陕西各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量了陕西省各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发现各地区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大,而规模效率水平都较高,在94%以上。影响效率低的地区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机械动力和土地的使用效率低下,农业生产粗放。提出要建立技术集约型农业、进一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来提高陕西农业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0.
运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方法,定量分析了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教学与科研的作用效率。结果表明: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明显,全要素效率不显著,技术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县域视角对2001—2010年年间河北省140个区县的农业技术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期间,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大多数县域农业技术效率普遍较低,而且县域间农业技术效率差异显著,高效率地区与低效率地区有差异。人均机械动力、有效灌溉率、农技人员数量对农业技术效率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播种面积、复种指数、亩均化肥施用量对技术效率起负面作用,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503份样本农户数据为例,采用SFA-QR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甘蔗生产技术效率的规模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适度规模的农户甘蔗平均技术效率高于非适度规模的农户,2种不同规模的农户甘蔗平均技术效率分别为0.894和0.751,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并非呈典型的线性关系,适度扩大生产规模能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根据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地生产条件及生产机械化对规模较大的农户甘蔗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大于规模较小的农户,完善的农地设施有利于提高农户甘蔗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3.
李蓉  孟祺  尹云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278-2280
该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六安市县域层面上农业生产的效率,包括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并分析了规模效率、技术效率与农业可持续性的关系。该文认为目前六安市农业技术整体水平较低,并且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不一致,在六安市区和霍山等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而在霍邱及寿县表现的部比较差。另外,笔者还发现,六安市各县区都存在过度投入的问题,这将导致农业效率的下降,不利于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12个省份大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大麦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样本农户大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省际差异;大麦生产各投入要素中,农资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大,人工投入的平均产出弹性最小;户主受教育程度、更换大麦品种频率和对大麦种子的满意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麦种植面积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地区样本农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中部地区样本农户。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提高大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北京市经管站提供的有关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投入与产出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并分析了北京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研究发现引起北京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平均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合作社的纯技术效率较低。在此基础上,选取部分典型奶牛专业合作社就其改进方法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北京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效率进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503份样本农户数据为例,采用SFA-QR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甘蔗生产技术效率的规模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适度规模的农户甘蔗平均技术效率高于非适度规模的农户,2种不同规模的农户甘蔗平均技术效率分别为0.894和0.751,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并非呈典型的线性关系,适度扩大生产规模能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根据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地生产条件及生产机械化对规模较大的农户甘蔗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大于规模较小的农户,完善的农地设施有利于提高农户甘蔗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7.
张明聪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3):262-264,268
运用DEA-BCC模型对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再用Tobit模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均小于1,未达到整体有效。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支持度、交通便利性和农村水利发展水平对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种养结合模式能否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本研究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并基于多元处理效应模型探究了不同种养结合模式对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种养结合能够提高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且内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对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提升作用强于外循环种养结合模式;2)内循环种养结合模式通过降低饲草料费用、降低劳动力投入、减少面源污染及碳排放来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而外循环种养结合模式主要通过降低面源污染和增加肉羊出栏活重来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3)内循环种养结合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小规模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而外循环种养结合模式仅对大规模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农牧户及其家庭特征、农牧户饲养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地区差异对农牧户羊绒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根据内蒙古、辽宁和山西农牧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农牧户羊绒生产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农牧户羊绒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770,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户主年龄、饲养年限、饲养规模、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和是否获得过政府扶持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半舍饲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放养农牧户,内蒙古农牧户和辽宁农牧户技术效率的差异不显著,山西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辽宁农牧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加强信贷支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系统分析了1994—2013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总体情况、演化特征及地区间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段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作用的变动,为制定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对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1)地级市间技术效率差异较大,张家口、承德技术效率变动剧烈,且整体上升幅度较小;沧州近5年来技术效率明显上升;石家庄市等其他地区技术效率平稳上升,但上升幅度有所不同,部分地区出现了偶然性波动现象。(2)与1994—2003年相比,2004—2013年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变化较大,机械总动力的产出弹性从不显著变为显著正效应;化肥施用折纯量的产出弹性从显著正效应变为不显著。(3)从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粮作系数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有所降低,但总体上两者对技术效率的作用仍然重要;人均GDP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自然灾害对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明显变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