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详细记述了中国螟蛾科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和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幼虫的形态特征, 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图2参7  相似文献   

2.
详细记述了中国绢野螟属Diaphania桑绢野螟D.pfloalis(Walker),瓜绢野螟D,indica(Saunders)和黄杨绢野螟D.perspectalis(Walker)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幼虫标本室。图3参6  相似文献   

3.
详细记述了中国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 和稻蛀茎夜蛾Seasamia inferens (Walker) 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图2参9  相似文献   

4.
在整理鉴定采自西南地区的髯须夜蛾亚科标本时,发现2种在中国大陆新记录种:长髯须夜蛾(Hy-pena(H.)longipennis Walker,1865)和拟威髯须夜蛾(H.(Extremypena)subvittalis Walker,[1866]1865)。对其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描述,并首次拟定了其中文名称。  相似文献   

5.
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 Saunders)和黄杨绢野螟(D.perspectalis Walker)同属中国绢野螟属害虫,成虫形态极为相似,常有相混淆的现象发生。基于现有文献,结合观察研究,从成虫形态特征、寄主与危害、分布与发生代次等3个方面进行了关联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枫香树上发现了中国大陆新记录种:红伊夜蛾(Anigraea rubida Walker,1862),详细记述了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7.
旨在发掘迈金小蜂属寄生性天敌资源,以期为害虫生物防治提供借鉴。使用网扫采集获取新疆不同生境下的迈金小蜂属标本,通过传统分类学方法记述采自新疆的迈金小蜂属一新种及一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紫色迈金小蜂(Mesopolobus violisoma Li & Hu sp. nov.)和异脉迈金小蜂\[Mesopolobus morys (Walker,1848)\],详细描述了2种迈金小蜂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其外部形态特征图和中国已知迈金小蜂属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8.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s Walker是多种黄杨的重要食叶害虫。近年来对我国园林中黄杨Buxus spp.的为害较严重。文章详细记述了该虫的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为进一步的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采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的蚜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长索蚜小蜂(Aphelinus annulipes(Walker)),详细记述了其雄性形态特征、已知寄主和分布,并附有特征照片.研究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采自新疆克拉玛依市杨圆蚧(Diaspidiotus gigas( Thiem et Gemeck))上的花角蚜小蜂属1中国新记录种——杨圆蚧花角蚜小蜂(Ablerus atomon (Walker)),详细记述了雌雄两性的形态特征,已知寄主和分布,并附有特征照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见于记载的为害樟树的尺蛾有8种:樟翠尺蛾、三角尺蛾、尘尺蛾、金星垂耳尺蛾、樟青尺蛾、樟绿尺蛾、樟枝尺蛾、樟霜尺蛾。我们采集并饲养出14种,已订名11种:1.亚樟翠尺蛾;2.三角尺蛾;3.尘尺蛾;4.大造桥虫;5.赭点峰尺蛾;6.钩翅尺蛾;7.蒿杆三角尺蛾;8.毛穿孔尺蛾;9.小茶尺蛾;10.拉克尺蛾;11.宽带黑尺蛾。这11种中,亚樟翠尺蛾我国原订为樟翠尺蛾,4~11种是为害樟树尺蛾的中国首次报道。第1、2种作者已另文发表,本文记述3~11种尺蛾形态及简单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粘虫每年会在越冬区和非越冬区进行季节性的往返迁飞,20世纪60年代将粘虫在中国东部地区的越冬北界确定为33°N,但其在西部地区越冬的相关信息一直未见报道。为确定粘虫在中国西部33°N能否越冬,于2015年至2018年在中国西部33°N附近的汉中、安康及杨凌3个地区设置观察点展开调查。每年11月将室内饲养的粘虫末龄幼虫放置在观察点进行笼罩试验,12月至翌年3月定期调查粘虫的存活率。结果表明:自12月至翌年3月,粘虫在3个地区的越冬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自2016年至2018年每年的3月份,汉中地区粘虫的最高存活率分别为:3.77%±0.80%,2.33%±0.60%,0.17%±0.17%;安康地区分别为:4.00%±0.38%,1.83%±1.01%,1.83%±0.12%;杨凌地区分别为:0,0.15%±0.04%,0.63%±0.08%。并且在越冬结束时,汉中地区成功羽化的最高粘虫成虫数量分别为8头、9头、1头;安康地区分别为9头、8头、4头;杨凌地区分别为0头、1头、2头。初步认为:粘虫在中国西部33°N附近的陕西地区零星个体可以顺利越冬。同时首次探明粘虫在中国西部地区的越冬界限可能在33°N以北。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系近年来所收集的小蜂标本,鉴定出寡节(姬)小蜂科中国新纪录种4种。现将其形态特征、寄主种类和地理分布等记述如下。标本均存于我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何伟 《农林科学实验》2014,(3):128-128,130
介绍了我国黄刺蛾防治现状,从防治策略、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等方面综合阐述了黄刺蛾目前的防治技术,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黄刺蛾防治现状,从防治策略、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等方面综合阐述了黄刺蛾目前的防治技术,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采自云南、贵州、广东、湖南的夜蛾总科小型种类标本材料整理,发现鳞翅目目夜蛾科纤翅夜蛾属2中国新记录种:灰褐纤翅夜蛾(Araeopteron canescens(Walker,[1866]))和白条纤翅夜蛾(Araeopteron fasciale(Hampson,1896))。对其成虫、外生殖器和分布给予了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17.
新疆蔬菜斑潜蝇发现两种寄生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为害蔬菜的斑潜蝇发现两种寄生蜂--西伯利亚离颚茧蜂和圆形赘须金小蜂.后者数量不多,而前者是当地的优势寄生蜂,其寄生率常随作物、季节、环境等因素而变化,化防的影响更大. 西伯利亚离颚茧蜂在寒冷的乌鲁木齐可在不加温温室土中越冬.  相似文献   

18.
甘肃几种旱生植物VA菌根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种旱生植物VA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出12种VA菌根真菌,其中1个中国新纪录种:(1) 巨大巨孢囊霉(Gi.gigantean Gerd. &; Trappe);(2) 珍珠巨孢囊霉(Gi. margarita Becker &; Hall);(3) 聚丛球囊霉(Gl. aggregatum Schenck &; Smith emend);(4) 白色球囊霉(Gl. albidum Walker &; Rhodes);(5) 近明球囊霉(Gl. claroideum Schenck &; Smith);(6) 缩球囊霉(Gl. constrictum Trappe);(7) 副冠球囊霉(Gl.coronatum Giovannetti);(8) 集球囊霉(Gl. fasciculatu Gerd. &; Trappe emend. Walker &; Koske);(9) 根内球囊霉(Gl.intraradices Schenck &; Smith);(10) 单孢球囊霉(Gl. monosporum Gerd.&; Trappe);(11) 摩西球囊霉(Gl. mosseae Nicolson &; Gerdemann);(12) 网状球囊霉(Gl.reticulatum Bhattchar jee &; Mukerji)。本文对这12种VA菌根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