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市场》2008,(9):56-56
8月,是本年度中美新季大豆生长关键时期,随着中国东北大豆产区部分地区出现草地螟,以及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干旱预期上升的题材出现之下,CBOT和DCE大豆市场迎来了基金、天气和炒作的屡次试探。面临近期外盘市场的频繁巨幅波动,国内现货市场以及DCE期货市场却表现不一,现货市场跟随隔夜美盘似乎更为紧密,期货市场则沿着当天早盘的走势寻找前行的方向。那么近期国内豆粕市场如何运行,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进一步推动国内大衍生品市场发展完善,解决进口大豆定价权完全依赖海外市场的局面;建立中国自己的权威信息发布机制,掌握一手信息来源。这是应对国际资金"逼仓"中国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进一步发展黄大豆2号期货市场,完善国内大豆期货市场。因进口大豆占中国大豆消费84%份额、国内市场上能为大豆进口企业避险提供直接服务的是黄大豆2号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2017年8月后,国内豆粕市场受美国大豆生长期天气逐渐好转因素的影响,现货和期货市场再度走入低迷横盘状态。现货市场供应充足,虽然国家环保监察风暴,致使部分地区油厂停工,但豆粕胀库局面没有改变,进口大豆的压力和油脂压榨利润改观,对豆粕饲料市场的生产压力依旧。目前期货市场价格基本处于近7年的低位平衡区,离7年历史性的低点还有一定空间,但成交低迷,市场波动减弱,也促使豆粕期价进入8月初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以来,国内外豆类期货市场在南美大豆持续调低产量、全球大豆供应格局偏紧、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及下游需求稳定增加的情况下,不断刷新年内高点,收复了2011年9月份以来欧债危机带来的跌幅,豆粕也成为期货市场的明星品种。而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在国内外期市的强势拉动及基本面偏强的共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7月,国内大豆市场呈现的仍然是现货市场稳定而期市波动较大的格局。当然,也正因为现货市场价格平稳,才使得大豆期货市场难有大的突破。现货市场上,东北地区因国产大豆剩余数量不多,以及压榨厂家效益不好,整体市场交易非常低迷,市场多呈有价无市状态,因而当地大豆现货成交价格始终表现平稳。影响大豆市场的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天气影响,大豆期价上下波动7月上半月美国的天气预报多报道的是美国大豆主产区处于炎热干燥的状态,这对当地大豆生长极为不利,因而引发了基金大举增加手中的多单。有报道称,美国头号大豆生产州伊利诺伊州所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随着我国饲料加工业的迅速发展 ,对豆粕的需求逐年增加。但豆粕存储期较短 ,并受政策性因素、季节性因素、供求情况、大豆及豆油等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以及进口量的影响较大 ,其价格波动频繁 ,波幅较大 ,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 ,为生产经营者回避、转移或者分散价格风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这也是期货交易不断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我国从 1 994年开始就有了豆粕的期货交易 ,2 0 0 0年 7月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了更加科学的豆粕期货合约 ,为饲料加工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豆粕的套期保值 ,来规避其价格波动风…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大连商品交易所宣布:在大豆期货交易中停止进口大豆品种。此举引起了业界的广泛争论。今年1月15日,是大连商品交易所S0301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随着S0301合约以2480元/t结束交易,大商所原大豆合约顺利退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标志着进口大豆将不再成为期货交易的标的物,大商所大豆期货市场成为完全的非转基因大豆期货市场(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 此举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通威集团总裁刘汉元。他认为,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我国期货市场应恢复进口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鸡蛋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动态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年11月8日至2016年10月11日我国鸡蛋现货价格和大连商品交易所(DCE)鸡蛋期货价格的日度数据,构建贝叶斯DCC-GARCH模型,对鸡蛋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鸡蛋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鸡蛋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波动衰减速度缓慢,前期波动对后期波动影响较大;我国鸡蛋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较小,鸡蛋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不明显。建议完善并促进鸡蛋期货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鸡蛋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杨 《饲料广角》2006,(16):16-18
2005年上半年,由于南美巴西大豆产区南部出现较为严重的干旱天气,引发大豆期货市场出现了令人亢奋的巨幅反弹行情;随后对北美大豆产区天气干旱的炒作加剧了反弹幅度。但在下半年,由于北半球大豆丰产及南美大豆巨大的库存压力,加之禽流感的发生使下半年出现了持续的走熊。到了年  相似文献   

10.
<正>1引言2020年4月,我国证监会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这是我国农业和期货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当时,受生猪价格周期波动和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给整个生猪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的价格管理难度。生猪期货的上市,无疑为我国生猪产业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大豆先涨后跌,期货市场上半年由于南美天气干旱因素,促使基金平空翻多,大致呈现上涨势头;下半年截止11月底,随着大豆供应数字的不断增大加上禽流感疫情的全球爆发,价格呈现持续走低的态势;在2005年末,寒冬中的大豆投资价值得到投机基金的充分认可,价格随之迅速窜升。2006  相似文献   

12.
<正>预计200 9年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将超过380万吨,而在黑龙江省尚有200万吨大豆积压。国产大豆市场价格维持在3 700元/吨,而进口大豆到港价格则为3 100元/吨。新一轮进口大豆的低价冲击再度大规模袭来。作为大豆发源地的中国,大豆产业正深陷尴尬境地,隐伏着受控于国外资本的危机。据了解,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进口大豆的价格一路下跌,达到每吨3 000元,2009年2月下旬,国际大豆期货市场进入新一轮下滑通道,每吨进口大豆到达大连港口的价格只有2 900多元。受进口大  相似文献   

13.
市场信息     
<正>缺乏基本面支撑CBOT大豆期价收低由于缺乏新利多消息支撑,CBOT大豆期货市场跌至7周新低。主力7月大豆合约开盘946美分,高点946.5美分,低点936美分,收盘939.5美分,下跌1.5美分;远月11月大豆合约收盘913.5美分,下跌3美分。短期利空基本面因素打压大豆期价,需求预期疲软限制市场上涨动能。近期下跌之后,大豆于盘  相似文献   

14.
《吉林畜牧兽医》2005,(10):66-66
国内大豆制成品价格全线下跌,尾随国际大豆以及制成品期货市场走低,油厂的大豆加工利润也显著降低,一些油厂出现加工亏损。而与此同时,进口大豆仍在源源不断的运抵国内港口。  相似文献   

15.
《吉林畜牧兽医》2010,(6):62-62
由于缺乏新利多消息支撑,CBOT大豆期货市场跌至7周新低。主力7月大豆合约开盘946美分,高点946.5美分,低点936美分,收盘939.5美分,下跌1.5美分;远月11月大豆合约收盘913.5美分,下跌3美分。  相似文献   

16.
孙敏涛 《饲料广角》2007,(15):20-22
1美国市场播种面积之争尘埃落定 2007年上半年大豆期货市场整体保持了一个震荡攀升的局面,CBOT大豆连续期价从年初的697美分/蒲式耳上升到6月底的877美分/蒲式耳,上涨180美分/蒲式耳,涨幅25.8%。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饲料企业面临新的市场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解、参与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对于饲料企业规避价格风险、获得市场价格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企业以规避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称为套期保值。1套期保值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经营者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即价格风险。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给生产经营者规避、转移或分散价格风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饲料企业的风险是从何而来的呢?风险主要源自于原材料价格的剧烈、频繁波动。例如重要的饲料原材料豆粕价格变动频繁,每年的价格变动都很大。并且随着…  相似文献   

18.
<正>在市场格局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大豆、豆粕、豆油期货和豆粕期权市场来规避风险、稳定生产,是摆在产业链企业面前的一项大课题。据介绍,大型国有大豆压榨企业以及饲料加工企业在采购、销售等环节均在用期货市场进行相应头寸的套期保值,注重利用衍生品防控经营  相似文献   

19.
<正>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9月22日在金融服务农业现代化高峰论坛上表示,要加快生猪期货、玉米期权、大豆期权等新工具、新产品的上市步伐,加大力度,支持更多的涉农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并借此让更多的农户受益于期货市场的发展,同时稳步推进大商所的对外开放,努力建设以人民币计价的风险管理中心,推动国内农产品市场体系,服务我国参与全球市场经济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0.
在欧洲各港口,来自美国、阿根廷或巴西的大豆的价格在上涨。在鹿特丹,3月26日上午对于4月份供应的各种来源的大豆,每吨上涨3至4美元。在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上,5~7月份的大豆期货价格上涨了8%。 美国的大豆储备降至20年来最低的水平。冬季的温和气候使土壤充满了水分,不利于大豆生长。自那时以来,大豆的供应就更加依赖于南半球了。巴西目前收获量创历史纪录,美国农业部估计为2700万吨,已出售了127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