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大豆喷施“光合促进剂”增产、增效、技术简单,易于探作。“光合促进剂”具有提高绿色植物光合效率,抑制光呼吸消耗,增加光合产物积累的功能。三年的喷施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可使大豆分枝数、单株结荚数、株粒数增多,百粒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是进一步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收入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2.
光合速率的提高对大豆产量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波高和南农94-156杂交所构建的RIL群体对4个光合性状QTL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表明,大豆籽粒与光合速率间存在微弱的正相关,而4个光合性状间除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外均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分别检测到1、2、1和2个QTL位点与光合速率(O连锁群)、气孔导度(A1和D1b W连锁群)、胞间COz浓度(G连锁群)和蒸腾速率(H和M连锁群)有关,相互间均不共位,前3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略低于10%,而后3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不同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作物光合作用与产量密切相关,为了探讨大豆品种光合特性差异,选用不同的大豆品种对光合速率,光合日变化等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光合速率动态变化不同,有的品种前期光合速率高,后期衰减较快,有的品种则相反,有的品种整个生育期光合速率都较高;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从壮龄叶开始向下呈下降趋势,但品种间的下降幅度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叶片正面、背面光合速率相差较大,不同生育时期背面光合速率占正面光合速率比率也不同;不同环境下品种间光合日变化差异很大,在相同环境下由于各品种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一样,使日变化仍有较大差异.因此,选择高光效品种时应兼顾各项光合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光效大豆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郝乃斌  杜维广 《大豆科学》1989,8(3):283-287
我们对高光效大豆(哈79—9440、哈82—7851、哈82—7799)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大豆品种(系)间存在着光合单位密度、光合速率、叶绿体DCIP光还原活性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区别。(2)光合速率同RUBP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3)RUBP羧化酶活性同大豆籽粒产量成正相关。因此,估价某品种的光合能力时,除了要考虑光合速率外,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转换以及光合环的运转效率也应考虑。尤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RUBP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大豆资源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作用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则是表示植物光合能力的常用指标.在盆栽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162份大豆品种(系)R6时期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参数间的相关分析表明4个光合参数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参数的变异特点分析表明,4个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在品种(系)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变幅较大,且呈现典型的数量性状分布特点,育种潜力较大.以光合速率作为选择指标,筛选了15份优异种质,为今后高光效育种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1986—1987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早熟7号和早熟14号大豆植株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叶片的最高光合速率和平均光合速率,基部叶片>中部叶片>顶部叶片;叶面积、功能期和光合势,均为中上部叶片>顶部叶片>基部叶片。夏大豆植株叶片的平均光合速率,以苗期及开花期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鼓粒后期下降尤其明显。单株光合速率及叶面积随着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以结荚期最高。  相似文献   

7.
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产量与群体光合特性密切相关.从群体光能的利用、光合速率、CO2、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合势,以及比叶重、含氮量、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含量、气孔阻力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等方面,叙述了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傅金民 《大豆科学》1994,13(1):16-21
本文研究了夏大豆的群体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夏大豆群体内光强自上而下逐渐减弱,群体光合随光减弱而明显下降。开花结荚期一天中,13时群体光合速率达最大值。在一定范围内,密度大的光合速率在上午上升得快,峰值持续的时间长,对早,晚的弱光利用率较高。音以前和19时以后,各群体的光合速率均为负值。分枝期的群体光合速率主要决定于种植密度。开花结荚期的群体光合速率与种植密度呈抛物线关系,与百粒重,生物产量和籽粒产  相似文献   

9.
阎秀峰  许守民 《大豆科学》1990,9(3):221-227
大豆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随生育期进程而变化。大体上从幼苗期到结荚期较低,而初生叶及鼓粒期、黄叶期叶片较高。光合速率随生育期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以鼓粒期最高。生殖生长期间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是早晚较高,9:00~15:00较低且变化平缓。不同层次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结荚鼓粒期自而下依次增高,开花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大豆叶片光合活性遗传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大豆育种工作者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把其结果做为指导大豆育种工作的主要理论依据。然而,对于光合作用遗传本质的研究最近才全面展开。光合作用的遗传规律,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我们曾研究了大豆有性杂交后代叶片光合作用遗传的控制。关于大豆光合活性遗传的研究,目前报导较少。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大豆光合活性,表观光合速率、希尔反应活性,叶绿素遗传特性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豆光合生理的研究进展较快,其中包括对大豆品种间光合速率的研究,以及从形态解剖方面研究大豆光合生理特点等。从1981年起我们对不同生态型(熟期、结荚习性)品种及不同群体结构的光合生理特点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环境条件、品种、群体  相似文献   

12.
对大豆20个品种的光合性状和固氮能力研究表明,大多数新品种或高产品种植株中上部叶片较老品种具有较多的栅栏细胞层数和细胞及叶绿体数目;较大的叶厚度和比叶重;在生殖生长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同时大多数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根瘤固氮酶活性和较大的幼茎段酰脲含量。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及幼茎和荚皮酰脲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新品种与老品种相比具有较高的光合和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适合东北黑土区玉米大豆间作行比,促进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推广应用,本研究以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玉米单作(M)、大豆单作(S)、玉米大豆行比2∶4间作(M2S4)、玉米大豆行比4∶4间作(M4S4)和玉米大豆行比4∶6间作(M4S6)处理,分析不同间作行比对大豆株高及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相关指标、产量及经济产值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增加了大豆株高,降低了干物质量,同时,随着玉米条带数的降低及大豆条带数的增加,光合参数Gs和Tr与单作处理之间呈显著性差异,而Ci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4∶4间作行比(M4S4)处理具有较好的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为1.26,在考虑了政府补贴后,间作复合经济产值显著高于各单作处理,其中,M4S4处理最具有增收潜力。综上,M4S4模式为东北黑土区最佳玉米大豆间作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应用^14c示踪技术测定大豆光合速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冯春生  沈银保 《大豆科学》1989,8(4):351-356
应用~(14)C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测定大豆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复叶的3个小叶间和小叶各部位间的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叶正面的光合速率比叶背面的光合速率高24—29%;大豆没有发现午睡现象;盛花期至结荚期的光合速率高,大豆光合速率与根瘤固N之间有密切相关,并对籽实产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了解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我们对跨越70多年的4个老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和4个新大豆品种的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产量比老品种提高了91%,新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也不同程度高于老品种,其中以净光合速率增加最多(17.3%),而胞间CO2浓度却低于老品种。在盛花期和盛荚期,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它光合特性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对半野生、半栽培及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指标的比较研究表明,半野生大 豆叶面积指数依次降低,而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随品种的进化而增 3种类型大豆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苗期和结荚期较低,开花期较高, 类型大豆的光合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型变化,但以栽培大豆日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地区大豆光合特性及高光效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黄淮海大豆种质资源的光合气体交换特性,从中筛选高光效种质,为开展培育大豆高光效品种等研究奠定基础。在大田条件下,以150份来自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盛花期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包括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蒸腾效率以及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50份大豆种质光合气体交换参数间存在较大差异。7个参数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54%~29.56%,其中,蒸腾效率变异系数最高,胞间CO2浓度最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蒸腾效率、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胞间CO2浓度与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蒸腾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呈显著正相关,与蒸腾效率、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蒸腾效率与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选出3个主成分(气孔因子、水分因子、光合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达93.64%。聚类分析将150份大豆种质划分为12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包括23份大豆种质,表现高气孔导度、高水分利用率和高光合效率。因此第Ⅱ类群可作为适合育种需要的高光效大豆种质。  相似文献   

18.
胡立成  张德贵 《大豆科学》1995,14(2):107-112
本文利用大豆结荚期实验室和田间测定的生理指标及当地气象因子为参数建立了群体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模式,并对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进行了模拟,其结果用田间实测资料作了验证,符合实际,该方法是对大豆产量计算机模拟的一种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航天诱变对大豆品种(系)及后代光合性状的影响,于2006年秋太空搭载黑农48、黑农44、哈2291 -Y大豆品种(系),对航天诱变的各世代材料进行光合速率等性状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对大豆的光合性状产生影响,各品种后代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气孔阻力(Rs)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不同光合能力的大豆品种,以37个大豆品种苗期光合能力的16个参数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正常光照(1 000 μmol·m-2·s-1)和遮荫光照(400 pmol·m-2·s-1)两种光照环境,对大豆苗期光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16个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使用隶属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