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我国1979年从国外引进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在辽宁、山东、河南等地推广较快,83年我区开始小面积试验,84年布置了开发性试验和较大面积的示范,覆膜面积3717亩,其中地膜花生2772亩,分布在8个县50个乡(镇)118个行政村,通过一年来地、县、  相似文献   

2.
泗阳县于1987年进行了杂交棉试验示范。1989年示范面积302亩,平均亩实产皮棉101.5公斤;中扬乡饭棚村王庄组种植的105亩丰产田,平均亩实产皮棉120.6公斤。三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棉花地膜覆盖栽培能否在较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我们于1984年在小港乡北港村、荣圹乡棉种场、尚庄乡岗上村、拖船乡郭后村、袁渡乡太平村设了五个试验、示范点,地膜植棉共133亩,据实地考查结果,都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一、地膜棉增产增收效果好据五个点调查,地膜植棉具有抗灾、省工、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越性。尽管1984年的气候条件对棉花生产不利,苗期低温多雨,中期高温低湿,后期秋雨烂  相似文献   

4.
从1991年开始我们引进示范了抗虫棉,为了掌握抗虫棉生长发育规律,摸索出相适应的栽培技术,1998年我们进行了抗虫棉较大面积的示范和栽培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抗虫棉种植情况1.1播种基础。示范地点选择在下窝头乡小王各庄和杨津庄乡韩庄,种植面积10...  相似文献   

5.
<正> 为提高土地产出率,稳定粮食生产,增加亩产值,我们于1987~1988年在下宅乡进行粮经复合农作制(春马铃薯—西瓜套种春玉米—杂交晚稻)的栽培试验研究。两年试验面积33.82亩,推广305亩,平均亩产粮食816.01公斤,西瓜1875公斤,亩产值达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索花生高产的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从1983年开始,我们在历庄乡河东尚庄村科技户徐占光家进行了春花生小面积攻关试验连续三年单产突破1300斤,开创我省花生小面积单产新纪录。 在栽培管理上,我们根据花生生长发育规律和历年来的生产经验,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准备一个良好的土壤肥力环境;二是确保一个合理的光合群体;三是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7.
丰城市从1989年刘赣棉8号开始引种试验示范,连续3年繁殖良种150 t,示范推广面积2 kha(3万亩)以上(含省内外供种推广面积),均达到增产增收效果。 1 特征特性 1.1 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 3年来,我们先后在本市小港镇北港村(平原洲地)、荣墉乡江下村(丘陵旱地)、泉港镇棉  相似文献   

8.
“天骄”液肥在邓州植棉区应用效果河南邓州市棉麻公司474150为了探索“天骄”液肥在同等土质、水肥、栽培、管理条件下对棉花进行了试验示范及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997年在邓州市桑庄乡田营村6组、13组和农科所进行了试验,试验面积...  相似文献   

9.
推广水田地膜花生与晚稻连作这项新技术,是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改革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上的一项新的尝试。从试验到推广已有4年的历史,82年在县农科所进行小面积试验(1.7亩),83年示范推广29.6亩,84年在8个乡共推广6105亩,85年全县推广面积达6700亩(包括前期地膜覆盖)。根据4年来的实践表明,水田地膜花生与晚稻连作具有如下好处: 一、能两季增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村劳力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稻作劳力逐渐减少。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探索高产、省工、低耗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已提上议事日程。1987年,我们在福州市郊区鼓山乡远东村。开展这项研究,现将研究初步结果报导如下。一、试验方法 1.试验面积,连片18.6亩,土质为冲积壤土; 2.育秧:编织布秧;品种:惠农早、于四月一日播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推广,通许县历庄乡农作物耕作方式有了新发展,该乡1982年开始试种麦油棉三熟;1985年三熟面积为3000亩,占全乡植棉面积的18.5%;1987年三熟面积为3500亩,  相似文献   

12.
科技简讯     
赤霉素的最佳喷施期试验理论和生产实践都证明,赤霉素对抑制茶树生殖生长具有较好的作用,但在以往的试验中,赤霉素的使用时间都是在茶树新梢生育期,为了探索赤霉素在生产上的最佳使用时期,作者进行了该试验。试验布置在浙江省遂昌县三仁乡好川村茶场。供试茶园面积为2.1亩,茶树品种为成龄鸠坑种。每小区面积为150m~2,从1991年3  相似文献   

13.
<正> 1987年6月下旬至7月初,我们在四川省镇坪县瓦子亭乡和石岩乡,岚皋县茨竹乡和城关乡对146.4亩马铃薯病害进行调查,发病面积占平均100%,病株率95.6%,严重度2.3级,病指数43.98%。这在安康地区很少见。  相似文献   

14.
多微灵是多种元素复合配方制剂。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使用,能解除不育系包茎,促使抽穗快而齐,提高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加大颖壳开张度,促进授粉期叶片下垂,减少受粉障碍,提高异交结实率。一、试用概况 1985年进行小面积试验,1986-87年逐步扩大试验点与示范面积。1988年建阳示范500余亩,并在上杭县,沙县及本区其他县的乡农技站、农户制种田进行小面积示范。1088年9月,建阳地区组织现场评议认为:  相似文献   

15.
中棉所42引进新疆博州两年以来,主要在博乐市青得里乡和精河县种植,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其中2006年精河县推广面积63.3 hm2,平均每公顷皮棉2035.5kg;博乐市青得里乡种植面积为33.3 hm2,平均每公顷皮棉1650kg,最高的达1950kg,比对照增产10%以上,受到了棉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高安县石脑乡是个以水稻为主的粮棉兼作区。这个乡自1956年以来,棉田面积稳定在8000~10000亩,皮棉亩产徘徊在20~25公斤。为改变红壤丘陵棉花低产面貌,于1982年由省、县、乡组成的棉花技术指导小组,对该乡棉花生产加强了领导和技术指  相似文献   

17.
我市自1983年到1986年,全市累计种植杂交中稻299.98万亩,总产稻谷157.45万吨,四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500公斤以上。其中1983年杂交稻面积99.77万亩,平均单产517.5公斤,1984年面积90.13万亩,、平均单产538公斤,1985年面积57.79万亩,平均单产518.4公斤,1986年面积52.29万亩,平均单产523.5公斤,四年平均单产为524.9公斤,比常规稻平均增产52.7公斤。四年累计共增产稻谷15.81万吨,还出现了不少丰产片和高产田块。1986年经县、区、乡三级实地验收,武进县魏村乡新华村125亩汕优63丰产片,平均每亩实产735.3公斤;九里乡金星村农民蒋或明2.84亩汕优63,…  相似文献   

18.
“中油821” 油菜品种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我区1986年开始引进试种,1988年秋播面积已达近1万亩,约占全区油菜面积的70%。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证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等优点,一般大田亩产150公斤左右,比宁油7号增产15%以上。为进一步发挥“中油821”的增产潜力,1988年秋播,我们在狼山乡同心村、任港乡东港村和钟秀乡联合村分别设计了50~100亩的丰产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 江苏省南通县正场乡地处南通市东郊,境内有18个自然村,其中西部有9个村城郊型经济发达,被列为南通市二级蔬菜基地,常年种植多样蔬菜、面积达4000多亩.由于境内多为夹砂土、该乡尤其是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地区,常年种植面积达2300多亩,总产达300多万公斤,该乡历来是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乡镇之一,但从多年来马铃薯的生产实践看,在种植品种与栽培技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  相似文献   

20.
基本情况 我区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80年试验以来,发展较快。赤峰试验结果,覆膜比未覆膜的亩增产1400斤,增长32.3%,含糖率亦有所提高。1982年巴盟在六个旗县对甜菜进行膜栽试验,面积17.93亩,平均单产9085.8斤,比对照亩增产4071.8斤。1982年赤峰五三公社18亩甜菜试验田,覆膜的亩产5517.4斤,比对照增产33.5%。在各点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1983年发展到七盟二市扩大示范,面积达4000多亩,除少数未按栽培技术要求操作者外,都显示了增产、增收效益,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巴盟地区1983年甜菜地膜覆盖面积达2903亩,平均亩产达8500斤,含糖率比对照高0.5—0.9%,其中有323.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444.7斤,比对照5625斤增产3464斤;临河县乌兰乡立新六社典型户乔玉玺覆膜甜菜9.1亩,平均亩产10249.6斤。赤峰五三公社覆膜甜菜520亩,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5071斤,比对照亩增产41.5%;呼市白庙子公社39亩示范田覆膜甜菜,平均亩产8721.6斤,比对照增产36.7%,含糖增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