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二类调查和林地保护利用数据为依据,结合包头市固阳县在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定位,对包头市固阳县森林资源及"十二五"林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谋划固阳县"十三五"林业发展空间、布局、建设重点提供依据。该县"十三五"期间需要扩大森林经营管理,以提高林分质量为抓手,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布局合理、规划科学,突破重点生态区位治理的薄弱环节,筑起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整体上推进该县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除了覆盖率, 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也是影响国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 森林资源分布状况仅限于文字描述, 缺乏量化评价指标。运用统计学中极差、区分度和平均差等方法建立森林分布量化评价指标可以完善森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上述指标对我国第一到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的森林分布变化进行研究, 可以揭示出我国森林覆盖率与森林分布具有反方向演进的规律, 即伴随着森林覆盖率提高, 森林分布反而会两极分化。文中建议, 在林业生态建设中, 在强调森林资源数量增长的同时还应重视地域上的均衡分布, 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林业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最后, 文中还对森林资源分布研究的拓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基于林地小班尺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郁闭度等 12 个评价因子,将初筛因子按照各主成分分析综合为森林生产力、森林立地质量和 林分稳定性描述,将其作为层次分析法准则层来构建县域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获得了层次总排序指 标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将全县森林质量等级划分为 4 个等级,分别为优、中、差、劣,同时也 得出了全县整体森林质量指数为 0.53,表明县域森林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全县森林质量水平提升空间较 大。同时利用 GIS 技术对森林质量评价结果和森林属性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林地小 班急需进行精准森林经营来提高森林质量。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合理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 掌握县域森林资源质量状况,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森林经营方案、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济源市200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2008年绿化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图、城市绿地现状图等相关信息作为数据源,选取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城市绿地破碎度指数等3个景观生态格局评价指标,对济源市城区森林和市域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源市城区森林绿地景观的均匀度指数较低,景观多样性整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域森林景观格局分布不均匀,少数森林景观类型控制着整个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5.
以钦南区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对象,从林地面积、森林蓄积等方面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变化分析。从森林资源分布、森林覆盖率、森林结构、森林质量等方面详细地评价了钦南区森林资源状况,并针对森林资源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建立生态综合监测体系为目的,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森林资源的调查方法。固定样地中各因子的调查,包括森林、林木、林地的数量、质量、结构与分布及动态变化,森林健康状况与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土地沙化、石漠化、湿地类型的面积、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石家庄市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对石家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评估及预测。结果表明:2005年石家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84.98亿元/a;从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看,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分布严重不均衡,价值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平山县、辛集市、灵寿县、赞皇县、晋州市和赵县等森林资源丰富的6个县(市);从各项服务价值构成来看,调节气候服务价值最大,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小排序为调节气候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森林游憩。根据石家庄森林资源现状和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分析和预测了20年间石家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表明随着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的提高,生态服务总价值和人均生态受益价值都将得到提高。为了充分发挥森林潜在生态功能,在今后应加强森林保护,扩大森林贫乏区造林面积,丰富造林树种,通过森林结构调整提升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宁洱县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之一,调查了宁洱县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以及分布,对森林资源的现状、特点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森林的科学管理与经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森林资源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连市森林资源现状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地区森林资源不少,但防护效能低下、森林质量较差,其根本原因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人工林多、天然林少;单位面积产量低;造林树种单一;荒山、沙荒地数量较多。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这一状况应该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指数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森林覆盖率是体现地方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可是森林覆盖率只能体现乔木或灌木植被的覆盖情况,不能体现森林的综合性效益,随着用材林业向生态林业的转化,森林覆盖率所体现的森林质量指标已经不能满足大家对森林的认识,迫切需要一个反映森林生态功能和综合性效益的指标。于是国家林业局在2004年制定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中提出森林生态指数概念,并要求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中进行应用。通过对森林生态指数作一个简明的介绍,并选择实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大家更全面了解森林生态指数与森林覆盖率在森林功能评价上的差异,认知森林生态指数在反映森林的结构和生态功能上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经过对元谋县潜在碳汇林业资源的调查以及对低碳资源消耗利用的分析研究,借助国家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以及长江水土保持林工程等建设项目的机遇,加速了区内造林进度,增加了有林面积,提高了森林林分质量,增加了碳汇林业的储存量。提出了碳汇林业资源的保护措施,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循环再利用代替薪材,科学推广青饲料发酵生喂,全面推进农村电网改造,节柴改造,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和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果树的秸秆修剪再生利用,减少了薪柴能源的消耗,迅速消灭森林消长赤字、促进长大于消,以减轻农村劳动强度,提高山区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变当地的生活环境,加快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推广创建碳汇林业资源,保护碳汇林业资源提供科学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国内外的评价指标,对会泽县森林的公益(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达11.0亿元,占综合效益的92.1%,直接经济效益0.94亿元,占综合效益的7.9%,而木材收益只相当于综合效益的3.9%;森林的公益效益相当于同年直接经济效益的11.65倍,是该县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3.6%,农业生产总值的2.47倍;森林的综合效益是近20年县财政造林投入的106倍.充分说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德县2004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09年森林资源年报数据以及近年来广德县营造林实绩,分析全县森林覆盖率的增长潜力空间,并提出在森林覆盖率难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本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绿春县于2006年先后建盖了20个砖混结构的节能草果烘烤房,但目前这些烘烤房的使用率极低,其主要原因是烘烤房分布偏远,种植户无力购买煤炭等.烘烤草果会导致对森林资源的消耗逐年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藉此,提出对到"节能草果烘烤房"烘烤草果的农户给予一定的扶持,对烘烤房指定专人管理,对农户自建的草果烘烤房进行拆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基于1999年和2004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数据以及ArcGIS Engine开发平台,研建了具有林业行业特色的森林资源动态分析系统软件。系统除具有一般通用的操作和查询统计功能外,还实现了森林资源统计分析、森林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森林生态效益计算分析等功能,系统操作简便、高效,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实用的手段和工具,为今后研建森林资源综合分析评价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兴国县曾经是一个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山区县,被称为"江南沙漠"。在山上绿起来的阶段性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后,兴国县森林资源质量存在问题,要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景观效益,就必须提升森林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17.
构建适合德化葛坑国有林场森林采伐作业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林场杉木人工林为对象,依据实验小班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国内外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成果,利用最近资源清查资料、伐区设计资料及社会公共数据,估算了杉木人工林采伐作业对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量。当森林经理调查获得小班各林分因子及相应生态指标数据后,建立的森林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森林采伐作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从经济价值角度,给出一个评估值,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及采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林业其他生产经营项目上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安化县森林生态旅游的资源现状及县域内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步框架及重点建设项目,以期促进安化县森林生态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解决我国林木资源供给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决定性因素, 而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的关键。文中对我国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 概述了已有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不足, 并展望了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宋发荣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2):27-29,34
德钦县地处“天保”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 ,工程的实施 ,可从根本上遏制该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 ,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为保证“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提出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 ;实施林下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 ;协调林牧矛盾 ;加大公益林建设力度等 8条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