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领域不断发展,大规模生态旅游开发与游客的出现使得自然保护区在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关利益群体的诉求与矛盾。在此环境下自然保护区开展可持续旅游发展与生态管理,且解决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显得尤为重要。由刘静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基于生态价值共创的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ISBN:9787030598424,定价95. 00元)一书,针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管理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是“位于保护区边界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实施周边地区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理论和参与式农村发展理论,实践周边地区管理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各利益相关群体是主体;周边地区管理计划既是一个独立的区域综合发展计划,又是保护区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环节,运用逻辑框架法开展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能全面分析保护区存在的问题,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提高规划项目的针对性.文中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相关利益群体分析、问题分析、目标分析和策略分析,阐述逻辑框架法应用于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相关研究滞后,部分重要研究要素缺失,严重地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对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相关管理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来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独有特征,分析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思路,在科学合理、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空间区划法、主体功能区划法、相关利益群体多元参与法等区划方法,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完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目前在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提出以森林小班为基本区划单元、完善判别分析指标体系、提高相关利益群体参与性的功能区划分思路。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底,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建区30周年纪念大会暨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揭牌仪式当天,由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蒋得斌主编、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编辑、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探索》正式发行。这是目前广西第一部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的专著,也是广西第一部由自然保护区管理一线人员编撰的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的理论文献。  相似文献   

8.
针对洱源黑虎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初建时范围界定的不合理性,根据自然保护区相关建设规划要求,对保护区范围进行了调整及区划界定,最终区划确定了石明月、黑虎山、北邑村龙潭共3个片区,面积6 995 hm2,是原定性描述范围面积9 000 hm2的78%左右。论述区划界定范围的面积适宜性,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价值适宜性,生物多样性适宜性,相关利益群体及保护管理等方面的适宜性,认为此次区划界定范围是科学、合理的。并提出了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较早和较多的省区之一,但目前还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保护区进行评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广西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估,为自然保护区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护区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基于对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情况的研究分析发现,一味地固守保护区原本的模样而禁止一切开发活动反而会对保护区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不利。介绍了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情况,分析了其生态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辽宁省海棠山、医巫闾山和白石砬子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系统地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内容。结果显示:3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15个群体,可以分为核心、紧密和松散3个层次,其中地方政府、保护区管理局、社区居民、生态旅游者、旅游企业为核心层,尤其是保护区管理局、景区企业和当地政府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另外,由于生态旅游发展的状态不同,3个自然保护区面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突出矛盾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现行的管理制度下,必将遇到社区群众利益与生态保护难以协调的问题。根据广西自然保护区调查表明,绝大部分林农都具有纯朴的自然保护意识,他们大多是在生活所迫的情况下才向大自然伸手索取。文章从林农利益的角度思考,运用政策、法律、经济和技术的手段,提出在推进林权改革中必须合理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实现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利益群体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是自然资源管理中一种很有用的方法.本文在对利益群体分析方法概述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管理中利益群体分析的步骤以及利益群体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就利益群体分析方法的应用简单作了小结.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不能长期实行完全封闭式的保护管理制度.为了协调自然保护区中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宜引入保护区共同管理体制模式,即在林业与环境部门的指导下,设置由代表不同利益的群体包括所组成的林业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委员会,并在遵循生态完整性、公平性与科学性三大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实施权力制约、民主协商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大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参与式林业规划过程中相关利益群体的实地调查,揭示了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世界。结果分析证明发展干预的话语将被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逐级解构与塑型;利益相关群体在技术领域的参与容易实现,但关键是造林的有关权属安排;利益相关群体之间存在利益竞争与冲突。因此,发展干预的话语应该进行基层可操作化;在权属制度保证的基础上应实现技术操作灵活化;应实现从角色间的利益相关向角色内利益相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与发展"已逐渐成为保护区与当地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文章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深度剖析了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现状,并针对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从旅游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状况实地调查,发现周边社区对自然保护区的威胁集中在:侵占林地、放牧、狩猎、采集、砍伐林木、森林火灾隐患等6个方面。分别从社区居民、自然保护区管理等角度分析周边社区对自然保护区构成威胁的原因,提出减少威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工程是国家六大林业工程之一。建设和管理好广西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是加强广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之一。现状花坪自然保护区是广西1961年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55个,其中国家级7个,自治区级30个,地(市)级2个,县级16个,保护区面积141.3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自治区人大和政府陆续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野生动物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等法规。40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林业自然保护区网络,对维护自然资源和生…  相似文献   

20.
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分析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发展现状,两者之间发展存在的矛盾,并提出提高周边林区居民保护意识,实施能源替代工程,提高就业保障,发挥项目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等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