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番茄自交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46份普通番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遗传变异度分析、遗传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技术对其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9个农艺性状中,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达36.8%,而果实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2.6%。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综合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单株总产量与心室数、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和坐果率5个性状关系最为紧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坐果率、单株产量和单果重的累计贡献率是84.4%,可以涵盖所有研究性状的主要信息。基于表型数据,在欧氏距离为0.16处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国外品种主要集中于第一类群第1、2亚类和第三类群第2亚类,且分布较为紧凑;来自中国的1份野生番茄单独成为第二类群。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自交系材料间的表型特异性,为利用番茄自交系杂交育种工作理清了思路,并为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云南热区传统陆稻品种的形态农艺性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热区212份传统陆稻品种的l7项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热区陆稻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在2.277~2.326之间,变异系数在3.67%~49.24%之间,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通过聚类分析,云南热区陆稻品种被分为三个类群,其中类群Ⅰ为单株产量低的类群,占供试品种的43%,类群Ⅱ为单株产量中的类群,占供试品种的26%,类群Ⅲ为单株产量高的品种类群,占供试品种的3l%。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甘肃天水地区育成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以22份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遗传多样性指数,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11.5%),千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75);品质性状中,沉降值的变异系数最大(31.3%),容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87)。说明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8个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2.636%,用类平均法(UPGMA)将22个品种聚为5类,其中第Ⅰ类群可作为提高品质的材料供育种选择,第Ⅴ类群可作为增产材料供育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樱桃番茄氨基酸组成及风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不同品种樱桃番茄的风味及营养价值,比较分析了8个品种樱桃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糖酸比、Vc含量、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红果樱桃番茄品种的部分风味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Vc)、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模式谱)优于黄果品种,尤其是红果品种浙樱粉1号和浙樱红1号,其中,浙樱粉1号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有机酸含量、Vc含量、呈味类氨基酸(鲜味、甜味、芳香类)含量及氨基酸营养价值均处于较高水平。红果樱桃番茄品种之间的总糖含量、Vc含量,以及黄果樱桃番茄品种之间的有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甜味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均呈现出较低的变异系数。氨基酸营养价值分析表明,缬氨酸和亮氨酸是樱桃番茄的2个主要限制氨基酸。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樱桃番茄的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野生樱属植物的SSR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我国樱属植物的物种分类、保护以及新品种选育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试验以我国30种典型樱属植物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并辅以形态分类予以研究。SSR聚类结果表明,30种樱属植物分为3大类群(Ⅰ、Ⅱ和Ⅲ),9小类群(Ⅰ、Ⅱa、Ⅱb、Ⅱc、Ⅱd、Ⅱe、Ⅲa、Ⅲb和Ⅲc),其中,Ⅰ类群包括郁李、麦李、毛樱桃和圆叶樱桃,表明圆叶樱桃与传统矮生樱亚属植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近;Ⅱ类群中的Ⅱa包括高盆樱、武夷红樱、细齿樱桃和钟花樱,Ⅱb包括尾叶樱、短梗尾叶樱、磐安樱、重齿樱桃、襄阳山樱桃、浙闽樱和黑樱桃,Ⅱc包括多毛樱桃、沼生矮樱、雪落樱和短萼樱桃,Ⅱd包括山樱、毛叶山樱和红山樱,Ⅱe包括华中樱和野生早樱,表明细齿组、裂瓣组、黑果组以及部分新的矮生樱亚属管萼组植物亲缘关系较为接近;Ⅲ类群中的Ⅲa包括迎春樱,Ⅲb包括刺毛樱桃、托叶樱桃和散毛樱桃,Ⅲc包括崖樱桃和康定樱桃,表明重齿组、伞形组和总状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总体而言,SSR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大体一致,但也有极少数物种明显有悖于形态分类的结果。此外,分子标记聚类结果结合形态性状分类表明,多毛樱桃应由典型樱亚属的伞形组划分为矮生樱亚属的钟萼组,且多毛樱桃、雪落樱和沼生矮樱并未聚类到矮生樱亚属中,因此,以单芽和三芽作为区分典型樱亚属与矮生樱亚属的标准有待商榷。本试验结果为我国樱属植物进一步的分类研究、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杂交亲本选择、嫁接繁殖应用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樱桃番茄是一年生直立性草本植物,其果实不但可以作为色拉及配菜,而且鲜食品质优良。为使樱桃番茄的品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大力发展有机栽培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对樱桃番茄的有机栽培规范化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樱桃番茄有机栽培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种植时间选择、播种育苗阶段的技术规范、植株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与保鲜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西藏芥菜型油菜的性状演化与分支分类问题, 本文以67 份西藏芥菜型油菜为试验对象, 52 个形态学性状为依据, 白花菜科植物醉蝶花为外类群, 应用最大同步法, 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芥菜型油菜的基生叶、伸长茎叶、薹茎叶和花器的性状, 均既有同期演化的, 也有非同期演化的, 有各自独特的演化规则; 西藏芥菜型油菜明显分为野生种和栽培种2 大类群, 无论是野生类群还是栽培类群中, 往往是来自于同一地区或气候相似区的材料聚在一起。表明西藏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在形态演化上的相似性与其原产地的地理、气候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臧贺藏  贺德先 《核农学报》2012,26(1):150-15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黄淮麦区主栽的2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以根系活力、根中全氮含量和根中可溶性糖含量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23个小麦品种的根系生理特性可归为3个类群:根系生理活性旺盛型(A类群);根系生理活性中等型(B类群);根系生理活性较弱型(C类群)。本研究条件下,根系生理活性中等型综合表现较好,主要表现为根系活力较强,根中氮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获得的籽粒产量较高,是较为理想的育种材料。研究结果为黄淮冬麦区当前主栽品种的合理利用、新品种选育以及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参试的45份花生新品种进行疮痂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45份花生新品种中,中抗(MR)品种有4个,占8.9%;中感(MS)品种有27个,占60.0%;感病(S)品种有14个,占31.1%。建议花生产区结合各地生产条件和品种综合性状,先利用中抗(MR)品种,再合理利用连续试验两年抗性较稳定的部分中感(MS)品种作生产用种,或作抗病(R)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了30个主要性状,对四川省59个桂花品种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开花季节为桂花品种分类的主要标准,作为一个比较高级的分类标准是比较适宜的,这也是目前桂花分类工作者已经达成的共识;花色作为比较主要的分类标准是可行的;四季桂类与秋桂类关系较远,秋桂类中,金桂与银桂关系较近,与丹桂相对较远.这与史书记载丹桂出现较晚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在天祝县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内,对4个樱桃番茄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樱桃番茄新品种以甜美折合产量最高,为58 766.5 kg/hm2,且甜美属无限生长型樱桃番茄,长势旺盛,果实很硬,耐贮存,抗病性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口感和商品性极好。建议在天祝县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识别不同水稻株型的高光谱模式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高光谱技术快速识别不同水稻株型的新方法。首先在试验田内选择33个不同的水稻品种,测定了每个品种的14个株型特征参数,并采用荷兰Avantes公司的AvaSpec-2048便携式光谱仪采集不同株型水稻的高光谱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有水稻品种分为差异较大的3个株型类别。再采用平均平滑法和标准归一化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光谱数据主成分分析并获得各主成分数据。最后将主成分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株型类别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了三层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并用模型对预测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准确率为100%。该方法实现了对不同水稻株型的快速、无损识别。  相似文献   

13.
以抗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和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水稻品种资源454份为试验材料,评价10个主要农艺性状,按不同的抗性情况和水平进行分组,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每一组进行聚类,从聚成一类的品种中随机选取1份品种构成核心样品。核心样品由53个品种组成。通过对10个性状的6个特征值、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核心样品基本代表了总样品的遗传变异范围。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苏海涂土壤及其陆源物质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结晶程度等四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将江苏海涂土壤的成土母质分为三大陆源类型:黄河沉积类;长江沉积类和沂沭河沉积类。分类结果与土壤的地理位置有良好一致性。说明在测定数据正确、选用的性状和聚类统计量适当的情况下,对粘土矿物含量和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比较客观和正确的分类,是粘土矿物研究中可采用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空间环境诱发水稻多蘖矮秆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对水稻品种丙 95 50 3经空间诱变处理产生的多蘖矮秆突变体R955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和矮生性鉴定。结果表明 ,R955在播种至抽穗天数、千粒重、籽粒体积、株型和谷粒着芒特性等性状上与ID 3等 5个已知矮秆基因的多蘖矮源明显不同。R955苗期对GA3反应不敏感 ,其矮生性受隐性矮秆基因控制 ,与d3、d10 、d14 、d17和d2 7基因均不等位。R955株高接近半矮生型 ,单株有效穗数多达 68个 ,株型良好 ,籽粒大小正常 ,在培育多穗型水稻品种上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催化式红外辐照改善樱桃番茄去皮效果及品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寻一种去皮效果好、产品品质破坏低和环境友好型的樱桃番茄去皮方法,该文采用催化式红外技术对樱桃番茄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催化式红外条件对樱桃番茄去皮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去皮方式(热水和碱液去皮)和超声波去皮方式进行对比,比较其去皮效果、番茄红素含量、果肉色泽和质构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式红外在照射距离30cm和照射时间3min的条件下,樱桃番茄的去皮效果最佳;与传统的去皮方式相比,催化式红外的去皮效果显著提升(P0.05);并且经催化式红外去皮方法所得樱桃番茄的皮肉质量比仅为7.68%,显著降低了樱桃番茄的果肉损失(P0.05)。此外,催化式红外去皮很好地保持了去皮后番茄果肉形状的完整度,是一种去皮效果良好的环境友好型樱桃番茄去皮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运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利用前期筛选出的60对多态性较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对收集的504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60个SNP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81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450,期望杂合率(He)平均值为0.069,多态性信息值(PIC)变化范围为0.171~0.583,平均值为0.381。在遗传距离为0.36时,504份番茄材料被划分为7个类群,各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2;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群体分为3个类群;基于SNP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在K=3时,504份番茄种质资源被划分为3类。本研究筛选出的60对SNP标记的多态性为中度偏高,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可为后续宁夏地区番茄的核心种质构建及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瓜对嫁接黄瓜产量与风味影响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丽  段颖  王长林  高媛  于贤昌 《核农学报》2019,33(10):1949-1958
为探讨中国南瓜砧木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筛选同时具有较高产量和较优风味品质嫁接黄瓜的中国南瓜砧用种质,本研究以国内外102份中国南瓜高代自交系种质为砧木,以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接穗进行嫁接,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嫁接黄瓜形态学和农艺性状等13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新泰密刺相比,102份嫁接组合的各项指标存在广泛变异,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226%,其中植株产量因子、雌花因子、果实风味因子是构成嫁接组合性状差异的主要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将102个嫁接组合划分为4个类群,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柿饼南瓜5Bb636-3(N67)和三禾13-s08z13-3(N91)等7份砧木的嫁接组合产量和口感等各项指标表现突出,可作为南瓜砧木品种选育的优异亲本材料。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南瓜砧木的评价体系,为选育嫁接黄瓜性状良好的中国南瓜砧木品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5种葡萄砧木耐旱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5种葡萄砧木的耐旱性,以5种葡萄砧木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水分梯度进行干旱胁迫处理,28 d后比较分析14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耐旱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及评价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以各鉴定指标的耐旱系数为评价标准,各品种的耐旱性结果不尽相同,但各单项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110R的耐旱性最强,其D值为0.871;SO4耐旱性最弱,其D值为0.184;以D值进行耐旱性聚类分析表明,5个品种可分为较强耐旱型、中等耐旱型和较弱耐旱型三大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耐旱性关联度最密切,关联度为0.761;丙二醛(MDA)、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茎粗、株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砧木耐旱性关联度较密切,其关联度均≥0.600。综上,上述指标均可作为葡萄砧木耐旱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为葡萄耐旱性评价以及耐旱种质资源鉴定和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超  郭斌  祁洋  孙杰  薛柯  戴佳锟  关正君  尉亚辉 《核农学报》2012,26(8):1111-1117
建立转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樱桃番茄组培苗叶片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为转基因番茄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技术参数。比较转HBsAg基因的樱桃番茄与野生型在不同蛋白裂解液、不同蛋白上样量及不同等电聚焦程序下,叶片总蛋白的双向电泳结果差异。以裂解液Ⅲ制备叶片总蛋白,采用一向13cm、pH3-10L IPG胶条,二向12.5%的SDS-PAGE凝胶,单次上样120μg叶片总蛋白,聚焦程序Ⅲ,银染时,可以得到最理想的双向电泳分析结果。在此操作程序下,野生型樱桃番茄叶片蛋白双向电泳最多可识别699个蛋白点,而转基因型樱桃番茄叶片蛋白双向电泳最多可识别545个蛋白点,其中有368个点匹配,选取丰度百分比差异2倍以上蛋白点25个进行质谱鉴定,16个蛋白点成功鉴定。本研究建立的转HBsAg基因番茄植株叶片总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可为以番茄试管苗为材料进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