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分析与经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吉林省临江林业局1977、1982、1987、1992和1996年5期林相图和1000余块样地逐年复查数据,对该局20a来土地种类、林分起源、优势树种和龄组等项森林结构以及林分蓄积量和生产力进行动态分析,总结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结果表明,1987~1996年份间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除林地土地面积变化不明显外,存在以下问题:林分中珍贵树种所占比例不大,优势树种所占的蓄积百分比越来越少;幼龄林和近熟林的比重都在逐渐增大,中龄林的比重先增加再减少而幅度不大,但过熟林的比重则在大幅度减少;成过熟林过少,森林可采资源太少;不同林分天然林面积都大幅度减少,而人工林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采伐的速度。建议采用采育林森林经营模式及相关措施来调整其森林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2.
牛达林场建立并经营管理森林资源30余年,其森林资源呈现逆向转化,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经营面积减少,林业用地在向非林业用地转移或流失;蓄积量减少,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林地利用率上升,林地生产力下降,林分质量变差;幼、中龄林上升,成过熟林大量减少,资源消耗集中在近熟林前后;林种配置以用材林为主,防护林次之,且结构比还在上升,薪炭林和经济林下降;以云南松占绝对优势的树种结构逐渐下降,多树种混合结构开始形成;荒山造林和迹地更新成效显著,覆盖率上升。针对资源结构变化情况,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代林业经营的观点出发,提出今后的经营对策和方向:彻底改变传统经营观念,实行比较结合实际的模块分类经营。将林区分为一等林区、二等林区、三等林区,施行不同的经管方向和强度;加速森林资源培育、调整森林资源结构(加快造林和更新;实施幼林抚育、施肥,中林间伐;严格计划采伐,进行林龄、林种、树种结构比例调整);以及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相似文献   

3.
利用湖北省太子山林管局1999年和2009年2期的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及2006年调查数据资料,对10年来各类土地面积结构、森林资源结构(林龄结构和林种结构)和森林资源质量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太子山林管局森林总面积、有林地面积和苗圃地面积增加,其他类型土地面积减小;幼龄林面积增加,中龄林和近熟林面积减少,且近熟林比重很小,林龄结构不尽合理;用材林比重下降,生态公益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质量缓慢提升,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从动态变化的结果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以期调整林业结构,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牙克石林区现有17个林业企业局。据1984年的森林资源变化材料,总面积为603.5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59.4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59.55%,活立木总蓄积31,147.2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为27,575.5万立方米)。在有林地蓄积中,幼龄林蓄积4,108.2万立方米,占14.9%,中龄林蓄积6,552.1万立方米,占23.8%;近熟林蓄积1,600.5万立方米,占5.8%;成过熟林蓄积15,314.7万立方米,占55.5%。 1952—1985年来,17个林业企业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管理、合理经营森林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森林资源的最大效益,实现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云南森林自然中心现有森林资源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和分析,客观评价现有森林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森林自然中心现有森林资源单位蓄积量较高,公顷蓄积达102.1 m3/hm~2;林分结构不够合理,人工林比重大(占80.41%),中龄林、近熟林比重大(占68.85%和70.09%),针叶树种比重大(占65.68%);森林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幼龄林、中龄林面积占乔木林分面积的55.53%,加之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其它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共有190.6hm~2,发展空间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倪家广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3):138-141,152
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三、四次复查统计资料显示,全省林分面积和蓄积连续10年实现了双增长,有林地覆盖率显著增加,但林分质量下降,用材林近成过熟林资源较少。分析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提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013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运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量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植被碳库总量41709.83×104t,平均碳密度为47.59±8.93 t C·hm-2;有林地乔木层在碳封存中占主导地位,其碳储量与面积近乎成正比,按龄组划分依次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按林分类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按林分起源为天然林人工林。有林地乔木层碳密度在不同龄组及不同林分起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林分类型间无显著差异,其碳密度大小按龄组依次为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按林分类型为阔叶林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按林分起源为天然林人工林。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就我省成过熟林资源统计问题,作一些分析和讨论。一、从森林资源的变化,看成过熟林资源统计的问题。卅年来,由于林区的建设和大量地进行森林采伐,使我省的森林资源和林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从一九六二到一九七九年我省以天然林为主体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0%,森  相似文献   

9.
张天祥  潘帅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28-29,34
湾沟林业局乔木林地面积80645.75hm^2,蓄积12659376.3m^3。林业局乔木林地中,混交林的面积和蓄积所占的比例最高,整个林分以混交林为主,其龄组分布为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过熟林,主要以天然混交林中近熟林和中龄林为主。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和2014年广东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档案数据资料,从资源数量、结构、质量等3个方面对广东10个省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0年森林经营,省属国有林场林地面积略有减少,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林分生物量呈上升趋势,公顷蓄积量达到81.98 m~3/hm~2,公顷生物量达到82.95 t/hm~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各林场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差异明显。省属国有林场中,中幼龄林仍占较大比重,成过熟林比重在逐渐增加;森林类别进一步优化,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明显增加,树种正在由以针叶林为主的树种结构逐步向以阔叶林为主的树种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秦岭林区是我省森林资源最丰富的林区,也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森工、林业局(场)全部分布在秦岭南坡中西段,中高山地森林资源精华之地。经营有林地面积和总蓄积占秦岭林区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8.4%和35.9%,成过熟林蓄积3294万米~3,占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对比分析锦屏县2006年和2015年两期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林分质量等,揭示其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和变化原因,并以锦屏县森林资源现状和变化情况为依据,对森林资源经营状况作出评价,从可持续的角度对锦屏县森林资源经营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锦屏县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林分质量总体上呈良性发展趋势,但是树种结构和龄组结构失衡,不利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须采取相应经营措施,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83年以来历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就林地面积、蓄积、森林覆盖率、用材林主要优势树种分龄组平均蓄积等方面进行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并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特产林和原料林,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林业的贡献率,封管造并举、继续提高林分质量,切实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等内容提出了磐安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的森林资源为调查对象,针对限额采伐后近13 a的资源数据和森林资源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限额采伐后,年采伐量与实施天保工程初期相比较下降了38.32%;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04个百分点。幼龄林面积、蓄积比例分别下降了9.3和2.5个百分点;中龄林面积、蓄积比例分别增加了3.4和1.9个百分点;近熟林面积、蓄积比例分别增加了2.9和0.3个百分点;成熟林面积比例增加了1.5个百分点,蓄积比例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过熟林面积、蓄积比例分别增加了1.8和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9年和2008年公益林区两期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从时间尺度上对公益林区的森林资源格局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掌握了莲都区公益林在林龄、郁闭度、疏密度、森林类型等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1999年到2008年的十年建设,幼、中龄林与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由78:22演变到40:60,蓄积比由54:46演变到23:77;低郁闭度(郁闭度小于0.7)林分由76.57%下降到25.14%,高郁闭度林分则从23.43%上升到74.86%;阔叶林面积占比从11.43%增加到11.57%,针阔混交林面积从26.86%增加到40.29%;单位面积平均蓄积从25.65 m3·hm-2增长到37.95 m3·hm-2,年均净增率4.30%。  相似文献   

16.
宁蒗县国土总面积602 500hm2,活力木蓄积量3 170万m2,森林覆盖率53.4%,其森林资源的特点为覆盖率高,蓄积量丰富;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天然林比例高;近过熟林面积小、蓄积大,而中幼林面积大、蓄积小;林种结构单一;动植物种类丰富。分析了发展林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当前正面临着森林资源日渐枯竭的严峻局面,据1986年第三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1976至1986的10年间,有林地面积减少85.1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下降8.1%,林分蓄积减少21.5%,用材成过熟林蓄积减少59.49%,森林蓄积消长比为1.96∶1,每年过量消耗1773.3万立米,现实森林面积平均每年以8.51万公顷的速度在递减,相当于每两年砍伐一个林业局的森林面积。按现实年伐量计算,到2000年现有成过熟林将会趋近采光.但因各林业局开发年限与森林资源分布的差异,40个林业局将有  相似文献   

18.
西藏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之一,生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本文采用西藏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西藏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森林分布相对集中,森林储量巨大;林业用地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面积占97%以上;西藏森林目前形成以防护林为主、用材林和特用林为辅的林种格局,呈现薪炭林和经济林亟待发展的局面;无林地以宜林荒山荒地为主,面积占无林地89.84%,火烧迹地、宜林沙荒地面积分别占3.57%、6.59%;立木蓄积组成以森林为主;林分蓄积占立木总蓄积的98.76%。  相似文献   

19.
转龙镇森林资源具有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少,覆盖率高;森林质量差;中幼林比重大,可采资源少;森林类型单一,单位面积蓄积小等特点.其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山区脱贫致富的最大优势在于山,为此提出林业发展措施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把现有的近万亩板栗基地管理好,并适度发展鲜果类经济林;②加强幼龄林的抚育和林分的封山育林工作;③进行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大力开展以华山松为主,旱冬瓜、云南松为辅的用材林造林和低产林改造工作;④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森林旅游业.  相似文献   

20.
利用慈利县最近二期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从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龄组结构、树种组成和林种结构等5个方面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慈利县2013年林地面积246 530 hm2,森林覆盖率64.96%,林木绿化率66.48%,较2004年分别增加了5.79%和5.66%,林木蓄积6.47×106m3,增加了37.96%,特别是乔木林蓄积增加明显,达到了41.53%,目前慈利县存在的乔木林以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为主,也是蓄积增加明显的龄组林,而幼龄林和过熟林面积和蓄积都有所降低,纯林面积减少,混交林面积大幅度增加,虽然混交林蓄积低于纯林蓄积,但是混交林蓄积增幅明显。慈利县森林林种结构以特种用途林和用材林为主,公益林地面积变化不大,商品林地面积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