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袋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优良栽培料配方为对照,共设置5种配方进行瓶栽试验。比较了各种配方对菌丝长势、生长周期、商品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4的菌丝长势好,出菇整齐,开伞难,其商品性与对照相当;一潮菇的生物转化率达85.71%,比对照增产9.62%;生长周期比对照缩短3d,有效地缩短工厂化生产周期,从而达到了节能增效的效果,是金针菇工厂化瓶栽较为理想的栽培料配方。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合理搔菌可以、(1)明显提高金针菇第1,2潮菇的产量和质量。生物利用率比对照提高约9.0%.(2)出菇整齐,采菇期集中。第1潮菇的采收期多数为3~5 d,比对照缩短6 d.(3)转潮快。第2潮菇的采收期比对照提前约15d.(4)搔菌有效地抑制病害的蔓延。搔菌的发病率为0,而对照为17.0%.  相似文献   

3.
磁化水对醋糟栽培平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平菇(Plcurofus ostrcafus)8405菌丝,在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阶段,采用了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不同拌料方法与不同磁化水强度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菌丝体阶段生长最快的处理组合是:在石膏、磷肥磁化水拌料的料处理方法中,以磁化水强度为2000GS的组合生长最快,其日生长量比对照加快29.78%;子实体阶段的最佳组合是;在磁化水外料加菇期喷洒磁化水的料处理方法中,以磁化水强度为3500GS的组合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32.42%。  相似文献   

4.
稀土微肥在金针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使用不同浓度的稀土微肥拌料按常规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结果表明:农用硝酸稀土浓度为50 mg/kg时,促进菌丝生长、出菇整齐,产量较对照提高26.1%.用50 mg/kg稀土微肥处理过的金针菇,菌盖小,菌柄长而粗,菌柄基部呈淡黄色至褐色,经济性状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明显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在培养皿中培养9d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分别比对照增加14.3%-64.3%,以恩肥最佳。拌料和喷施相应的增产效应,以恩肥最佳,均增产10.0%以上。喷施时期以在第1潮菇的现蕾期和第2潮菇的套筒期各喷1次为好,F46喷施0.5mg/kg三十烷醇的增产幅度最大,两潮菇的生物利用率为104.2%,增产22.8%。各菌株的增产效应有明显差异。经试验证明,菇宝不  相似文献   

6.
采用最新研制的液化菌种新技术与常规固体菌种比较,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液化菌种接种的菌瓶在营养生长期菌丝体生长旺盛、洁白、浓密,菌丝满瓶时间为20 d,比常规固体菌种接种提早8 d;成品率995%,比对照高出3百分点;在生殖生长期出菇整齐、均匀,原基形成时间为10 d,比对照组缩短2 d;每瓶产金针菇301 g,生物转化率达971%,比对照组增加68百分点;全生育期比对照组缩短10 d。  相似文献   

7.
利用油菜秸秆栽培白金针菇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姚升好  卢伟  陶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79-8479,8481
为了开发金针菇栽培的新原料。以油菜秸秆为主料,设计6种培养基配方(A、B、C、D、E和F)进行金针菇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A、D配方菌丝长势最强,B较弱;与CK相比,6种配方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均显著增加,以配方E最快。配方D催蕾期和出菇时间均较短。配方D的平均产量最高,与配方E、F间差异极显著。最适宜金针菇生长的配方是D配方(66%油菜秸秆、22%棉籽壳、10%麸皮、1%蔗糖和1%过磷酸钙),其菌丝长势最强,产投比高达32。用油菜秸秆栽培金针菇,可缩短菌丝的培养期和子实体的催蕾期及出菇时间,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马晓娣 《农家顾问》2009,(11):29-29
试验将不同类型(MP3005KM、MP3005KB、MP—KR、MP—KS)、不同浓度(0.1%、0.5%、1%、1.5%、2%)的保水剂吸水制成凝胶颗粒后进行拌料接种,观察平菇菌丝生长、出菇以及产量等。结果表明:保水剂使用浓度为0.5%时效果最好,可使菌丝布满袋时间提前2-5天,出菇提前4-6天,产量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9.
耿小丽  刘宇  王守现  许峰  赵爽  宋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11+1315-1311,1315
[目的]为了减少栽培食用菌的原料损失、降低生产成本、保护栽培环境,对食用菌生产中产生的霉变废料进行了再利用试验研究,探讨其再利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品种为夏丰1号。6种栽培料培养基配方分别为:配方1.废料40%,棉子皮48%,麦麸9%,糖1%,石膏1%,石灰1%;配方2,废料60%,棉子皮30%,麦麸6%,糖1%,石膏1%,石灰2%:配方3,废料80%,棉子皮14%,麦麸1%,糖1%,石膏1%,石灰3%;配方4,废料90%,棉子皮5%,石膏1%,石灰4%;配方5,废料95%,石灰5%;配方6(对照),棉子皮80%,麦麸18%,糖1%,石膏1%。[结果]发菌阶段配方3效果显著优于对照,可明显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发菌时间。在鲜菇的生物学效率(产量)方面,配方5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利用霉变废料代替常规棉子皮栽培秀珍菇可行。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瓶栽、袋栽和生料地床栽培等三方面试验,分析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小白菇、姬菇、平菇、绣珍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配方要求。试验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经粉碎后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4种食用菌,但受基质特性影响,采用全一枝黄花配方栽培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期短,产量、生物效率和子实体体积均略低于对照。采用一枝黄花+棉籽壳配方后,发菌、生长、出菇性状和子实体质量等方面均比全用一枝黄花的有明显改善,栽培效果更接近棉籽壳对照。其中平菇和姬菇栽培的产量分别增加19.05%、80.77%,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白菇和绣珍菇增产20.00%和30.00%,比对照减产14.29%和31.58%。一枝黄花+棉籽壳配方还可进行生料地床栽培,小白菇和姬菇的生物效率达67.33%和73.07%,平菇高达117.04%,绣珍菇较低。  相似文献   

11.
18只 7日龄的杂交雏鹅 ,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 ,饲以大麦基础日粮 ,试验组日粮中添加 0 .1%的Biokyowa酶制剂。测定 2 1日龄血液、肝脏和肌肉中的IGF -I含量。添加粗酶制剂后 ,肝脏和肌肉中的IGF -Ⅰ分别较对照高18.2 3% (P <0 .0 1)和 2 2 .79% (P <0 .0 1) ,而血浆中IGF -I水平却较对照低 9.0 4 % (P <0 .0 5 )。结果提示 :酶制剂能促使肝脏合成IGF -I,血液中与IGFBP结合的IGF -I大量释放 ,从而显著提高肌肉中的IGF -I水平 ,加速了肌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运用零频率估计法估计苹果黄始叶螨种群密度与相应估计密度和实际密度值,吻合较好,二者差异不显著,平均误差小于0.2,精度 D 大于80%.Kuno 序贯抽样法在种群密度欠(2头/叶)、抽样数小时,可省时、省工作量.反之当种群密度小(1头/叶)时,则抽样数大,与常规调查统计法相似.  相似文献   

13.
不同垫料发酵床养猪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明不同垫料发酵床对猪的免疫功能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40头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第1组是以粉碎玉米秸秆为主的发酵床饲喂组(玉米秸组);第2组是以花生壳为主的发酵床饲喂组(花生壳组);第3组是以锯末为主的发酵床饲喂组(锯末组);第4组为常规水泥地面饲喂组(对照组).各组均注射猪瘟、猪蓝耳、猪伪狂犬疫苗防疫,并按常规方法饲养,试验期为60d.实验期末测定每头猪增重率、血清抗体阳性率、血液中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数量和红细胞总数、γ-IFN和IL-4含量.结果表明,饲喂至60d时,第1、2、3组猪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高4.66%、7.16%、3.56%,均差异显著(P<0.05);第1、2、3组猪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第2和3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数量和红细胞总数第1组均低于对照组,第2、3组均高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1、2、3组猪血清中γ-IFN和IL-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垫料的发酵床饲养组较常规水泥地面饲养组均能够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及免疫效果,且利用玉米秸秆和花生壳作为发酵床垫料能够明显提高猪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该研究结果为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利用乳酸菌微生态制剂饲喂AA肉鸡,通过检测鸡增重、料重比、免疫器官指数、抗体效价以及盲肠内容物的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探索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首先将150只肉鸡随机分成3组,第1组在饮水中添加0.3%的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第2组添加抗生素饮水,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7日龄时接种新城疫疫苗;于每周末称取各组鸡的体重、耗料,计算增重和耗料量;在21日龄和35日龄时,采取各组鸡的脾脏、法氏囊和胸腺、分别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用HI和微量平板滴种法分别检测抗体效价和盲肠内容物乳酸菌、大肠杆菌数量。结果显示,添加0.3%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鸡比较,分别提高鸡体重15.55%和8.57%(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5.11%和4.57%;于21日龄和35日龄时检测发现,添加0.3%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鸡比较,脾脏、法氏囊和胸腺指数分别提高了44.26%1、3.51%、33.96%和67.14%、16.47%3、8.16%;抗体水平分别升高了1.8log2和2 log2,差异显著(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抗体效价分别提高了1.4log2和1.75log2,差异显著(P<0.05);另外,21日龄和35日龄时,与对照组比较,添加0.3%乳酸菌微生态制剂鸡盲肠内容物中乳酸菌数量分别增加1.28log2和0.27log2,差异显著(P<0.05),同时分别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1.88log2和0.84log2,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止痢灵”(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混悬剂)用于治疗仔猪黄痢,白痢等疾病,每头仔猪口服1.0毫升,每日1次,连服3天,对仔猪白痢治愈率达96.44%,黄痢治愈率为79.86%。首次用量2.0毫升,一次用药后粪便转常率比首次量1.0毫升提高45.7%。与氯霉素相比,一次用药后粪便转常率提高33.53%,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17.
实验1的9头母鼠分为三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外源性激素氯芪酚、孕马血清、前列腺素处理,最后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实验2的4头母鼠用黄休酮-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处理的腹腔镜观察动物的卵巢变化。各组有发育滤泡、成熟滤泡和排卵点的动物比例分别为:氯芪酚组为37.5%,25%,37.5%:孕马血清组为0,33.3%,66.7%;前列腺素组为33.3%,66.7%,0;黄体酮-孕马血清组为0,100%,25%。与对照组动物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膜荚黄芪茎叶粉饲喂小鼠的毒性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膜荚黄芪茎叶粉对小鼠的饲喂效果和毒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日粮中搭配5%和10%膜荚黄芪组的饲养效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未发现毒性反应;日粮中搭配20%组有4只小鼠于试验的第32天中毒死亡,另4只存活小鼠日增重呈负增长,中毒症状和组织学变化类似疯草中毒的典型病变;50%组小鼠于试验第4天全部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替代加局部疗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雌激素替代加局部疗法治疗绝经后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绝经后老年性阴道炎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双重作用疗法组54例,单纯局部疗法组71例。结果;双重作用疗法组的治愈经为94.5%,单纯局部疗法组为88.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复发率单纯局部疗法组高达43.5%,而双重作用疗法组仅为8.6%;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 r-球蛋白制剂对肉用仔鸡生长和血清 ALP 活性的影响.将试验组自出壳后肌肉注射 r-球蛋白制剂,每次剂量为10mg/羽,共3次,对照组不予注射.两组鸡均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比,在7周龄末,平均体重增加54g;在第3.4、5周龄期,平均日增重和血清 ALP 活性分别提高4.2%、4.8%、3.7%和65.7%、20.5%、78.1%.提示 r 球蛋白制剂有增加肉用仔鸡早、中期的生长速度和血清 ALP 活性的作用.此外试验还表明,血清 ALP 活性与相对增重呈显著的正相关(r=0.941).本文还对r-球蛋白制剂促进肉鸡生长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