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棚袋栽是食用菌主要的栽培方式,为提升大棚袋栽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解决食用菌产品安全问题,研究大棚袋栽食用菌管理的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制。从温度管理、水分管理、通风管理、防治虫害、灾害处理五方面研究大棚袋栽食用菌管理方法,并基于此法以实际从业者为基础,从贯彻食用菌质量安全标准、以服务型技术指导代替行政性管理与监察两方面,研究大棚袋栽食用菌管理的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制,并提出加强生产环境监管、远离重金属污染源、严禁使用添加剂等提升食用菌质量安全措施,以期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8,(6)
调查了南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影响南阳市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发展、强化品牌创建、完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琦 《中国食用菌》2020,(1):99-101
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监管问题和法律问题,这不仅影响人们对食用菌的安全信心,同时也不利于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法律监管,完善食用菌产业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食用菌产品安全质量,从根源上解决食用菌食品安全问题。对食用菌产业的现状、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构建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与供应链管理模型。从食用菌初级生产阶段、企业加工阶段及销售与流通阶段3个阶段进行管理分析。由模型构建研究可知,该管理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利于食用菌栽培、加工等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与供应链管理,有效保证各环节的食品安全,同时也能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相关建议,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安心的食用菌产品,打造食品质量诚信的社会环境,该研究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及诱发因子、对食用菌产业全过程的影响质量安全问题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食用菌产品质量管理成效是技术效应、管控效应和执行效应的综合表现,其中最重要的是执行效应,也就是食用菌产业从业者,对质量安全规则的实际执行效应。进而为提高质量管理的主动型执行效应,探索建立一个食用菌产业从业者自愿参加的、以自身诚信,主动执行质量法规标准,保证提供安全优质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以期实现最佳的质量管理实际执行效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出现,使得部分消费者对于食用菌产品的信心不足,导致食用菌产业承受了巨大经济损失,进而影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了提升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食用菌质量安全管制已是大势所趋。就食用菌质量安全管制对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旨在引导相关主体加强食用菌质量安全管制力度,推动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结果表明,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受到食用菌质量安全管制执行力度的积极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食用菌产业年产量、人均GDP、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也存在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阐述了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坚持发挥区位优势,优化、调整食用菌结构;坚持生态、效能优先,稳步推进菌种、菌料的专业化生产;坚持质量安全,切实抓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坚持企业依托,逐步实现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坚持科技创新,提升食用菌产业;坚持依法治菌,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化提升策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地位,指出影响和制约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利用、生产经营、科技投入、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与生产矛盾突出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了促进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食用菌产业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其发展具有特殊性。为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法律角度出发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食用菌产业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明确食用菌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和行业规范,如此才能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宋波 《中国食用菌》2020,(2):128-130,133
从分析食用菌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总结出食用菌产业应在专业工厂化生产、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科研力度、规范食用菌行业发展标准、加强食用菌宣传意识等方面增加高端人才的供给,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由于食用菌的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等特性,成为新的健康食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食品成为人们网络购物的重要内容之一,网购食用菌是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人们逐渐更加关注网购食用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从供应链的角度,采用改进风险矩阵法,探索网购食用菌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探讨保证网购食用菌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指出我国食用菌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开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而且品种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食用菌产品存在滞销等。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影响我国食用菌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用菌年度生产总量、食用菌行业从业人员总数、出口贸易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与食用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助力我国食用菌产业升级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农药残留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食用菌快速发展,食用菌病虫害时有发生,为控制农药残留量,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试验选择了16种农药,以喷施、覆土、拌土3种方式,在1000倍~3000倍的剂量下防治病虫害,检测试验地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均未超过国内或国际限量标准,该研究结果为菇农进行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和出菇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建议进一步规范农药使用方法,完善产品质量标准,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食用菌产业现阶段发展情况及行业未来趋势,从食用菌栽培历史入手,阐述了目前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扩大、产量提升、栽培品种多样化且形成了明显区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同时,也指出存在发展不平衡、自主产权品种稀缺、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传播食用菌文化以促进文化与产业相融合、提高品质以增加食用菌产业市场和保护食用菌种质资源以促进品种多样化等对策建议,旨在为食用菌产业未来蓬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云计算的食用菌栽培环境参数自动监控系统,系统有效结合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由终端控制器和终端协调器构成的系统栽培环境参数采集终端,采集食用菌栽培环境参数数据,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云监测信息服务平台,合理利用云计算服务模式结构,存储栽培环境参数采集终端采集汇总输出数据,利用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络,实现食用菌栽培环境参数传输,同时协助系统食用菌栽培环境参数数据监控管理,提升食用菌质量及生长速率,减小食用菌栽培成本,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有毒有害物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用菌重金属、农药、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化学药剂和微生物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和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食用菌的质量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素红 《蔬菜》2022,(9):49-52
摘要:为了培育食用菌品牌产品,完善食用菌产业链,探索食用菌产业品牌创建新路径,分析了和顺 县食用菌发展的基础,总结归纳了和顺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表现为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龙头 企业带动提质增效、协同共享优化产业。通过分析现状和不足,探索出食用菌品牌创建新路径,包括培 育乡土人才,优化食用菌品质;强化监督管理,保障食用菌安全;创新运营模式,开辟食用菌新市场; 引进技术团队,增强食用菌竞争力;搭建销售平台,推进食用菌品牌市场化等;此外,要依托扶持政 策,发挥技术团队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吸纳有技能的知识青年返乡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 就业,助力食用菌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蔡嵘  于晓胜 《中国瓜菜》2021,(4):136-140
十多年来我国食用菌产量快速增长,食用菌总产量占全球75%以上。2004—2018年,河南食用菌产量、出口量连续居全国第一。河南自然资源、生产成本的优势,以及相关政策和科研创新的推动,形成了河南食用菌出口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但由于规划缺位、研发力量薄弱、工厂化发展滞后,河南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还存在品种单一、结构单一、市场过于集中的问题。为此,建议突出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地位,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本省的资源优势,加强食用菌出口供应链管理,加大研发推广和产业升级力度,营造一流发展环境,提升食用菌国际市场品质,将河南食用菌供应链延伸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新兴农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和重视。我国政府颁布多项政策法规支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的野生食用菌贸易中,云南食用菌产值占比超过50%,出口量不断增加,但是增长的幅度和质量却不理想。放眼当下,不断优化的国内政策环境和在国际上良好的合作关系都在为食用菌的出口快速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尤其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云南食用菌出口贸易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对促进云南乃至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