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硒元素对茶树菇As-1菌丝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平  毛慧玲  欧阳涟  王筱凡 《食用菌》2010,32(2):68-69,73
采用不同成分、不同硒含量的培养基培养茶树菇菌丝,研究富硒菌丝的主要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硒元素能促进茶树菇菌丝多糖及维生素C含量的提高、脂肪含量下降,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菌丝的产蛋白能力。5μg/mL硒浓度的影响尤其显著,是As-1菌株的最适硒浓度。茶树菇菌丝营养的变化因培养方式不同而不同。振荡培养方式强于静止方式,加富培养更有利于菌丝营养成分的富集。  相似文献   

2.
槐耳菌液体培养富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曙  邢艾莉 《食用菌》2006,28(1):9-11
当发酵培养基中的硒浓度达到20μg/mL时。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最小,多糖含量达到51.3mg/g。同时进行了槐耳菌富硒条件的优化:pH5.5,接种量10%。装液量80mL/500mL三角瓶。28℃。200r/min发酵培养9d。且在发酵第5d加入硒溶液。槐耳多糖含量达到50.3mg/g,多糖中硒含量达到761.9μg/g,多糖对硒的转化率达到35.8%。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进行了红栓菌对硒的耐受力及其菌丝体多糖对硒富集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栓菌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硒浓度达到20μg/mL时,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最小,菌丝体干重和多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mg/mL和29.8mg/g同时进行了红栓菌多糖富硒的发酵务件优化:pH5.5,接种量10%,装液量80mL/500mL三角瓶,28℃,200rpm培养3d,在发酵起始加入硒溶液,菌丝体多糖及多糖中硒含量分别达到27.3mg/g和816.7μg/g,多糖对无机硒的转化率为34.2%。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比较研究了杏鲍菇4个菌株的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个菌株问存在遗传差异。菌株X3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均长速为0.69cm;菌株X2菌丝体生物量最高,为1.572g/100mL;菌株X1菌丝体多糖含量最低,仅为39.07μg/mg,菌株X2、X4和X3菌丝体多糖含量分别为84.28μg/mg、79.20μg/mg和78.99μg/mg。  相似文献   

5.
以松口蘑为材料,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硒,测定分析了松口蘑菌丝体的生物量、多糖含量、硒的积累量。结果表明:0~40μg/mL的硒浓度对松口蘑菌丝体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增加都有促进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高促进作用加强,40μg/mL以上的硒浓度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硒浓度在0~50μg/mL时,硒在菌丝体中的积累量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硒浓度超过50μg/mL时,硒在菌丝体中的积累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1株鸡腿菇菌株Cc-900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硒对鸡腿菇菌株Cc-900的生长、富硒效果和菌丝合成蛋白质和多糖的影响,以期为富硒鸡腿菇的栽培和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鸡腿菇菌丝可耐受10 mg·kg-1硒浓度的固体培养基和最大硒浓度为3 mg·L-1的液体培养基,高浓度硒对菌丝活性损伤较大;当液体培养基中硒浓度为3 mg·L-1时,菌丝干质量可达1.97 g·L-1,菌丝干粉的硒含量为38.24 mg·kg-1,其硒富集系数可达12.75,菌丝中粗蛋白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58%和3 081.82μg·g-1,发酵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为50.98μg·mL-1和266.38μg·mL-1。液体发酵培养中硒浓度在3 mg·L-1以下可促进鸡腿菇菌丝的生长和硒的富集,同时促进菌丝中蛋白质的合成和释放,但会抑制菌丝中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研究硒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硒的浓度为0-30ug/mL时,白灵菇的生物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浓度在30ug/mL时,含量为最大。当浓度超过30ug/mL时,表现出抑制作用。硒在菌丝内的积累量在30ug/mL时为最大。  相似文献   

8.
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富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培养时间、pH、培养基种类等因素对虫草菌丝体生长量、富硒量、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了虫草菌富硒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优富硒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60μg/mL,培养时间5d,pH6,培养基为麸皮培养基(%):蔗糖3,麸皮2,NaN030.2,KH2V040.5。菌丝生长量最高可达1.916g/100mL,有机硒含量可达509.026μg/100mL。虫草有机硒转化率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20μg/mL,培养时间5d,pH7,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蔗糖3,马铃薯20,NaNCh0.2,KH2PO40.5。其有机硒转化率最高可达18.44%。低浓度的硒可以刺激菌丝体生长,高浓度的硒对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使有机硒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茶树菇(As-1)子实体多糖,滤纸片法测定多糖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茶树菇多糖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mg/mL茶树菇多糖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明显,大肠杆菌次之,枯草芽孢杆菌最次,抑菌圈直径仅为7.52mm,而对霉菌几乎没有抑制效果。两倍法稀释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得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均为40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则低至6.25mg/mL。与阿莫西林抑菌活性比较发现,茶树菇多糖的抑菌效果很明显,其抑菌能力约为阿莫西林的1/3。  相似文献   

10.
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法的建立及其硒多糖抑癌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作用及该法获取的硒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采用循环富硒法获得蛹虫草富硒菌丝体并制备硒多糖,经硒定量和多糖含量测定后采用MTT.法检测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2.5、25、50、100、200μg/mL)作用Hela细胞72 h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循环富硒法可有效促进蛹虫草菌丝体对硒的富集,硒含量为680.2μg/g,多糖含量为47.4%;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00μg/mL)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1.87%和77.98%.其IC50分别为18.5μg/mL和48.5μg/mL.循环富硒法可有效制备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和硒多糖,循环富硒法获取的硒多糖能有效的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富硒平菇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9种平菇菌种培养因子和加硒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9种不同的平菇菌种在含硒量为6mg/L的PDA中均能正常生长,平菇菌种P13生长速度和状况最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种P13在pH值为7、硒浓度为7,5mg/L、PDA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富硒量达371,1μg/g。  相似文献   

12.
八种灵芝菌株的比较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8个灵芝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沂山灵芝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9.91mm/d;经150r/min、25℃液体摇床培养10d后,安丘大灵芝菌株获得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为1.22g/100mL;济宁圆芝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17.59μg/mg。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初步认为沂山灵芝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3.
张城  陈宏伟  朱蕴兰 《北方园艺》2015,(19):132-136
以金针菇、香菇2种食用菌为试材,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的方法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锌、硒,研究锌、硒浓度对金针菇和香菇菌丝体生物量和甘露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锌浓度范围内,锌对于食用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甘露醇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其中,在锌浓度为500μg/mL时,金针菇菌丝体中甘露醇含量为20.86%,香菇菌丝体中甘露醇含量为23.99%且为最高。而硒浓度在0~15μg/mL时,甘露醇含量随硒浓度增加而增加,15~25μg/mL时甘露醇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红栓菌和槐耳菌对硒的耐受力以及菌丝体蛋白对硒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红栓菌的生长速率明显要快于槐耳菌.蛋白质富集硒的能力比槐耳菌强.但对硒的敏感性较强。当发酵培养基中硒的添加量达到25μg/ml时.对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最小。且在发酵初期添加无机硒.红栓菌蛋白质富硒能力最强.其中蛋白总硒量为255.87μg.蛋白质中硒含量为6.40μg/mg。  相似文献   

15.
蛹虫草富硒栽培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梅  张崴  李晶  臧树良  李华为 《食用菌》2005,27(4):38-39
以蛹虫草为富硒载体,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方法,通过大量的栽培实验,对其富硒、耐硒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虫草对硒的富集能力在f倍左右,且不受培养基浓度的影响,培养基中硒浓度与虫草样品中的硒浓度呈正相关性,其富集倍数基本不变;培养基中硒浓度小于5mg/L时适宜子实体生长,且在0.5mg/L时,对虫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物积累量较高;其富硒作用集中在生长前期;当硒浓度在10.0-20.0mg/L时,对虫草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高于30mg/L时,不适于富硒虫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不同浓度富硒PDA平板培养基上灵芝菌丝的生长情况及在添加了亚硒酸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培养,测定灵芝菌丝体的生物量及总富硒量,比较不同灵芝菌株的富硒能力,最后从15个不同灵芝生产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对高浓度硒有很好耐受能力且富硒能力强的菌株惠州灵芝。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液体摇瓶培养,7d后其菌丝体的硒含量为2386μg/g,总富硒量为3784.2μg/100mL。  相似文献   

17.
平菇菌丝富硒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梁慧星 《食用菌》2009,31(4):6-7
对平菇菌丝富硒培养进行单因子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硒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质量分数1.5%,亚硒酸钠质量浓度8.0mg/L,起始pH7.0,培养时间5d,平菇菌丝富硒量得到最大,为331.49μg/g菌丝。  相似文献   

18.
以武陵山区常用的6个香菇菌株‘238’‘236’‘705’‘808’‘60’‘夏菇1号’为研究对象,以亚硒酸钠为硒源进行富硒驯化,对硒富集能力比较强的菌株进行了袋料栽培试验,并比较了不同硒浓度下香菇的营养品质,以期为富硒香菇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硒可以促进香菇菌丝体的生长,且硒浓度与香菇子实体产量呈正相关,在菌棒中亚硒酸钠浓度为60 mg·L-1时,香菇子实体产量为1.20 kg·袋-1,硒含量344.28 mg·kg-1、有机硒占比98.83%,其中,蛋白质含量为24.10%、多糖含量为56.98 mg·g-1,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59%、24.98%。综合来看,一定浓度的硒可以促进香菇的生长,对香菇的营养品质也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富硒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针菇为富硒栽体,通过大量的栽培试验,对金针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富硒、耐硒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的生长与硒的浓度有关。当培养基中硒的浓度低于200 mg/L时,金针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可以生长,其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为白色,与对照组相同。当培养基合硒浓度为0.01-1.0 mg/L时,其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长势好于对照组,当硒浓度小于40 mg/L时,其出菇整齐,与对照组生长状况接近;当硒浓度高于40 mg/L时,金针菇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硒浓度高于200 mg/L时,不适于富硒金针菇的培养。同时硒浓度的改变对其干鲜比值基本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松口蘑 Tm-3 菌株的紫外诱变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松口蘑(Tricholorna matsutake)Tm-3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处理,将茵丝体生长快且茂盛的诱变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比较茵丝体生长量和胞内多糖产量.筛选出诱变株Tm-3-21为胞内多糖发酵的优质菌株,其胞内多糖产量达0.67mg/mL,得率是9.41%,比出发菌株提高1.1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