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刘明鑫 《种子》1999,(6):71-71
优质麦是指其加工面粉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或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的专用小麦品种,如饼干粉面包粉和高筋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优质面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分析我省优质小麦的生产和利用,对促进我省优质麦生产,加快发展我省两高一优农业,提高小麦商品率、转化率和利用价值,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1我省优质小麦生产利用现状我省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引进,种植,加工及品质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由于1984年全省小麦大丰收,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这为我国,尤其是我省发展面包…  相似文献   

2.
认清形势 调整对策 加快我省优质专用小麦推广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省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利用现状 “九五”期间,我省在小麦育种上做了重要调整,把品种品质和产量列为同等重要位置,提出“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对一些品质特别优良的品种,只要产量与对照持平或接近,就优先考虑审定。几年来,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先后审定了豫麦34号、豫麦47号等13个优质麦品种,其中豫麦34号、豫麦47号、豫麦50号在全国举办的农业博览会上获得过大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优质麦生产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国优质麦生产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优质麦生产的品质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范性运作、产业化经营等为手段,促进优良品种的优质产出,做大做强优质麦产业,全面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水平和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优质麦生产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1999年起,我国把小麦优质专用化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目前已发展优质专用小麦720多万公顷,占全国麦播面积的3l%。但我国优质麦生产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种源种质、品质稳定性、生产成本、产业化运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优质小麦育种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献林 《作物杂志》2002,18(2):45-47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490万hm2 以上,总产160多亿kg,面积和总产均位居各省市之首。近年,随着小麦逐年增产,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一方面全省小麦大量积压、调销不畅且价格偏低,国家财政补贴数额加重;另一方面国内和省内生产面包、饼干、糕点等食品的小麦则主要依靠进口。鉴此,国家及河南省于1999年相继出台了以优质麦为主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小麦优质优价政策,真正拉开了优质小麦生产的序幕。1 国内优质小麦育种的发展简况我国对强筋小麦的品质育种始于70年代,80年代初已有面包用小麦大面积种植。自此,一些育种单位开始了以品质改良为目标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驻马店市的优质专用小麦的快速发展和确保生产出来的专用小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选用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豫麦18、弱筋小麦豫麦50,按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划分不同生态区域,通过设计不同施肥量和施氮方式试验,分析驻马店市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的适宜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区域Ⅰ是弱筋小麦的最适宜区,是中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Ⅱ是中筋小麦适宜区,是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Ⅲ是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的适宜区。  相似文献   

7.
孙世彦 《中国种业》2006,(10):59-60
1品种选择经过多年的引进、示范与推广,现已筛选出比较适于淮北市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有优质强筋小麦烟农19和优质中筋小麦皖麦19,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综合性状好,已成为淮北市优质小麦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达4.7万hm^2,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对优质麦的需求增加。如何发展优质小麦,解决一些制约因素,笔者就此作以下浅述。1 制约因素1.1 农民认识不够。多数农民仍然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就要多收粮食,对优质的概念模糊,有的甚至认为优质小麦就是好吃的小麦。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势必对大力发展优质小麦起制约作用。1.2 优质难以优价。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也或多或少地种植了优质小麦,但在卖粮时却常常会碰壁。由于一些地方农业、物价、粮食等有关部门没有达成共识,致使优质麦与普通麦收购价格相同…  相似文献   

9.
顺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选育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近一段乃至未来一个时期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豫麦68号在超高产、强筋优质和抗病的结合上获得了较大成功。现就豫麦68号的创新目标、育种措施、特征特性及利用策略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龙春16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利用小麦近缘种属材料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聚合了小麦近缘种属和普通小麦中抗逆和高蛋白等优异种质,具有优质、高产、秆强等特性。 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190002。本文介绍了龙春164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小麦优质、高产、多抗育种和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 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 1.1 小麦的品质特性和产量特性是其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要生产高质量的强筋小麦,首先要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根据本市的生态特点,宜选用适宜本市栽培的、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豫麦34、高优503、郑麦98、豫麦47、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育种后代优质小麦新品种的中选概率,本研究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与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杂交和回交获得的76个BC1F2:4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SDS沉降值测定、面筋指数测定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电泳分析,筛选到2个优质小麦株系(6225和6294);初步建立了育种后代早世代优质小麦的快速筛选鉴定方法体系,即首先测定株系的面筋指数,再测定谷蛋白亚基组成和SDS沉降值,最后测定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本研究建立的优质小麦快速筛选方法体系,对于提高优质小麦新品种中选概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丰德存麦5号是强筋优质小麦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3)。通过定向选育实现优质和高产相结合,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高抗条锈病和黄化花叶病。大面积连片区域化种植能提高品质,实现优质优价,加快优质麦发展,满足用粮企业需求,助推强筋优质小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海峰 《中国种业》2020,(10):99-101
中麦57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联合培育的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具有早熟落黄好、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抗倒广适、千粒重高且稳定、籽粒商品性好等优点,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更新换代品种。对该品种特征特性及其在驻马店地区的产量和品质等表现进行介绍,目的是为针对性提出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陈新民 《种子科技》2001,19(5):276-277
我县为农业大县 ,常年种植小麦 80万亩。全县群众积极响应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号召 ,2 0 0 0年种植优质专用小麦 30 .2 8万亩 ,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 38% ,2 0 0 1年生产优质小麦 1.2亿千克 ,全县农民增收近亿元。在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工作中 ,我们的作法是 :1 搞好试验示范 ,选准对路品种1.1 引进、试验、筛选新品种。为了稳妥地发展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种子公司几年来引进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5 8个 ,经过试验筛选和粮食企业的品质化验 ,小偃 5 4号、豫麦 34号、豫麦 4 7号、豫麦 68号等强筋小麦品种以较好的品质、较高的产量、综…  相似文献   

16.
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筋小麦是近年来我国和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优质小麦之一,目前生产量、生产水平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江苏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全国重点的弱筋小麦企业集中采购点。然而弱筋小麦进一步扩大规模,种质来源是其重要限制条件之一,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优质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又注重高蛋白、高面筋含量的高筋力小麦,忽视弱筋小麦的培育和生产,甚至将低蛋白、低面筋含量的低筋力小麦视为“劣质”小麦,全国未能建立较大规模原种生产基地而无法形成基地生产力,加上以往生产中对专用小麦认识的不充分,以致弱筋专用小麦生产明显落后,集中表现在产量不足、质量不高、营销不畅。近年来,江苏省有一批优质弱筋专用小麦品种育成应用于生产,但因弱筋小麦品质要求与以往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中、强筋小麦品质差异较大,必须在适宜的优势生态区域、应用相配套的栽培调控技术,才能生产出品质符合加工企业要求的产品,而目前在生产中由于弱筋小麦种子大多为农民自收自留自用种,未能建立弱筋小麦原原种和原种繁育基地,给生产、销售、加工带来诸多困难,致使优质弱筋小麦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笔者在近几年承担相关的弱筋小麦课题、建立弱筋小麦原种生产基地过程中,对新近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已基本建成弱筋小麦扬麦13原种繁育体系并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房业英 《种子世界》2000,(11):14-14
1 推广中存在的问题。1.1 良种繁供较乱。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良种繁供机制,以保证优质麦质量的统一。而现实中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多:一是过渡品种比较多,适应性不强。只注重品种的优质,而忽略了对其综合农艺性状的要求,种植后产量太低,抗性不理想。二是“炒”品种的现象比较严重。受市场经济利益的影响,一些苗头品种还没有经过大田生产试验和品质鉴定,育种单位或种子经营部门就开始炒作,大量推向社会,造成新的品种多乱杂,影响了优质麦的整体质量水平。三是品种审定工作滞后于生产发展。一个优质小麦品种,待通过审定后已到了推广衰退期。四是在优质麦种选供上,供种部门和粮食部门及加工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脱节现象明显。五是良种的保纯环节比较差。重推广,轻保纯,导致了优质麦商品质量不稳,影响了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藁麦8901、新优1号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增幅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19.
许恺  许占国 《种子科技》2008,26(2):62-63
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常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2006—2007年,结合我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我们在贾镇进行了万亩多抗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攻关示范,品种为聊麦18号。经过专家组测产验收,优质高效示范田1.5万亩,平均亩穗数33.3万穗,穗均粒数44.2粒,千粒重47g,平均亩产520.0kg,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亩产380.7kg增产139.3kg,增产36.6%。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韩然  张丽玲 《中国种业》2007,(11):11-13
对河北省1997-2006年10年间审定的22个优质小麦品种的系谱、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组合、品质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优质小麦品种的育成是以杂交和系统选育为主,占86.4%。采用国外引进、化学诱变和衍生系选择等方法育成品种占13.6%:8901及其衍生系已成为河北省优质走骨干亲本,占育成优质麦品种的45.4%。针对我省优质麦种质资源匮乏、综合选育技术和品质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